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Niuzhuang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被引量:14
1
作者 PANGXiongqi LISumei +1 位作者 JINZhijunt BAIGuop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15-625,共11页
Based on a detailed surve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Niuzhuang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sess the am... Based on a detailed survey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s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Niuzhuang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sess the amount of hydrocarbons generated and expelled has been developed. The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evaluate hydrocarbon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mechanis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s fo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vary with potential source rocks, depending on thermal maturity,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and paleoenvironment. Hydrocarbons are mostly generated and expelled from source rocks within the normal oil window.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special interval (algal-rich shales of the ES4 member formed in brackish environments)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Niuzhuang Sag has a much higher potential of immature oil generation than the other intervals in the area. This suggests that hydrocarbons can definitely be generated in early diagenesis, especially under certain special geological settings. The proportion of hydrocarbons generated and expelled from the ES4 shales in the early diagenetic stage is up to 26.75% and 17.36%, respectively.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laminated shales have a much higher expulsion efficiency than massive mudstones. In contrast, the special interval of the ES4 shales propos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is probably not the whole rock for oil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Niuzhuang Sag because of the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gross volume and corresponding low percentage of hydrocarbons generated and expelled. A much lower expulsion efficiency of the source rock during the early stage relative to that within the normal oil window has been calculat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4 mudstones rather than the shales deposited in the Niuzhuang and Guangli Sag are the main source rocks for the oil discov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ature oil expulsion efficiency petroleum potenti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source rock
下载PDF
东海平湖油气田烃源岩特征与油气生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敬轶 王飞宇 刘晓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3,100,共5页
东海平湖油气田平湖组地层天然气饱和-超饱和油气藏广泛分布,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明显。基于PH1~PH5井470多个岩石热解数据的分析表明,平湖油气田源岩为典型的煤系源岩,源岩类型属于Ⅱ~Ⅲ型,有机质丰度w(TOC)大于6%的碳质泥岩(或煤层... 东海平湖油气田平湖组地层天然气饱和-超饱和油气藏广泛分布,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明显。基于PH1~PH5井470多个岩石热解数据的分析表明,平湖油气田源岩为典型的煤系源岩,源岩类型属于Ⅱ~Ⅲ型,有机质丰度w(TOC)大于6%的碳质泥岩(或煤层)对应的氢指数[I(H)]为200~350 mg/g。原油和源岩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比分析显示,原油为成熟原油,源岩在大约3 500 m以下开始大量生排烃,平湖组是平湖油气田油气的主要贡献层段。在烃源岩定量表征基础上,分别计算了PH1~PH5井有效源岩的排烃强度和气油比(GOR),分别为1.44×106~23.61×106t/km2和7 225~7 792 m3/t,说明源岩的类型[表现为I(H)]和厚度决定了平湖地区排油气强度的大小,煤系源岩以生气为主,由于这种类型源岩的存在,决定了平湖地区高GOR油气藏分布的局面,并进一步导致现今油气成藏的独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熟度 油气生成 GOR 排烃强度 平湖油气田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机制及勘探前景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光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系统地分析了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机制及主控因素 ,阐释了盆地内异常超压的发育背景及成因 ,指出异常压力是天然气运移的主驱动力 ,而流体压裂则产生了天然气垂向运移输导网络。强调底辟活动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与演化的主控... 系统地分析了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机制及主控因素 ,阐释了盆地内异常超压的发育背景及成因 ,指出异常压力是天然气运移的主驱动力 ,而流体压裂则产生了天然气垂向运移输导网络。强调底辟活动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成藏与演化的主控因素———底辟活动控制圈闭的形成并为浅部圈闭成藏提供深部烃源 ;底辟的幕式活动控制天然气藏的多次成藏和演化。通过对影响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各主要因素的分析 ,认为具有构造背景或特殊遮挡条件、成因类型多样的非构造圈闭隐蔽油气藏是莺歌海盆地今后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天然气 气藏 成藏原因 动力学 油气勘探工作 异常压力 油气运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its relation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被引量:7
4
