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倒木对天然更新的影响(Ⅰ)──倒木自身特点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秀海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调查分析,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倒木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林木风倒或枯死形成林冠空隙,从而促进天然更新,而在倒木上更新较少。这和云冷杉林大部分是直接在腐烂的倒木上完成天然更新截然不同。
关键词 红松针阔混交林 倒木 天然更新
下载PDF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倒木站杆树种组成和贮量的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华 徐振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2,共6页
倒木是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存在不但具有减少水土流失、影响土壤发育,提供动植物生境的功能,而且起到贮存营养、碳素和水分,供给养分和能量的作用。倒木贮量的调查是评价倒木... 倒木是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存在不但具有减少水土流失、影响土壤发育,提供动植物生境的功能,而且起到贮存营养、碳素和水分,供给养分和能量的作用。倒木贮量的调查是评价倒木生态功能的基础。以往国内森林凋落物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针阔混交林 树种组成
下载PDF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中倒木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秀海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红松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稳定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开展其倒木的研究,不仅能有效地监测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动态,而且能加深倒木生态功能的认识,为合理管理倒木资源提出对策.通过研究得知,风害是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林木... 红松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稳定的地带性天然森林植被.开展其倒木的研究,不仅能有效地监测红松针阔混交林的动态,而且能加深倒木生态功能的认识,为合理管理倒木资源提出对策.通过研究得知,风害是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红松阔叶林有50%的死亡木是由于根拔、干折和冠折等风害造成的;阔叶红松林风害导致的死亡占36.84%,倒木的年输入量,红松阔叶林小于阔叶红松林.倒木的分布方向与主风方向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 红松针阔混交林 林木死亡量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我国南方地区不同桉树人工林树种生长应变水平的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建雄 殷亚方 +1 位作者 赵有科 姜笑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异显著;而活立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②大花序桉在5种树种中具有最低的生长应变水平;而尾叶桉生长应变水平最高.③各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之间生长应变水平差异不显著.④各树种不同高度间生长应变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表面轴向生长应变 活立木 伐倒木
下载PDF
温带阔叶红松林中不同树种和倒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罗献宝 张颖清 +1 位作者 徐浩 郑俊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41-1845,共5页
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综合研究老龄树及倒木对周边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样地条件下,不同树种周边的表层土壤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红松(Pinus koraiensis)周边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 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土壤样品,综合研究老龄树及倒木对周边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研究样地条件下,不同树种周边的表层土壤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红松(Pinus koraiensis)周边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质量分数和特征吸光系数SUVA254值都高于紫椴(Tilia amurensis)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但是土壤水溶性总氮WSTN和交换性无机氮的质量分数却是红松低于紫椴和水曲柳。对倒木影响的森林表层土壤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倒木下方森林表层土壤中WSOC、WSTN以及交换性矿质氮的质量分数都明显地高于林间土壤,说明在小尺度空间区域内,倒木可能是森林表层土壤活性碳、氮库的重要输入源。此外,本研究还利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受树种影响的森林表层土壤不同性质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树种和倒木影响周边土壤性质的可能性机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温带森林 树种 倒木 土壤性质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森林倒木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6 位作者 魏晓华 李晓东 刘亮英 欧阳勋志 郭晓敏 张文元 莫其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1 m的倒木逐一测量其中央直径和长度,并记录其分解程度和树种组成。[结果]表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倒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0.684 t·hm^(-2)、0.279 tc·hm^(-2)和0.553 t·hm^(-2)、0.207 tc·hm^(-2),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分别为11.293 t·hm^(-2)、4.781 tc·hm^(-2)和1.888 t·hm^(-2)、0.812 tc·hm^(-2),松阔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分别为1.248 t·hm^(-2)、0.521 tc·hm^(-2)和1.28 t·hm^(-2)、0.432 tc·hm^(-2);针叶林中Ⅱ、Ⅲ径级倒木生物量较大且与其他两个径级差异显著,针阔混交林中Ⅱ径级倒木与Ⅰ、Ⅲ径级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常绿阔叶林林内Ⅰ径级倒木生物量与Ⅱ、Ⅲ、Ⅳ和Ⅴ径级差异显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度分解倒木生物量最大分别为0.332 t·hm^(-2)、0.321 t·hm^(-2),且分别显著大于相应林分类型中的轻度和重度分解倒木;常绿阔叶林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规律。[结论]中亚热带地区典型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生物量差异显著,而针阔混交林差异不显著。