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涡轮泵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旭东 金杰 +3 位作者 李定 江锦波 孟祥铠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以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以15~#液压油为试验介质,考虑循环冷却量、转速、介质压力以及不同摩擦副配对等因素,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密封试验台开展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机械密封,上述因素均对端面温度产生... 以高速涡轮泵用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以15~#液压油为试验介质,考虑循环冷却量、转速、介质压力以及不同摩擦副配对等因素,采用自行搭建的高速密封试验台开展端面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速机械密封,上述因素均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其中转速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基本成线性关系,循环冷却量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存在一个阈值,建议实际设计时取阈值的120%,介质压力对端面温度产生影响较大,但是影响程度不如转速;以尽可能获得低的端面温度值来判断,用作静环时浸渍树脂石墨比普通石墨合适,用作动环时碳化硅比钼合金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涡轮泵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摩擦副 液压油
下载PDF
机械密封动环外周表面织构换热机理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宇坤 彭旭东 +2 位作者 赵文静 江锦波 孟祥铠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8-550,共13页
本文中以接触式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考虑端面摩擦热,建立了包含密封环及密封腔的三维轴对称传热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传热分析,得到了密封环及密封腔的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Nusselt Number(Nu数)分布情况.通过分析织构及其周... 本文中以接触式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考虑端面摩擦热,建立了包含密封环及密封腔的三维轴对称传热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传热分析,得到了密封环及密封腔的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Nusselt Number(Nu数)分布情况.通过分析织构及其周边的流场、流态和温度场,揭示了织构的对流换热机理,主要研究了等边三角形织构的深径比、排数、排间距、排列方式和方向角等几何因素对端面温度的影响,并对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动环外周表面织构具有增强对流换热效果和降低密封环整体温度的能力;织构的型式、深径比、个数以及排列方式均会对其换热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织构个数和旋转角影响较大,且三角形织构具有较强的换热能力,为今后高性能机械密封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机械密封 圆周面织构 对流换热 结构优化 端面温度
下载PDF
The Relation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e Temperature in Flight Simulation
3
作者 Amin Bonyad Hamdi Ben Abdessalem Claude Frasso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24年第2期64-92,共29页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ial temperature of aircraft participants during a simulated takeoff flight.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to comprehe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 In this research, w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workload and facial temperature of aircraft participants during a simulated takeoff flight.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to comprehe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and facial temperature within the flight simulator. The experiment involved a group of 10 participants who played the role of pilots in a simulated A-320 flight. Six different flying scenario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normal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on airplane takeoff that would occur in different levels of mental workload for the participants. The measurements were workload assessment, face temperatures, and heart rate monitoring.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we collected a total of 120 instances of takeoffs, together with over 10 hours of time-series data including heart rate, workload, and face thermal images and temperatur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EG data and thermal image types, revealed intriguing find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notabl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load and facial muscle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facial landmark poi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workload, as well 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viation safety and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Workload EEG Thermal Images Flight Simulation AVIATION face temperature
下载PDF
突发事态下汽车驾驶员面部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泽林 松浦让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19,123,共4页
应用试验研究型驾驶模拟器,观察并测试了在处理突发事态时驾驶员面部皮肤温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研究了其反应的表现方式、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分析了受试者的个人差和个体差,提出了采用以人的目视为标准的视觉温度变化判定方法。
关键词 汽车运用工程 驾驶模拟器 人机工程学 面部皮肤温度 驾驶操作
下载PDF
