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隙非限制性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段亮 肖明第 +3 位作者 游庆军 王文祖 杨迪成 王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孔隙非限制性聚对二氧环己酮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移植至颈总动脉动物模型,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静脉移植,n=24)和实验组(静脉移植+血管外支架,n=24... 目的探讨大孔隙非限制性聚对二氧环己酮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移植至颈总动脉动物模型,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静脉移植,n=24)和实验组(静脉移植+血管外支架,n=24)。于术后4周、12周分别取出移植静脉,行病理学检查测量内膜、中膜的厚度和面积,对增殖细胞核抗原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计算细胞增殖率。结果48只兔无手术和术后死亡,移植血管全部通畅。实验组血管外支架与移植静脉壁之间形成富含毛细血管的"新生外膜"。术后4周和12周实验组管腔面积大于对照组,而中膜面积、内膜面积、中膜厚度和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实验组细胞增殖率(22%±11%)低于对照组(37%±15%,P<0.05);术后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较术后4周降低,而实验组细胞增殖率(8%±5%)低于对照组(16%±9%,P<0.05)。结论大孔隙非限制性聚对二氧环己酮血管外支架通过刺激外膜滋养血管生成、改善静脉壁缺血和缺氧、减小移植静脉壁的轴向应力,而达到减轻内膜和中膜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静脉 内膜增生 外支架 聚对二氧环己酮
下载PDF
Effect of external stents on prevention of intimal hyperplasia in a canine vein graft model 被引量:8
2
作者 ZOU Rong-jiang ZOU Liang-jian +4 位作者 HUANG Sheng-dong WANG Yin HAN Lin JI Guang-yu XU Zhi-y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264-2267,共4页
Background External stents have been used to reduce intimal hyperplasia of vein graf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size of an external stent appropriate for a particular graft by comparing vein gra... Background External stents have been used to reduce intimal hyperplasia of vein graf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size of an external stent appropriate for a particular graft by comparing vein grafts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external stents. Methods A series of paired trials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femoral vein grafts with different sizes of external stents, where 30 modeled canine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6-mm external stent vs non-stent control, 4-mm vs 6-mm external stent, and 4-mm vs 8-ram external stent. At day 3 after operation,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was done to observe blood flow in the lumen. Four weeks later, CDFI was re-checked and the veins were harvested, stained and measured. Results All grafts were patent without formation of thrombosis. External st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timal thickness of the vein grafts with a 6-mm external stent compared with the vein grafts without external stents (P〈0.05).The vein grafts with the 4-mm external stent had similar intimal, medial and adventitial thicknesse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the 6-mm external stent and the 8-mm external stent. Conclusions External stents can reduce intimal hyperplasia of vein grafts. Stent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exert the similar effect on prevention of intimal hyperpl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in graft HYPERPLASIA external stent
原文传递
可降解壳聚糖血管外周支持与静脉移植物早期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斌 吴清玉 +3 位作者 李巅远 阮英茆 宋民 谢涌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 探讨可降解壳聚糖血管外周支持 (CES)对静脉移植物 (VG)早期结构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提高VG通畅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兔右颈内静脉端 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建立静脉移植模型 ,以有无CES干预分为支架组与无支架组 (每组 ... 目的 探讨可降解壳聚糖血管外周支持 (CES)对静脉移植物 (VG)早期结构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提高VG通畅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兔右颈内静脉端 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建立静脉移植模型 ,以有无CES干预分为支架组与无支架组 (每组 2 4只兔 )。术后 1、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观察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 结果 CES在术后 2周开始降解。支架组VG ,术后 1~ 2周内膜、中膜的厚度和面积、PCNA指数在术后 1周轻度增加 ,1~ 2周维持稳定 ,术后 2周分别为(2 6 3± 3 7) μm、(2 6 0± 1 9) μm、(0 5 6± 0 0 8)mm2 、(0 34± 0 0 5 )mm2 与 (11 5± 2 1) % ,明显低于无支架组的 (5 6 4± 9 4 ) μm、(47 6± 4 9) μm、(1 17± 0 0 8)mm2 、(1 2 0± 0 4 3)mm2 与 (36 6± 2 9) % (P <0 0 1) ;术后 4周虽然又增加 ,分别为 (31 7± 1 6 ) μm、(31 7± 1 6 ) μm、(0 72± 0 12 )mm2 、(0 4 2± 0 0 6 )mm2 与 (13 4± 1 2 ) % ,但仍低于无支架组的 (76 8± 8 0 ) μm、(5 7 4± 9 5 ) μm、(1 2 7± 0 17)mm2 、(1 2 7± 0 0 9)mm2 与 (16 8± 2 2 ) % (P <0 0 5 )。结论 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壳聚糖 血管外周支持 静脉移植物 结构
原文传递
桡骨骨折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对腕关节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稳 方庆 蔡贤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骨折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桡骨骨折病人116例,采用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均进行随访,对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类型、是否为复杂粉碎性骨折、是否肿... 目的探讨桡骨骨折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桡骨骨折病人116例,采用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均进行随访,对年龄、性别、骨密度、骨折类型、是否为复杂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外固定支架时间等8个因素进行χ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依据Gartland-Werley对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治疗后的腕关节评分,优良组92例,占79.31%,可差组24例,占20.69%。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OR=1.699,95%CI:1.621~1.781),骨密度(OR=2.387,95%CI:2.342~2.433),骨折类型(OR=2.117,95%CI:1.988~2.254),是否为复杂粉碎性骨折(OR=1.522,95%CI:1.501~1.54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是否严重粉碎行骨折是影响桡骨骨折外支架复位联合克氏针对腕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支架 克氏针 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海峰 顾三军 +6 位作者 寿奎水 殷渠东 孔友谊 吴永伟 陆尧 包岳丰 徐可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97-799,803,共4页
