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被引量:225
1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 ,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起 ,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 ,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起 ,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近年来 ,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 ,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 ,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 ,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 :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 ,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因素 新格局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三)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相及发育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234
2
作者 梁狄刚 郭彤楼 +2 位作者 边立曾 陈建平 赵喆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2期1-19,共19页
南方研究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四套区域性古生代海相烃源岩可划分为7种有利沉积相:即深水泥质陆棚相、深水热水陆棚相、深水碳酸盐岩陆棚相、深水硅磷质台凹相、海湾澙湖相、近海湖盆沼泽相、前三角洲相... 南方研究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四套区域性古生代海相烃源岩可划分为7种有利沉积相:即深水泥质陆棚相、深水热水陆棚相、深水碳酸盐岩陆棚相、深水硅磷质台凹相、海湾澙湖相、近海湖盆沼泽相、前三角洲相。四套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生物相图反映出这些相都不同程度与大洋相通。从早寒武世到晚二叠世,烃源岩的相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受都匀、东吴运动影响,有利相带的分布范围由大到小出现两个旋回。南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受板块运动、板内活动、三大古隆起、四个转换期、沉积—生物相等五个因素的控制。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模式可概括为深水陆棚—底栖藻席模式,其特点是底栖藻类发育,沉积表面氧化而埋藏环境还原,并以此区别于已有的三种形成模式。研究区北面的秦岭洋,南面的华南洋(Pz1)、八布洋(Pz2)伸入扬子克拉通内部形成的不同时期"海湾体系",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摇篮,可作为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烃源岩 沉积相 生物相 控制因素 形成模式 中国南方
下载PDF
数据流通市场中数据产品的特性及其交易模式 被引量:55
3
作者 黄丽华 窦一凡 +2 位作者 郭梦珂 汤奇峰 李根 《大数据》 2022年第3期3-14,共12页
数据的流通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环节。我国前期的数据市场探索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角度对数据市场基本逻辑进行重新梳理。从交易成本理论、电子市场框架和电子交易模式等不同视角分析了数据产品流通过程,... 数据的流通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环节。我国前期的数据市场探索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角度对数据市场基本逻辑进行重新梳理。从交易成本理论、电子市场框架和电子交易模式等不同视角分析了数据产品流通过程,并提出数据的可计算性给数据交易带来了两类影响:一方面,可计算性使得数据能够被不断分析从而更加符合垂直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计算性也会推动数据交易过程离开市场,呈现去平台化的趋势。基于电子市场经典理论框架将数字产品分为4个象限并进行相应分析,提出了对数据供方和数据市场管理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产品 电子市场 交易模式 去平台化
下载PDF
沈阳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被引量:42
4
作者 李月辉 胡志斌 +5 位作者 高琼 肖笃宁 胡远满 穆阳 关竹心 张小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5-881,共7页
在分析沈阳市1956—2004年6个时期市区空间扩展规律及其原因基础上,选择地势地貌、地面塌陷危害、水体(河流湖泊和水田)、林地、基本农田和土壤污染6个生态控制因子,将城市拓展区分为优先发展、适合发展、限制发展和严禁发展4个等级,最... 在分析沈阳市1956—2004年6个时期市区空间扩展规律及其原因基础上,选择地势地貌、地面塌陷危害、水体(河流湖泊和水田)、林地、基本农田和土壤污染6个生态控制因子,将城市拓展区分为优先发展、适合发展、限制发展和严禁发展4个等级,最终形成生态安全格局,揭示了生态安全保障下城市空间扩展的趋势和方向。结果表明:1956—2004年建成区持续扩增;2000年前,沿着浑河在东北-西南轴向延伸程度较大;2001—2004年城市集中向南、跨越浑河开发了浑南新区。沈阳市发展初期,其格局主要由工业生产力布局塑造,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至2004年,建成区面积已达291km2,再继续扩张,生态因素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生态安全格局显示东部、西部发展受到限制;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尤其南部扩展空间更大,可以以南部为主要扩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格局 空间扩展 生态因子 安全格局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生宇 雷加强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56-61,共6页
本文首先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气候、地貌、水文等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评述 ,进而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格局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扰作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与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相适应 ,处于准稳定... 本文首先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气候、地貌、水文等环境因子特征进行了评述 ,进而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格局以及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扰作用下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与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相适应 ,处于准稳定变化状态 ,而在人为对流域水文情势扰动下 ,流域生态系统的格局间接地受到影响 ,从而产生新的格局 ,其作用的强度、持久性和生态系统的格局变化程度远大于大于自然干扰作用下的变化。引额调水工程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生态系统内部单元格局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因子 格局变化 额尔齐斯河流域 生态系统格局