高速高压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温度的测试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陆俊杰 丁雪兴 +2 位作者 张伟政 严如奇 张英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4-2180,共7页
由于高工况和端面间隙3~5μm,因而对端面温度的测试技术是个难点,更是研究端面微尺度热流体力学的关键点。采用Lab VIEW对端面温度编写测试程序,选定符合要求的传感器等设备,确定相应的测试技术,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对端面温度进行测试... 由于高工况和端面间隙3~5μm,因而对端面温度的测试技术是个难点,更是研究端面微尺度热流体力学的关键点。采用Lab VIEW对端面温度编写测试程序,选定符合要求的传感器等设备,确定相应的测试技术,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对端面温度进行测试,研究不同工况和启停阶段下端面温度的分布和其原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压力和转速下,端面的温度分布:根径大于内径大于外径,最高温度发生在根径处,为90.90℃,说明非接触状态下,以根部大压降引起的热耗散所产生的温升为主。启停阶段外径温度最高,说明接触状态下,以固体壁面间摩擦产热为主。这与先前利用热耗散变形得到的理论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根径区域为温度最高点。试验结果为今后考虑热耗散下的槽形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微尺度 热力学 端面温度 高速高压 测试技术 LAB VIEW软件 压缩机
下载PDF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近似解析计算的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杰 宋鹏云 +1 位作者 马方波 赵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2,56,共6页
常见的机械密封端面温度近似解析法均将静环表面作为绝热边界处理,未考虑热量从静环上的传递,计算结果存在误差。根据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角,考虑热量在机械密封动静环端面的分配,建立混合摩擦状况及全液体润滑状况下机械密封端面温度计算... 常见的机械密封端面温度近似解析法均将静环表面作为绝热边界处理,未考虑热量从静环上的传递,计算结果存在误差。根据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角,考虑热量在机械密封动静环端面的分配,建立混合摩擦状况及全液体润滑状况下机械密封端面温度计算模型,获得一种更合理地确定机械密封环端面温度分布的近似解析方法。与常见的其他近似解析方法相比,该方法概念明确、计算简洁,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分析端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角速度、导热系数比、努赛尔数、微凸体接触的当量压力对端面温度分布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解析方法
下载PDF
机械密封可控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毛绍贝 郭明 +1 位作者 黄勇 周银生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36,共2页
以温度为反馈量对机械密封进行实时控制,能在试验条件下稳定地、较精确地运行,为下一步对产晶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端面温度 实时控制 反馈 机械密封
下载PDF
胀圈高速旋转密封端面温度的动态测试 被引量:3
8
作者 苑士华 姜超 +1 位作者 胡纪滨 刘丁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2-124,共3页
为了满足胀圈密封试验研究的需要,专门设计并搭建了胀圈旋转密封试验装置。采用热电偶测量端面温度,采用高速集流环实现测试信号的实时传送,可实现胀圈密封端面温度的连续动态测量。对密封压力和摩擦线速度变化工况下胀圈密封的端面温... 为了满足胀圈密封试验研究的需要,专门设计并搭建了胀圈旋转密封试验装置。采用热电偶测量端面温度,采用高速集流环实现测试信号的实时传送,可实现胀圈密封端面温度的连续动态测量。对密封压力和摩擦线速度变化工况下胀圈密封的端面温度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测试方法和试验装置的有效性,为胀圈旋转密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密封 端面温度 动态测试 集流环
下载PDF
渣油泵波纹管密封泄漏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潘从锦 邢彦芳 +1 位作者 张兴明 刘振中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1年第9期28-31,共4页
为了解决渣油泵波纹管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检查了操作方法,简单计算了密封端面比压、温度,诊断了失效的密封元件,分析了泵体抽空和波纹管压缩量增大的原因。通过改进密封辅助系统蒸汽背冷方式,改善密封面的散热程度和冷却效果,降低密封... 为了解决渣油泵波纹管机械密封泄漏的问题,检查了操作方法,简单计算了密封端面比压、温度,诊断了失效的密封元件,分析了泵体抽空和波纹管压缩量增大的原因。通过改进密封辅助系统蒸汽背冷方式,改善密封面的散热程度和冷却效果,降低密封端面的温度,使密封端面处在合理的温度范围。改进机械密封元件,增加传动轴套固定环的厚度,更换防退螺钉,保证了机械密封轴套的有效传动,从而解决了波纹管密封泄漏的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保证轴套的有效传动和合理控制波纹管密封的端面温度,可以很好地解决渣油泵金属波纹管密封泄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密封 泄漏 端面温度 压缩量 背冷方式
下载PDF
基于热传导角的机械密封环温度分布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鹏云 高杰 +2 位作者 马方波 张春 毛文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分布是影响机械密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端面温度近似解析计算能够很容易地分析温度对密封的影响。热量以热传导形式在动静环内部传递,在动静环与介质接触区域以对流传热形式进行传递,同时考虑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角,热量...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分布是影响机械密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端面温度近似解析计算能够很容易地分析温度对密封的影响。热量以热传导形式在动静环内部传递,在动静环与介质接触区域以对流传热形式进行传递,同时考虑明确定义的热传导角,热量在动静环上的分配,基于热传导理论,获得一种确定动静环内部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近似解析解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温度平均误差均随端面距离和半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应用驾训模拟器进行驾驶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泽林 松浦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0-1054,共5页
在驾驶训练用模拟器所设定的环境中进行试验,从人体生理学方面测试分析了在经历突发性事件后驾驶员面部皮肤温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提出了人的面部皮肤温度分布差异及范围,对驾驶时驾驶员的生理状态进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驾驶训练模拟器 面部皮肤温度 驾驶
下载PDF
浅析给水泵机械密封共模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12
作者 杨智翔 《价值工程》 2011年第8期51-53,共3页
在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电动主给水泵系统(L3APA)调试运行期间,给水泵机械密封频繁出现共模故障,给机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对可能导致机械密封故障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冲洗水流量不足和密封腔内流场不均匀是导致共模... 在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电动主给水泵系统(L3APA)调试运行期间,给水泵机械密封频繁出现共模故障,给机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文章通过对可能导致机械密封故障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冲洗水流量不足和密封腔内流场不均匀是导致共模故障的根本原因,通过采取提升泵效轮性能、减小冲洗水回路阻力和增设冲洗水分配环等措施,消除共模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冲洗水流量 流场特性