目的:通过内固定手术与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结果对比,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9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43例(观... 目的:通过内固定手术与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结果对比,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9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43例(观察组)和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43例(对照组),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定:疼痛、主动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7例,少于对照组(11例),临床疗效稍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类型及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保证关节的稳定性,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外支架 内固定手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沈杰 王成刚 +1 位作者 马爱英 王良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评价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脉(IVC)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癌伴IVC梗阻患者经MRA和(或)DSA检查,分为外压型和栓塞型IVC梗阻。其中,47例外压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6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37例栓塞型IVC梗阻分为... 目的评价内支架置入对不同类型下腔静脉(IVC)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癌伴IVC梗阻患者经MRA和(或)DSA检查,分为外压型和栓塞型IVC梗阻。其中,47例外压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6例(A组)和对照组21例(B组);37例栓塞型IVC梗阻分为支架置入组20例(C组)和对照组17例(D组)。有适应证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果经治疗后,A组和C组患者近期(1周内)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6.2%和90.0%(P>0.05);中期(6周后)梗阻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6%和30.0%(P<0.05);支架内再梗阻率分别为30.8%和75.0%(P<0.05)。A组和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0d和120d(P<0.05)。C组和D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7d和55d(P>0.05)。结论对于外压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能显著改善患者梗阻症状,延长生存期,主张积极施行内支架置入术;对于栓塞型IVC梗阻,置入内支架后发生再梗阻率较高,并不能延长生存期,可作为一种有限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梗阻 外压 栓塞 支架
下载PDF
外支架对移植静脉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褚红军 滕忠照 +1 位作者 纪广玉 邹良建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9,共10页
自体静脉移植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阻塞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移植静脉重建引起的再狭窄严重影响通畅率。研究表明,静脉和动脉之间几何尺寸与力学性质的不同以及力学环境的差异是吻合口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在动脉环境下,静脉桥路被... 自体静脉移植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阻塞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移植静脉重建引起的再狭窄严重影响通畅率。研究表明,静脉和动脉之间几何尺寸与力学性质的不同以及力学环境的差异是吻合口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在动脉环境下,静脉桥路被严重扩张,桥路的内半径要比宿主动脉的大很多,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桥路管壁中的应力水平,而且也促使吻合口附近涡流的形成。管壁中增高的周向应力和由于涡流引起的紊乱的切应力是静脉桥路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静脉桥路的通畅率,外支架的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外支架除了可以加强静脉桥路壁强度,降低管壁中的周向应力外,还可以消除吻合口附近的涡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文将综述外支架保护静脉桥路的研究历史以及目前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移植 外支架 吻合口 再狭窄 应力
下载PDF
外置支架防止胆肠吻合口狭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梁云鹏 韩德恩 +2 位作者 王秋实 吴德全 汪鹰扬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对胆肠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制作白兔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模型,在吻合口处放置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并设不放支架组作对照。6个月后,将各组白兔处死,取胆肠吻合口处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对胆肠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制作白兔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模型,在吻合口处放置自行设计的外置支架;并设不放支架组作对照。6个月后,将各组白兔处死,取胆肠吻合口处的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立体学分析,并同时测定血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值。结果短期内外置支架能够防止胆肠吻合口狭窄。结论外置支架支撑作用能防止胆肠吻合口瘢痕过度增生,避免产生向心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支架 胆肠吻合 狭窄
下载PDF
