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ERK1/2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忽新刚 阮祥才 +3 位作者 于霖 丁宁 佘守章 廖禹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组,8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组,20ml/kg,呼吸频率50... 目的研究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组,8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处理组(D组,20ml/kg,呼吸频率50次/min),每组12只。各组通气时间均为4h,呼吸末气道压力均为0。D组大鼠在机械通气的同时接受盐酸右旋美托咪啶溶液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0.5μg/(kg·h)。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肺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组和D组肺部有明显病理改变,且干湿重比、总蛋白、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TNF-α和p-ERK1/2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与H组相比,D组肺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ERK1/2磷酸化水平和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静脉输注能显著减轻呼吸机所造成的肺损伤,减少肺部炎症因子的产生,并抑制ERK1/2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肺损伤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 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肾上腺素α_2受体调控MAPK通路对VILI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婧 忽新刚 +4 位作者 黎镇赐 于霖 丁宁 许立新 佘守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37-4039,共3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_2受体调控的炎症信号传导MAPK通路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8 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20 mL/kg,呼吸频率50次/mi...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_2受体调控的炎症信号传导MAPK通路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常规潮气量通气组(C,8 mL/kg,呼吸频率9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组(H,20 mL/kg,呼吸频率50次/min),大潮气量通气盐酸右旋美托咪啶处理组(D,参数设置同H组),大潮气量通气育亨宾处理组(Y,参数设置同H组),大潮气量通气+盐酸右旋美托咪啶+育亨宾处理组(D+Y,参数设置同H组)。观察肺部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IL-6和IL-10,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其和磷酸化水平。结果:和C组相比,H组、D组、Y组和D+Y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BALF中的TNF-α、IL-1β、IL-6、IL-10和MIP-2,以及肺部磷酸化ERK1/2均有明显增高。H组、Y组和D+Y组相比,D组肺组织和BALF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结论:α_2受体激动剂能通过调控MAPK通路显著减轻VILI所造成的肺部炎症反应,提示α_2受体在VILI所造成的肺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盐酸右旋美托咪啶 育亨宾 炎症 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
下载PDF
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可通过调节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磷酸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凯臣 梁婷婷 +1 位作者 何正卓 王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37,共3页
目的 探讨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EAF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干扰前列腺癌细胞C4-2和22Rv1中EA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 目的 探讨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EAF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干扰前列腺癌细胞C4-2和22Rv1中EA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质粒转染的方法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EAF2后检测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干扰EAF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ERK抑制剂PD184352同时抑制ERK磷酸化后,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扰EAF2表达后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过表达EAF2的表达后ERK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性下降,在C4-2细胞中干扰EAF2的表达,检测到增殖细胞的百分比从(19.7±1.5)%升高至(30.8±0.8)%(P=0.001)。但同时抑制细胞中ERK的磷酸化后,增殖细胞的百分比从(30.8±0.8)%降至(21.9±0.5)% (P=0.013)。在C4-2细胞中干扰目标基因EAF2的表达后,检测到迁移细胞的数量从(104±12)个升高至(203±17)个(P=0.002)。但同时抑制细胞中ERK的磷酸化后,迁移细胞的数量从(203±17)个降至(123±11)个(P=0.011)。结论 EAF2的表达和ERK的磷酸化水平相关,EAF2可能通过调节ERK的磷酸化水平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RNA聚合酶2延长因子相关因子2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原文传递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瑞萍 吴毅 胡永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中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8w的游泳训练。结果:运动组大鼠游泳8w后骨骼肌中蛋白激... 目的:观察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中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8w的游泳训练。结果:运动组大鼠游泳8w后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程度均增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结论:运动可激活正常骨骼肌中胰岛素信号传递两大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这可能是运动增强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转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蛋白激酶B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潘峰 郭夏青 +1 位作者 沈江宜 苏志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2-1217,I0016,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大黄素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0)、模型组(n=70)和大黄素组(n=70)。模型组和大...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大黄素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将2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0)、模型组(n=70)和大黄素组(n=70)。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黄素组大鼠在建模前30 min给予大黄素腹腔注射。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皮质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和脑梗死灶;大黄素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8.331,t=3.538,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t=9.507,P<0.05),缺血侧脑组织皮质细胞凋亡率降低(t=57.593,P<0.05),缺血侧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4.088,t=4.463,t=10.659,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5.035,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丹参素通过MEK/ERK信号通路抑制肝纤维化 被引量:21