下载PDF
机械密封端面温度的确定 被引量:61
13
作者 彭旭东 谢友柏 顾永泉 《化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3-28,19,共7页
讨论了机械密封端面温度的现有计算方法,介绍了根据机械密封的密封介质、工作条件、密封环和密封箱的的结构尺寸,以及密封环与周围介质间的热传导等,计算端面平均温度的一种简单方法。通过分析判断出机械密封的相态稳定性。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端面温度 相态 稳定性
下载PDF
新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郝木明 胡丹梅 郭洁 《化工机械》 CAS 2001年第1期12-15,18,共5页
针对内径开槽的螺旋槽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易于吸入固体颗粒而产生磨粒磨损的缺陷 ,研制开发出具有内外双密封坝的新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结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新研制的双密封坝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密封性能、摩擦性能等方面明显... 针对内径开槽的螺旋槽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易于吸入固体颗粒而产生磨粒磨损的缺陷 ,研制开发出具有内外双密封坝的新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端面结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新研制的双密封坝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密封性能、摩擦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的接触式机械密封 ,且与内径开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相比 ,其防固体颗粒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上游泵送 双密封坝 泄漏量 端面温升 磨粒磨损 逆流泵送机械密封 性能
下载PDF
基于表观热惯量的土壤水分监测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树聪 沈彦俊 +1 位作者 郭英 近藤昭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7-1161,共5页
土壤水分含量是监测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遥感法是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主要方法,热惯量法是遥感方法监测土壤水分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表观热惯量,并通过地面验证试验对该模型的适用性... 土壤水分含量是监测农业干旱的重要指标,遥感法是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的主要方法,热惯量法是遥感方法监测土壤水分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表观热惯量,并通过地面验证试验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通过严格的控制试验,设计了10个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试验小区,针对表观热惯量的适用条件,利用实测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反照率、太阳辐射等参数计算了不同植被覆盖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表观热惯量,并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情况下[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0.35],表观热惯量法具有较好的效果,表观热惯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7,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以用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在较高植被覆盖情况下(NDVI>0.35),表观热惯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没有相关性,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失效;NDVI为0.35可以作为热惯量法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是否可行的判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热惯量 土壤水分 冬小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反照率 净辐射
下载PDF
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三维传热数学模型及端面温度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伟 彭旭东 +2 位作者 白少先 孟祥铠 盛颂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3,共7页
建立了静环倾斜时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考虑流体黏度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建立了压力、温度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研究了倾斜量、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机械密封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端面的最大液膜压... 建立了静环倾斜时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考虑流体黏度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建立了压力、温度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研究了倾斜量、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机械密封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端面的最大液膜压力和最高温度随静环倾斜量的增加而增大,倾斜量越大,压黏效应越显著;端面温升受密封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影响明显.静环端面锥角越大,温升越小;流体注入温度越低,温升越大;动环转速越高,温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流体静压 传热模型 端面温升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n the Pre-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辉 孙淑清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2-400,共9页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China rainfall data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of NOAA from 1951-2000, the features of the anomalous longitudinal po...