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应力导致兔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继业 王吉兴 +5 位作者 张斌 蔡迎峰 杨德鸿 杨贤玉 郑帅 姜欢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3-859,共7页
目的:观察兔腰椎小关节加载应力后小关节在应力作用下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椎间盘退变组(B组)、小关节加力组(C组)及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加力组(D组)。对B组和D组动物采用针刺... 目的:观察兔腰椎小关节加载应力后小关节在应力作用下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将4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椎间盘退变组(B组)、小关节加力组(C组)及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加力组(D组)。对B组和D组动物采用针刺抽吸髓核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建模6周后分别对C组和D组的L3/4、L5/6小关节加载拉簧造成高应力模型,对A组和B组仅行小关节暴露,分别于术后4个月、8个月取腰椎小关节,采用番红O-快绿染色,进行Mankin评分判断软骨退变程度并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在小关节软骨中的表达。结果:不同组间小关节退变程度有显著性差异(F=92.77,P=0.000),组内比较,各组8个月时小关节退变程度较4个月时严重(P<0.05);同一时间段不同组间比较,小关节加力组(C组和D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较小关节未加力组(A组和B组)严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间及C、D组间比较,小关节退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细胞因子随着软骨退变程度的增加而表达增强,而严重退变的软骨由于软骨细胞数减少表达反而有所下降。结论:高应力可导致腰椎小关节退变,应力作用时间越长,小关节退变越严重。腰椎小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伴随着炎性细胞因子合成、分泌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应力 退变 骨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和退变程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贤玉 王吉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与退变程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DLS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与退变程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的DLS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DLS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所有研究对象的CT片、侧位X线片图像输入计算机,测量L4/5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与椎体矢状面的夹角、L4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与椎间关节突关节间隙的夹角(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在CT片上观察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程度,并对所测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LS患者的关节突关节与椎体矢状面的夹角与对照组比较更偏向呈矢状位(34.93°±9.14°vs47.22°±5.37°,P〈0.001),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更倾向于水平位(113.57°±5.96°vs102.50°±4.96°,P〈0.001),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与其方向的改变高度相关。结论:DLS与关节突关节方向矢状化及水平化相关,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方向矢状化与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高度相关,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及其方向的变化对DLS具有病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退变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 被引量:20
3
作者 戴力扬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对76名正常人及173名因下腰痛而手术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及MRI资料进行分析以调查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对称性与某些腰椎疾患的联系。在76名正常对照者中有21人存在L4~5或L5~S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占27.6%,... 对76名正常人及173名因下腰痛而手术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及MRI资料进行分析以调查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对称性与某些腰椎疾患的联系。在76名正常对照者中有21人存在L4~5或L5~S1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占27.6%,而在腰椎手术病人中则有84例,占48.6%,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具有病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关节 病因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姚玉龙 贾惊宇 +4 位作者 吴添龙 何丁文 张磊磊 李建 程细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科采用腰椎小关节突封闭确诊并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52例。所有病例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消融术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方法]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科采用腰椎小关节突封闭确诊并收治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52例。所有病例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治疗;B组22例接受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2个月,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腰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均有所缓解,A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3个月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间VAS和JOA评分比较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此外,B组治疗后8 d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椎间孔镜下脊神经内侧支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联合小关节封闭对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脊神经封闭术 关节突关节 下腰痛