血管外PHA生物支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家军 董念国 +3 位作者 孙宗全 苏刚 陈新忠 邓勇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外聚羟基烷酸酯(PHA)可降解生物支架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再狭窄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袖套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根据有无支架干预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血管外聚羟基烷酸酯(PHA)可降解生物支架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再狭窄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袖套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根据有无支架干预分为对照组和支架组。术后1、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应用病理形态学方法检测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移植静脉局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的表达。结果支架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程度、PCNA指数、NF-κB和TGF-1β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PHA可降解生物支架防治移植静脉狭窄有一定作用,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F-κB、TGF-1β的表达及促进移植静脉外膜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支架 移植物 静脉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犬颈外动脉内支架置入对被覆盖分支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吻 赵文元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通过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观察支架置入后不同时间对置入段分支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性。方法将11个血管内支架置入11只杂种犬颈外动脉,分别于支架置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观... 目的通过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观察支架置入后不同时间对置入段分支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脑血管疾病安全性。方法将11个血管内支架置入11只杂种犬颈外动脉,分别于支架置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观察分支血管是否通畅、是否狭窄或闭塞及分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是否受影响。结果10枚支架放置成功。即刻血管造影,主干血管通畅率100%,10枚支架置入10根主干血管,共覆盖了12根分支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造影见开口于支架置入段血管的分支血管均保持通畅,术后1个月时造影可见新生内膜覆盖支架,内膜光滑,厚度均匀。3个月造影显示2例分支血管开口轻度狭窄,但对分支血管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犬颈外动脉血管内支架置入即刻对分支血管无影响,短期造影随访可见2例分支血管开口略有狭窄,但对血液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动脉 支架
原文传递
Manage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cases after failed external dacryocystorhinostomy using endoscopic technique with a novel lacrimal ostium stent 被引量:3
11
作者 Bo Yu Yun-Hai Tu +3 位作者 Guang-Ming Zhou Jie-Liang Shi En-De Wu Wen-Can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2年第3期413-419,共7页
AIM: To demonstrate the outcomes of 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 with an novel lacrimal ostium stent(LOS) which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epiphora after failed external dacryocysto... AIM: To demonstrate the outcomes of endoscopic 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 with an novel lacrimal ostium stent(LOS) which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epiphora after failed extern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x-DCR)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failed Ex-DCR.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 and December 2017, the clinic data of 29 cases suffered from recurrent epiphora after failed Ex-DCR was reviewed.The LOS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ostium at the end of the revisional surgery.The causes of failed Ex-DCR were analyzed before revisional surgeries.Outcome of revisional surgeries with the new device were evaluated as well.RESULTS: The major causes of failure of the external approach were synechiae formation in the nasal ostium(29/29), followed by inadequate removal of the bony wall(21/29), nasal synechiae formation between lateral wall of nose and middle turbinate(11/29), and the bone opening was not in good location(7/29).The rate of success after revisional surgery was 82.76%.Re-obstruction of the ostiums were found in 5 failed cases.CONCLUSION: Endoscopic approach with a novel LOS may be an effective procedure to manage recurrent epiphora after previous failed Ex-DCR surgery.Synechiae formation in the nasal ostium and inadequate removal of the bony wall were the major causes of failure of Ex-D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rnal dacryocystorhinostomy FAILED endoscopic technique lacrimal ostium stent
下载PDF
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文标 郑家豪 《现代医学》 2003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 ,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静脉桥管壁过度扩张导致管壁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 ,内膜与中膜增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粥样斑块 ,是静脉桥晚期再狭窄的重要原因。静脉桥外放置血管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 ,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静脉桥管壁过度扩张导致管壁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 ,内膜与中膜增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粥样斑块 ,是静脉桥晚期再狭窄的重要原因。静脉桥外放置血管外支架可限制管壁过度扩张 ,减轻管壁损伤 ,有效抑制增生的血管新内膜及内膜下泡沫细胞的形成 ,预防静脉桥的再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桥 再狭窄 血管外支架
下载PDF
PDS血管外支架体外毒性和体内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游庆军 段亮 +3 位作者 肖明第 杜晓东 王峰 蒋锡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外支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的体外毒性和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MTT法进行PDS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并进行体内植入降解实验。结果PDS网状支架材料对细胞形态、生长代谢和增... 目的观察血管外支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的体外毒性和体内生物相容性。方法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MTT法进行PDS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并进行体内植入降解实验。结果PDS网状支架材料对细胞形态、生长代谢和增殖不构成损害;PDS在体内12周左右开始加速降解,24周完全降解吸收,炎性反应也减退消失,材料区域被新生纤维组织取代,降解过程中未对周围组织产生不良刺激。结论PDS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组织反应轻,可满足体内植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氧环己酮 细胞毒性 生物相容性 血管外支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雪峰 董念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6期915-918,共4页