原文传递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泽明 鲁宝菊 +2 位作者 段传丽 王茂琴 胡顺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0,共4页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且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位部署逐渐由富气区向外扩展,新完钻井投产后效果差,产水严重。因此开展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该区块产建效果的...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且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位部署逐渐由富气区向外扩展,新完钻井投产后效果差,产水严重。因此开展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该区块产建效果的基础。在区域水化学分析、测井气水层识别、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苏20区块气水的分布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①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②研究区垂向上表现为下气上水,下二叠统山1段基本不含水,从下二叠统盒8下亚段2层→盒8下亚段1层→盒8上亚段的地层水逐步增多;③从成藏要素分析,表明苏20区块富水与其生烃强度、构造位置和天然气的运移密切相关;④地层水根据其成因差异可以分为低部位滞留水、透镜状滞留水、孤立透镜体水3种类型,研究区内主要为透镜状滞留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早二叠世 地层水 气水识别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测井
下载PDF
Hadoop架构下基于模式匹配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5
7
作者 吴润泽 包正睿 +3 位作者 王文韬 邓伟 唐良瑞 赫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42-1551,共10页
大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海量动态数据,能有效提升电力负荷预测精度及计算效率。采用Hadoop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度量日负荷序列相似性挖掘得出典型日负荷模式,辨识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并行随机森... 大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利用海量动态数据,能有效提升电力负荷预测精度及计算效率。采用Hadoop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度量日负荷序列相似性挖掘得出典型日负荷模式,辨识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并行随机森林的决策树群从而建立模式匹配规则,实现待测日负荷模式的快速准确匹配;在典型负荷模式下建立多时刻点预测模型,采用Map Reduce计算框架进行负荷计算与预测分析,从而建立大量样本下的负荷预测模型。以某地市电网全年负荷数据为例进行负荷预测分析,并通过平均误差和方均根误差等指标对比局部加权线性回归(LWLR)算法的预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短期负荷预测时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P 架构 负荷预测 影响因素 决策树群 模式匹配
下载PDF
全国火山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34
8
作者 方锡珩 方茂龙 +9 位作者 罗毅 刘蓉蓉 刘权 张明林 王树红 刘祜 付锦 汪远志 张俊伟 谢迎春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6期342-348,354,共8页
火山岩型铀矿床均产于古陆壳之上的酸性(或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中,文章根据中国陆相火山岩系的产出环境,结合铀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的分布,划分出6条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带和8条火山岩型铀矿远景带(预测工作区),对铀矿化集中区进一步划分出2... 火山岩型铀矿床均产于古陆壳之上的酸性(或偏碱性)陆相火山岩系中,文章根据中国陆相火山岩系的产出环境,结合铀矿床、矿点及矿化点的分布,划分出6条火山岩型铀矿成矿带和8条火山岩型铀矿远景带(预测工作区),对铀矿化集中区进一步划分出21个预测区。根据含矿主岩及控矿构造特征,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分为5个亚类、16个矿床式(29个典型矿床),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预测类型,总结了火山岩型铀矿的成矿要素、预测要素及成矿规律。对14个预测工作区和21个预测区编制了系列图件,圈出了预测工作区靶区近200个,并分别采用数量化理论Ⅰ、品位吨位法、体积法及德尔菲法对各预测工作区和预测区500m以浅及1 000m以浅的铀矿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编制了火山岩型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图,对今后铀矿地质工作及铀矿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铀矿床 成矿模式 成矿要素 预测要素 成矿规律 铀矿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描述技术 被引量:34
9
作者 杜庆龙 朱丽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剩余油识别和描述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喇萨杏油田2000年以后完钻密闭取心检查井逐井逐层解剖,基于各类油层水淹状况与砂体类型、注采关系、注采距离、注水状况等影响因素关... 针对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剩余油识别和描述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喇萨杏油田2000年以后完钻密闭取心检查井逐井逐层解剖,基于各类油层水淹状况与砂体类型、注采关系、注采距离、注水状况等影响因素关系的分析,建立神经网络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确定单层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单层剩余油识别精度达到80%以上,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克服了以往凭经验定性分析剩余油的缺陷,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渗流屏障型和渗流差异型是特高含水期2种主要剩余油控制模式,并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指出相应的挖潜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 影响因素 描述方法 控制模式
下载PDF
软件理解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必信 郑国梁 +2 位作者 李宣东 张勇翔 梁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97-906,共10页