原文传递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殷刚 邱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95-997,共3页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下腰痛的常见病因。本文综述了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和分析,笔者认为: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偏向矢状面的腰椎小关节和腰椎间盘退变、L4、5节段是腰椎小关节骨...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下腰痛的常见病因。本文综述了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和分析,笔者认为: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偏向矢状面的腰椎小关节和腰椎间盘退变、L4、5节段是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认识和理解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能对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小关节 骨性关节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锋 宋跃明 +21 位作者 方忠 李毅中 熊伟 马真胜 周晓岗 徐华梓 钱济先 刘文革 孙宇 孙嗣国 杨惠林 杨操 罗卓荆 高延征 梁伟 黄霖 曾建成 沈慧勇 郑召民 林建华 蒋电明 戴闽 《骨科》 CAS 2018年第6期417-422,共6页
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更多集中在四肢关节,脊柱疾病方面往往更关注的是椎间盘退变及相关神经损伤。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生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导致部分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被误诊误治。通过查... 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更多集中在四肢关节,脊柱疾病方面往往更关注的是椎间盘退变及相关神经损伤。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生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导致部分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被误诊误治。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我们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问题达成共识,供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选择性阻滞术,还需要和多种脊柱疾患相鉴别。治疗手段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广大医生需对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加强重视、进行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小关节 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在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杰 杨永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6-831,共6页
目的 :对退变腰段脊柱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在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腰骶椎(T12~S1)新鲜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测量脊柱侧凸Cobb角、椎间隙楔形角(Cobb角)、关节突关... 目的 :对退变腰段脊柱尸体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在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腰骶椎(T12~S1)新鲜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测量脊柱侧凸Cobb角、椎间隙楔形角(Cobb角)、关节突关节冠状位角,应用Ostrix Dicom Viewer影像系统对椎间盘、关节突退变程度分别根据Mimura及Lane评分标准评估。利用脊柱力学测试仪以±7.5Nm、0.005Hz对标本进行力学加载,获取每个椎间隙屈伸(flexion-extension,FE)、侧屈(lateral bending,LB)及旋转(axial torsion,AT)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neutral zone,NZ),每个测试模式的第三个周期测试结果用于数据分析。将ROM、NZ测试数据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将椎间盘退变程度评分、椎间盘形态(椎间隙Cobb角)及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评分、关节突关节形态(不对称角)与ROM、NZ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9例腰骶椎标本均为退变型,按Cobb角分为3组:Cobb角>10°为退变性脊柱侧凸组(degenerative scoliosis group,DS组),共5例;3°≤Cobb角≤10°为侧凸前组(pre-degenerative scoliosis group,PS组),共9例;Cobb角<3°为无侧凸组(none scoliosis group,NS组),共25例。总共187个脊柱功能单位,其中38例存在关节突关节不对称。PS组及DS组AT的ROM和NZ均显著性大于NS组(P<0.05),而FE和LB的ROM与NZ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盘退变程度与AT的ROM和NZ有显著相关性(P<0.05),椎间隙Cobb角即椎间盘的不对称与AT的ROM和NZ有显著相关性(P<0.05);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与AT的ROM和NZ有显著相关性(P<0.05);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与脊柱ROM和NZ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均可使脊柱旋转增加,椎间盘退变的不对称可促使脊柱旋转而导致侧凸的形成及进展,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形态与侧凸的发生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关节突关节 退变 侧凸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宏亮 丁文元 +1 位作者 李宝俊 张英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82-1485,共4页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导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认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关节突退变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是MRI表现国...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导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认真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关节突退变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是MRI表现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旨在为国内学者今后进行相关领域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 退变 X线 CT MRI
