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384-2385,I002,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Ras、磷酸化ERK1/2和C-fos在14例增生性瘢痕和14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中,Ras、磷酸化ERK1/2和C-fos蛋白表达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这3种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期瘢痕中,这3种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C-fos转录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通路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增生性瘢痕 皮肤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ERK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立生 杨林 +3 位作者 李迎雪 朱忠生 荀安营 朱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索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的调控作用。方法以WPG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或以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预先孵育巨噬细胞,再用WPG刺激巨噬细胞,最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ERK1/2的表达水平。结... 目的探索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的调控作用。方法以WPG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或以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预先孵育巨噬细胞,再用WPG刺激巨噬细胞,最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未受WPG刺激的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处于低活性状态,给予WPG刺激巨噬细胞,其磷酸化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经Chelerythrine预先孵育巨噬细胞后,其磷酸化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WPG刺激组(P<0.01)。结论分叉双歧杆菌的WPG可通过PKC激活巨噬细胞的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完整肽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育肾助孕方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RK1/2、JNK1/2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琼 金毓莉 +2 位作者 杭远远 徐梅 唐苾芯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育肾助孕方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卵巢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蛋白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育肾助孕方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卵巢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1/2)蛋白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对照组、模型组、补佳乐组和育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以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雷公藤多苷药液灌胃构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大鼠模型。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3 ml 0.9%氯化钠水溶液灌胃;补佳乐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药液灌胃给药;育肾助孕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采用0.69、1.38、2.76 g/kg育肾助孕方灌胃给药;各组大鼠均每天定时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WB)法检测ERK1/2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JNK1/2及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2(p-JN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卵巢组织萎缩,卵泡数目及黄体数目减少;补佳乐组、育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卵巢组织形态接近对照组,卵泡及黄体数目较模型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育肾助孕方低剂量组p-ERK1/2及p-JNK1/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补佳乐组、育肾助孕方高剂量组p-ERK1/2及p-JNK1/2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佳乐组及育肾助孕方各组p-ERK1/2及p-JNK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补佳乐组比较,育肾助孕方各组p-ERK1/2及育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p-JN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肾助孕方低剂量组p-JNK1/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补佳乐组(P<0.05)。结论:大鼠卵巢储备功能降低与p-ERK1/2、p-JNK1/2蛋白表达增多有关;育肾助孕方可能通过降低p-ERK1/2、p-JNK1/2蛋白活化,减少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改善DOR大鼠卵巢功能,减缓衰退进程,以中、高剂量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降低 育肾助孕方 大鼠 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S100P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探讨
4
作者 张月宁 王强 +1 位作者 鲁重美 陈原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352-235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S100P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100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不表达S100P的野生型SW480结肠癌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法、MTT法检测S100P对SW48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S100P基因转染后细... 目的:初步探讨S100P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100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不表达S100P的野生型SW480结肠癌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法、MTT法检测S100P对SW48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S100P基因转染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评价S100P对SW48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S100P对SW480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稳定转染S100P基因的SW480-S100P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由20h左右缩短至15h。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野生型及转染空载体SW480细胞的S期比例分别为(21.9±0.8)%、(21.4±1.8)%,而转染S100P的SW480细胞为(30.6±3.8)%,差异有显著性(P=0.007)。细胞划痕24h后,野生型SW480、空载体SW480和SW480-S100P 3株细胞的平均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3±3.1)个、(10.7±3.7)个、(19.3±3.5)个,组间有明显差异(P=0.035)。S100P基因转染SW480细胞后,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分别是野生型SW480和空载体SW480细胞的4.2和3.7倍(P=0.001)。结论:S100P可显著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通过受体影响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促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P 结直肠癌 细胞周期 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卡铂通过抑制ERK1/2通路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和G_1期阻滞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丹 郑立红 李兴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5-823,共9页
