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3 位作者
丁勇
尹燕亭
运向军
穆怀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53-5362,共10页
在草原牧区,家庭牧场作为取代游牧制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对极端气候响应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极端气候敏感性-影响途径-响应方式"为分析框架,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结果...
在草原牧区,家庭牧场作为取代游牧制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对极端气候响应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极端气候敏感性-影响途径-响应方式"为分析框架,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1980—2009年冬季雪灾、秋季旱灾风险趋于增大,家庭牧场草料储备不足、畜种结构经济驱动型增加了对极端气候的敏感性;2)旱灾、雪灾是影响家庭牧场的主要极端气候类型,其作用介质为牲畜和草场;3)自适应与外力适应是牧户响应极端气候的2种主要形式,其中购买草料是最主要的响应策略;4)通过Probit模型估计显示,极端气候认知、家庭特征、资产状况与牧户间适应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关系。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对极端气候短期响应的反馈过程主要围绕草、畜2因子展开,基于降水波动的周期性,牧户长期响应形成了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性
极端气候响应
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天山北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河上游径流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程文举
席海洋
张经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为深入认知黑河上游径流变化与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指数间的关联机制,使用1960-2014年黑河上游祁连、托勒、野牛沟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莺落峡水文站逐日径流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
为深入认知黑河上游径流变化与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指数间的关联机制,使用1960-2014年黑河上游祁连、托勒、野牛沟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莺落峡水文站逐日径流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黑河上游极端气候指数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变化趋势、极端气候指数与径流的相关关系以及径流对降水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黑河上游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下降趋势,表征高温的气温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呈小幅增加趋势。年极端洪水总量呈增加趋势,极端枯水呈显著减少趋势,与黑河上游径流总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2)极端降水指数与极端洪水总量的相关性显著,说明黑河上游极端降水是影响极端洪水总量的主要因素。(3)洪水对祁连站降水量的响应存在1~2天的滞后期,初步分析得出黑河上游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以及东、西支河流河网密度的差异是产生滞后性响应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径流
极端气候
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2—2015年中国温带不同草地植被枯黄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沫汐
赵林
+1 位作者
李鑫鑫
林爱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15-6032,共18页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植被物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植被枯黄期(EGS)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目前尚未厘清,特别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而言。因此,聚焦我国温带草地,基于1982—2015年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工作组归一...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植被物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植被枯黄期(EGS)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目前尚未厘清,特别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而言。因此,聚焦我国温带草地,基于1982—2015年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工作组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3g)长时间序列数据提取草地物候参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温带草地EGS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全区多年平均EGS主要发生于270—290儒略日(DOY),59.8%的区域呈延迟趋势,其中显著延迟(P<0.05)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和准噶尔盆地西部、黄土高原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的西部和东北小兴安岭。(2)EGS与极端气温暖极值(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暖夜日数、暖昼日数)之间均以广泛的正相关关系为主;相比之下,极端降水事件与EGS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这与各草地类型自身的生理策略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3)整体而言,持续干旱日数、气温日较差和暖夜日数对全域草地EGS动态变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就不同草地类型而言,温带草甸草原主要受到气温日较差的影响,温带山地草甸和温带沼泽化草甸EGS变化主要受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的影响,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和暖夜日数分别对温带草丛和温带荒漠草原的影响最大;持续湿润日数和持续干旱日数则分别对生长在水分限制地区的温带盐生草甸和温带典型草原的EGS产生强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枯黄期
极端气候事件
响应
随机森林模型
温带草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灾害损失可控性、受灾经历与农户极端气候响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美佳
林光华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6,共13页
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
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端气候下的受灾经历对其响应行为和措施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用吉林、江苏和四川3省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极端气候是否响应及措施选择与灾害损失可控性和农户受灾经历特点密切相关。因旱灾损失可控性高,农户对旱灾响应率高,而水灾和风灾等灾害损失可控性低,针对此类极端气候的应对必须公共政策介入。受灾经历对农户极端气候响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心理阈值,即只有当受灾程度和灾害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农户才会给予响应。就旱灾响应措施而言,农户有严重旱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选择抗旱品种和改善灌溉技术概率,而有频繁受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投资灌溉设施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损失可控性
受灾经历
极端气候响应
原文传递
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江激宇
刘嘉铭
+1 位作者
赵勇
张士云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90,共10页
文章基于2000—2022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分析气候典型特征和博弈交叉效率测度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基础上,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发现:①淮河...
