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服压力防护技术发展与构想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万欣 李潭秋 +1 位作者 尚坤 李猛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服压力防护功能是为人体建立起赖以生存的压力环境,压力服作为实现压力防护和工效保障能力的基本载体,是航天服设计改进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压力服在早期技术验证、随登月任务和载人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任... 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服压力防护功能是为人体建立起赖以生存的压力环境,压力服作为实现压力防护和工效保障能力的基本载体,是航天服设计改进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压力服在早期技术验证、随登月任务和载人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任务和空间站建设运营各不同阶段任务需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航天服压力服防护技术的演变特征。针对未来空间探索目标的环境特点以及多目的地的任务规划,开展了后续航天服压力防护技术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压力制度选择、结构实现形式以及材料工艺能力等方面分析,提出了短期可能实现的变压力制度软式压力服和作为长期目标的局部机械反压式压力服的方案构想和关键技术,为未来先进航天服的发展和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服 压力防护 舱外活动 地外生存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unar lava tube base construction and field research on a potential Earth test site 被引量:1
2
作者 Yujie Feng Peng-Zhi Pan +3 位作者 Xuhai Tang Zhaofeng Wang Yuxin Li Altaf Huss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01-1216,共16页
The Moon,as the closest celestial body to the Earth,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outposts on its surface represents a crucial step in this mission... The Moon,as the closest celestial body to the Earth,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outposts on its surface represents a crucial step in this mission.Lunar lava tubes are special underground caves formed by volcanic eruptions and are considered as ideal natural shelters and scientific laboratories for lunar bas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in-depth overview of the geological origins,exploration history,and distribution locations of lunar lava tubes.Subsequently,it delves into the presentation of four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nd typical concepts for constructing bases within lava tubes,summarizing the ground-based attempts made thus far in lunar lava tube base construction.Field studies conducted on a lava tube in Hainan revealed rock compositions similar to those found during the Apollo missions and clear lava tube structures,making it a promising analog site.Lastly,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encountered in the field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lunar lava tube bases are discussed,encompassing cav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in-situ testing methods,geomechanical properties under lunar extreme environments,base design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assessment,excavation and reinforcement techniques,and simulated Earth-based lava tube b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r lava tube Lunar base construction extraterrestrial cave exploration Earth analog site
下载PDF
Micromechanical testing and property upscaling of planetary rocks:A critical review 被引量:1
3
作者 Yiwei Liu Guoping Zhang +1 位作者 Jiangmei Qiao Xuhai T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17-1241,共25页
Knowledge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planetary rocks is indispensable for space explorations.The scarcity of pristine samples and the irregular shapes of planetary meteorites make it difficult to obtain representat... Knowledge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planetary rocks is indispensable for space explorations.The scarcity of pristine samples and the irregular shapes of planetary meteorites make it difficult to obtai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for conventional macroscale rock mechanics experiments(macro-RMEs).This critical review discusses recent advances in microscale RMEs(micro-RMEs)techniques and the upscaling methods for extract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Methods of minera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along with non-destructive mechanical techniques,have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studying planetary rocks with unprecedented precision and capabilities.First,we summarize several mainstream methods for obtaining the minera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planetary rocks.Then,nondestructive micromechanical testing methods,nanoindentation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are detailed reviewed,illustrating the principles,advantages,influencing factors,and available testing results from literature.Subsequently,several feasible upscaling methods that bridge the micro-measurements of meteorite pieces to the strength of the intact body are introduced.Finally,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planetary rock mechanics research to guiding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space missions are environed,ranging from sample return missions and planetary defense to extraterrestrial construction.These discussions are expected to broad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ca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netary rocks and their significant role in deep spac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RITES Planetary rock mechanic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Upscaling method extraterrestrial construction Space exploration