软件理解是进行软件维护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一个逐层推进的递增模式匹配过程.软件理解由任务、策略、概念、模型、方法和工具(环境)等环节组成.文中分析了软件理解的任务和策略,对软件理解的各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述了目前活... 软件理解是进行软件维护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一个逐层推进的递增模式匹配过程.软件理解由任务、策略、概念、模型、方法和工具(环境)等环节组成.文中分析了软件理解的任务和策略,对软件理解的各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详细论述了目前活跃在学术界的各种软件理解方法,并对目前存在的各种软件理解工具或环境进行了归类和比较.文中还简单介绍了我们在面向对象软件理解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理解 程序切片 软件维护 面向对象 软件工程
下载PDF
基于点模式匹配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9
11
作者 赵世伟 吴捷 +1 位作者 刘永强 杨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62-66,共5页
输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调度的基本依据。文中基于点模式策略 ,并借助模拟退火算法 ,提出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的新方法。从模式的角度看 ,负荷的变动也可以看成是模式的转换。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输入输出数据关系以及各输入... 输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调度的基本依据。文中基于点模式策略 ,并借助模拟退火算法 ,提出了一种短期负荷预测的新方法。从模式的角度看 ,负荷的变动也可以看成是模式的转换。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输入输出数据关系以及各输入数据所占的权重 ;然后由点模式匹配法求得各输入数据的变换值 ;最后由变换值、输入数据及其权重得到短期负荷预测的结果。将该方法用于一个实际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负荷预测 点模式匹配 相关系数 多模式 电力系统
下载PDF
广州市职业妇女围绝经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武秋林 曾芳玲 +9 位作者 曾晓琴 苏红梅 李萍 黎秀芳 张碧云 岑秀芬 邓淑玲 黎艳 陈雯婷 叶党英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为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新世纪围绝经期保健的干预模式和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 4 0~ 6 0岁的妇女 10 0 0名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潮热、失... 目的 为了解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新世纪围绝经期保健的干预模式和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 4 0~ 6 0岁的妇女 10 0 0名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潮热、失眠、情绪波动、骨关节痛、头痛症状发生的构成比在 5 0 %以上 ,其发生率分别为 5 8.7%、6 1.5 %、6 3.7%、5 9.0 1%和 5 5 %。有心血管、内分泌疾病史、痛经、高血压、体块指数高、性格内向、有饮酒习惯、家庭的居住面积小、收入低、文化程度高等为影响上述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积极开展围绝经期健康教育 ,设立围绝经期专科门诊 ,成立围绝经期妇女俱乐部或支持组织 ,强化专业队伍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服务模式
下载PDF
采场自然发火的预测和识别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志 曹坤 孙宝铮 《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采场自然发火为充要条件,依据时空一致的观点,分析自然发火因素空间,并提出了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研究自然发火与因素空间的模式识别问题。
关键词 自然发火 因素空间 神经元网络 采场 矿井火灾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25
14
作者 罗劲 庄新明 韩祥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7,共3页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是有利的复式油气聚集区,近年来在其新近系沙湾组沙二段发现了一批高产岩性油藏,实现了浅层勘探的重大突破。在研究剖析沙二段油气分布与典型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沙二段油气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 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是有利的复式油气聚集区,近年来在其新近系沙湾组沙二段发现了一批高产岩性油藏,实现了浅层勘探的重大突破。在研究剖析沙二段油气分布与典型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沙二段油气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及总结,提出"湖扩滩坝砂、油气输导体系、侧向封堵条件、古构造脊"是控制油气成藏的4大要素和"远源、晚期聚集、多因素控藏"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与古湖岸线平行分布的滩坝砂体是今后钻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油田 新近系 控制 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许建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影响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结合,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田产能和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各因素进行评价,... 影响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结合,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田产能和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并与油田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研究表明,储层产能宏观上受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的控制。油层有效厚度及其渗透率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部署井位时,要确保有较大的油层厚度,否则,井的产量不但不高,而且无法保持稳产。对于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储层,部署开发井网时,要优选最优的井排距比和井网形式,确保油藏有较高的整体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层产能 影响因素 分析与评价 井网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天然气藏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洪江 吴聿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0-367,共8页