尽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动脉桥血管被广泛使用且远期通畅率高,但大隐静脉移植物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最多的桥血管,而大隐静脉移植物术后10年通畅率大约60%。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等。防... 尽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动脉桥血管被广泛使用且远期通畅率高,但大隐静脉移植物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最多的桥血管,而大隐静脉移植物术后10年通畅率大约60%。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等。防治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血管外支架。现就上述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移植物 内膜增生 外支架
下载PDF
医用化学胶外支架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龙圣 高铭鑫 +3 位作者 于文渊 李波 顾承雄 于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 探讨医用化学胶作为血管外支架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的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200例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目的 探讨医用化学胶作为血管外支架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的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200例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为三支病变,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喷胶组和未喷胶组,各100例.喷胶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在静脉旁路移植血管表面喷涂医用化学胶.未喷胶组: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18年6月随访该200例患者,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近期心绞痛复发症状、近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目前生存状况等.汇总比较所得数据资料.结果 喷胶组随访率96%,未喷胶组随访率92%.与未喷胶组相比较,喷胶组出现胸痛、心绞痛等症状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23.96%对40.22%,P<0.05),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闭塞率显著下降(29.17%对55.43%,P<0.05),心因性死亡事件发生比例明显下降(1.04%对6.52%,P<0.05),总死亡事件发生比例明显下降(4.17%对11.96%,P<0.05),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比例显著下降(9.38% 对21.7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喷胶组出现心衰及再发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相对更少,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ACCE为随访终点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喷胶组明显优于未喷胶组.结论 医用化学胶作为血管外支架有益于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为有效防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提供了可靠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化学胶 血管外支架 静脉旁路移植血管 再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渊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6期52-53,共2页
目的为了具体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际临床效果,特实施本次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段设定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研究样本主要采集自我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样本具体数量为110例,以... 目的为了具体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际临床效果,特实施本次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段设定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研究样本主要采集自我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样本具体数量为110例,以治疗方法差异作为患者分组的参考依据,常规组患者主要采取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主要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治疗后进行伤椎高度、ODI指数与伤椎疼痛程度的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伤椎高度、ODI指数与伤椎疼痛程度均优于常规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均要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科学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伤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外支架 疼痛
下载PD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ns-sinus gastric stent placement and drainage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external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minimal access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17
作者 Yuhui Chen Maosheng Su +2 位作者 Xianlei Xin Zhiwei Liu Shouwang Cai 《Journal of Pancreatology》 2022年第4期146-150,共5页
Background:Persistent external pancreatic fistula(EPF)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duct disruption or disconnection can result from minimal access to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MARPN)in severe acute pancre... Background:Persistent external pancreatic fistula(EPF)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duct disruption or disconnection can result from minimal access to retroperitoneal pancreatic necrosectomy(MARPN)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which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clinicians and requires a long treatment duration.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ns-sinus gastric stent placement and drainage using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EPF after MARP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From August 2018 to December 2020,the data of 9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EPF treated with trans-sinus gastric stent placement and drainage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The main outcome measures were technical success rate,recurrence rate,new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morbidity,and mortality.