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疑民法典起草中的“新人文主义”——评徐国栋《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3,共9页
文章对民法典编纂中的"新人文主义"思路提出三点商榷。第一,我国民法主要调整私人间的财产关系,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是私法自治的必然要求,并为民法的调整手段所决定。第二,"新人文主义"虽然批判德国民法典的编制... 文章对民法典编纂中的"新人文主义"思路提出三点商榷。第一,我国民法主要调整私人间的财产关系,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是私法自治的必然要求,并为民法的调整手段所决定。第二,"新人文主义"虽然批判德国民法典的编制法,但无法取消其优势:如设立总则,区分债权和物权,亲属和继承独立为两编,以法律关系为张本,统帅总则与分则各编,足可以简御繁。第三,"新人文主义"将人法、物法的二分法作为人文主义民法的唯一表现形式,将人法、物法与笛卡尔"哲学二元论"中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一一对应,实在捍格难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财产关系 外部系统 法律关系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五四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潮之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旭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转型,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运动,由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不同向度进行阐发和弘扬。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宣扬人道主义这一人文主义的特殊形态,结果出现了"外在人文主义"和"凡俗人文主义"的极...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转型,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运动,由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不同向度进行阐发和弘扬。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宣扬人道主义这一人文主义的特殊形态,结果出现了"外在人文主义"和"凡俗人文主义"的极端化。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了文化激进主义的这一弊病,继承并发展了"精神性人文主义"的血脉,但它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潮流中被忽视了。今天人文精神的贫困盖源于此。重建合理的人文主义必须注重其不同向度的辩证统一,以"凡俗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外在人文主义"为保障,以"精神性人文主义"为归宿,三者协调发展,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时期 人文主义 外在人文主义 凡俗人文主义 精神性人文主义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的国际理论渊源 被引量:2
3
作者 栾雪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探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理论渊源,是当前研究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独特视角。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二是对国外发展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三是取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精华,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邃的世界... 探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理论渊源,是当前研究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独特视角。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二是对国外发展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三是取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精华,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广阔的国际理论视野,进而拓宽人们研究的思路,增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国外发展理论 西方人本主义
下载PDF
滇藏建筑表征变化的内外关联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艳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148-155,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滇藏民族主聚居地香格里拉闪片房、德钦平顶碉房的建筑内外表征,接着分析了藏民族迁徙过渡到非主聚居地之茨中混合形式民居、迪麻洛木楞房的建筑内外表征变化,之后对比分析了内外关联机制对滇藏建筑变化产生的互动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滇藏民族主聚居地香格里拉闪片房、德钦平顶碉房的建筑内外表征,接着分析了藏民族迁徙过渡到非主聚居地之茨中混合形式民居、迪麻洛木楞房的建筑内外表征变化,之后对比分析了内外关联机制对滇藏建筑变化产生的互动影响。最终本文认为:自然相关的外部作用因素和人文相关的内部作用因素,形成了内外关联机制作用于滇藏建筑,使其在"单一民族主聚居"过渡到"多民族大杂居"的绵延地带产生了建筑形态、空间和材料装饰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自然因素 内部人文因素 关联作用机制 建筑表征 滇藏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