文章基于2000—2022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分析气候典型特征和博弈交叉效率测度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基础上,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发现:①淮河流域气候具有年际分布不均与空间异质的典型特征。②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交错分布又具显著空间集聚性的特征。③年度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总体上,年均气温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显著负向影响,年日照时长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向影响。④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存在地区差异。据此,提出应建立健全气候变化预警机制,促进水资源管理极端气候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并加强财政和科技支撑,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生产
用水绿色效率
博弈交叉
极端气候
应急机制
农业保险
原文传递
中国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金平
任艳群
+2 位作者
陶辉
刘铁
陈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5-424,共10页
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8大经济区(30个省份)近20a来(1997~2017年)碳排放量和高温热浪的本底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区域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多尺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8个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均显著增加,增速最...
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8大经济区(30个省份)近20a来(1997~2017年)碳排放量和高温热浪的本底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区域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多尺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8个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均显著增加,增速最大和最小的经济区分别为黄河中游和西北;(2)不同级别(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呈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征,且轻度级别发生频次越多的地区,中度和重度高温热浪的发生概率越大;(3)相较于其它级别,轻度高温热浪开始日期最早、结束日期最晚,即持续期最长,总体上,南方地区高温热浪持续期远高于北方地区;(4)气候温暖地区高温热浪与碳排放量的变化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年际尺度上,而寒冷地区更趋向于年代际尺度,即温暖地区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更为强烈;(5)不同经济区高温热浪持续期在不同级别上对碳排放量的响应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呈现出高排放对持续期延长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碳排放
高温热浪
响应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丁勇
尹燕亭
运向军
穆怀彬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53-53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33004
71103185)
+3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10332012201
1610332012002)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0ZD08)
文摘
在草原牧区,家庭牧场作为取代游牧制度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其对极端气候响应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极端气候敏感性-影响途径-响应方式"为分析框架,基于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牧民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1980—2009年冬季雪灾、秋季旱灾风险趋于增大,家庭牧场草料储备不足、畜种结构经济驱动型增加了对极端气候的敏感性;2)旱灾、雪灾是影响家庭牧场的主要极端气候类型,其作用介质为牲畜和草场;3)自适应与外力适应是牧户响应极端气候的2种主要形式,其中购买草料是最主要的响应策略;4)通过Probit模型估计显示,极端气候认知、家庭特征、资产状况与牧户间适应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关系。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对极端气候短期响应的反馈过程主要围绕草、畜2因子展开,基于降水波动的周期性,牧户长期响应形成了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性
极端气候响应
家庭牧场生产周期
天山北坡
Keywords
climate
changes
adaptability
extreme climate
response
household
production
cycle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
分类号
S811.1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河上游径流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程文举
席海洋
张经天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zdzx2018057)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敦煌洪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治理试验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0908)
文摘
为深入认知黑河上游径流变化与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指数间的关联机制,使用1960-2014年黑河上游祁连、托勒、野牛沟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莺落峡水文站逐日径流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黑河上游极端气候指数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变化趋势、极端气候指数与径流的相关关系以及径流对降水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黑河上游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下降趋势,表征高温的气温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呈小幅增加趋势。年极端洪水总量呈增加趋势,极端枯水呈显著减少趋势,与黑河上游径流总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2)极端降水指数与极端洪水总量的相关性显著,说明黑河上游极端降水是影响极端洪水总量的主要因素。(3)洪水对祁连站降水量的响应存在1~2天的滞后期,初步分析得出黑河上游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以及东、西支河流河网密度的差异是产生滞后性响应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径流
极端气候
响应
Keywords
Heihe
River
Basin
runoff
extreme climate
response
分类号
P46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2—2015年中国温带不同草地植被枯黄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沫汐
赵林
李鑫鑫
林爱文
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15-6032,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40)
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CZE2022F06)。
