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阶标度分形格分抗与非正则格型标度方程 被引量:14
1
作者 余波 何秋燕 袁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7,共10页
Carlson分形格电路是分抗的理想逼近情形,但仅具有负半阶运算性能,逼近效益随着电路节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虽然可嵌套得到-1/2~n阶(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分抗逼近电路,但结构复杂,无法实现任意分数阶运算.通过类比拓展Carlson分形格电... Carlson分形格电路是分抗的理想逼近情形,但仅具有负半阶运算性能,逼近效益随着电路节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虽然可嵌套得到-1/2~n阶(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分抗逼近电路,但结构复杂,无法实现任意分数阶运算.通过类比拓展Carlson分形格电路,获得具有高逼近效益的任意实数阶微积算子的分抗逼近电路——标度分形格分抗,并用非正则格型标度方程进行数学描述.分别探讨非正则格型标度方程的近似求解和真实解.通过调节电阻递进比α与电容递进比β的取值,可构造出具有任意运算阶的标度分形格分抗逼近电路.标度拓展极大地提高了标度分形格分抗电路的逼近效益.随着标度因子的增加,负半阶标度分形格分抗的逼近效益逐渐增大并明显高于Carlson分形格分抗.设计了基于五节Carlson分形格分抗与负半阶标度分形格分抗的半阶微分运算电路,并对周期三角波和周期方波信号进行半阶微分运算,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标度拓展 标度因子 分形分抗
下载PDF
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师长兴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阐明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问题的实质,指出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对时间尺度的依赖性,进而深入探讨了以前研究这一问题所用论据的合理性题。分析结果揭示,那种认为黄河下游淤积由河口延伸控制和河口延伸作用局限于近口... 阐明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问题的实质,指出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对时间尺度的依赖性,进而深入探讨了以前研究这一问题所用论据的合理性题。分析结果揭示,那种认为黄河下游淤积由河口延伸控制和河口延伸作用局限于近口河段的说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口延伸 时间尺度 溯源淤积 沿程淤积 河床纵剖面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煤田高分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白志信 金丹峰 +2 位作者 朱光明 高静怀 王玉贵 《中国煤田地质》 1996年第A00期69-75,共7页
研究了小波变换的定义及小波变换的性质,构造了适合于我们要求的子波序列。用小波变换作一维滤波克服了传统的窗口傅里叶方法易出现的吉布斯效应。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成像技术适当地选择小波函数和伸缩尺度参数,让薄层的局部化特征... 研究了小波变换的定义及小波变换的性质,构造了适合于我们要求的子波序列。用小波变换作一维滤波克服了传统的窗口傅里叶方法易出现的吉布斯效应。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成像技术适当地选择小波函数和伸缩尺度参数,让薄层的局部化特征明显,提高地震剖面对薄层的分辨率,让薄层的局部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精确地进行分析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煤田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处理
下载PDF
重低碳园林技术 容外延学科内涵——从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会看行业发展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么贵鹏 夏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110+112-115,共5页
在第13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研讨会中,与会代表交流了风景园林专业的最新实践和专题研究,体现了以"低碳园林"和"地域创新"为导向的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具有代表性交流项目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的启... 在第13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研讨会中,与会代表交流了风景园林专业的最新实践和专题研究,体现了以"低碳园林"和"地域创新"为导向的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对具有代表性交流项目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的启示,并对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进行展望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园林 地域创新 尺度延伸 文化特色
下载PDF
电力计量采集系统中分布式缓存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森利 吴福疆 +1 位作者 林洪浩 李楠 《信息技术》 2014年第7期70-73,77,共5页
提出Redis数据库的分布式扩展机制并引入新的Key过期处理策略,构建了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应用场景下的缓存系统。经布署在广东等地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动态分布式缓存系统解决了原有计量采集系统中计量记录入库性能差的问题,能够满足... 提出Redis数据库的分布式扩展机制并引入新的Key过期处理策略,构建了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应用场景下的缓存系统。经布署在广东等地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动态分布式缓存系统解决了原有计量采集系统中计量记录入库性能差的问题,能够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具有高效、可靠、扩展方便的特点,对于构造提高关系数据库事务型操作能力的缓存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缓存系统 规模可扩展 REDIS
下载PDF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 Activity in the Cold Season to Multi-scale Oceanic Variations of Kuroshio Extension System: A Statistical Assessment 被引量:1
6
作者 Peilong YU Minghao YANG +3 位作者 Chao ZHANG Yi LI Lifeng ZHANG Shiyao CHE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14-530,共17页
