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9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24h内患者家属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秋丽 张京煜 张淑艳 《护理学报》 2013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的需求,为该特殊人群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9名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危重患者... 目的了解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的需求,为该特殊人群的护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9名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内的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进行调查,包括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5个维度的需求。结果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病情保证的需求(3.44±0.33)分,其次为接近患者的需求(3.08±0.34)分,获取信息的需求(3.00±0.37)分,自身舒适的需求(2.38±0.50)分和获得支持的需求(2.34±0.43)分。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法)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是患者家属的总体需求、接近患者需求及获得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1);此外,患者有无起搏器植入的经历为家属自身舒适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律失常中心护士应理解和重视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24 h患者家属的不同需求,针对每位家属实行个体化护理,使其更好配合患者的治疗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患者家属 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p53介导的SLC7A11下调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9
2
作者 苑小龙 魏征 +3 位作者 张俊萍 郑芮 晁瑞 蔡小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8,共8页
目的: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黄芩苷(0、100、200、400μmol·L-1),探讨黄芩苷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黄芩苷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 目的: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黄芩苷(0、100、200、400μmol·L-1),探讨黄芩苷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黄芩苷处理SGC-7901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黄芩苷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添加3-氨基-4-环己基氨基苯甲酸乙酯(Fer-1)来观察细胞在黄芩苷处理后细胞的存活;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别运用过表达和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的方式来观察肿瘤蛋白53(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通路在铁死亡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处理后SGC-7901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干预显著缓解了黄芩苷引起的SGC-7901细胞活性降低(P<0.01)。与黄芩苷组比较,Fer-1+黄芩苷组细胞中MDA含量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GSH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组细胞中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具有浓度依赖性。与黄芩苷组比较,SLC7A11过表达细胞在黄芩苷处理后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组细胞中p53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与黄芩苷组比较,转染p53 siRNA的细胞在黄芩苷处理后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LC7A1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芩苷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p53/SLC7A11介导的细胞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胃癌细胞 铁死亡 肿瘤蛋白53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淼 门运政 +4 位作者 陈蕾 黄杰 段方方 张雨鑫 董淑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0-609,共10页
目的: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7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辅助用药,其在对抗脑I... 目的: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7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辅助用药,其在对抗脑IR损伤中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基于铁死亡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抗小鼠脑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IR组、IR+D1组(给予IR和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2组(给予IR和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3组(给予IR和100μg/kg的右美托咪定)、IR+D2+ML385组(给予IR、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和30 mg/kg的ML385)。采用Longa五分法进行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2,3,5-三苯基四唑氮(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DA、GSH和Fe^(2+)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MDA和Fe^(2+)含量明显增加,TFR1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脑组织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皱缩,嵴减少,膜密度增加;使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后,相较于IR组,小鼠神经学行为评分、MDA和Fe^(2+)含量、TFR1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GSH含量、SLC7A11和GPX4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线粒体受损情况显著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缺血再灌注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下载PDF
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1,共7页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家庭农场立法的缺失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立法首先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这是家庭农场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条件。现有的民事主体制...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家庭农场立法的缺失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立法首先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这是家庭农场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条件。现有的民事主体制度不能适应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需求,应当明确家庭农场为新型的非法人组织。同时,界定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还应当明确以下三个问题:家庭农场与农户的关系,家庭农场成员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民事主体 非法人组织 农户 家庭农场成员
下载PDF
Berberine inhibits androgen synthesis by interaction with aldo-keto reductase 1C3 in 22Rv1 prostate cancer cells 被引量:10
5
作者 Yuantong Tian , Lijing Zhao +5 位作者 Ye Wang Haitao Zhang Duo Xu Xuejian Zhao Yi Li Jing Li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07-612,共6页
