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明清的小说序跋中看实录思想对小说批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姜丽娟 牛军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
我国史书虽然力图给我们创造一种客观记载的感觉,但实际上不外乎一种美学上的幻觉,是用一种人为的方法和手段造成的拟客观效果,因而,严格意义上的实录是不存在的。实录思想反映在小说批评中一方面是要求小说创作严格依傍正史,另一方面... 我国史书虽然力图给我们创造一种客观记载的感觉,但实际上不外乎一种美学上的幻觉,是用一种人为的方法和手段造成的拟客观效果,因而,严格意义上的实录是不存在的。实录思想反映在小说批评中一方面是要求小说创作严格依傍正史,另一方面则是写耳闻目见日常之事,虽然也标榜实有其事,不敢稍加穿凿,但是这种实录已明显不同于前者,它介乎于实录和写实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跋 实录 历史小说 世情小说
下载PDF
古代叙事理论的一对范畴:实录与微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先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7,共6页
实录和微隐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从历史叙事中产生,由先秦史家首创并得到后世众多史家继承,在文学叙事中得到发扬和发展。实录包括如实表达欲叙之事和如实表达叙事者的理念,《春秋》更偏重于理念,有时甚至以观念代替实... 实录和微隐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从历史叙事中产生,由先秦史家首创并得到后世众多史家继承,在文学叙事中得到发扬和发展。实录包括如实表达欲叙之事和如实表达叙事者的理念,《春秋》更偏重于理念,有时甚至以观念代替实事,造成偏向。微隐包括隐晦和微婉,《春秋》的微隐有一部分出于扩展其适用性的意图,一味从中挖掘微言大义的阐释则助长了牵强附会的索隐之风。《左传》开创了叙事的微婉风格,其后成为中国文学叙事最突出的本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叙事理论 实录 微隐 《春秋》 《左传》
下载PDF
论宋代传奇小说叙事的实录色彩 被引量:1
3
作者 时娜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4-50,共7页
传奇小说的"立身之本"在于虚构,即创作者有意识地虚构故事,借故事来传达主观情志,但宋代传奇小说在虚构的同时,还保留了实录的叙事风格,以期备补史阙。这在宋传奇的题目、开头、结尾和语言上都有所体现。探其原因,一方面,宋... 传奇小说的"立身之本"在于虚构,即创作者有意识地虚构故事,借故事来传达主观情志,但宋代传奇小说在虚构的同时,还保留了实录的叙事风格,以期备补史阙。这在宋传奇的题目、开头、结尾和语言上都有所体现。探其原因,一方面,宋传奇的文体渊源可上溯至史传,实录是宋传奇对史传叙事方法的一种继承;另一方面,在宋人的小说观念里,文言小说仍是史书的附庸,因此应当与史书一样秉笔实录。宋代传奇小说对实录补史的追求,是文言小说自身发展规律与宋代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传奇 实录 史传 小说观念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文彬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1-37,共7页
中国史学之发达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即造就了中国叙事艺术的范式与成熟。当然,这种叙事艺术并不是针对史诗或小说这类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文本而言的,而是指《国语》《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之类史传文本所借以表述的策略和规则。因... 中国史学之发达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即造就了中国叙事艺术的范式与成熟。当然,这种叙事艺术并不是针对史诗或小说这类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文本而言的,而是指《国语》《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之类史传文本所借以表述的策略和规则。因此,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始终难以脱离当时历史话语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还未能成为它的对象化表现内容。它对历史的观照还不是立于自己的基点上的,它所书写的历史尚不属于小说特有视域中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小说 历史叙事 史传 实录
下载PDF
从“实录”到“求真”:近现代史学理论的转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红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2期31-38,共8页
语言是思想、理论的载体。因此,语言中某些核心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思想或理论之主要内容及其背后的认识取向与思维模式的转变。据此,中国古代史学"实录"思想向近现代史学"求真"概念的转变,表面上虽是... 语言是思想、理论的载体。因此,语言中某些核心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思想或理论之主要内容及其背后的认识取向与思维模式的转变。据此,中国古代史学"实录"思想向近现代史学"求真"概念的转变,表面上虽是语言的变化,实质上则是在认识取向上从"实录"之实用性向"求真"之知识性的转变,在思维模式上从"实录"之分散性向"求真"之系统性的转变,在语言表达上"实录"是一种叙述的理解,而"求真"则开始转向逻辑的论证与推理。这些转变,在一定意义上就反映了近现代史学理论转型的基本内容。在近现代学术背景下,这种转型既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更是扬弃传统史学思想与借鉴西方史学理论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录 求真 史学理论 转型 融合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秉笔直书思想
6
作者 颜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8-40,共3页
中国传统史学中一直沿袭着秉笔直书的传统,历代史家更是把秉笔直书作为撰写历史所追求的目标。传统史学中的秉笔直书思想又是伴随着历史学一起发展的,它经历了"书法不隐"、"据事直书"、实录、直笔的发展历程,而且,... 中国传统史学中一直沿袭着秉笔直书的传统,历代史家更是把秉笔直书作为撰写历史所追求的目标。传统史学中的秉笔直书思想又是伴随着历史学一起发展的,它经历了"书法不隐"、"据事直书"、实录、直笔的发展历程,而且,在这一历程中附加了史家的主体思想,承载了史家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不隐 据事直书 实录 直笔(直书) 褒贬义例 考据求真
下载PDF
元代日记及其形态论略
7
作者 夏令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97,共6页
