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应用境遇下蒙古包室内筑件设计研究
1
作者 王赫德 赵晴 木斯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将蒙古族置于静态安居与动态迁移两种应用境遇下,考察其室内筑件设计所具有的双重特征。通过走访工艺继承者并翻阅相关文献,在梳理出蒙古包不同时期结构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对多个蒙古包留存区域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多边协作研究模式,以适... 将蒙古族置于静态安居与动态迁移两种应用境遇下,考察其室内筑件设计所具有的双重特征。通过走访工艺继承者并翻阅相关文献,在梳理出蒙古包不同时期结构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对多个蒙古包留存区域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多边协作研究模式,以适应学科相融的当下趋向,宏观上从蒙古包外部造型出发进行力学分析,微观上深层剖析其室内构造以探求工学、设计学等的巧妙运用。从蒙古包的主体与辅件两部分分析得知其结构的元素组成与作用发挥,“安居”与“乐迁”、“巧搭”与“速拆”、“承重”与“合载”与居、行两种应用际遇相宜的三对结构特征。意在借鉴与弘扬蒙古包精巧构造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并对现代化蒙古包的衍生发展与中国北方草原地域余外典型民俗居所的研探提供一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特征 蒙古包 构造 设计
下载PDF
Nomadic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Furniture
2
作者 ZHANG Xinh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2期90-92,共3页
Traditional Mongolian furniture is one of the necessities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furniture.In the vast Mongolian Plateau, natural grasslands and primary forests determine the nomadic life of Mongolians, Mongolian yu... Traditional Mongolian furniture is one of the necessities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furniture.In the vast Mongolian Plateau, natural grasslands and primary forests determine the nomadic life of Mongolians, Mongolian yurt is their main residence. The above conditions contribute to the types and nomadic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furniture. Most traditional Mongolian furniture has a box-like structure, and the nomadic features are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de of local materials; small size for the application in Mongolian yurt; demountable and foldabl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because Mongolians have to move to different grasslands for grazing; the furniture parts is bulky for frequ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lored drawing and carved furniture enrich the life col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golian Traditional furniture Nomadic features
下载PDF
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帅 王立娟 +4 位作者 钱鹏 徐莹 周小芳 张红凯 李福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28-6430,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苗、壮、回、蒙古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运用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并分析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及参数。结果:5个民族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舌色L、A、B值,苔色L、A、B值)及形态特征(舌... 目的:探讨我国汉、苗、壮、回、蒙古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运用中医舌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并分析5个民族人群的舌诊图像及参数。结果:5个民族人群的舌象特征参数(舌色L、A、B值,苔色L、A、B值)及形态特征(舌苔厚薄、舌裂纹、舌胖瘦)对比部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各参数高低趋势为舌色L值:苗族>回族>壮族>汉族>蒙古族;舌色A值: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舌色B值:汉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回族;苔色L值:苗族>回族>壮族>汉族>蒙古族;苔色A值: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苔色B值:汉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舌裂纹分布:蒙古族>汉族>壮族>回族>苗族;厚腻苔分布: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舌胖瘦分布各民族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医舌诊图像参数可以作为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价参考指标和表型差异的有效指征,为中医舌诊图谱参数范围及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民族 图像特征 健康状态 汉族 苗族 壮族 回族 蒙古族
原文传递
新疆温泉县蒙古语特点分析
4
作者 赵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通过实地语言调查,首次对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蒙古语进行“特殊历史背景”、“语音语法特点”、“词汇的民族性特点”的分析,揭示了远移民语言在他乡既存古又纳新的特点。
关键词 博州温泉 蒙古语特点 语言新发现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 被引量:34
5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3 位作者 白大明 张义 赵月明 王新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7-378,共12页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内蒙古北山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即①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点);②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点);③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点);④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⑤岩浆岩...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内蒙古北山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即①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点);②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点);③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点);④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⑤岩浆岩型铬和钒-钛-铁矿床(点)和⑥变质热液型金和铁矿床(点)。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带和9个矿化集中区,并且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本区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晚古生代,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与海西期板块活动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北山 金属矿床 时空分布 容矿围岩 地质特征
下载PDF
元代官方史学中的蒙汉融合
6
作者 时培磊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 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纂修实录、《经世大典》等重大修史项目中互相配合,保证了史书修撰顺利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交融加快,文化认同加深,元代蒙汉两种修史体制间的融合逐步深入,蒙汉史学交融形塑了元代官方史学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官方史学 民族特色 蒙汉融合
下载PDF
蒙西医结合诊治枕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哈斯额尔敦 伍山 胡玉荣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第34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枕神经痛蒙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将60例枕神经痛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和蒙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各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进展。结果枕神经痛有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疼痛... 目的探讨枕神经痛蒙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将60例枕神经痛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对照组)和蒙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各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进展。结果枕神经痛有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疼痛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单纯西药组(66.7%)(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枕神经痛可以克服单一疗法的不足,疗效显著,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神经痛 临床特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北美最大规模铜-金-钼矿床——珀博矿床发现及其启示
8
作者 聂凤军 蒋喆 +1 位作者 李强峰 王丰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9-1010,共12页
对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珀博铜-金-钼矿床的发现历史、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进行了论述,对如何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的找矿实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吉黑成矿省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 对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珀博铜-金-钼矿床的发现历史、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进行了论述,对如何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的找矿实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吉黑成矿省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分布广泛,各类深大断裂纵横交错,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物化探异常显著,是寻找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采用指示性矿物法、水文和土壤地球化学法,结合系统的中大比列尺地质填图是在兴蒙造山带东北段寻找隐伏铜多金属矿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勘查 阿拉斯加 珀博 中蒙边境东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