AI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has recently been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Herein,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berberine delayed the progression of castrate-... AI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has recently been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Herein,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berberine delayed the progression of 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by reducing androgen synthes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Cell viability and cellular testosterone content were measured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Ai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mRNA and protein level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olt analyses, respectively. Computer analysis with AutoDock Tools explored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berberine with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We found that berberine inhibited 22Rvl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decreased cellular testosterone format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erberine inhibited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I member C3 enzyme activity, rather than influenced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erberine could enter the active center of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and form π-π interaction with the amino-acid residue Phe306 and Phe311. In conclusion, the structural interaction of berberine with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is attribu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I member C3 enzyme activity and the inhibition of 22Rvl prostate cancer cell growth by decreasing the intfacellular androgen synthesis. Our result provide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KRlC3 inhibitors using berberine as the lead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C3 ANDROGEN BERBERINE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原文传递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陆豫 王敏 单丽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病管理中应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特诊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式健康...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病管理中应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特诊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并对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自护行为能力改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评分为(36.5±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管理中应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高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家属参与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a SLC30A8 Genetic Variant with Monotherapy of Repaglinide and Rosiglitazone Effect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China 被引量:8
7
作者 JIANG Feng LI Qing +8 位作者 HU Cheng ZHANG Rong WANG Cong Rong YU Wei Hui LU Jing Yi TANG Shan Shan BAO Yu Qian XIANG Kun San JIA Wei Pi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zinc transporter) member 8 (SLC3OAS) rs13266634 variant and efficacy of rosiglitazone or repaglinid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zinc transporter) member 8 (SLC3OAS) rs13266634 variant and efficacy of rosiglitazone or repaglinid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Chines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09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any antihyperglycemic history were recruited and treated with repaglinide or rosiglitazone randomly for 48 weeks (104 and 105 patients, respectively).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nd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 non-synonymous variant rs13266634 was genotyped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scopy. Results Ninety-one patients in repaglinide group and ninety-three patients in rosiglitazone group completed the study. 6 value of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beta cell function (HOMA-B) and 6 value of fasting proinsulin level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ree genotype groups (P=0.0149 and 0.0246, respectively) after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However, no genotype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repaglinide or rosiglitazone group with other parameters. Conclusion The SLC3OA8 variant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fficacy of insulin sensitizer monotherapy on insulin secre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Shanghai,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MACOGENETIC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member 8 SLC30A8
下载PDF
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武俊紫 姚政 +4 位作者 熊光轶 赵微 胡冬雄 宋波 杨榆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1,I0024,共6页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和Ⅳ型胶原(collagen IV)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高脂高糖饮食1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相应药物治疗6周后处死,收集尿液、血液和肾脏,检测血糖、血清和尿液中肌酐和β2-MG、小鼠肾重与体重比(KW/BW),同时检测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收集肾组织标本,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记法测定肾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及collagen IV的表达。