从渊源看,古代日记可分为三种形态:实录型、日课型及行纪型。元代日记现存10种,数量虽然不多,但基本涵括了上述形态。其中,实录型日记有《中堂事记》《征缅录》《平宋录》《西使记》《安南行记》等,可分别归入政事类、征伐类及燕行类中... 从渊源看,古代日记可分为三种形态:实录型、日课型及行纪型。元代日记现存10种,数量虽然不多,但基本涵括了上述形态。其中,实录型日记有《中堂事记》《征缅录》《平宋录》《西使记》《安南行记》等,可分别归入政事类、征伐类及燕行类中,是元帝国不同政治活动的记录,反映了作者存史与颂世的自觉心态;日课型日记源自宋元教育活动中的日课及日簿,并逐渐推广至士人的日常生活中,《云山日记》即体现了其日常化的发展方向;行纪型日记与游记密切相关,《长春真人西游记》《金华洞天行纪》作为代表性作品,记录了元代道士或遗民的行踪、见闻及歌咏,有其独特的时代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日记 实录型日记 日课型日记 行纪型日记
下载PDF
浅析《史记》存在大量“非实录”史料之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53-55,共3页
《史记》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作为一部信史,在其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史学优良的"实录"传统。然纵观《史记》全书,却发现《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的史料,这便与"实录"传统产生了矛盾。本文以... 《史记》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作为一部信史,在其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史学优良的"实录"传统。然纵观《史记》全书,却发现《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的史料,这便与"实录"传统产生了矛盾。本文以时代生死观的角度,探讨《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史料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录 非实录 生死观
下载PDF
清代《史记》阐释中“实录”文学意义的转换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3-96,共4页
"实录"是历代以来对《史记》史学意义上最重要的概括。清代研究者发挥了历代对《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史学认知,认为《史记》以人传事的叙述模式,要达到"实录"的目的,... "实录"是历代以来对《史记》史学意义上最重要的概括。清代研究者发挥了历代对《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史学认知,认为《史记》以人传事的叙述模式,要达到"实录"的目的,必然要对人物做到生动、传神的"摹写""摹画",进行艺术化处理。清人把《史记》人物摹写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称之为"实录"。这些认识扩展了对"实录"的探索,丰富发展了"实录"的内涵,准确深入地把握了《史记》写人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史记》 “实录” 文学阐释
下载PDF
“其文直,其事核”——《史记》叙事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丁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10,50,共7页
重点论述《史记》“其文直,其事核”的实录性叙事特点。论文从西汉末年至近代人们对《史记》实录性叙事特点的认识过程开始介绍,具体分析了《史记》叙事实录性特点的三个具体表现:“考而后信”;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简笔交代,不枝不蔓。... 重点论述《史记》“其文直,其事核”的实录性叙事特点。论文从西汉末年至近代人们对《史记》实录性叙事特点的认识过程开始介绍,具体分析了《史记》叙事实录性特点的三个具体表现:“考而后信”;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简笔交代,不枝不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史记》篇章中在真实性上受到人们质疑、人们认为有违于叙事实录性的情节进行了分类,并依类展开解读,指出这些情节都没有违背叙事实录性的原则,叙事的内容和过程都是“文直,事核”的,也体现出叙事的实录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叙事特点 实录性
下载PDF
论明清小说理论对艺术真实的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楚永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38-41,共4页
明清小说理论对艺术真实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实录观念把历史的准确记录作为真实性 ;“贵幻”说否定了实录观念 ,对小说的文学特性加深了理解 ,肯定了虚构的作用 ,提出了“幻中见真”的观点 ;其后出现的写实思想向“实录”回归 ,但不... 明清小说理论对艺术真实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实录观念把历史的准确记录作为真实性 ;“贵幻”说否定了实录观念 ,对小说的文学特性加深了理解 ,肯定了虚构的作用 ,提出了“幻中见真”的观点 ;其后出现的写实思想向“实录”回归 ,但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对艺术真实有了较完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理论 艺术真实 实录观念 "贵幻"观念
下载PDF
既雕既琢 复归于朴——当代纪实文学概观
12
作者 孙春旻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以虚构为前提的文学理论语境中,"纪实文学"这个概念的突围而出,标志着文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口述实录文学使百姓获得了话语权,历史题材纪实文学向权威的历史文本发出质疑和挑战,纪实小说则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壮大:当... 在以虚构为前提的文学理论语境中,"纪实文学"这个概念的突围而出,标志着文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口述实录文学使百姓获得了话语权,历史题材纪实文学向权威的历史文本发出质疑和挑战,纪实小说则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壮大:当代文坛事实上已形成了纪实文学与虚构文学双峰并峙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文学 口述实录文学 历史纪实 纪实小说
下载PDF
论韩愈对李实的矛盾态度
13
作者 刘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韩愈《上李尚书书》与《顺宗实录》中对李实的评价完全相反,因为《顺宗实录》是韩愈主持修撰,故后世论者均据此发表议论,樊汝霖、魏了翁、王元启、罗大经、顾炎武等,各持己见。然尽管韩愈对李实的态度确存矛盾,考察《顺宗实录》的修撰情... 韩愈《上李尚书书》与《顺宗实录》中对李实的评价完全相反,因为《顺宗实录》是韩愈主持修撰,故后世论者均据此发表议论,樊汝霖、魏了翁、王元启、罗大经、顾炎武等,各持己见。然尽管韩愈对李实的态度确存矛盾,考察《顺宗实录》的修撰情况,其中所书之情却未必出自他之手,故就此发表议论有失偏颇。韩愈之"谄"与其文人身份和清客生涯相关,对他的议论纷呈缘于其文人道学双重身份,亦反映了对他接受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上李尚书书》 《顺宗实录》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