在长岭断陷火成岩天然气成藏条件以及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关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岭断陷烃类气藏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低凸起带腰英台、达尔罕构造及东部斜坡带双龙构造,其中营城组爆发相凝灰... 在长岭断陷火成岩天然气成藏条件以及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关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长岭断陷烃类气藏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低凸起带腰英台、达尔罕构造及东部斜坡带双龙构造,其中营城组爆发相凝灰岩和溢流相流纹岩为最有利的储集层。控制天然气富集的因素主要包括:①断陷层深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宏观上控制油气分布;②火山岩体及其有利的储集相带控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③深大断裂是油气形成的重要条件;④良好的盖层和侧向遮挡条件决定了纵向上油气的分布;⑤在基底断裂沟通良好的前提下,早期充注的烃类与晚期CO2形成有机-无机混源气藏;⑥大型继承性古隆起(古斜坡)、地层超覆尖灭、火山岩体形成的复合圈闭是最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火山岩储层 天然气藏 长岭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圣宾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方瑜 李振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23,共10页
生物特有现象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整合173个地区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编目资料、环境和空间因子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索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丰富度及其占全部种子植物属丰富... 生物特有现象的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整合173个地区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编目资料、环境和空间因子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索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丰富度及其占全部种子植物属丰富度的比例(特有属比例)与环境(生境异质性和气候)和空间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特有属丰富度及特有属比例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在华中地区最高,而靠近国界和大陆边缘的地区较低;相比而言,种子植物属丰富度的空间变异性较弱,且表现出显著的纬度梯度性;(2)特有属丰富度及特有属比例主要由空间因子和生境异质性(地形的复杂性)决定,即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地理位置决定一个地区特有属比例的理论值,生境异质性和气候因子对其进行微调;而种子植物属丰富度的地理格局主要受气候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3)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主观性非常强的概念,特有属比例所反映的植物区系系统发育信息可能会很低;空间因子所解释的方差中到底有多少是系统发育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最后讨论了当前特有属定义和判定的不足之处。虽然理论上认为特有属的判定不应以行政边界为标准,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国特有属划分方法均以国界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概念的科学内涵和在实践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概念采取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特有属 生境异质性 气候因子 空间因子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of soil Acidobacteria 被引量:21
18
作者 Yuguang Zhang Jing Cong +5 位作者 Hui Lu Guangliang Li Yuanyuan Qu Xiujiang Su Jizhong Zhou Diqiang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717-1724,共8页
Acidobacteria i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and abundant phyla in soil,and was believed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metabolic and genetic function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 Acidobacteria i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and abundant phyla in soil,and was believed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metabolic and genetic function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We selected four elevation gradients from 1000 to 2800 m with typical vegetation types of the northern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in central China. The vegetation types wer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coniferous forest and sub-alpine shrubs. We analyzed the soil acido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elevational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obacteria subdivision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by using the 16 S rRNA meta-sequencing technique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found that 19 known subdivisions as well as an unclassified phylotype were presented in these forest sites,and Subdivision 6 has the highest number of detectable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 A significant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pattern(P 〈 0.05) between the OTU number and the elevation was observed. The Jaccard and Bray–Curtis index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oil Acidobacteria compositional similar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01) with the increase in elevation distance. Mantel test analysis showed the most of the soil Acidobacteria subdivisions had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P 〈 0.01) with different soil enzymes. Therefore,soil Acidobacteria may be involved in different ecosystem functions in global elemental cycles. Partial Mantel tests and CCA analysis showed that soil pH,soil temperature and plant diversity may be the key factors in shaping the soil Acido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vational pattern Potential metabolic activity Acidobacterial subdivision Soil pH Driving factor Environmental change