In this paper,a statistical method called Generalized Equilibrium Feedback Analysis(GEFA)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s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NPST)in the cold season to the multi-scale oceanic variati... In this paper,a statistical method called Generalized Equilibrium Feedback Analysis(GEFA)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s of the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NPST)in the cold season to the multi-scale oceanic variations of the Kuroshio Extension(KE)system,including its large-scale variation,oceanic front meridional shift,and mesoscale eddy activity.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ld season from the lower to the upper troposphere,the KE large-scale variation significantly weakens the storm track activity over the central North Pacific south of 30°N.The northward shift of the KE front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s the storm track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 Pacific south of 40°N,resulting in a southward shift of the NPST.In contrast,the NPST response to KE mesoscale eddy activity is not so significant and relatively shallow,which only shows some significant positive signals near the dateline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troposphere.Furthermore,it is found that baroclinicity and baroclinic energy convers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PST response to the KE multi-scale oceanic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equilibrium feedback analysis Kuroshio extension multi-scale oceanic variations North Pacific storm track
下载PDF
Promotion of Improved Sorghum Technologies through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 in Gololcha Woreda, Arsi Zone of Oromia Regional State, Ethiopia
7
作者 Hailemariam Solomon Fistum Miruts +1 位作者 Amare Seyoum Chalachew Endalamaw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1年第3期366-375,共10页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farmers’ awareness, enhance the adoption of full package sorghum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The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 was implemented at Gololcha woreda of Arsi zone for one yea...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farmers’ awareness, enhance the adoption of full package sorghum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The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 was implemented at Gololcha woreda of Arsi zone for one year (2019/2020) using Melkam variety. The demonstr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three kebeles and a total of 100 hectares of land was covered by participating 117 household heads (farmers) out of which 12 of them were women-headed. In the demonstration farmers contributed a land size of 0.25 hectares (the minimum) and 2 hectares of land (maximum). Totally, from the demonstration 4030 quintals of sorghum were harvested with 42.3 quintals per hectare average productivity. The yield obtained by farmers practices w</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18.23 q</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iddot;ha</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hich is lower as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yield obtained by large scale demonstration. The technology gap (TG) was 15.70 q&middot;ha</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which indicated that technologies have not been adopted. Extension gap was 24.07 q&middot;ha</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extension approach should be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or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rengthe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t has been ascertained that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lkam</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variety is the best fitted variety and promotion of improved sorghum technologies via large scale demonstration has show</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NSTRATION extension Gap LARGE-scale SORGHUM Technology Gap
下载PDF
实验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8
作者 贾玉英 左鸿飞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1年第6期60-62,共3页
介绍了针对目前工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形势。
关键词 实验技术 工科院校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品牌延伸策略的效果及运用
9
作者 梅爱冰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效果,也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研究品牌延伸的两种不同效果,阐述如何正确应用品牌延伸策略,以增强其良好效果,避免不利影响。
关键词 品牌延伸 双刃剑 规模效应 跷跷板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动物社群敌友指数模型的品牌延伸规模研究
10
作者 洪宇 董文军 《科技创业月刊》 2007年第2期78-79,共2页
品牌延伸已经成为新产品上市时节约导入费用的一项重要手段,它赋予品牌新的思想,延长了品牌的寿命。通过对动物社群敌友指数模型与品牌延伸的相似处的对比,借以建立品牌延伸规模模型,讨论品牌延伸的适当规模问题。
关键词 品牌延伸 动物社群 规模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关于发展育插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方式的探讨
11
作者 线全忠 李秋实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8年第2期121-122,共2页
