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
作者 黄桂文 《江西冶金》 2003年第6期62-68,共7页
 以我国几种典型稀土矿为代表,研究了它们不同的组成特点。分析、讨论了我国现行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在酸碱消耗、存槽有机(稀土)方面都具有优势的南方离子矿和氯化稀土分离最优化稀土流程。
关键词 中国 发展趋势 现状 优势 流程 问题 氯化稀土 萃取分离技术 酸碱消耗 工艺
下载PDF
Development course of separating rare earths with acid phosphorus extractants: A critical review 被引量:26
2
作者 Deqian Li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8-486,共19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eparating rare earths with acid phosphorus extractants,including extraction chemistry(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separation proces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he los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separating rare earths with acid phosphorus extractants,including extraction chemistry(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separation proces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he loss/degradation of extractant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ACID PHOSPHORUS extractANTS extraction chemistry separation process Loss/Degradation of extractANTS
原文传递
我国稀土萃取分离过程分析的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立设 《江西冶金》 2000年第3期36-38,共3页
简介了我国稀土萃取分离过程分析的现状 。
关键词 稀土 萃取分离 在线分析 离线分析
下载PDF
木犀草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龙岳 宁洪鑫 +3 位作者 姚薛超 王世博 侯文彬 李祎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5-1192,共8页
木犀草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开发前景良好,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木犀草素的特性,不同工艺具有不同的提取效率。对近年来木犀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 木犀草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开发前景良好,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木犀草素的特性,不同工艺具有不同的提取效率。对近年来木犀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种工艺的原理及特点,并进行比较,探讨了不同工艺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 木犀草素 提取工艺 分离技术 纯化工艺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荆晶 黄国凤 +2 位作者 魏敏 张倩茹 王刚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绿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应用所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提取不同产地绿茶中的绿茶多糖,并比较提取率。结果绿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绿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绿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应用所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提取不同产地绿茶中的绿茶多糖,并比较提取率。结果绿茶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0℃。MT地区的绿茶多糖提取率最高。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可应用于绿茶多糖的提取生产,为开发和利用贵州绿茶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 绿茶多糖 提取分离 料液比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萃取预分离法分离富铕中钇矿新工艺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盛华 廖晓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76-1481,共6页
采用一种新的串级萃取方式———萃取预分离法分离富铕中钇矿的新工艺。原料首先流入十几的三出口预先粗分离工艺,其萃余液La^Gd(TbDy)直接流入Nd/Sm工艺;中间出口流入(Gd)Tb^HoY(Er)Gd^Dy/Ho^LuY细分离工艺;出口负载有机相(Ho)Er^LuY流... 采用一种新的串级萃取方式———萃取预分离法分离富铕中钇矿的新工艺。原料首先流入十几的三出口预先粗分离工艺,其萃余液La^Gd(TbDy)直接流入Nd/Sm工艺;中间出口流入(Gd)Tb^HoY(Er)Gd^Dy/Ho^LuY细分离工艺;出口负载有机相(Ho)Er^LuY流入Gd^Dy/Ho^LuY的洗涤段。结果表明,新工艺的粗分离工艺将占原料约70%的La^Gd(TbDy)预分离掉,使流入Gd^Dy/Ho^LuY工艺的稀土量减少约70%;由于Gd^Dy/Ho^LuY分组的萃余液GdTbDy含Ho2O3小于0.03%,省去原工艺的GdTbDy/HoY分离;新工艺的处理能力提高30%,酸碱消耗减少20%以上,贵重稀土元素Eu和Tb的存槽量大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铕中钇矿 萃取工艺 萃取预分离法 稀土
下载PDF
钒渣提钒工艺过程钒铬分离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学文 王明玉 +3 位作者 付自碧 孟钰麒 高大雄 陈边防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介绍了钒渣提钒工艺过程钒铬的分离回收现状,分析了现行钒铬分离回收工艺的优缺点。结合钒铬分离回收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钒渣提钒工艺改进的方向是在获得钒铬合格产品的同时,实现主要化工原料及水在工艺过程的循环利用,进一步节能... 介绍了钒渣提钒工艺过程钒铬的分离回收现状,分析了现行钒铬分离回收工艺的优缺点。结合钒铬分离回收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钒渣提钒工艺改进的方向是在获得钒铬合格产品的同时,实现主要化工原料及水在工艺过程的循环利用,进一步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 钒铬渣 分离
原文传递
液液萃取技术在低浓度乙醇水溶液样品检测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雷志刚 温翠萍 +3 位作者 李群生 朱吉钦 吴晓华 赵宇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7,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技术浓缩水中的低浓度乙醇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首先优化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为萃取剂的萃取条件:初始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win=1.032%、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5∶1,萃取温度291.2 K,搅拌速度为200 r/min.在此基础上,分... 采用液液萃取技术浓缩水中的低浓度乙醇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首先优化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为萃取剂的萃取条件:初始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win=1.032%、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5∶1,萃取温度291.2 K,搅拌速度为200 r/min.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固体无机盐和离子液体强化液液萃取过程,结果表明固体无机盐K2CO3的盐效应最为明显;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萃取后有机相中乙醇的质量分数wo也随之增大,从而实现对乙醇水溶液的显著浓缩作用。盐效应的分离机理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方面进行解释,因而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保持一致。该样品检测前处理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快速、简便的特点,且无工业放大效应,为分析水中低浓度有机物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中将化工分离过程强化技术应用于样品检测前处理中,体现了化学工程与分析化学的跨学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前处理 液液萃取 分离过程强化 傅里叶红外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新型特征风格烟草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夏炎 崔秀明 +1 位作者 杨华武 卢红兵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39,共7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分子蒸馏方法对湖南白沙叶组烟草开展功能性特征风格烟草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工艺技术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时间5 h,CO_2流量110 mL/h;分子蒸馏最佳工艺...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和分子蒸馏方法对湖南白沙叶组烟草开展功能性特征风格烟草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工艺技术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时间5 h,CO_2流量110 mL/h;分子蒸馏最佳工艺为温度90℃,真空度10 Pa,进料速度600 mL/h,刮膜转速400 r/min。同时采用GC-MS对烟草提取物及精制物进行致香成分分析,确定湖南白沙叶组烟草突显清甜香特征香韵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风格 烟草提取物 提取分离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菲 裴亮 王理明 《过滤与分离》 CAS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几年离子液体研究应用的进展。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离子液体在分离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分离 液膜