文摘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植被物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然而,植被枯黄期(EGS)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目前尚未厘清,特别是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而言。因此,聚焦我国温带草地,基于1982—2015年全球监测与模型研究工作组归一化植被指数(GIMMS NDVI3g)长时间序列数据提取草地物候参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温带草地EGS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全区多年平均EGS主要发生于270—290儒略日(DOY),59.8%的区域呈延迟趋势,其中显著延迟(P<0.05)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和准噶尔盆地西部、黄土高原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的西部和东北小兴安岭。(2)EGS与极端气温暖极值(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暖夜日数、暖昼日数)之间均以广泛的正相关关系为主;相比之下,极端降水事件与EGS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这与各草地类型自身的生理策略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3)整体而言,持续干旱日数、气温日较差和暖夜日数对全域草地EGS动态变化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就不同草地类型而言,温带草甸草原主要受到气温日较差的影响,温带山地草甸和温带沼泽化草甸EGS变化主要受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的影响,日最低气温的最大值和暖夜日数分别对温带草丛和温带荒漠草原的影响最大;持续湿润日数和持续干旱日数则分别对生长在水分限制地区的温带盐生草甸和温带典型草原的EGS产生强烈作用。
关键词
植被枯黄期
极端气候事件
响应
随机森林模型
温带草地
Keywords
autumn
phenology
extreme climate
events
response
random
forest
model
temperate
grassland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灾害损失可控性、受灾经历与农户极端气候响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美佳
林光华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6,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三大平原‘资源—要素—政策’相协调的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研究”(编号:20ZD094)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编号:21ZD004)
江苏省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文摘
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与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在极端气候增多的背景下理解农户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行为与方式,有助于公共政策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的冲击。本文构建了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农户响应行为规律,特别是极端气候属性和农户在极端气候下的受灾经历对其响应行为和措施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用吉林、江苏和四川3省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极端气候是否响应及措施选择与灾害损失可控性和农户受灾经历特点密切相关。因旱灾损失可控性高,农户对旱灾响应率高,而水灾和风灾等灾害损失可控性低,针对此类极端气候的应对必须公共政策介入。受灾经历对农户极端气候响应的影响效应存在心理阈值,即只有当受灾程度和灾害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农户才会给予响应。就旱灾响应措施而言,农户有严重旱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选择抗旱品种和改善灌溉技术概率,而有频繁受灾经历会明显提升其投资灌溉设施的概率。
关键词
灾害损失可控性
受灾经历
极端气候响应
Keywords
Controllability
of
disaster
loss
Disaster
experiences
extreme climate
response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江激宇
刘嘉铭
赵勇
张士云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90,共10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2-07)。
文摘
文章基于2000—2022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分析气候典型特征和博弈交叉效率测度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基础上,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及时空分异。研究发现:①淮河流域气候具有年际分布不均与空间异质的典型特征。②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区域交错分布又具显著空间集聚性的特征。③年度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总体上,年均气温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呈显著负向影响,年日照时长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向影响。④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存在地区差异。据此,提出应建立健全气候变化预警机制,促进水资源管理极端气候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并加强财政和科技支撑,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生产
用水绿色效率
博弈交叉
极端气候
应急机制
农业保险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food
production
water
use
green
efficiency
game
crossover
extreme climate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agricultural
insurance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金平
任艳群
陶辉
刘铁
陈豪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5-424,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501)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GJTD-2020-1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2019-XBQNXZ-B-004,2019-XBYJRC-001)。
文摘
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8大经济区(30个省份)近20a来(1997~2017年)碳排放量和高温热浪的本底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区域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多尺度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8个经济区的碳排放量均显著增加,增速最大和最小的经济区分别为黄河中游和西北;(2)不同级别(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呈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征,且轻度级别发生频次越多的地区,中度和重度高温热浪的发生概率越大;(3)相较于其它级别,轻度高温热浪开始日期最早、结束日期最晚,即持续期最长,总体上,南方地区高温热浪持续期远高于北方地区;(4)气候温暖地区高温热浪与碳排放量的变化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年际尺度上,而寒冷地区更趋向于年代际尺度,即温暖地区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更为强烈;(5)不同经济区高温热浪持续期在不同级别上对碳排放量的响应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呈现出高排放对持续期延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碳排放
高温热浪
响应特征
Keywords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carbon
emissions
heatwav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山北坡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过程
李西良
侯向阳
丁勇
尹燕亭
运向军
穆怀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河上游径流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程文举
席海洋
张经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982—2015年中国温带不同草地植被枯黄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
袁沫汐
赵林
李鑫鑫
林爱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灾害损失可控性、受灾经历与农户极端气候响应
李美佳
林光华
《农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5
淮河流域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
江激宇
刘嘉铭
赵勇
张士云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6
中国高温热浪对碳排放量的响应
刘金平
任艳群
陶辉
刘铁
陈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