阐述了辽宁发展育插秧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方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服务实施进程的可行措施,指出目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全程机械化 推广 水稻生产 规模化 经营服务方式
下载PDF
解读国家图书馆二期扩建工程
12
作者 刘斐 《建筑与环境》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项目概况,通过与国图一期工程的对比,主要从总体布局、规模体量、功能流线、内部空间、立面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进行解读,并引发出对开放式阅览空间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演绎...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项目概况,通过与国图一期工程的对比,主要从总体布局、规模体量、功能流线、内部空间、立面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进行解读,并引发出对开放式阅览空间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演绎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建工程 总体布局 规模体量 功能流线 内部空间 立面形式
下载PDF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类型与中国汛期大尺度旱涝的分布 被引量:39
13
作者 赵俊虎 封国林 +2 位作者 杨杰 支蓉 王启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1031,共11页
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特征,证实脊线指数和西伸脊点指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同时也指出这两个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不同的配置,是造成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和旱涝异常的复杂性、多变性的主... 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特征,证实脊线指数和西伸脊点指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同时也指出这两个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不同的配置,是造成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和旱涝异常的复杂性、多变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指数和脊线指数的距平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各种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合成分析,发现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和脊线不同配置下中国夏季降水的总体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南北两条雨带;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正常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北多南少,长江以北降水偏多;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南的情况下,夏季降水总体表现为南多北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多;上述3种情况下西伸脊点越偏西,降水范围越大。此外,通过计算1951—2010年各年夏季降水实况与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属年份夏季降水合成的距平相关系数,发现同一类型下各年夏季降水与其合成分布总体相似,说明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中国降水具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此种分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对9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北半球夏季500hPa高度场和850hPa风场距平分别进行合成,对不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脊线 西伸脊点 汛期降水 大尺度环流
下载PDF
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崔玉平 李晓文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迄今为止,国内许多学者从全国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做出了估算分析,但缺少对某一区域的具体研究。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其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 迄今为止,国内许多学者从全国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做出了估算分析,但缺少对某一区域的具体研究。本文对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对其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高等教育规模 短期经济增长 乘数效应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分析干旱区人工绿洲灌区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存东 王荣荣 +4 位作者 程慧 连海东 龚雪文 刘璐瑶 王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9,共10页
干旱区人工绿洲的土壤盐渍化产生和演化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参与、多层次驱动、多过程耦合的复杂过程。为揭示干旱扬水灌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以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选取1994、2001、2... 干旱区人工绿洲的土壤盐渍化产生和演化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参与、多层次驱动、多过程耦合的复杂过程。为揭示干旱扬水灌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以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选取1994、2001、2008、2015年的直接参与驱动区域土壤水盐分异过程的地表盐分、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地表灌水量、地下水埋深等5个指标因子。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借助ArcGIS软件中监督分类以及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栅格图件,将各栅格图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按照指标权重进行空间嵌套并叠加,定量化地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次生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总体看,研究区内轻度盐碱地面积最大,中度盐碱地次之,重度盐碱地面积最小;从解译的进程发展态势可知,研究区盐碱地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并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由可拓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因子权重排序为地下水埋深(0.3190)>地下水矿化度(0.2710)>土壤含盐量>地表盐分>地表灌水量,可见,区域内的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是影响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进程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水盐时空分布态势与总体地势相关,呈现出西低东高的总体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以弧线状递增的发展趋势,灌区内东北部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位抬升明显,土壤盐渍化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 盐分 ArcGIS 可拓层次分析法 区域尺度 水盐时空分异 景电灌区
