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小脑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孟爱华
刘成龙
+2 位作者
陈文艺
杨剑锋
李明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3-759,共7页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利用模糊PID控制降低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时的误差和抑制扰动,提高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从而实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精密致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迟滞非线性的影响,系统的跟踪误差降低到了5%以下,而位移跟踪误差均方差仅为0.58。此外,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学习和控制同时进行,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变化,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的干扰,提升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迟滞非线性误差
小脑神经网络
前馈逆补偿控制
模糊PID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小脑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孟爱华
刘成龙
陈文艺
杨剑锋
李明范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3-75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905051
No.11202061)
+1 种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No.2010R50003)
"海洋机电装备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MA)在精密致动控制中存在的迟滞和位移非线性,提出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逆补偿结合模糊PID控制的新策略。通过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获得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动态逆模型用于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迟滞非线性进行补偿;利用模糊PID控制降低小脑神经网络(CMAC)学习时的误差和抑制扰动,提高系统的跟踪控制性能,从而实现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精密致动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迟滞非线性的影响,系统的跟踪误差降低到了5%以下,而位移跟踪误差均方差仅为0.58。此外,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学习和控制同时进行,控制系统能够适应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变化,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外界的干扰,提升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性能。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迟滞非线性误差
小脑神经网络
前馈逆补偿控制
模糊PID控制
Keywords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
hysteresis
nonlinear
error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
ler(CMAC)
feed
forward
inverse
compensation
control
fuzzy
PID
control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小脑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PID控制
孟爱华
刘成龙
陈文艺
杨剑锋
李明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