6
作者 彭汝琴 王绍展 +1 位作者 王媛媛 原永芳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素给药组(低剂量组20 mg·kg-1和高剂量组40 mg·kg-1),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周2次50%CCl4/...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素给药组(低剂量组20 mg·kg-1和高剂量组40 mg·kg-1),每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周2次50%CCl4/橄榄油溶液(1 m L·kg-1)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治疗组大鼠分别每日1次腹腔注射丹参素20、40 mg·kg-1。8周后处死所有实验大鼠,观察其肝脏形态和肝脏指数的变化,HE和VG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ST、ALT)和肝纤维化指标(PⅢNP、collagenⅣ、HA、LN),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同时结合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探究丹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细胞外基质的降解(MMP-13、MMP-1、TIMP-1、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血管生成及调控因子(VEGF、β-FGF、PD-ECGF)及肝脏星状细胞激活因子(α-SMA,TGF-β,Desmin,Vimentin)m RNA的表达,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 3、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研究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激活与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素给药组显著提高大鼠肝功能指标,并降低其肝纤维化程度,同时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形态也获得了改善(P<0.05);丹参素增强Bax、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时的同时能降低Bcl-2及总caspase 3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素能促进肝脏星状细胞的凋亡,有效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降低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表达,抑制肝脏星状细胞的激活。同时丹参素能够降低肝组织中p-ME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丹参素可通过调节MEK/ERK信号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分裂原活化抑制剂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MEK/ERK信号途径
下载PDF
手针干预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想 许明敏 +12 位作者 姜会梨 卢峻 张旭辉 赵冰骢 杨昕婧 孙阳 高兴周 梁星辰 俞秋云 冯世醒 李宇飞 于淼 图娅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05-710,共6页
目的:观察在阻断剂PD 98059特异性阻断下,针刺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前额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ERK 1/2(p-ERK 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在阻断剂PD 98059特异性阻断下,针刺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前额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ERK 1/2(p-ERK 1/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模型+DMSO组、模型+ERK通路阻断剂(简称阻断剂)组、针刺+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方法造模21d。针刺干预选取"百会""印堂",于每日造模前30 min进行,每次10min,共21d。氟西汀组与氟西汀+阻断剂组于造模前30min给予氟西汀灌胃。模型+DMSO组于造模前1h给予DMSO侧脑室注射,模型+阻断剂组、针刺+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于造模前1h予侧脑室注射阻断剂。通过糖水消耗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ERK 1/2、p-ERK1/2和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前额叶p-ERK 1/2、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p-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1),BDNF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P<0.01),模型+阻断剂组糖水消耗量减少(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阻断剂组糖水消耗量、p-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各组大鼠ERK 1/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上调前额叶ERK1/2的磷酸化水平,增加BDNF蛋白表达,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阻断剂PD 98059
原文传递
小檗碱减轻幽门螺杆菌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宁南 万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3-2286,2292,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p感染GES-1细胞,加入小檗碱(5,10和20μmol/L)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幽门螺杆菌(Hp)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p感染GES-1细胞,加入小檗碱(5,10和20μmol/L)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8的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p-ERK1/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可抑制GES-1细胞活力、促进GES-1细胞凋亡、诱导GES-1细胞分泌IL-1β和IL-8、增加LDH活性、增加GES-1细胞内p-ERK1/2及Bax蛋白水平并降低Bcl-2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Hp感染组比较,中、高剂量小檗碱均可逆转Hp对GES-1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细胞IL-1β及IL-8分泌、LDH活性和GES-1细胞内p-ERK1/2、Bax及Bcl-2蛋白水平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与高剂量小檗碱组比较,PD98059联合小檗碱可进一步逆转Hp对GES-1细胞上述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抗炎、增加细胞活力和抗凋亡来减轻Hp诱导的GES-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幽门螺杆菌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PKC和ERK1/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钟健 祝之明 杨永健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3,共3页