结果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组大鼠形态正常,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萎缩和硬化,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均明显好转,此外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高剂量组基本一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降低(P<0.05),此外川陈皮素各组血糖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川陈皮素高剂量组IL-1、IL-6和TNF-α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但KW/BW、尿液UREA和β2-MG、血液UREA和β2-MG、肾脏中Megsin、PDGF-BB、p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糖尿病肾病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Ⅳ型胶原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及ABCC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如龙 郭瑜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 目的:研究激素受体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9名腋臭患者及159名正常人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相关技术对49个候选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1256061位点及ABCC11基因的rs17822931,rs16945916和rs62058521三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在腋臭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1.1%的腋臭患者携带rs125606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63.2%携带了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96.3%的腋臭患者携带rs1782293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只有4.4%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6%的腋臭患者携带rs16945916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28.0%的腋臭患者携带rs62058521位点G等位基因,而正常人组只有0.6%携带该位点的G等位基因。结论:雌激素受体β基因位点rs125606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腋臭的发病有关;ABCC11基因多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腋臭的发病相关,它们分别是rs16945916,rs62058521和rs17822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雌激素受体Β ABCC1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SLC45A4和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庆臻 李大鹏 +6 位作者 符金铭 刘宇鹏 孙鸿儒 张磊 张显玉 庞达 赵亚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白细胞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4,SLC45A4)和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αhemoglobin stabilizing protein,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在GSE51032、GSE104... 目的探究外周血白细胞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solute carrier family 45 member 4,SLC45A4)和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αhemoglobin stabilizing protein,AHSP)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在GSE51032、GSE104942和GSE89093数据集中筛选与乳腺癌发病潜在相关的基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45例乳腺癌患者和524例非乳腺癌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ethylTarget靶向测序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4个基因,控制混杂因素后,SLC45A4和AHSP高甲基化与乳腺癌关系的ORadj分别为0.218(95%CI:0.158~0.299)和0.535(95%CI:0.384~0.741)。在不同亚组中SLC45A4高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adj最高为0.427(95%CI:0.270~0.679),最低为0.153(95%CI:0.085~0.274),而AHSP高甲基化仅在管腔A型(Luminal A)、管腔B型(Luminal B)、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ER+)和≤60岁年龄组中与乳腺癌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核糖核酸蛋白C(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C,HNRNPC)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系与公共数据结果相反,ORadj为0.747(95%CI:0.569~0.980),锌指蛋白425(zinc finger protein 425,ZNF425)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外周血白细胞SLC45A4和AHSP基因高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基化 溶质载体家族45成员4 α血红蛋白稳定蛋白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STP1、ABCC2基因多态性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志刚 马玲 +1 位作者 陶洁 单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C2(ABCC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11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新疆...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C2(ABCC2)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11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新疆维吾尔族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DNA中GSTP1 rs1695和ABCC2 rs717620、rs2273697、rs3740066基因多态性;112例患者中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32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29例,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51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分析各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112例维吾尔族NSCLC患者GSTP1基因rs1695和ABCC2 rs717620、rs2273697、rs3740066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12例获PR 32例、SD 61例、PD 19例,化疗敏感率为28.6%。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ECOG评分及化疗方案与化疗敏感性均无关。GSTP1 rs1695和ABCC2 rs717620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有关,而ABCC2 rs2273697、rs3740066基因多态性与化疗敏感性无关(P>0.05)。GSTP1 rs1695与ABCC2 rs717620基因联合多态性分析显示,同时携带GSTP1 rs1695 AA和ABCC2 rs717620 CT+TT基因型患者化疗敏感率达50.0%,与携带GSTP1 rs1695 AA和ABCC2 rs717620 CC基因型(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P1 rs1695和ABCC2 rs717620多态性可用于预测新疆维吾尔族晚期NSCLC患者对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P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C2 维吾尔族
下载PDF
鸦胆子苦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对皮肤鳞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谌程程 何平 +1 位作者 黄宇婧 陈爱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信号通路对皮...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信号通路对皮肤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0、100、250、500、700、900 nmol/L鸦胆子苦醇处理后人cSCC细胞系A431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合适的鸦胆子苦醇作用浓度。体外培养的A4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鸦胆子苦醇低剂量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Nrf2激活剂)组、鸦胆子苦醇高剂量+TBHQ组,以鸦胆子苦醇和TBHQ分组处理后,采用CCK-8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A431细胞增殖与凋亡;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A431细胞抗氧化因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及铁死亡指标[铁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A431细胞增殖、凋亡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苦醇低、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相比鸦胆子苦醇低剂量组进一步降低(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TBHQ组细胞增殖率、GSH及CAT、SOD水平,以及PCNA及Bcl-2、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铁含量、ROS及MDA水平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鸦胆子苦醇高剂量组相比,鸦胆子苦醇高剂量+TBHQ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苦醇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皮肤鳞癌 铁死亡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SLC19A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预后和甲氨蝶呤化疗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晓岩 王淑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考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SLC19A1 rs1051296 G> T基因多态性对临床预后和甲氨蝶呤(MTX)化疗毒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ALL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SLC19... 