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任力民 贾登泉 王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0-17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的初步调查与评价,掌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新疆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使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全疆163个农产品产... [目的]通过对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的初步调查与评价,掌握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新疆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使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全疆163个农产品产地66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测试结果.[结果]新疆农田土壤6种重金属(Hg、Cd、Pb、As、Cr、Cu)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其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13,变化范围为0.00 ~0.89;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0,变化范围为0.07 ~0.66,均为污染等级划分中的安全等级.[结论]新疆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存在超标的情况,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是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的优势产地.同时也有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存在潜在污染风险,应注意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产品 土壤 评价 农田土壤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思路及方案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小胖 罗贤冬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3期219-220,222,共3页
我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达1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超过12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针对农用地的土壤污染修复问题,根据"中度污染农田表层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控制技术"、&qu... 我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达1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超过12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针对农用地的土壤污染修复问题,根据"中度污染农田表层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控制技术"、"中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粮食作物安全生产技术"以及"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农田非粮作物生产技术"的研究指导思路,提出采用小试→中试→示范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有效态重金属 污染 控制技术
下载PDF
东莞市寮步镇农田土壤中铬含量的测定
3
作者 胡静姝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0期117-119,共3页
实验主要是检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含量是否超标,在土壤样品中加入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波长54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显示,加入1 m L显色剂和显色10 ... 实验主要是检测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含量是否超标,在土壤样品中加入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波长54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显示,加入1 m L显色剂和显色10 min时吸光度最高,标准曲线有明显线性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及相应的公式计算出铬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二苯碳酰二肼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连年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改良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魏永霞 朱畑豫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1-301,共11页
为研究连年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结构、持水性能、玉米产量及可持续性的影响,从2015年开始,在黑土区3°坡耕地径流小区内,将玉米作为试验作物连续进行4年生物炭效应试验。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为研究连年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结构、持水性能、玉米产量及可持续性的影响,从2015年开始,在黑土区3°坡耕地径流小区内,将玉米作为试验作物连续进行4年生物炭效应试验。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和C100(100 t/hm^(2))5种生物炭的施用量处理。结果表明:4年中土壤容重随生物炭的增加有减小的倾向,孔隙度有逐渐增加的倾向;适量生物炭可有效降低土壤固相比例,提高气相和液相比例,除2015年外,连续3年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随施炭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TPSD)随施炭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均在第3年C50处理达到最优(99.96、0.63),同时土壤三相比偏离值R最小(1.03),三相比最接近理想状态;连续4年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随着生物炭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小的倾向;连续3年加入50 t/hm^(2)生物炭提高土壤稳定性的效果最好;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与施炭量呈正相关;除2015年外,田间持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分别在C100、C50、C50和C25处达最优,在2018年C25处为峰值37.33%;土壤有效含水率与田间持水率的变化规律相同。玉米各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倾向;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与施炭量呈负相关;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在C50处达到最大(0.954),变异系数(CV)在C100处理处最低(0.022);逐年施加50 t/hm^(2)生物炭对促进玉米产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黑土区坡耕地 生物炭 土壤结构 土壤持水性能 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下载PDF
外加可溶性碳源对华北典型农田土壤N_2O、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倪玉雪 孙卓玲 +3 位作者 尹兴 马银丽 巨晓棠 张丽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7,共6页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为对象,运用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方法,设置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土壤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配施的外源添加方式明显促进N2O和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的处理。在...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为对象,运用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方法,设置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土壤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配施的外源添加方式明显促进N2O和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的处理。在配施碳源葡萄糖浓度为0.5g/kg时N2O排放通量最高(NH4+组2 500μg/(kg·d),单位以N计,下同,NO-3组1 500μg/(kg·d)),4.0g/kg时N2O排放通量最低(NH4+组500μg/(kg·d),NO-3组800μg/(kg·d));葡萄糖浓度为2.0g/kg时CO2排放通量最高(NH4+组500mg/(kg·d)),0.5g/kg时CO2排放通量最低(NH4+组100mg/(kg·d))。从培养开始到结束,只添加氮源的土壤NH4+含量变化不明显,NO-3含量增至29.21mg/kg(NH4+组)和62.25mg/kg(NO-3组);而配施葡萄糖的土壤NH4+含量降为不足1mg/kg(NH4+组),NO-3含量明显减少。N2O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NH4+组),CO2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加可溶性碳源明显减少土壤中NH4+和NO-3含量,并且促进土壤N2O、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大小与C/N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农田土壤 葡萄糖 氧化亚氮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昱 刘慧 +1 位作者 杨爱峥 赵雨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7-294,共8页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效果,于2015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上的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50、75、100 t/hm^2)对土壤结构、持水性能、径流泥沙控制等...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效果,于2015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上的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50、75、100 t/hm^2)对土壤结构、持水性能、径流泥沙控制等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有效改善黑土区土壤结构,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随之减小,而土壤孔隙度则会明显提高;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储水能力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降雨径流及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75 t/hm^2处理具有最好的径流泥沙控制效果,其中径流控制效果好于泥沙控制;施加生物炭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并可以改善养分的空间分布,4种生物炭用量处理的养分含量不仅在数量上高于对照处理,而且在均匀程度上有较大的改善,减缓了坡度对土壤养分造成的坡上与坡下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为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坡耕地 秸秆生物炭 土壤结构 持水性能 径流泥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