采用Westernblot、氚 胸腺嘧啶 ( 3H TdR)和氚 亮氨酸 ( 3H Leu )掺入等技术和方法 ,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和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 1 7) ]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观察和分析Ang ( 1 7)对VSMCs增殖及蛋白激酶C (PKC)... 采用Westernblot、氚 胸腺嘧啶 ( 3H TdR)和氚 亮氨酸 ( 3H Leu )掺入等技术和方法 ,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和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 1 7) ]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观察和分析Ang ( 1 7)对VSMCs增殖及蛋白激酶C (PKC)和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表达的影响。Ang ( 1 7)能明显抑制基础和AngⅡ刺激下的VSMCsPKC ζ和ERK1/ 2蛋白表达 (P <0 0 1或P <0 0 5 ) ,减少3H TdR和3H Leu掺入量 (P <0 0 1或P <0 0 5 )。结果提示 ,Ang ( 1 7)对V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 ,这可能与影响PKC ζ和ERK1/ 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蛋白激酶C 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抑制作用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glycine site and GluN2B subunit of NMDA receptors is necessary for ERK/CREB signaling cascade in 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in rats:Implications for affective pain 被引量:15
10
作者 Hong Cao Wen-Hua Ren +2 位作者 Mu-Ye Zhu Zhi-Qi Zhao Yu-Qiu Zh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7-87,共11页
Objective The 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rACC) is implicated in processing the emotional component of pain.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Rs)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rACC and mediate painrelated ... Objective The 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rACC) is implicated in processing the emotional component of pain.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 (NMDARs)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rACC and mediate painrelated affect by activating a signaling pathway that involves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protein ki- nase A (PKA) and/or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ERK)/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CREB).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NMDAR glycine site and GluN2B subunit to the activation of ERK and CREB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rat rACC.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 sis were used to separately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ERK (pERK) and phospho-CREB (pCREB) in vitro and in vivo. Double immunostaining was also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localization of pERK and pCREB. Results Both bath application of NMDA in brain slices in vitro and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formalin into the rat hindpaw in vivo induc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pERK and pCREB in the rACC, which was inhibited by the NMDAR antago- nist 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 Selective blockade of the NMDAR GluN2B subunit and the glycine- binding site, or degradation of endogenous D-serine, a co-agonist for the glycine si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up- regulation of pERK and pCREB expression in the rACC. Further, the activated ERK predominantly colocalized with CREB. Conclusion Either the glycine site or the GluN2B subunit of NMDARs participates in the phosphorylation of ERK and CREB induced by bath application of NMDA in brain slices or hindpaw injection of 5% formalin in rats, and these might be fundamental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pain a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glycine site GIuN2B D-SERINE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signaling pathway 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原文传递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究延胡索乙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俊玲 吴曼 +1 位作者 李颖 陈智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765-771,共7页