目的考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SLC19A1 rs1051296 G> T基因多态性对临床预后和甲氨蝶呤(MTX)化疗毒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34例ALL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SLC19A1 rs1051296 G> T基因型。结果SLC19A1 rs1051296 TT基因型患儿的复发率(0)显著低于GG/GT基因型患儿(12. 50%),无事件生存率(94. 74%)显著高于GG/GT基因型患儿(80. 21%)。除了GG基因型患儿的血液毒性发生率(13. 79%)显著低于GT基因型患儿(38. 81%)以外,3种基因型之间的其余MTX化疗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C19A1 rs1051296 G> T基因多态性与ALL患儿临床预后和MTX化疗的血液毒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还原性叶酸载体1 基因多态性 甲氨蝶呤
原文传递
茯苓酸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锐 谭晓冬 胡耀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5-323,共9页
目的:探讨茯苓酸(PA)通过上调活化转录因子3(ATF3)和热休克蛋白家族A成员6(HSPA6)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2、5、10、20... 目的:探讨茯苓酸(PA)通过上调活化转录因子3(ATF3)和热休克蛋白家族A成员6(HSPA6)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2、5、10、20、30、40和50μmol·L^(-1))PA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细胞活性。不同浓度(0、10、30和50μmol·L^(-1))PA作用于PANC-1细胞,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NC-1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将10只BALB/c nude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A组,每组5只,裸鼠皮下注射PANC-1细胞,待肿瘤体积达到60 mm3时,PA组裸鼠腹腔注射25 mg·kg^(-1)PA,对照组裸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量肿瘤体积和瘤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通过GEO2R软件分析GSE64111数据集中PA处理及未处理胰腺癌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不同浓度(0和30μmol·L^(-1))PA作用于PANC-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ANC-1细胞中HSPA6和ATF3蛋白表达水平。将30μmol·L^(-1)PA处理的PANC-1细胞分为si-NC组和si-ATF3组,分别转染对照siRNA和ATF3si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SPA6和ATF3蛋白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CCK-8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A处理组PANC-1细胞的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A处理组PANC-1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A组PANC-1细胞中上皮钙黏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神经钙黏素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裸鼠成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PA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与对照组比较,PA组裸鼠移植瘤Ki-67染色较浅。GEO2R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胰腺肿瘤 PANC-1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活化转录因子3 热休克蛋白家族A成员6
下载PDF
过表达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和敲低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稳定转染RAW264.7细胞株
15
作者 郭大鑫 范苏苏 +2 位作者 朱振东 侯建红 张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4-1421,共8页
背景: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olute carrier family 1 member 5,SLC1A5)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潜在作用,但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构建稳定的SLC1A5过表达和敲低细胞模型可为深入研究SLC1A5在疾病中的确切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提供... 背景: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olute carrier family 1 member 5,SLC1A5)在多种疾病中发挥了潜在作用,但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构建稳定的SLC1A5过表达和敲低细胞模型可为深入研究SLC1A5在疾病中的确切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目的:构建小鼠SLC1A5过表达和敲低的慢病毒载体,以建立稳定转染的RAW264.7细胞株,为深入探讨SLC1A5在炎症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SLC1A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定向接入经Age I/Nhe I酶切的载体质粒GV492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对阳性克隆进一步筛选后测序比对结果;pHelper1.0质粒载体、pHelper2.0质粒载体、目的质粒载体与293T细胞共同培养并转染,获得慢病毒原液进行包装和滴度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确定嘌呤霉素工作质量浓度;不同滴度的慢病毒分别与RAW264.7细胞共同培养,根据荧光强度确定转染效率;用嘌呤霉素挑选出稳定转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的SLC1A5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测序序列与目的序列一致提示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2)过表达SLC1A5慢病毒的滴度为1×10~9 TU/mL,敲低SLC1A5慢病毒的滴度为3×10~9 TU/mL;(3)确定RAW264.7细胞嘌呤霉素工作质量浓度为3μg/mL;(4)过表达/敲低SLC1A5慢病毒转染RAW264.7细胞的最佳条件皆为HiTransG P转染增强液且感染复数值等于50;(5)过表达SLC1A5稳转细胞株中SLC1A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敲低SLC1A5稳转细胞株中SLC1A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小鼠SLC1A5过表达和敲低的慢病毒载体并获得稳定转染的RAW264.7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 SLC1A5 过表达 敲低 RAW264.7细胞 稳转细胞株
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6
作者 屈佳肴 刘香婷 +4 位作者 李佳 龚珂 段丽丽 罗文娜 罗迪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AKR1B10、在BT-20细胞敲低AKR1B10,分别建立过表达以及敲低细胞系。利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与敲低AKR1B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在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AKR1B10、在BT-20细胞敲低AKR1B10,分别建立过表达以及敲低细胞系。利用CCK-8增殖实验检测过表达与敲低AKR1B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组织AKR1B10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过表达及敲低AKRB10的乳腺癌细胞AKR1B10、β联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存活蛋白(survivin)、c-Myc的蛋白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AKR1B10表达增加。过表达AKR1B10后,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加快,β-catenin、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敲低AKR1B10后,BT-20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β-catenin、cyclin D1、c-Myc、surviv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AKR1B10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 WNT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受体-配体轴在血液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婕 陈抒鹏 +1 位作者 章美玲 曾英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86-1289,F0003,共5页