下载PDF
侧弯和旋转运动对腰椎小关节承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肖进 原林 +3 位作者 赵卫东 樊继宏 邱洁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小关节在腰椎承载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具青壮年新鲜脊柱腰骶段(L1~S1)标本,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标本在保持400N轴向压缩负荷的情况下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侧弯、旋转位...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小关节在腰椎承载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具青壮年新鲜脊柱腰骶段(L1~S1)标本,在MTS系统上用压敏片测量标本在保持400N轴向压缩负荷的情况下L4-5小关节面在中立位和侧弯、旋转位时的受力大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立位时L4-5小关节单侧受力为(31.16±7.15)N,侧弯15°时两侧小关节受力大小相同,同中立位受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轴向旋转时仅对侧关节面受力,且为中立位时的7倍.结论腰椎小关节在侧弯和旋转运动中均具有重要的承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侧弯 旋转 受力 青壮年 腰椎运动节段 腰痛
下载PDF
脊椎腰骶关节的有限元模型及其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立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6-429,共4页
为了研究人体脊椎腰骶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了人体脊柱骨骼样品的外形结构,然后根据所测的点云坐标数据建立了一个详细的人体腰骶关节L5-S1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利用可获得的实验研究结果对该模... 为了研究人体脊椎腰骶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量了人体脊柱骨骼样品的外形结构,然后根据所测的点云坐标数据建立了一个详细的人体腰骶关节L5-S1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利用可获得的实验研究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10Nm力矩作用下,有限元模型的前俯、后仰、左侧弯、右侧弯、轴向左回转和轴向右回转的变形角度分别为9.11°、7.33°、4.95°、5.35°、2.92°、3.03°。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为人体脊柱腰骶关节的生物力学分析及器械植入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准确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脊椎 有限元建模 激光扫描 小关节 非线性
下载PDF
关节突关节倾斜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伏龙 朱青安 +2 位作者 王吉星 胡静 杨德鸿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8期707-710,73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邻近节段腰椎小关节方向探讨关节突关节倾斜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将2013年至2015年南方医院住院的120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纳入LDS组,再选取120例L4~5... 目的通过研究邻近节段腰椎小关节方向探讨关节突关节倾斜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lumba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LDS)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将2013年至2015年南方医院住院的120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纳入LDS组,再选取120例L4~5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纳入峡部裂腰椎滑脱(lumbar isthemic spondylolisthesisat,LIS)组,对照组(lumbar spondylolisthesis-free,LS-free组)由在南方医院进行体检的120例无脊柱疾病的人组成。基于CT图像分析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方向。在L_(2~3)、L_(3~4)、L_(4~5)和L_5S_1的节段,测量水平面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并记录年龄、身高、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结果峡部裂性腰椎滑脱(LIS组)各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LS-fre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行性腰椎滑脱(LDS组)各节段关节突关节角与对照组(LS-fre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的非滑脱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4)与L_(4~5)关节突关节角度线性相关(R=0.575)。结论滑脱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度无影响,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度呈线性相关。退行性腰椎滑脱关节突关节角度均小于正常人,且该小于正常人群的关节突关节角度在滑脱前已经存在,为滑脱危险因素。滑脱节段关节突关节存在滑脱后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关节突关节 腰椎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见伟 陈龙伟 +4 位作者 姜良海 刘海飞 解思毓 林玉江 王德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5月,198例腰腿疼痛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退变滑脱组95例,无滑脱组103例。测量两组患者的BMI、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体、骶骨倾斜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采用Kalichma...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5月,198例腰腿疼痛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退变滑脱组95例,无滑脱组103例。测量两组患者的BMI、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体、骶骨倾斜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采用Kalichman关节突退变分级和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评价退变程度。[结果]两组的体质量指数、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滑脱组的骨盆入射角明显大于无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滑脱组的L4/5节段关节突关节角明显大于无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节段Kalichman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分级和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均显著大于非滑脱节段(P<0.05);Kalichman分级和Pfirrmann分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退变程度重,骨盆入射角较大,L4/5关节突关节的方向更趋向矢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体质量指数 骨盆入射角 关节突关节