目的: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乙素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组(20 mg·kg^(-... 目的: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探讨延胡索乙素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及心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组(20 mg·kg^(-1))、阳性对照组(培哚普利,0.36 mg·kg^(-1))、通路抑制剂组(SB203580,800μg·kg^(-1))、通路激活剂组(茴香霉素,10 mg·kg^(-1))、延胡索乙素+激活剂组(20 mg·kg^(-1)+10 mg·kg^(-1)),每组20只;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采用苏木⁃伊红(HE)、马森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密度变化;检测左室功能及心肌肥厚指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ngⅡ⁃激活蛋白激酶C(PKC1)⁃MAPK/ERK⁃心肌增强因子(MEF2A)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严重,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肥厚指数升高,左心室功能下降,血清AngⅡ及ALD水平升高,PKC1⁃MAPK/ERK⁃MEF2A介导的与心肌细胞肥厚及纤维化发展有关的通路蛋白升高(P<0.05)。延胡索乙素可缓解大鼠心肌梗死损伤,改善心肌肥厚及心室功能,抑制PKC1⁃MAPK/ERK⁃MEF2A通路活化(P<0.05),且其抑制通路活化及改善心衰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及MAPK通路抑制剂组相近。MAPK/ERK通路激活剂可加重心肌梗死及心衰症状,并减弱延胡索乙素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延胡索乙素可通过抑制MAPK/MAPK通路活化,降低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梗死后心力衰竭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小鼠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吴越 顾永春 +1 位作者 汤颖 吴巧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1)体内实验: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低浓度甘草酸(25 mg/kg)组...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1)体内实验: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低浓度甘草酸(25 mg/kg)组、高浓度甘草酸(100 mg/kg)组、U0126(0.1 mg/kg)干预组及SB203580(5 mg/kg)干预组各10只。末次激发24 h后,肺组织HE和AB-PAS染色,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ERK1/2和p38 MAPK的相对表达量。(2)体外实验:磁珠分选哮喘小鼠脾脏CD4+T细胞,经抗CD3单抗(1 μg/ml)(CD3组)预处理后,分别以不同浓度甘草酸(10 μg/ml、100 μg/ml)、U0126(10 μmol/L)及SB203580(10 μmol/L)干预,培养72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CD4+T细胞ERK1/2和p38 MAPK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1)体内实验:哮喘组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血管壁及管周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化生,管腔黏液高分泌,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及SB203580干预组的气道炎症反应和上皮杯状细胞化生程度较哮喘组轻。免疫组化结果: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肺组织p-ERK1/2表达(0.090±0.022、0.072±0.017)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143±0.022)(均P〈0.05);高浓度甘草酸组和SB203580干预组肺组织p-p38 MAPK表达(0.072±0.019、0.061±0.015)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121±0.022)(均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肺组织p-ERK1/2表达(0.385±0.186、0.117±0.051)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783±0.133)(均P〈0.05);高浓度甘草酸组和SB203580干预组肺组织p-p38 MAPK表达(0.275±0.089、0.108±0.043)均显著低于哮喘组(0.649±0.095)(均P〈0.05)。(2)体外实验:高浓度甘草酸组和U0126干预组p-ERK1/2表达(0.579±0.184、0.249±0.082)均显著低于CD3组(1.028±0.147)(均P〈0.05);高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甘草酸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小鼠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调控MEK-ERK-MLCK通路影响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丁少桢 丁浩 +4 位作者 梅俏 刘晓昌 胡静 胡咏梅 许建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通过调控MEK-ERK-MLCK通路影响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NS皮下注射+NS灌肠),B组为正常对照+Hcy注射组(Hcy皮下注射+NS灌肠),C组为TNBS模型组(NS...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通过调控MEK-ERK-MLCK通路影响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NS皮下注射+NS灌肠),B组为正常对照+Hcy注射组(Hcy皮下注射+NS灌肠),C组为TNBS模型组(NS皮下注射+TNBS灌肠),D组为TNBS模型+Hcy注射组(Hcy皮下注射+TNBS灌肠)。建立高Hcy血症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结束时取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结肠匀浆检测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MEK、ERK、p-ERK、MLCK、p-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MLCK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Hcy皮下注射组大鼠DAI及HI评分增高,结肠匀浆MPO活性增高,小肠黏膜组织MEK、ERK、p-ERK、MLCK、p-MLCK蛋白表达水平增加,MLCK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结论 Hcy增加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可能与调控MEK-ERKML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炎症性肠病 肠黏膜通透性 紧密连接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Z-没药甾酮经ERK/MAPK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祛腐生肌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洋 陈庆良 张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7-562,共6页
目的探讨Z-没药甾酮(Z-GS)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祛腐生肌作用及机制。方法65只大鼠留取10只作为健康组,其余大鼠建立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 目的探讨Z-没药甾酮(Z-GS)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祛腐生肌作用及机制。方法65只大鼠留取10只作为健康组,其余大鼠建立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剂+Z-GS组、Z-GS组、阳性对照组(n=11)。健康组不做任何干预,模型组予以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抑制剂+Z-GS组外用PD98059+Z-GS制剂,Z-GS组外用Z-GS制剂,阳性对照组外用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剂,持续用药4周。