下载PDF
寻找地外生命的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向世民 黄定华 +1 位作者 高举 林鑫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介绍并探讨了人类运用天文学、深空探测及计算机模拟与统计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太阳系内的地外天体及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上寻找地外生命的进展,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及欧空局的一系列探测器都发现火星土壤略呈碱性可能适宜生命的存在,火星... 介绍并探讨了人类运用天文学、深空探测及计算机模拟与统计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太阳系内的地外天体及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上寻找地外生命的进展,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及欧空局的一系列探测器都发现火星土壤略呈碱性可能适宜生命的存在,火星大气正在不断释放可能由火星地质或生物作用产生的甲烷;表面为巨厚的水冰覆盖的木卫二如果内部炽热,则极有可能存在生命;而土卫六则非常类似现代生命起源理论中生命起源时的原始地球。对彗星的撞击探测结果表明,其内部存在着有机物和黏土矿物,可能给早期原始地球带来了有机物甚至生命;对太阳系外的射电天文观测则发现了仅银河系中就有无数的类地行星。不仅如此,"寻找地外智慧生命"计划还试图通过倾听地外智慧生命的通讯信号和主动发射地球人类的通讯信号以和地外智慧生命取得联系。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带有地球位置及生命信息的太阳系外探测器,也做出了类似的努力。从取得的探测结果和重要发现来看,地外可能存在着适宜生命产生及演化的条件,这使我们看到了寻找地外生命的新曙光。但囿于对地外生命形式认识的缺乏和深空探测技术的限制,目前想要找到它们还是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生命 深空探测 火星 木卫二 木卫六 彗星 类地行星
下载PDF
地外巡视探测无人系统自主感知与操控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邢琰 魏春岭 +6 位作者 汤亮 姜甜甜 胡勇 黄煌 胡海东 常亚菲 杨孟飞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地外天体探测是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地外天体表面巡视探测是拓展探测广度和深度的有效途径.未来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对表面探测范围和探测效率的需求明显提高,探测范围从公里级扩展到百公... 地外天体探测是空间科学与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地外天体表面巡视探测是拓展探测广度和深度的有效途径.未来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对表面探测范围和探测效率的需求明显提高,探测范围从公里级扩展到百公里级以上,移动时速从百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以上,要求地外巡视探测器具有更强的地外环境适应能力和探测效率.决定地外巡视探测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自主环境感知与操控能力,本文面向我国未来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任务需求,对地外巡视探测无人系统的自主感知与操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探测 表面巡视探测 无人系统 感知 操控
下载PDF
超声波钻探设备的研究进展及建议
6
作者 王建明 崔东茂 陆洪智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年第9期22-26,共5页
传统钻探技术受限于高轴向力和扭矩的需求,高功率的消耗和沉重的设备。超声波钻探作为一种新型钻探方法,弥补了传统钻探技术的诸多不足,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低重力、设备质量限制严格的外星探测领域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先介绍... 传统钻探技术受限于高轴向力和扭矩的需求,高功率的消耗和沉重的设备。超声波钻探作为一种新型钻探方法,弥补了传统钻探技术的诸多不足,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低重力、设备质量限制严格的外星探测领域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先介绍了超声波钻探设备的发展,然后通过分析现有的超声波钻探设备,重点分析一种外星探测方案的超声波钻探设备,总结出超声波钻探技术方法在外星探测的可行性及应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钻探 外星探测 超声波/声波取样器 土层夯实贯入器 超声波锚 自由质量
下载PDF
地外风化层采样机械臂自主避障控制方法
7
作者 赵子弈 朱利丰 宋爱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142,共10页
由于地外天体风化层环境的不确定性,执行浅层钻取采样任务时易受到潜在障碍物的干扰,而对于采样时感知环境并进行机构姿态调整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提高采样成功率、改善作业时末端机构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地外风化层采样任务的机... 由于地外天体风化层环境的不确定性,执行浅层钻取采样任务时易受到潜在障碍物的干扰,而对于采样时感知环境并进行机构姿态调整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提高采样成功率、改善作业时末端机构受力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地外风化层采样任务的机械臂自主避障控制方法。设计了能够辅助旋转避障与平移探进的三自由度机械臂,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通过搭载三维力传感器获取采样器受力信息,结合导纳控制与旋转避让进行障碍规避。为验证方法可行性,进行了多组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采样器避让障碍物体,显著减小了作业阻力,X、Y、Z三方向最大受力的改善分别达到46.7%、57.0%、64.9%,改善了常规柔顺方法应用于浅层钻取时易受干扰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层采样 地外探索 采样机械臂 自主避障 导纳控制
下载PDF
多视角多尺度陨石坑特征检测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锡珍 汤亮 崔平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1-929,共9页
针对序列图像间视角尺度变化大带来的特征无法检测和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多视角多尺度陨石坑特征检测识别方法。基于明暗区域信息和形态学处理实现陨石坑图像特征边缘粗提取,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模板与图像特征的匹配度,从而实... 针对序列图像间视角尺度变化大带来的特征无法检测和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多视角多尺度陨石坑特征检测识别方法。基于明暗区域信息和形态学处理实现陨石坑图像特征边缘粗提取,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模板与图像特征的匹配度,从而实现图像特征所在区域粗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惯性测量信息计算图像间重叠面积,更新模板形状,并预测搜索区域,解决了序列图像间视角尺度变换及信息冗余带来的特征无法检测和识别效率低的困难,最终在单一陨石坑区域内实现其精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探测 陨石坑 特征检测 特征识别 多视角多尺度
下载PDF