原文传递
云南省南部山地7种主要入侵植物沿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 被引量:19
19
作者 赵金丽 马友鑫 +3 位作者 朱华 李红梅 刘文俊 李增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9-380,共12页
公路被认为是促进入侵植物扩散的主要通道之一。为了揭示公路与植物入侵的关系,我们在云南省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选择13条公路,按照公路性质、修建年代以及干扰历史将公路分为高、中、低3个干扰水平,研究了7种主要入侵植物在公路两侧... 公路被认为是促进入侵植物扩散的主要通道之一。为了揭示公路与植物入侵的关系,我们在云南省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选择13条公路,按照公路性质、修建年代以及干扰历史将公路分为高、中、低3个干扰水平,研究了7种主要入侵植物在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以及环境因素(干扰、光照、坡向、气候带)对扩散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飞机草(E.odoratum)、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的频度沿公路扩散格局呈明显的单峰变化,峰值一般都出现在4m以内。高干扰公路两侧,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与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的频度均明显高于中、低干扰公路,说明高干扰公路比中、低干扰公路更有利于促进植物入侵。高光水平下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胜红蓟和金腰箭的频度明显大于中、低光水平,说明高光水平显著促进公路两侧的这4种入侵植物向远距离扩散。紫茎泽兰、胜红蓟与金腰箭的密度在阳坡显著高于阴坡。紫茎泽兰与肿柄菊主要出现在南亚热带,而飞机草与金腰箭主要出现在北热带,胜红蓟与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在两种气候带中均有出现。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在公路两侧出现的频率与密度均很低,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公路两侧的生境应作为防治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点,提高公路两侧本地植被郁闭度将有利于控制紫茎泽兰等外来植物的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效应 外来入侵植物 廊道 环境因素 入侵格局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Dietary Pattern during Pregnancy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6
20
作者 DU Hong Yi JIANG Hong +6 位作者 O Karmin CHEN Bo XU Lin Ji LIU Shu Ping YI Jian Ping HE Geng Sheng QIAN X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887-897,共11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dietary patterns during pregnancy with gestationa diabetes mellitus (GDM) in northern China. Methods The dietary intake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recorded twice by 24-h...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maternal dietary patterns during pregnancy with gestationa diabetes mellitus (GDM) in northern China. Methods The dietary intake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recorded twice by 24-hour dietary recalls for three days prior to having been diagnosed with GDM, at 5-15 and 24-28 gestational weeks, respectively. GDM was diagnosed, and serum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was measured at 24-28 weeks. Dietary patterns were assessed by factor analysis. The association of the dietary pattern with GDM and HbAlc was examined by multiple logistic models. Results Of 753 participants, 64 (8.5%) were diagnosed with GDM. Four dietary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Western pattern (dairy, baked/fried food and white meat), traditional pattern (light-colored vegetables, fine grain, red meat and tubers), mixed pattern (edible fungi, shrimp/shellfish and red meat) and prudent pattern (dark-colored vegetables and deep-sea fish). Compared with the prudent pattern, both the Western pattern and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GDM (aOR = 4.40, 95% CI: 1.58-12.22; aOR = 4.88, 95% Ch 1.79-13.32) and a high level of HbAlc (aOR = 12.37, 95% Ch 1.47-103.91; aOR = 26.23, 95% CI: 2.54-270.74). Compared to the lowest quartile (Q), 0.3 of the Western pattern scores and Q3-Q4 of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sco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GDM. Conclusion The consumption of the Western pattern or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during pregnancy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G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titus Dietary pattern Pregnant wom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actor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