记录模型组、抑制剂+Z-GS组、Z-GS组、阳性对照组干预后4周内皮肤溃疡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变化;HE染色观察皮肤溃疡创面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ting检测模型组、抑制剂+Z-GS组、Z-GS组大鼠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从模型组到抑制剂+Z-GS组、Z-GS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率依次增高,呈时间依赖性(P<0.05),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依次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新生皮肤结构近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少见,毛细血管含量丰富,胶原纤维较粗;抑制剂+Z-GS组、Z-GS组表皮明显增厚,创面覆盖较厚痂皮,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血管含量丰富,胶原纤维细少;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抑制剂+Z-GS组、Z-GS组新生皮肤欠完整,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多,毛细血管、胶原纤维欠丰富。从模型组到抑制剂+Z-GS组、Z-GS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MAPK(p-MAP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Z-GS可能通过激活ERK/MAPK通路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发挥祛腐生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没药甾酮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糖尿病 皮肤溃疡 祛腐生肌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彭江华 马建永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终浓度为20μmol·L^-1的甘草次酸处理,对照组以5μmol·L^-1的依托泊苷处理,空白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以MT...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终浓度为20μmol·L^-1的甘草次酸处理,对照组以5μmol·L^-1的依托泊苷处理,空白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以MTT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以Wound Healing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迁移能力,以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24 h后,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MDA-MB-231细胞活率分别为(99. 65±0. 21)%,(64. 64±6. 18)%,(60. 16±8. 42)%,干预48 h后分别为(98. 26±0. 32)%,(45. 12±4. 25)%,(36. 18±6. 47)%;干预48 h时,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4. 17±4. 67)%,(35. 48±5. 12)%,(32. 45±6. 14)%,细胞p-ER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85±0. 12,0. 52±0. 11,0. 36±0. 1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69±0. 06,0. 41±0. 12,0. 36±0. 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甘草次酸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与抑制ERK1/2通路活化,下调MMP-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甘草次酸 增殖抑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山柰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谭蓓蓓 郭婧澜 +4 位作者 刘倩 王莉莎 甘西伦 何芸 陈伯勋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通过18F-氟化钠PET CT法研究山柰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膝关节股骨下端注射RM-1细胞悬浮液建立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另取正... 目的通过18F-氟化钠PET CT法研究山柰酚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膝关节股骨下端注射RM-1细胞悬浮液建立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0只。手术后,2个剂量实验组立刻给予山柰酚10,30 mg·kg^-1。以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p-ERK)和磷酸化p-p38(p-p3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灰度值),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p-ERK/ERK比值分别为0.64±0.12,1.25±0.43,0.89±0.36和0.77±0.47;这4组的p-p38/p38比值分别为0.28±0.09,0.75±0.15,0.53±0.24和0.37±0.19;这4组的TNF-α含量分别为(23.43±6.42),(43.93±5.82),(32.48±6.59)和(24.73±7.21)μmo L·L^-1。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山柰酚可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发挥抗前列腺癌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前列腺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HMGB1对人肺成纤维细胞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全宇 王振兴 +3 位作者 孙中莉 季节 郝丽君 王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中诱导免疫损伤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ERK1/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中诱导免疫损伤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刺激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ERK1/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HMGB1刺激HFL1后以上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含药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方法,以5%,10%,15%,20%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来干预HMGB1诱导刺激的HFL1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总蛋白中ERK1/2,胞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MGB1刺激组诱导后ERK1/2蛋白,胞浆和胞核中NF-κB p65蛋白及IL-1β含量的表达均增高(P<0.05,P<0.01);与20%空白血清预培养加HMGB1组比较,HMGB1刺激组诱导后ERK1/2蛋白,胞浆和胞核中NF-κB p65蛋白及IL-1β含量的表达均增高(P<0.05);与HMGB1刺激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各组能够降低ERK1/2蛋白,胞浆和胞核中NF-κB p65蛋白及IL-1β含量的表达,其中15%和2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降低ERK1/2的表达(P<0.05);胞浆1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和胞核20%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降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15%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降低IL-1β的含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可抑制HMGB1引起的人肺成纤维细胞中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IL-1β等炎症因子分泌。提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调控人肺成纤维细胞中ERK1/2/NF-κB信号通路,防治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 特发性肺纤维化 人肺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核转录因子-κB 补阳还五汤