下载PDF
基于多级可拓评价的城市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程度判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铭 李旭宏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4年第3期98-103,共6页
本文提出了将多级可拓评价应用于城市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程度的判定。首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其次将可拓工程方法和城市大型建设项目的影响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交... 本文提出了将多级可拓评价应用于城市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程度的判定。首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其次将可拓工程方法和城市大型建设项目的影响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 多级可拓评价 城市大型建筑物 交通影响程度
下载PDF
机械振动信号自适应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敏 范红波 +2 位作者 张英堂 李志宁 杨望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24-232,250,共10页
针对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独立变分模态分解与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特征提取方法。①提出频谱循环相干系数选取匹配波形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端点延拓后再进行VMD分解得到不同频率尺度的IMF分量;②根据互相关准... 针对机械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基于独立变分模态分解与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参数的特征提取方法。①提出频谱循环相干系数选取匹配波形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端点延拓后再进行VMD分解得到不同频率尺度的IMF分量;②根据互相关准则选取有效的IMF分量进行核独立成分分析,分离出相互独立的有效故障特征频带分量;③计算各独立分量的复合多尺度模糊熵偏均值,并利用正交变换将独立分量正交化后构造多维超体,进而利用多维超体体积定义并计算信号的双测度分形维数,从而获得多尺度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参数,实现机械故障诊断。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抑制VMD分解的端点效应和模态混叠,信号分解效果好,特征参数分类精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机械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循环相干系数 端点延拓 独立变分模态分解 复合多尺度模糊熵偏均值 双测度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映射图像子块的图像缩小加权平均算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健 茅时群 +1 位作者 周宇玫 叶静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针对一般缩小算法随着缩小比例降低,图像信息丢失愈发严重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图像子块的图像缩小加权平均算法。首先,根据缩小比例,求出缩小图像中每点映射在原始图像中的子块,然后,根据各子块,加权平均算出缩小图像中每点的像素... 针对一般缩小算法随着缩小比例降低,图像信息丢失愈发严重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图像子块的图像缩小加权平均算法。首先,根据缩小比例,求出缩小图像中每点映射在原始图像中的子块,然后,根据各子块,加权平均算出缩小图像中每点的像素值,从而达到缩小的目的。缩小后的图像具有较好的完整性,且算法简单、快速有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他缩小算法相比,在保持图像完整性方面具一定的特点。最后,针对缩小后图像对比度偏低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灰度拉伸的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缩小 近邻图像子块 图像完整性 对比度 灰度拉伸
下载PDF
基于CELCD和MFVPMCD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潘海洋 郑近德 +1 位作者 杨宇 童宝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551,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中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不足,即端点效应和判别片面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匹配延拓局部特征尺度分解(Cross-correlation matching endpoint Extension Local Characteristic scale Decomposition,CELCD)和...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中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的不足,即端点效应和判别片面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匹配延拓局部特征尺度分解(Cross-correlation matching endpoint Extension Local Characteristic scale Decomposition,CELCD)和改进多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探索待分解信号前后端的数据规律,选取匹配波形完成端点延拓,然后利用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 scale Decomposition,LCD)得到各去除端点效应的内禀尺度分量(Intrinsic Scale Component,ISC),最后输入到基于多模型融合的多变量预测模型(Multi-model Fusion-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MFVPMCD)分类器中进行概率状态判定.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对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匹配延拓 局部特征尺度分解 多模型融合 多变量预测模型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系列模型延伸法在床面冲刷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冲久 许家帅 《水道港口》 200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针对用系列模型延伸法研究建筑物附近床面冲刷问题的方法,文章提出了2个新的观点。一是系列模型中的每个模型应该满足相关相似准则,二是反映模型系列的自变量可以是单一变量,也可以是多因素组成的参数。文章推导了系列模型的延伸方程、... 针对用系列模型延伸法研究建筑物附近床面冲刷问题的方法,文章提出了2个新的观点。一是系列模型中的每个模型应该满足相关相似准则,二是反映模型系列的自变量可以是单一变量,也可以是多因素组成的参数。文章推导了系列模型的延伸方程、床面冲刷问题系列模型的延伸方程以及多因素自变量参数的系列模型延伸方程。文章认为,系列模型延伸法是用来减少模型的缩尺影响,以获得较为客观的研究结论,而不是用来研究主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极限冲刷深度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简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模型延伸法 冲刷深度 缩尺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