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机构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帅 孙京 +3 位作者 殷参 李广荣 尹忠旺 莫桂冬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取样技术是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调研各国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基础上,对人工取样和无人的钻取取样、铲挖取样、夹取取样、研磨取样、复合取样等方面的国外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多数... 取样技术是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调研各国地外星体土壤取样任务的基础上,对人工取样和无人的钻取取样、铲挖取样、夹取取样、研磨取样、复合取样等方面的国外地外星体土壤取样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多数无人自主土壤取样机构都可以看作由决定作业方式的末端执行器和位置机构两部分组成,钻取、铲挖、研磨是有效的取样作业方式,导轨机构和臂类机构是有效的位置机构。针对我国将在探月工程中实施的无人自主月球土壤取样与返回任务,建议在一次任务中同时获取浅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科学信息并提高取样任务的可靠性,浅层取样使用以铲挖为主增加某种破岩方式的复合取样技术,深层取样使用钻取取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星体 土壤取样 中国探月工程 取样返回
下载PDF
地外天体着陆巡视探测自主智能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克 李文博 +3 位作者 张哲 黄晓峰 张天柱 王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9-1142,共14页
以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着陆巡视探测任务为背景,对自主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情况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地外天体着陆巡视探测任务的实施情况;从导航定位与环境感知、轨迹优化与制导控制、自主探测与... 以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地外天体着陆巡视探测任务为背景,对自主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情况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地外天体着陆巡视探测任务的实施情况;从导航定位与环境感知、轨迹优化与制导控制、自主探测与路径规划、故障诊断与自主处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领域自主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 月球着陆巡视 火星着陆巡视 自主智能技术
下载PDF
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圣英 杨贺 +1 位作者 黄翔宇 崔平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5-1796,共12页
基于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典型的地外天体着陆探测任务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总结了着陆避障制导面临的形貌复杂多样、控制资源受限、避障精度要求高、星载计算资源有限等挑... 基于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典型的地外天体着陆探测任务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总结了着陆避障制导面临的形貌复杂多样、控制资源受限、避障精度要求高、星载计算资源有限等挑战与难点。在此基础上,从自主障碍评估和自主障碍规避两个方面梳理了着陆避障制导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未来地外天体探测任务需求,对着陆避障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探测 地外天体着陆 自主障碍评估 自主避障制导
下载PDF
宜居环境与地外生命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093-2100,共8页
到2005年人们发现了150颗左右的行星,但不知道任何宜居系外行星的存在,对太阳系其他地方是否适宜地球生命也不太清楚,因此在Science创刊125周年专辑中重点强调了利用射电波段"聆听"地外智能生命所发出的信号.从更广义的角度来... 到2005年人们发现了150颗左右的行星,但不知道任何宜居系外行星的存在,对太阳系其他地方是否适宜地球生命也不太清楚,因此在Science创刊125周年专辑中重点强调了利用射电波段"聆听"地外智能生命所发出的信号.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人们关心地外生命是否存在;而这正与Science 125个科学问题中的第56个问题"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现在和过去是否存在生命"相符合.在这篇解读中主要围绕以下4个方面讨论:(1)非碳基生命;(2)太阳系天体的宜居性;(3)太阳系外天体的宜居性;(4)发现宜居环境和地外生物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外行星 地外生命 深空探测
原文传递
面向地外天体探测的机器人能源自主补给系统设计与集成试验
13
作者 刘天宇 李泰博 +1 位作者 胡能浩 刘红卫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0-610,共11页
远离地球进行地外天体探测的机器人系统,在无人条件下长期执行任务需要自我维持。借鉴自然界生态圈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机器人生态圈概念,给出了基于突变点检测和无线充电的机器人能源补给方案,并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 远离地球进行地外天体探测的机器人系统,在无人条件下长期执行任务需要自我维持。借鉴自然界生态圈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机器人生态圈概念,给出了基于突变点检测和无线充电的机器人能源补给方案,并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信息和突变点检测算法识别能源补给系统的标志物,实现了精确对接,并以非接触方式完成了能源传输。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完成机器人的无人自主能源补给,可用于地外天体探测、设施建造等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探测 机器人生态圈 能源自主补给 突变点检测 地面试验系统
下载PDF
关于我国天体生物学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巍 申建勋 潘永信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08-4113,共6页
探索地外宜居环境和生命信号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天体生物学在宇宙演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和未来,是由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化学等多学科融合形成的一门前沿交叉学科.随着人类深空探测的不断进... 探索地外宜居环境和生命信号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天体生物学在宇宙演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分布和未来,是由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化学等多学科融合形成的一门前沿交叉学科.随着人类深空探测的不断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研究内涵在不断拓展,其研究方式也更趋于多元和交叉.概述了天体生物学的内涵和发展态势,研判我国天体生物学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生物学 宜居环境 地外生命探索 行星探测 交叉科学
原文传递
地外天体潜入式探测典型案例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生元 朴松杰 +4 位作者 张伟伟 沈毅 侯绪研 全齐全 邓宗全 《深空探测学报》 2016年第1期68-76,共9页
针对地外天体星壤剖面的潜入式探测任务,对星球表面热场、星壤剖面原位力学特性等科学目标探测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案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资料调研与分析,并阐明了国际上开展地外天体星壤剖面潜入式探测活动的目的和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 针对地外天体星壤剖面的潜入式探测任务,对星球表面热场、星壤剖面原位力学特性等科学目标探测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案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资料调研与分析,并阐明了国际上开展地外天体星壤剖面潜入式探测活动的目的和科学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月面采样科学目标拓展方案以及我国开展潜入式探测的预先研究规划,对蠕动掘进和冲击贯入式探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 星壤剖面 潜入式探测 科学目标 星表热场 原位力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