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China rainfall data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of NOAA from 1951-2000, the features of the anomalous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HWP) in the pre-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are studi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WP and SST and the eastern Asian winter monsoon is also investigated. Associated with the anomalous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WP in the pre-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the flow patterns in both the middle and lower latitudes are different. The circulation anomalies greatly influence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When the SHWP is in a west position (WP), the South China quasi-stationary front is stronger with more abundant precipitation there. However, when the SHWP is in an east position (EP), a weaker front appears with a shortage of precipitation there. There exists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SHWP and SST in the tropical regio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can be found both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and the Indian Ocean. This means that the higher (lower) SST there corresponds to a west (east) position of SHWP. This close relationship can be found even in the preceding autumn and winter.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ppears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cific and lar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values also occur in the preceding autumn and winter. A stronger eastern Asian winter monsoon will give rise to cooler SSTs in the Kuroshio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s and it corresponds to negative SST anomaly (SSTA)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and positive SST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n winter and the following spring. The whole tropical SSTA pattern, that is, positive (negative) SSTA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and negative (positive) SST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is favorable to the WP (EP) of SH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large-scale circulation PRECIPITATION Sea Sur- face temperature (SST)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围岩散热的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强 秦跃平 +1 位作者 郭亮 吴青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36,共4页
掘进工作面的围岩散热是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温度场的特点 ,分析了移动柱坐标下的导热微分方程 ,合理地确定了温度场边界、划分了单元格 ;推导了该特定导热微分方程的变分方程 ,阐述了有限元解算的原理 ... 掘进工作面的围岩散热是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温度场的特点 ,分析了移动柱坐标下的导热微分方程 ,合理地确定了温度场边界、划分了单元格 ;推导了该特定导热微分方程的变分方程 ,阐述了有限元解算的原理 ;论述了由温度场解算结果计算围岩散热量的方法。由此原理和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以一个简单的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计算 掘进工作面 温度场 围岩散热 矿井 热害治理
下载PDF
不等温下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压力分布计算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侃 黄泽沛 +1 位作者 姚进 张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5-610,共6页
以干气密封无限窄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不等温假设条件修正算法.利用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分布近似算法求解干气密封端面温度分布函数,与液体介质情况不同的是,对于空气,其热传导角根据经验取为液体的3倍.为了更方便地求解Gabriel算法中的微... 以干气密封无限窄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不等温假设条件修正算法.利用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分布近似算法求解干气密封端面温度分布函数,与液体介质情况不同的是,对于空气,其热传导角根据经验取为液体的3倍.为了更方便地求解Gabriel算法中的微分方程,采用线性曲线拟合方法获得与前面求得的温度分布函数近似的密封端面温径关系曲线T(r).将T(r)代入Gab-riel算法中代替原来的温度常量T,从而得到非等温条件下的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压力分布微分方程.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该微分方程,得到沿半径方向的端面压力分布.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发现,当膜厚分别为5.08,3.05,2.03μm时,采用非等温条件修正后的算法所得槽根处压力pg比原算法提高了6.8%,5.0%,2.7%.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干气密封端面压力分布槽根处最高、外半径处次之、内半径处最小之一般规律.与有限元法相比,该算法应用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端面温度 螺旋槽 端面压力 无限槽
下载PDF
不同槽型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性能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晓彦 余婕 汤东妹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3年第2期19-22,共4页
为找出适用于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对中间开槽、双列同向、双列反向3种槽型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密封工作性能(泄漏量、端面温升、摩擦功耗、上游泵送量)... 为找出适用于不同工况条件下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对中间开槽、双列同向、双列反向3种槽型的上游泵送机械密封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密封工作性能(泄漏量、端面温升、摩擦功耗、上游泵送量)与端面槽型、弹簧压力以及介质压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结构 泄漏 端面温升 摩擦功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