下载PDF
槐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冉晓燕 胡德禹 薛伟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前系统地从槐角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还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条合适的、经济适用的水浸提方法将槐角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在槐角与料液(水)比例为1∶8,温度为90℃下浸提2次,每次2 h为最佳条件。使其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 目前系统地从槐角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还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条合适的、经济适用的水浸提方法将槐角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在槐角与料液(水)比例为1∶8,温度为90℃下浸提2次,每次2 h为最佳条件。使其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综合利用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角 总黄酮 提取分离 工艺
下载PDF
串级萃取理论和稀土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廖春生 程福祥 +1 位作者 吴声 严纯华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30-1736,共7页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宝库".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萃取分离理论和技术也处世界领先水平.近20年来,为适应环境友好和智能生产要求,我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呈现了连续色层化、超高纯化、控制自动化和联动一体化等发展趋势和特点...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宝库".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萃取分离理论和技术也处世界领先水平.近20年来,为适应环境友好和智能生产要求,我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呈现了连续色层化、超高纯化、控制自动化和联动一体化等发展趋势和特点.联动萃取工艺的引入使萃取分离流程达到了连续离子交换色层法效果.萃取过程中交叉污染成因分析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萃取分离提纯极限.基于全流程仿真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的稀土分离自动控制可有力保障分离产品的质量稳定.萃取分离与相关工序的联动一体化是进一步提升稀土分离绿色化的新思路.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工作,从分离流程的连续色层化、分离产品的超高纯化、分离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分离工序的联动一体化几个方面介绍了串级萃取理论和稀土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萃取理论 稀土分离 超高纯稀土 自动控制 联动一体化
原文传递
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经济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旗英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在传统、三出口、组合联动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带模糊分离和置换萃取等技术的组合联动轻稀土萃取分离新工艺流程,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经比较证明,组合联动轻稀土分离新工艺先进合理,充槽投资更... 在传统、三出口、组合联动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带模糊分离和置换萃取等技术的组合联动轻稀土萃取分离新工艺流程,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经比较证明,组合联动轻稀土分离新工艺先进合理,充槽投资更省,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废水排放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稀土 萃取分离 工艺 技术经济 评价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选毛果鱼藤中香豆素类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立芳 刘洪存 +2 位作者 姜明国 梁行 李丹妮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毛果鱼藤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提高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效率。方法:以毛果鱼藤藤茎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合微波提取法,分别从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3个方面考察其对香豆素...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毛果鱼藤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提高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效率。方法:以毛果鱼藤藤茎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合微波提取法,分别从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3个方面考察其对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以毛果鱼藤中香豆素衍生物Robustin acid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毛果鱼藤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400 W,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1.67min,料液比为1∶49.67,乙醇体积分数为86.67%,香豆素提取率为8.90 mg·g-1;高效液相的最佳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离效果最佳。结论:以毛果鱼藤中香豆素衍生物Robustin acid高效液相色谱为参考,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提高了此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为分离毛果鱼藤藤茎中更丰富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果鱼藤 香豆素 提取分离 工艺优化 响应曲面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Minimum amount of extracting solvent of AB/B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separation using organic feed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福祥 吴声 +4 位作者 张玻 刘艳 王嵩龄 廖春生 严纯华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9-444,共6页
For an AB/B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separation using organic feed, the conditions to have minimum amount of ex- tracting solvent (Smin) and minimum amount of scrubbing agent solution (Wmin) were discussed, and ... For an AB/B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separation using organic feed, the conditions to have minimum amount of ex- tracting solvent (Smin) and minimum amount of scrubbing agent solution (Wmi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formulae of both Sroin and Wmin were deduced. It was shown that only when the ratio of flowrate of central component B leaving aqueous outlet to that leaving organic outlet took a certain optimal value, the AB/BC separation could have Smin as well as Wmin, and this optimal ratio was decided by the separation factors between the three components but independent of feed composition. Smin was only relative to the separation factor of A/C pair but regardless of the separation factors of other pairs as well as feed composition, whereas Wmin was determined by the separation factors between the components together with feed composition. Meanwhile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organic stream out of feed stage was same composition as the initial organic feed when the separation system was given by the two minimum amounts and its steady state was achieved. Finally the results above were used to design a LuYb/YbTm separation case and the stage-wise compositions of each component in both the organic and the aqueous phase at steady state were given by computer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hyperlink process 3-component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Countercurrent Solvent Extract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江涛 吴声 +1 位作者 廖春生 严纯华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6-581,共6页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progress made by Peking University is briefly introduced. Based on Theory of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established by Prof. Guangxian Xu, the static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process for two-...