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he procedure through clinic visits and imaging modalities.Results: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6 years(30-61 years).The median persistent EPF duration was 5 months(2-12 months).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41 months(range,20-47 months).The median operation time was 48 minutes(range,40-54 minutes),and 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was 100%.Seven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percutaneous drainage tubes of all patients were removed.Six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2 patients lost the stents,and one of thos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a pseudocyst,which gradually increased to a maximum diameter of 7 cm over 9 months.Therefore,a double pigtail drainage tube was plac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endoscope.The second of these 2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 or pseudocyst.Twelve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another 3 patients lost the stents;18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another 2 patients lost the stents.These patients had no recurrence as well.No other adverse events or deaths occurr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Conclusion:Trans-sinus tract gastric stent placement and drainage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EPF after MARPN in sev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technique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 Persistent external pancreatic fistula Trans-sinus gastric stent placement and drainage
原文传递
依那普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温小敏 吕键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CHD)支架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CHD支架术后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体外反搏,研究组...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CHD)支架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CHD支架术后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体外反搏,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依那普利。比较两组心电图效果、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CRP及Hcy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取体外反搏及依那普利治疗CHD支架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CRP及Hcy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利于提升疾病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体外反搏 冠心病 支架手术 心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体外放疗预防兔气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19
作者 李宗明 张全会 +3 位作者 韩新巍 焦德超 任克伟 路慧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小剂量放疗预防气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方法选用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体质量2.5~3.0 kg。采用气管切开联合尼龙毛刷刮擦黏膜方法制备良性气管狭窄动物模型。X线透视下置入镍钛合金裸支架。根据生物等效剂... 目的探讨体外小剂量放疗预防气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方法选用4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体质量2.5~3.0 kg。采用气管切开联合尼龙毛刷刮擦黏膜方法制备良性气管狭窄动物模型。X线透视下置入镍钛合金裸支架。根据生物等效剂量(BED)随机分为20 Gy组、30 Gy组、40 Gy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20 Gy组以分割剂量7 Gy/d照射2次,30 Gy组以分割剂量7 Gy/d照射3次,40 Gy组以分割剂量8 Gy/d照射3次,每2次照射间歇5 d,对照组不体外放疗。体外放疗后4、8周每组处死4只实验兔,处死前行胸部CT扫描,记录气管狭窄程度。结果气管狭窄模型制作4周,存活30只,2只分别死于肺部感染、气管黏膜水肿所致呼吸衰竭,补做2只均存活;气管狭窄率为42%~85%。体外放疗4、8周平均气管狭窄率,20 Gy组分别为(46.7±4.8)%、(52.9±3.6)%,30 Gy组分别为(36.2±4.7)%、(39.8±4.5)%,40 Gy组分别为(31.9±5.7)%、(34.8±5.2)%;对照组置入气管支架4、8周后平均气管狭窄率为(65.5±2.6)%、(80.7±3.8)%。实验组各组气管平均狭窄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 Gy组气管平均狭窄率大于30 Gy组、40 G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Gy组气管平均狭窄率大于40 Gy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Gy组1只实验兔体外放疗后死于气管穿孔所致纵隔感染。结论体外放疗可有效抑制气管支架置入术后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推荐应用30 Gy分次照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放疗 动物模型 良性 气管狭窄 支架 肉芽组织增生
下载PDF
人造血管外支架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兔移植静脉远期粥样硬化
20
作者 罗俊辉 邹良建 纪广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研究人造血管外支架在高胆固醇血症内环境下对移植静脉的远期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后将双侧颈静脉端-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上,随机分配一侧移植静脉加用静脉外支架(实验组)... 目的:研究人造血管外支架在高胆固醇血症内环境下对移植静脉的远期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后将双侧颈静脉端-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上,随机分配一侧移植静脉加用静脉外支架(实验组),另一侧不加外支架(对照组)。术后12周行超声检查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后取下移植静脉,测量其内中膜厚度、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VCAM-1阳性细胞分布情况,扫描电镜检查了解内皮细胞重塑情况。结果:超声检测提示支架组静脉血流为层流,对照组为涡流;支架组内中膜厚度及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泡沫细胞明显减少,脂质沉积减轻,未见粥样硬化斑块;支架组内中膜层内VCAM-1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显著(P<0.01);扫描电镜提示支架组内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大小一致,对照组内皮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大,大小不一致。结论:人造血管外支架可改善静脉血流动力学,促进内皮细胞良性重塑,减轻脂质沉积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泡沫细胞生成,最终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内环境下移植静脉远期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静脉 高胆固醇血症 粥样硬化 外支架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