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理解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困境:来自恰亚诺夫视角的解释 |
呼占平
张谦
杜强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2
|
社会转型期农民自杀影响因素分析 |
杨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3
|
大革命时期广东省农民协会探析 |
陈国威
|
《萍乡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论毛泽东 |
姜义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农民生计方式选择困境的实证分析——以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为例 |
姜似海
陈志永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6
|
论海陆丰苏维埃革命的历史贡献及启示 |
林丽钗
|
《西部学刊》
|
2023 |
0 |
|
7
|
试析民国时期离村农民的横向流动及其谋生方式——以苏北地区为中心 |
阎建宁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8
|
广西容县地区农运红色风暴始末录 |
覃正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9
|
美国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
王辉
刘冬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0
|
都市农夫的生态农业实践与关系生产——新乡建中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案例分析 |
李飞宇
|
《城市观察》
|
2024 |
0 |
|
11
|
农民负担问题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传统 |
赵振军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2
|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例 |
范连生
|
《凯里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3
|
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基于五四运动前后工农运动的考察基于五四运动前后工农运动的考察 |
杨勇
章征科
|
《桂海论丛》
|
2011 |
1
|
|
14
|
中国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回顾与前瞻 |
刘涛
贾玉巧
赵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5
|
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提升的启示 |
宁鑫
|
《台湾农业探索》
|
2023 |
0 |
|
16
|
统计调查视域下毛泽东两份调研报告比较研究 |
吴志平
向金香
|
《龙岩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7
|
论中华民国初期东北地区朝鲜族社会的自治运动——以延边地区为中心 |
金春善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8
|
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 |
姜新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9
|
解放战争中安国民工担架团的支前运动 |
刘娜
|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
2022 |
0 |
|
20
|
乡村建设运动的科普实践探究——以《农民》报常识栏目为例 |
庞瑞灿
李敏
|
《科普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