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progress made by Peking University is briefly introduced. Based on Theory of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established by Prof. Guangxian Xu, the static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process for two- and three-outlet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s, and designed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for the real cascades to separate different rare earth minerals, which can be scaled-up to the industrial process without any furthe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automation for extraction process, we have also established an (()^(241)Am) stimulated X-ray fluorescent energy dispersive method to detect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both organic and aqueous phas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on-line analysis method in practice. Furthermore, the expert system and the control software with open- and close-loop models have been set up. Combined with the detected data from on-line analysis, the flow-rates of extracting, feeding, scrubbing and stripping solutions can be (controlled) in an optimum status for the industrial cascades. In addition,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process for separating multi-component rare earth mixture with lower chemical cost and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rare earth separation optimized process rare earths
下载PDF
Rare Earth Separation in China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纯华 贾江涛 +2 位作者 廖春生 吴声 徐光宪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241-247,共7页
During the last decade, China rare earth (RE)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ers i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 During the last decade, China rare earth (RE) industr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n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ers i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re briefly reviewed: (1)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2) the novel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for separating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Tm, Yb, Lu), yttrium (Y), and scandium (Sc), (3) the on-line analysis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4) the eco-friendly process for RE/Th separation of bastnasit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cess for Eu/RE separation, and (5) the optimized flowcharts for typical rare earth mineral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rare earth separation solvent extraction on-line analysis automationeco-friendly process
原文传递
氟碳铈矿稀土萃取分离新流程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学明 《江西科学》 200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根据氟碳铈矿稀土组成的特点和市场可预测的稀土产品结构 ,应用串级萃取理论优化设计氟碳铈矿P50 7_HCl体系萃取分离流程。对 4种萃取分离流程的萃取槽级数与体积、有机相与稀土存槽量、盐酸与液氨消耗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
关键词 稀土矿物 氟碳铈矿 萃取分离流程 串级萃取理论 流程优化 冶金工业
下载PDF
混合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杨凤丽 《江西有色金属》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针对现行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混合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以模糊分组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分离工艺,并对模糊分组新工艺与传统分离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模糊分组新工艺,分离效果好,大... 针对现行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混合轻稀土萃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以模糊分组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分离工艺,并对模糊分组新工艺与传统分离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模糊分组新工艺,分离效果好,大幅度降低了酸、碱消耗,减少了有机相和稀土的存槽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节省了充槽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轻稀土 萃取分离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串级萃取理论发展与稀土分离工业技术进步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春生 程福祥 +1 位作者 吴声 严纯华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919,共11页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材料应用领域逐步建立了优势地位,这与中国稀土分离理论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密不可分,其中关键节点事件的梳理、回顾和分析可为中国稀土科技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在串级萃取理论的发展历程中,...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和材料应用领域逐步建立了优势地位,这与中国稀土分离理论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密不可分,其中关键节点事件的梳理、回顾和分析可为中国稀土科技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在串级萃取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最优化方程使稀土串级萃取工艺的优化设计不再无章可循,“一步放大”技术的建立大大缩短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设计和参数调整周期、提高了工艺流程的灵活性,非恒定混合萃取比体系设计理论完成了对皂化、萃取、反萃取等全工序过程的模拟计算,也为重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联动萃取分离工艺的应用使稀土分离过程的酸碱消耗显著降低,相应发展的流程设计理论解决了多组份萃取分离的理论消耗极限问题。近年来,包头混合型稀土矿转型-分离一体化工艺的工业应用获得良好经济和环保效益,进一步开展溶料-萃取-沉淀过程联动的全流程优化应存在较大降耗减排空间;中国稀土分离科技发展应规划重点解决基于过程自动控制的智能化生产和以零排放为目标的绿色化生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萃取理论 一步放大 非恒定混合萃取比 联动萃取分离 全流程优化 稀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