原文传递
轴位 MRT2*m apping 对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观美 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993-1997,共5页
目的:探讨轴位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M R T2*mapping成像的可行性,明确T2*mapping定量成像技术对小关节和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慢性下腰痛患者22名作为病例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 M... 目的:探讨轴位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M R T2*mapping成像的可行性,明确T2*mapping定量成像技术对小关节和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慢性下腰痛患者22名作为病例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 M RI对两组行T2*mapping及常规T2 WI成像,根据Weishaupt分级法、Pfirrmann分级法分别对L2~ S1各节段小关节和椎间盘进行形态学分级,并测量小关节和椎间盘的 T2*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Weishaupt分级小关节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髓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关节与后纤维环的T 2*值呈弱相关性( r‐0.3874)。病例组与对照组小关节的 T 2*值很相近,而髓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小关节评价的组间一致性方面,T2*值的一致性很好( r =0.835,P <0.05);形态学Weishaupt分级一致性较差(kappa=0.327)。结论此研究表明T2* mapping可用于软骨的定量研究,且轴位的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T2*mapping联合成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关节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和椎旁肌及相邻关节突关节变化
14
作者 庞大明 尹鹏 +3 位作者 杨晋才 海涌 范哲轩 黄继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9,共8页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 目的:探究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TLIF)的临床疗效和手术节段术后椎旁肌及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8例行PE-TLIF治疗的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8.0±8.7岁(41~79岁),随访40.7±3.6个月(36~58个月)。收集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BP)、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P);术前和术后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CT检查,测量多裂肌(MF)横截面积(CSA)和脂肪浸润(FI)评分,并根据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术后MF CSA、FI评分、相邻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评分与术前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VAS-LBP为7(7,8)分,术后1周为3(2,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2)分,末次随访为1(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VAS-LP为6(5,7)分,术后1周为2(1,3)分,3个月为1(1,2)分,12个月为1(0,1)分,末次随访为0(0,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ODI为61%(55%,67%),术后3个月为23%(19%,31%),12个月为12%(8.5%,17.5%),末次随访为7%(4%,15.6%),术后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术前MF CSA:557.06±46.72mm^(2),术后12个月547.12±53.31mm^(2)、术后24个月558.35±52.37mm^(2)、末次随访时531.21±56.12mm^(2),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FI评分:2(2,3),术后12个月3(2,3)、术后24个月3(2,3)、末次随访时3(3,3),术后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上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分,术后12个月手术5(4,6)分、术后24个月5(4,5)分、末次随访时5(4,6)分,术后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手术下节段关节突关节评分: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椎旁肌 关节突关节
下载PDF
新型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孙飞龙 邱海洋 +6 位作者 姬宇飞 杨意鹏 刘大铭 王龙超 王飞 雷伟 张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81-3088,共8页
背景: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下腰痛的常见原因,新型脊柱小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能够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对病变的小关节突关节进行融合,明显降低了由于早期保守治疗不佳和晚期手术治疗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 背景: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下腰痛的常见原因,新型脊柱小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能够在脊柱小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对病变的小关节突关节进行融合,明显降低了由于早期保守治疗不佳和晚期手术治疗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尚未可知。目的:探讨新型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装置与传统融合装置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建立完整的L_(3)-S_(1)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在完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3组手术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双侧新型小关节突关节融合固定模型和双侧关节突螺钉固定模型),手术节段为L_(4-5)。在500N载荷下,对所有腰椎模型施加7.5Nm力矩,计算L_(4-5)节段活动度、位移值和椎间盘应力值,以及L_(3-4)节段和L_(5)-S_(1)节段应力值。