卡铂(carboplatin,CBP)是一种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疗药物,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报告不甚一致.本研究探索卡铂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MTS结果显示,卡铂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 卡铂(carboplatin,CBP)是一种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疗药物,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报告不甚一致.本研究探索卡铂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MTS结果显示,卡铂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生长,联合使用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可使卡铂抗卵巢癌细胞增殖作用增强.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到,卡铂与PD98059单用或联用均能致卵巢癌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发现,随卡铂浓度的增高,S期阻滞作用增强;抑制ERK1/2通路可拮抗卡铂对HO-8910细胞S期阻滞作用,增加G1期阻滞作用,而对G2/M期细胞影响不明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卡铂浓度的增高,p-ERK1/2、Cdc2(Y15)和p-Cdc2(T161)的表达逐渐升高,Cyclin E1和Cyclin B1的表达逐渐降低;抑制ERK1/2通路可将卡铂上调,p-ERK1/2和p-Cdc2(T161)的作用反转为下调作用,上调Cdc2(Y15)的表达受阻,抑制Cyclin B1的下调作用,促进Cyclin E1的下调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卡铂通过抑制ERK1/2激活,诱导人卵巢癌HO-8910细胞S和G1期阻滞,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卡铂 卵巢癌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组蛋白磷酸化参与学习记忆调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亚 高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1-838,共8页
组蛋白磷酸化是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诸多方式中的一种,属于表观遗传学的范畴,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就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中的作... 组蛋白磷酸化是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诸多方式中的一种,属于表观遗传学的范畴,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就组蛋白磷酸化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上游信号通路、下游转录调控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磷酸化 表观遗传学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原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 转录调控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叶下红对实验性肝脂肪变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7
作者 郑永平 肖亮生 +3 位作者 李庆南 胡建凡 郑灿滨 林奕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叶下红对实验性肝脂肪变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或低剂量叶下红组及高剂量叶下红+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 目的:探讨叶下红对实验性肝脂肪变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或低剂量叶下红组及高剂量叶下红+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正常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予以高脂低蛋白饲料联合3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2 mL/kg每3 d皮下注射1次,连续3周制备动物模型。制模后叶下红组以高、低剂量叶下红提取物(5.0 g/kg和2.5 g/kg)灌胃,每日1次;PD组每日1次灌胃5.0 g/kg叶下红提取物后加用0.3 mg/kg PD98059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3周后均改为普通饲料,第5周末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pERK1/2、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阳性细胞计数及蛋白表达;用羟胺法及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高、低剂量叶下红组及PD组肝组织小叶炎症较模型组减轻(分:1.50±0.53、1.80±0.43、1.20±0.42比2.30±0.48),ALT、AST、TC、TG、SREBP-1、MDA均较模型组减少,以高剂量叶下红组最为明显〔ALT(U/L)为51.91±6.95比66.50±12.15,AST (U/L)为125.70±5.62比147.10±10.52,TC(mmol/L)为1.79±1.04比2.81±1.08,TG(mmol/L)为0.87±0.55比1.17±0.67,SREBP-1为(30.60±5.56)%比(53.10±5.02)%,MDA(nmol/mg)为5.20±0.87比10.61±5.45, P<0.05或P<0.01〕;pERK1/2、TLR4、HMGB1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K1/2为(43.77±4.93)%比(46.83±5.27)%,TLR4(相对荧光强度)为69.12±24.64比69.08±24.32,HMGB1(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红 肝脂肪变性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Physiological roles of 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activated p38-regulate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被引量:8
8
作者 Sergiy Kostenko Gianina Dumitriu +1 位作者 Kari Jenssen Lgreid Ugo Moens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AS 2011年第5期73-89,共17页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are a family of proteins that constitut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processes that control gene expression,cell division, cell survival,apoptosis,metabolism,differentiation ...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are a family of proteins that constitut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processes that control gene expression,cell division, cell survival,apoptosis,metabolism,differentiation and motility.The MAPK pathways can b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and atypical MAPK pathways.The first group converts a signal into a cellular response through a relay of three consecutive phosphorylation events exerted by MAPK kinase kinases,MAPK kinase,and MAPK.Atypical MAPK pathways are not organized into this three-tiered cascade.MAPK that belongs to both conventional and atypical MAPK pathways can phosphorylate both non-protein kinase substrates and other protein kinases.The latter are referred to as MAPK-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This review focuses on one such MAPK-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5(MK5)or p38-regulate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RAK).This protein is highly conserved throughout the animal kingdom and seems to be the target of both conventional and atypical MAPK pathways.Recent findings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activity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bona fide interaction partners and physiological roles of MK5/PRAK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regulate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rotein kinase A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Phosphorylation protein interaction
下载PDF
黄连素抑制ERK1/2途径减轻大气细颗粒物对EA.hy926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黄连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分别以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黄连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分别以0、20、200、400 mg/L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BAX、BCL-2蛋白表达,ELISA法测IL-6、TNF-α、MDA含量及SOD、LDH活性;分别加入黄连素(10、50、100μmol/L)和ERK1/2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 20μmol/L检测黄连素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并上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IL-6、TNF-α及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LDH活性(P<0.05);黄连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M2.5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下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细胞凋亡、降低IL-6、TNF-α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LDH活性(P<0.05)。结论:黄连素能通过抑制ERK1/2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PM2.5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与勃起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思翔 赵凡 黄晓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2-446,共5页