原文传递
沙参麦冬汤通过调节EGFR/MEK/ERK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晓黎 任小宁 +3 位作者 樊一波 庞鹏宇 任红艳 马静维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10期1707-1713,共7页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ROD)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制备ROD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株A549,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OD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干预浓度;将A549细... 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ROD)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制备ROD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株A549,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OD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干预浓度;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阿法替尼组、20%ROD组、20%ROD+EGFR激活剂NSC 228155组;给予相应的干预后,采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GFP-LC3转染检测细胞自噬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ROD含药血清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20%ROD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20%ROD含药血清可显著减少细胞集落数,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GFP-LC3斑点数,并降低Ki-67、p62蛋白水平和p-EGFR/EGFR、p-MEK/MEK和p-ERK/ERK比值,升高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和LC3II/LC3I比值(P<0.05);EGFR抑制剂Afatinib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和EGFR/MEK/ERK通路的作用与ROD含药血清相似;使用NSC 228155激活EGFR/MEK/ERK通路可显著减弱ROD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诱导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ROD含药血清可有效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MEK/ER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自噬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参芎化瘀胶囊通过MAPK/ERK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徐一 许仁军 +1 位作者 杨黎萍 戴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1期1906-1911,共6页
目的探究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ACO)法构建脑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I/R模型组、参芎化瘀胶囊组(SHC)、尼莫地平组和MEK1/2激活剂TPA组,每组30只,另取30只作为假手术组。术后... 目的探究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MACO)法构建脑I/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I/R模型组、参芎化瘀胶囊组(SHC)、尼莫地平组和MEK1/2激活剂TPA组,每组30只,另取30只作为假手术组。术后2 h,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TPA经脑室给药,连续5 d,每日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含0.5%DMSO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处理。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采用Longa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红四氮唑(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WB)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及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EK1/2、p-MEK1/2、ERK1/2和pERK1/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HC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 <0.05),脑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 <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05),TPA可抑制这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SHC组p-MEK1/2、p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 <0.05),可被TPA抑制。结论参芎化瘀胶囊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芎化瘀胶囊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东隶 杨传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4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及心肌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1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CHF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灌胃,模型组、对照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35 d;同时,模型组和治疗组继续每周腹腔注射阿霉素1次。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检查大鼠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短缩分数(FS)、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HE染色观察大鼠心室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ERK、p-ERK及促心肌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S、CO、LVEF均降低,LVEDD、LVESD、LVPWD、LVMI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S、CO、LVEF均升高而LVMI降低(P均<0.05)。模型组心肌细胞较对照组出现排列紊乱、细胞肥大增粗、细胞间质增加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而治疗组心肌细胞上述变化均明显减轻。治疗组、模型组ERK、p-ERK、TGF-β1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治疗组p-ERK、TGF-β1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均<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抑制CHF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减轻心室肥厚,延缓心肌间质重构,从而提高心脏功能;这可能与其抑制EFR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通路,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比索洛尔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