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倒木碳储量差异显著。江西森林倒木主要分布在5 10 cm和10 15 cm的Ⅱ、Ⅲ径级,且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等级。针阔混交林(松阔和杉阔)倒木主要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下,常绿阔叶林倒木分布在海拔650 m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倒木由于其较大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可能会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碳循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且在未来的森林经营和管理中应该重视倒木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森林 倒木 生物量-碳储量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天山云杉倒木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现永 刘华 +4 位作者 臧润国 白志强 刘贵峰 郭仲军 韩燕梁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倒木在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和水土保育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倒木的持水特性和其对天山林区水文功能的影响,沿天山山脉由西至东选取跨越9个经度的5... 倒木在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和水土保育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倒木的持水特性和其对天山林区水文功能的影响,沿天山山脉由西至东选取跨越9个经度的5个地区(昭苏、新源、呼图壁、天池和奇台)分别进行取样,运用浸泡模拟法测定天山云杉倒木的吸水过程和持水能力。结果表明:①天山云杉倒木的吸水过程在5个地区随着浸泡时间的推移,其持水量、持水率和持水能力均随着腐解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在浸泡吸水过程中天山云杉倒木的持水量(Q)随着浸泡时间(t)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关系可用Q=aln t+b来拟合。②浸泡过程中天山云杉倒木吸水速率(V)随着浸泡时间(t)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两者的关系可用V=c t-d来拟合。③天山云杉倒木持水能力(Q')与腐解等级(x)的关系可用方程Q'=ex2+fx+g来拟合。天山林区5个地区的天山云杉倒木的持水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天山林区水文功能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 tianschanica) 倒木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天山山脉
原文传递
倒木干扰对红松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葛晓雯 王立海 侯捷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以红松针阔混交林样地(200 m×140 m)为研究区,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指标对倒木出现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倒木比例占7.15%,且中等径木居多,倒木数量与该树种立木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6,... 以红松针阔混交林样地(200 m×140 m)为研究区,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指标对倒木出现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倒木比例占7.15%,且中等径木居多,倒木数量与该树种立木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6,P=0);从倒木存在形式看,倒木数量为连根拔起>根倒>干折,倒木数量的差异与立地条件、树木生长特性密切相关;倒木使林分整体的混交度增大,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减小,但由非参数检验得知差异并不显著;倒木对不同树种空间结构的影响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树种平均混交度的增量与其倒木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r=0.715,P=0.002),平均大小比数的增量与该树种倒木平均胸径呈显著正相关(r=0.579,P=0.024),与倒木和立木的平均胸径之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6,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木 红松针阔混交林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平均胸径
下载PDF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与白桦倒木腐朽等级对微环境的影响
9
作者 秦岭 高润宏 康玲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5-19,24,共6页
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中的兴安落叶松、白桦倒木分解腐烂过程中对土壤温度、动植物种类以及对森林的更新作用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腐朽程度的增加,倒木附近土壤的表层温度逐渐降低,即越是腐朽和分解彻底的倒木,其附... 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中的兴安落叶松、白桦倒木分解腐烂过程中对土壤温度、动植物种类以及对森林的更新作用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腐朽程度的增加,倒木附近土壤的表层温度逐渐降低,即越是腐朽和分解彻底的倒木,其附近的土壤温度就越低;其中,I级到Ⅲ级间的降幅较大,Ⅲ级以后趋于平稳;倒木腐朽等级决定着营腐生生物在其体内或生长在其周边的生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倒木 腐朽等级 微环境
下载PDF
行道树倒伏对城市道路交通延误的影响
10
作者 王宇航 郑益锋 +2 位作者 林睿睿 岳小泉 张可欣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研究行道树倒伏后对城市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采用软件VISSIM仿真福州市多路段交叉口行道树倒伏后路网交通状态,采用软件MATLAB将交通量代入仿真文件生成交通延误,通过软件EViews拟合分析行道树倒伏长度、倒伏宽度及交通量对不... 为研究行道树倒伏后对城市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采用软件VISSIM仿真福州市多路段交叉口行道树倒伏后路网交通状态,采用软件MATLAB将交通量代入仿真文件生成交通延误,通过软件EViews拟合分析行道树倒伏长度、倒伏宽度及交通量对不同车道数道路交通延误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影响因素对三车道和四车道交通延误影响较大,对五车道交通延误影响较小;交通延误随行道树倒伏长度、倒伏宽度、交通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交通延误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行道树倒伏长度、宽度、交通量;三车道道路在行道树倒伏长度为5、6 m时,交通延误对交通量的变化较敏感;行道树倒伏长度和倒伏宽度均较小或均较大时,交通量变化对交通延误的影响较小;不同行道树倒伏宽度下,行道树倒伏长度大于6 m后交通延误明显增大;交通量大于1 500辆/h后行道树倒伏长度、宽度与交通延误的拟合优度趋于稳定,交通量为1800辆/h时,拟合优度为0.982 2,交通量越大,行道树倒伏长度、倒伏宽度与交通延误的拟合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通延误 行道树倒伏 交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