结果与结论:①与完整模型相比,各手术模型L_(4-5)节段的活动度都降低;②新型装置在左右旋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最小,在后伸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最大,在其他工况下L_(4-5)节段活动度大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③新型装置在左右旋工况下L_(4-5)节段的位移值最小,在其他工况下L_(4-5)节段位移值大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④对于新型装置在L_(4-5)节段的应力分布,在各个工况下都是最小的;⑤对于L_(3-4)节段新型装置在后伸和左右旋工况下的应力值最大,在其他工况下则小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模型;⑥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在L_(5)-S_(1)节段该新型装置的应力值都较小;⑦结果表明,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该新型装置通过对脊柱小关节进行融合,对腰椎的生物力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值,从而对延缓椎间盘的退变有促进作用,进而表明该新型装置在理论上能够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关节 椎弓根螺钉 融合 有限元分析 脊柱 生物力学 固定
内镜下单侧小关节分级切除对颈椎节段稳定性影响
16
作者 杨广南 刘江 +4 位作者 蒋强 张晗硕 李土胜 马靖博 丁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6,共7页
目的 探究颈椎内镜下不同范围小关节切除对颈椎节段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CT数据建立颈椎C5~6正常有限元模型,并模拟颈椎内镜手术操作获得不同范围(0、25%、50%、75%、100%)单侧小关节切除椎板开窗模... 目的 探究颈椎内镜下不同范围小关节切除对颈椎节段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CT数据建立颈椎C5~6正常有限元模型,并模拟颈椎内镜手术操作获得不同范围(0、25%、50%、75%、100%)单侧小关节切除椎板开窗模型(模型1~5),分析比较各组模型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及椎间盘von Mises应力情况。结果 除前屈工况外,模型1、2较正常模型各方向下ROM及椎间盘von Mises应力改变不明显,模型3较正常模型各方向下ROM及椎间盘von Mises应力出现较为明显增加,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及右旋转时ROM分别增加27%、4%、3%、13%、5%、16%,von Mises应力分别增加32%、4%、2%、5%、9%、5%。模型4、5较正常模型各方向下ROM及椎间盘von Mises应力增加显著,模型4的ROM分别增加27%、14%、6%、24%、7%、167%,von Mises应力分别增加33%、13%、3%、32%、10%、130%;模型5的ROM分别增加27%、17%、6%、25%、7%、167%,von Mises应力分别增加33%、29%、8%、33%、12%、138%。结论 随着单侧小关节切除范围的增加,颈椎节段ROM和椎间盘von Mises应力极值逐渐增加。当单侧小关节切除超过1/2时,颈椎出现较大的ROM增加及应力改变。临床手术中应尽量保留1/2以上颈椎小关节,避免医源性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内镜手术 颈椎管狭窄症 小关节 分级切除
下载PDF
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曲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蓉蓉 贺燕林 +1 位作者 马小芳 哈若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eze判定法取MRI正中矢状位T2WI图像评估腰椎变直与否,运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价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程度。结果椎小关节...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曲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Seze判定法取MRI正中矢状位T2WI图像评估腰椎变直与否,运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价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程度。结果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与椎间盘退变分级显著相关(P<0.01);腰椎曲度变直与曲度正常2组间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分级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间盘各节段退变形式与腰椎曲度变化相关(P<0.01),并且在椎间盘退变较明显的患者中,腰椎曲度变直与曲度正常2组间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曲度与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组成三关节复合体相互协调作用,同时腰椎间盘各节段退变形式可能影响腰椎曲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椎小关节 腰椎曲度
下载PDF
经皮颈椎后路内镜开窗对关节突关节完整性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鑫 孙宁 +3 位作者 孙兆忠 黄镇 任佳彬 李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通过断层解剖学与3D-CT方法探讨经皮颈椎后路内镜(PPECD)开窗对关节突关节完整性影响。[方法] 3具成人颈部标本,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断层解剖,肉眼及显微镜观察C_3~T_1神经走形、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此外,15例颈... [目的]通过断层解剖学与3D-CT方法探讨经皮颈椎后路内镜(PPECD)开窗对关节突关节完整性影响。[方法] 3具成人颈部标本,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断层解剖,肉眼及显微镜观察C_3~T_1神经走形、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此外,15例颈椎病患者行头颈行CTM和3D-CT检查。确定关节突关节间隙最内侧端垂线与下关节突内下端交点(O点)、下位椎弓根峡部内侧缘M_((内))及外侧缘M_((外)),横突孔外缘。横断面测量距离:侧块横径(a),O点与M_((内))(b),O点与M_((外))(c),M_((内))与M_((外))(d),O点与横突孔外缘(e)。计算d/a、e/a。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神经按压迫部位分:椎管内段、椎间孔段、椎动脉段。:bC_3/C_4~C_7/T_1 [(1.55±1.53) mm~(2.52±1.1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 C_6/C_7 (11.55±1.19) mm与C3/C4~C5/C6 [(10.54±1.06) mm~(10.85±1.20) mm](P<0.05);c C_3/C_4 (-0.42±1.16) mm与C_4/C_5 (0.38±1.48) mm (P<0.05)、C_5/C_6~C_7/T_1 [(0.89±1.32) mm~(3.15±1.55) mm](P<0.001); d C_3/C_4~C_5/C_6 [(2.11±0.80) mm~(2.65±0.86) mm]与C_6/C_7~C_7/T_1[(3.95±1.03) mm~(5.05±1.67) mm](P<0.001);e C_6/C_7 (7.76±2.02) mm与C_3/C_4~C_5/C_6 [(5.31±1.19) mm~(5.92±1.72) m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 C_3/C_4~C_7/T_1 [(20.43±8.35)%~(46.75±16.81)%];e/a C_3/C_4(50.40±10.55)%,C_4/C_5 (46.39±12.27)%,C_5/C_6 (54.83±15.71)%,C_6/C_7 (66.96±15.17)%。[结论] PPECD开窗减压致关节突关节缺损有一定规律性:椎管内段C_3/C_4~C_7/T_1无缺损;椎间孔段C_3/C_4~C_7/T_1缺损<50%;椎动脉段,除C_(4/5)缺损<50%,其余节段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内窥镜 断层解剖学 关节突关节 三维CT(3D-CT)