MAPK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等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MAPK家族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等。从目前的研究来看,ERK、JNK、p38MAPK 3条信... MAPK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等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MAPK家族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等。从目前的研究来看,ERK、JNK、p38MAPK 3条信号通路与ED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MAPK信号通路与勃起功能障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武俊紫 姚政 +4 位作者 熊光轶 赵微 胡冬雄 宋波 杨榆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1,I0024,共6页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 目的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川陈皮素对其的治疗作用,并从分子水平研究川陈皮素对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serpin family B member 7,Megsi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和Ⅳ型胶原(collagen IV)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高脂高糖饮食1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相应药物治疗6周后处死,收集尿液、血液和肾脏,检测血糖、血清和尿液中肌酐和β2-MG、小鼠肾重与体重比(KW/BW),同时检测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收集肾组织标本,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记法测定肾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及collagen IV的表达。结果肾脏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组大鼠形态正常,模型组出现明显肾小球萎缩和硬化,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均明显好转,此外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高剂量组基本一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血糖、KW/BW、尿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血液肾功能指标UREA和β2-MG、肾脏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肾脏组织中Megsin、PDGF-BB、pERK1/2和collagen IV蛋白与mRNA均降低(P<0.05),此外川陈皮素各组血糖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川陈皮素高剂量组IL-1、IL-6和TNF-α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但KW/BW、尿液UREA和β2-MG、血液UREA和β2-MG、肾脏中Megsin、PDGF-BB、p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糖尿病肾病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B成员7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Ⅳ型胶原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英娇 周向东 +2 位作者 钟有清 王杰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制药组和西药组的低0.3 s用力呼气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FEV0.3/FVC、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muc5ac mRNA表达量、muc5ac、p-ERK1/2蛋白表达量降低(P <0.05),且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改善。结论 ERK1/2抑制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下调muc5ac表达改善COP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鼠 气道 黏蛋白5AC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宇麟 李静 +1 位作者 吕毅 景桂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肝缺血后处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3次循环的再灌注1 min-阻断1 min的缺血后处理,观察假手...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肝缺血后处理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3次循环的再灌注1 min-阻断1 min的缺血后处理,观察假手术(S)组、LY294002+假手术(LY+S)组、PD98059+假手术(PD+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LY294002+缺血后处理(LY+IPO)组和PD98059+IPO(PD+IPO)组的肝功能、细胞凋亡、Akt和ERK1/2磷酸化程度的变化。结果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增加Akt和ERK1/2的磷酸化程度,应用LY294002或PD98059后都可以取消IPO的作用。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I3K和ERK1/2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肝脏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下载PDF
在无血清条件下TNFα通过Pkn1和MAPK-Erk通路对FBJ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丽 王毅楠 +2 位作者 吴英良 山形贞子 山形达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无血清条件下作为生长因子促进FBJ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方法用细胞活性检测法分析细胞的活性;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al-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无血清条件下作为生长因子促进FBJ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方法用细胞活性检测法分析细胞的活性;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al-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NFα的表达以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经TNFα(10μg.L-1)处理的FBJ细胞明显对抗无血清条件下诱发的细胞死亡,TNFαsense cD-NA转染的FBJ-LL和FBJ-S1细胞均能提高其在正常培养基以及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TNFα是FBJ细胞中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蛋白酶N1(protein kinase N1,Pkn1)siRNA可明显沉默目的基因Pkn1的表达,同时降低TNFα的含量;Pkn1沉默的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的生长明显被抑制;TNFα处理的细胞能迅速刺激Erk的磷酸化,Erk沉默的FBJ-LL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TNFα通过Erk信号通路诱发细胞生长;TNFα亦能诱导另一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p38的磷酸化;神经节苷脂GD1a可降低TNFα在FBJ细胞中的表达,TNFα诱发的无血清条件下的生长速度也被神经节苷脂GD1a抑制。结论在无血清条件下,TNFα通过Pkn1和MAPK-Erk通路调控小鼠骨肉瘤FBJ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酶N1 FBJ细胞 细胞死亡 神经节苷脂 GD1a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磷酸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4 位作者 孙同柱 孙晓庆 周岗 赵志力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49,158,共4页