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受体通过表达在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CTLs)细胞上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对抗肿瘤。肿瘤细胞通过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配体(NKG2DLs)的表达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最... 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受体通过表达在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CTLs)细胞上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对抗肿瘤。肿瘤细胞通过降低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配体(NKG2DLs)的表达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最新的研究揭示了NKG2D受体-配体轴在血液瘤的发展、免疫监视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阐明免疫逃逸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现从NKG2D受体-配体轴在血液瘤发病机制、免疫监测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在加深对血液瘤病理机制理解的同时,为提升治疗效果开辟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瘤 自然杀伤2组成员D受体 自然杀伤2组成员D配体 免疫逃逸 治疗靶点 靶向药物
下载PDF
丁酸钠对高蛋白饲料诱导雏鹅痛风及肠道尿酸转运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道仙 陆江 +1 位作者 刘莉 吴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6,共7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高蛋白饮食雏鹅尿酸代谢、肠道尿酸转运体蛋白表达及痛风发生的影响。选取1日龄扬州鹅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为正常饲粮对照组(NDC组,粗蛋白质16.5%)、高蛋白组(HPC组,粗蛋白质24%)、... 该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对高蛋白饮食雏鹅尿酸代谢、肠道尿酸转运体蛋白表达及痛风发生的影响。选取1日龄扬州鹅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为正常饲粮对照组(NDC组,粗蛋白质16.5%)、高蛋白组(HPC组,粗蛋白质24%)、低剂量丁酸钠组(LSB组,按0.025%添加于高蛋白饲粮)、中剂量丁酸钠组(MSB组,按0.05%添加于高蛋白饲粮)和高剂量丁酸钠组(HSB组,按0.1%添加于高蛋白饲粮)。试验期18 d。结果表明:(1)HSB组雏鹅采食量从10日龄起,MSB组从14日龄起,分别显著高于HPC组(P<0.05);HSB组雏鹅体重从14日龄起高于HPC组,MSB组体重在18日龄时高于HPC组(P<0.05)。(2)14日龄时,HPC组、LSB组、MSB组及HSB组血清尿酸(UA)水平均超过阈值,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PC组UA水平最高,HSB组最低;试验期间,HPC组痛风发病率(38%)高于HSB组(18.3%)。(3)与HPC组比较,HSB组回肠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基因mRNA表达升高,蛋白表达降低(P<0.05),MSB组及HSB组回肠中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9(SLC2A9)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由此可见,丁酸钠可以改善高蛋白饲粮饮食雏鹅的血清尿酸代谢,减少痛风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回肠尿酸转运体蛋白ABCG2和SLC2A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雏鹅 高蛋白 尿酸代谢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9 痛风
下载PDF
miR-924、SLC1A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苗苗 段东奎 +1 位作者 余春 王丽娜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miR-924和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在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肺癌患者9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检测miR-924、SLC1A5 mRN... 目的 探讨miR-924和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在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肺癌患者9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检测miR-924、SLC1A5 mRNA和SLC1A5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924与SLC1A5 mRNA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降低(P<0.001),SLC1A5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01)。癌组织SLC1A5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癌组织miR-924表达与SLC1A5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43,P<0.05)。根据癌组织miR-924相对表达量均值或SLC1A5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和阳性组、阴性组。miR-924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SLC1A5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924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χ^(2)=5.453,P<0.05);SLC1A5阳性组累积生存率低于阴性组(Log-rankχ^(2)=9.25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miR-924低表达、SLC1A5蛋白表达阳性均是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癌组织mi R-924和SLC1A5均呈异常表达,或可作为肺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924 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 肺癌 预后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基于miR-144-3p/SLC7A11通路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健 李凌燕 +3 位作者 席鑫 汪谞 郜俊清 刘宗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能否调控微小RNA-144-3p(miR-144-3p)/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BP组。对照组转染control RNA模拟物(mimic),模型组转染miR-144-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能否调控微小RNA-144-3p(miR-144-3p)/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H9C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BP组。对照组转染control RNA模拟物(mimic),模型组转染miR-144-3p mimic,SBP组转染miR-144-3p mimic并加入SBP(2 g/L)干预96 h。另取各组细胞分别加入加入不同浓度铁死亡诱导剂[爱拉斯汀(erastin)或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培养48 h。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报告分析miR-144-3p与SLC7A11相互作用;结晶紫实验测量吸光度计算心肌细胞增值率和存活率;Real-time PCR检测miR-144-3p、SLC7A1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LC7A11、4-羟基壬醛(4-HNE)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48、72、96 h细胞增殖率及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P<0.05),miR-144-3p及4-HNE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SBP组48、72、96 h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miR-144-3p mRNA表达降低(P<0.01)。各组细胞存活率随erastin或RSL3浓度升高而降低,78、156、312、625、1250 nmol/L erastin及50、100、200nmol/L RSL3的干预,模型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SBP组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SBP可以通过调控miR-144-3p/SLC7A11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微小RNA-144-3p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铁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