原文传递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Experts consensus on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pain in China(2020 edition) 被引量:4
19
作者 Yun Wang Ai-Zhong Wang +8 位作者 Bai-Shan Wu Yong-Jun Zheng Da-Qiang Zhao Hui Liu Hua Xu Hong-Wei Fang Jin-Yuan Zhang Zhi-Xiang Cheng Xiang-Rui W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9期2047-2057,共11页
Spinal pain(SP)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has a major negative impact on a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Recent developments in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clinical... Spinal pain(SP)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has a major negative impact on a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Recent developments in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P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This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describes the purpose,significance,implementation methods,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and techniques of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This consensus offers a practical reference point for physicians to implement successfully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pain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facet joints Spinal nerve roots Posterior spinal nerve Experts consensus
下载PDF
Sensory and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cervical facet joint in rats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海宇 陈安民 +2 位作者 郭风劲 廖光军 肖卫东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6年第6期377-380,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of innervation of cervical facet joints and determine the pathways from facet joints to dorsal root ganglions (DRG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auses of diffuse neck pain, headach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of innervation of cervical facet joints and determine the pathways from facet joints to dorsal root ganglions (DRG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auses of diffuse neck pain, headache, and shoulder pain. Methods: Forty-two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ighing 250-30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 n = 18) , Group B ( n = 18) , and Group C ( n = 6 ). Under anesthesia with intraperitoneal pentobarbital sodium (45 mg/kg body weight), a midline dorsal longitudinal incision was made over the cervical spine to expose the left cervical facet joint capsule of all the rat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rats in Group A underwent sympathectomy, but the rats in Group B and Group C did not undergo sympathectomy. Then 0.6 μl 5 % bisbenzimide (Bb) were injected into the C1-2, C3-4 and C5-6 facet joints of 6 rats respectively in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holes were immediately sealed with mineral wax to prevent leakage of Bb and the fascia and skin were closed. But in Group C, 0.9% normal saline was injec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capsules. Then under deep reanesthesia with intraperitoneal pentobarbital sodium (45 mg/kg body weight), C1 -C8 left DRGs in all rats and the sympathetic ganglions in Group B were obtained and the number of the labeled neurons was determined. Results : Neurons labeled with Bb were present in C1- C8 DRGs in both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sympathetic ganglions in Group B. In the C1-2 and C3-4 subgroups, labeled neurons were present from C1to C8 DRGs, while in C5-6 subgroups they were from C3 to C8. The number of Bb (+) neurons after sympathectom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injected level from that without sympathectomy. But in the other levels, the number of Bb ( + ) neurons after sympathectomy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without sympathectomy. Conclusions: The innervation of the cervical facet joints is derived from both sensory and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d DRGs are associ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rsal root ganglions Sympathetic ganglions Cervical facet joints Fluorescent retrogra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