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文雪 刘俊霞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39-143,共5页
清华大学自2003学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由知名教授主持、面向大一新生选修的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模式得到教授、新生的一致欢迎,并向扩大规模、保持特色、建设精品、树立品牌继续迈进。本文阐述了新生... 清华大学自2003学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由知名教授主持、面向大一新生选修的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模式得到教授、新生的一致欢迎,并向扩大规模、保持特色、建设精品、树立品牌继续迈进。本文阐述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及其对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研讨课 研究型教学 名师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日寇入侵平津,北大、清华和南开迁昆联合办学,坚持民主治校,大师云集,教学科研并重,坚持高门坎、严要求。联大在近9年期间,创造出非凡业绩。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民主治校 名师荟萃
下载PDF
罗凌介“肝脾同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亚伟 蔡媛媛 +1 位作者 杨永和 蔡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罗凌介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擅长治疗肝病,提出"肝脾同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制定"疏肝健脾法"为具体治法,根据经验方"慢迁肝方"灵活加减组方,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脾同治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下载PDF
岭南名中医李丽芸调周辨治经期延长经验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彦彦 王小云 +2 位作者 徐珉 黄旭春 顾春晓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7-1149,共3页
经期延长又名"经事延长""月水淋漓""月水不断"等,为经行时间超过7 d甚至淋漓2周方净者。经期延长乃脏腑经脉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以致不固、经血制约失能所致,以气虚、血瘀、血热等证型常见。本文总结了李... 经期延长又名"经事延长""月水淋漓""月水不断"等,为经行时间超过7 d甚至淋漓2周方净者。经期延长乃脏腑经脉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以致不固、经血制约失能所致,以气虚、血瘀、血热等证型常见。本文总结了李丽芸教授治疗经期延长的临证经验,认为经期延长的病机为肾虚阴阳失调为本、血热血瘀为标并与脏腑相关。治疗上运用补肾调周法辨证论治,提倡月经后期补肾精、黄体期补肾健脾养肝调和阴阳、经前期及行经初期行气活血、化瘀通经,行经后期止血补虚,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周辨治 经期延长 名医经验 李丽芸
下载PDF
罗志娟“病证结合,阶期互参”辅助IVF-ET治疗不孕症经验
5
作者 郑虹 罗志娟 +4 位作者 吴媛媛 李胤颖 陈湫锦 杜立 龙云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1期91-94,共4页
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提高成功率和活产率独具优势。罗志娟教授认为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应当“病证结合、阶期互参”个体化论治,针对IVF-ET患者的疾病、证型特点,采取不同中药及外治方案。进周前为调... 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提高成功率和活产率独具优势。罗志娟教授认为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应当“病证结合、阶期互参”个体化论治,针对IVF-ET患者的疾病、证型特点,采取不同中药及外治方案。进周前为调理阶段,结合月经周期特点补肾调周,自拟了系列调经方分期论治。进周后为助孕阶段,中医药适时切入IVF-ET不同时期,降调期平补肾阴,取卵期肾阴阳双补佐以活血行气,移植前益宫养泡,移植后健脾补肾,摄胎养胎。并隅举继发性不孕患者反复ET失败,经中医药个体化方案治疗自然妊娠并活产病案一例,以期为中医药辅助IVF-ET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个体化论治 名医经验 罗志娟
下载PDF
岭南伤寒名家陈庆保《伤寒类篇》学术思想概略
6
作者 张爱民 沈创鹏 +1 位作者 胡正刚 张横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陈庆保,岭南伤寒名医,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伤寒论》,参考《难经》的伤寒定义,编撰《伤寒类编》。陈氏提倡修订伤寒例之非,对王叔和《伤寒论》的序作了考证,取《千金方》《外台秘要》作对照,删除了"运气图解""辨脉法"... 陈庆保,岭南伤寒名医,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伤寒论》,参考《难经》的伤寒定义,编撰《伤寒类编》。陈氏提倡修订伤寒例之非,对王叔和《伤寒论》的序作了考证,取《千金方》《外台秘要》作对照,删除了"运气图解""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该书遵从仲景的伤寒有五之说,以六经为纲、五种伤寒为目、因伤寒以聚方的编排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伤寒病证的概念更趋清楚明晰,更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开辟了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使后人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伤寒论》。临证上陈氏用药谨慎稳重,方解精辟简练,体现了经方大家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伤寒名家 陈庆保 伤寒类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