目的 探讨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2 (p ERK1/ 2 )、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 SAPK)和磷酸化P38MAPK(p P38MAPK)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成熟过程中蛋白表达的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 p ERK1/ 2、p SAPK和p P3... 目的 探讨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2 (p ERK1/ 2 )、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p SAPK)和磷酸化P38MAPK(p P38MAPK)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成熟过程中蛋白表达的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在 16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内 ,三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均较低。随着增生性瘢痕不断成熟 ,p ERK1/ 2和 p SAPK表达逐渐增强。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中 ,这两种蛋白主要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 ,阳性细胞率分别为正常皮肤的 1 8和 1 7倍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5 )。p P38MAPK的阳性细胞率在生长活跃的增生性瘢痕中升至最高 ,在成熟的瘢痕中虽有所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 <0 0 5 ) ,含有 p P38MAPK蛋白的细胞主要为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结论 在增生性瘢痕中 ,p ERK1/ 2、p SAPK和p P38MAPK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 ,提示这三种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调控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应急活化蛋白激酶 P38蛋白激酶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作用于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抗肿瘤药物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亚平 李敏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8-183,188,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黏附、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继而影响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是可能的抗肿瘤药物靶点之一。近年来,已有大量以MAPK信号转导通路为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黏附、迁移等一系列过程,继而影响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以及耐药,是可能的抗肿瘤药物靶点之一。近年来,已有大量以MAPK信号转导通路为靶寻找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报道,涉及该系统的多个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Ras、Raf、蛋白激酶C、谷胱甘肽转移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类 c—Jun氨基端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抗肿瘤药
下载PDF
葛根素减轻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09-2314,共6页
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集大气PM2.5分别以0,20,200,400 mg·L^(-1)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ERK1/2,Bax,Bcl-2蛋... 探讨PM2.5对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集大气PM2.5分别以0,20,200,400 mg·L^(-1)染毒EA.hy926细胞24 h,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ERK1/2,Bax,Bcl-2蛋白水平,ELISA法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别加入葛根素(10,50,100μmol·L^(-1))和ERK1/2通路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 20μmol·L^(-1)检测葛根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后呈剂量依赖性降低EA.hy926细胞存活率,上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TNF-α及IL-6含量增高,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及LDH活性(P<0.05);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增加EA.hy926细胞的存活率,下调p-ERK1/2蛋白水平及Bax/Bcl-2蛋白比率以抑制细胞凋亡,降低TNF-α及IL-6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LDH活性(P<0.05)。研究显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葛根素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紫草素抑制ERK1/2-NF-κB通路对大鼠心房颤动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礼良 黄功成 +3 位作者 郝爽 黄辰 朱效华 徐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心肌细胞纤维化对大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改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紫草素组,每组10只。紫草素组大鼠以4 mg/kg紫草素...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心肌细胞纤维化对大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改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紫草素组,每组10只。紫草素组大鼠以4 mg/kg紫草素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7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按照1 ml/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混合液1次/d、连续7 d建立房颤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 d后取材。心电图检测各组大鼠房颤诱发时间和持续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面积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胶原蛋白Ⅰ(ColⅠ)、ERK1/2、p-ERK1/2、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致密、整齐;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肥大、间隙增宽;紫草素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紫草素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增高,胶原面积百分比增加,ColⅠ、p-ERK1/2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组大鼠房颤诱发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LVEF、LVFS升高,LVESD、LVEED缩短,胶原面积百分比减小,ColⅠ、p-ERK1/2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而减轻心肌纤维化,抑制房颤的发生,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紫草素 纤维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吴茱萸碱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化化 徐洋 +3 位作者 李强 张婧怡 林淑娴 孙安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5-9,共5页
目的明确吴茱萸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MTT比色法测定吴茱萸碱对AngⅡ诱导... 目的明确吴茱萸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MTT比色法测定吴茱萸碱对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检测VSM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RK-1和原癌基因c-myc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SMC中MKP-1蛋白的表达。结果吴茱萸碱0.1μmol/L和1.0μmol/L明显抑制AngⅡ(1.0μmol/L)诱导VSMC光密度值的增加(P<0.05,P<0.01),抑制AngⅡ上调ERK-1(P<0.01)、PCNA(P<0.05)和c-myc m RNA(P<0.05)的表达,上调MKP-1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吴茱萸碱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其机制与下调ERK m RNA、上调MKP-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酶-1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糖尿病大鼠肺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静萍 赵宗珉 刘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 观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蛋白激酶C、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在糖尿病大鼠肺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4w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采用改良的Takay法测定蛋白... 目的 观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蛋白激酶C、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 ,探讨细胞信号传导系统在糖尿病大鼠肺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4w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采用改良的Takay法测定蛋白激酶C活性 ,同位素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糖尿病大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 4w肺组织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不同程度增厚 ,肺间质胶原成份增多 ,蛋白激酶C、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肺组织活性增强。结论 链脲菌素糖尿病大鼠肺组织高糖环境下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被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