作者 Lu Shuangfang Chen Fangwen +4 位作者 Li Jijun Wang Weiming Li Huiguang Cao Ruicheng Ma Yanl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hether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exist or not? What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and how to identify them, are yet to be agreed upon. Aimed at this issue of concern to explorationists, and 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the lower limit for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by using the inflection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of hydrocarbon (oil) expulsion,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versu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OC is low, all source rocks have limited hydrocarbon expulsion and slow growth rate, thus they cannot b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However, when TOC rises to some threshold, hydrocarbon expuls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OC. This inflection point should be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ose with TOC greater than the inflection-point value ar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addition,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ype and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urce rocks, as well as the mineral components of the source rocks affecting the residual hydrocarbons. Theoretically,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depends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rather than being a constant value. However,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is paper TOC=2.0% is regarded as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e examination of such standard in the work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members K^n2 and K^n~ of the Nantun formation contribute 76% and 82% to oil generation, and 96% and 91% to oil expulsion,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material balance oil generation oil expulsion hydrocarbongeneration potential Beier Sag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and its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5
作者 HU Tao JIANG Fujie +10 位作者 PANG Xiongqi LIU Yuan WU Guanyun ZHOU Kuo XIAO Huiyi JIANG Zhenxue LI Maowen JIANG Shu HUANG Liliang CHEN Dongxia MENG Qingy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Taking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of Junggar Basin,NW China,as an example,core observation,test analysis,geolog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shale oil... Taking the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in Mahu Sag of Junggar Basin,NW China,as an example,core observation,test analysis,geolog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phenomenon.The hydrocarbon micro-migration in shale oil wa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nd verified by a self-created hydrocarbon expulsion potential method,and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evaluation was determined.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micro-migration can be recognized between the organic-rich lamina and organic-poor lamina.The organic-rich lamina has stro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bility.The heavy components of hydrocarbon preferentially retained by kerogen swelling or adsorption,while the light components of hydrocarbon were migrated and accumulated to the interbedded felsic or carbonate organic-poor laminae as free oil.About 69% of the Fengcheng Formation shale samples in Well MY1 exhibit hydrocarbon charging phenomenon,while 31% of those exhibit hydrocarbon expulsion phenomenon.The reliability of the micro-migr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was verified by combining the group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geochromatography effect,two-dimens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and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inorganic manganese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Micro-migration is a bridge connecting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lements in shale formations,which reflects the whole process of shale oil generation,expulsion and accumulation,and controls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shale oil.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will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dynamically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mechanism of shale oil and establishing a“multi-peak model in oil generation”of sh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icro-migration identification micro-migration evaluation Junggar Basin Mahu Sag Lower Permian Fengcheng Formation hydrocarbon expulsion potential method
下载PDF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 被引量:79
6
作者 卢双舫 马延伶 +4 位作者 曹瑞成 李吉君 王伟明 李会光 陈方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 "优质烃源岩控藏"的概念自提出后,正在逐步为勘探家所接受.但什么是优质烃源岩以及如何界定,则还缺乏共识和统一标准.针对这一难题,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计算的源岩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关系曲线的拐点来确定优质烃源岩的有无及其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在TOC较低时,所有源岩的排烃量有限,难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当TOC升高到某一阀值时,排烃量随着TOC的升高出现明显的增大.这一明显增大的拐点应该为优质烃源岩的下限,TOC高于该值的源岩即为优质烃源岩.虽然优质烃源岩的下限还与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等因素有关,但为简明实用,综合定量评价认识,推荐TOC=2.0%作为确定优质油源岩的下限.该标准在研究区的应用表明,区内南二段、南一段优质烃源岩的生油贡献比例达到71%和87%,排油贡献比例更是高达85%和94%,优质源岩的分布与区内油藏的分布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证明了优质源岩的控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物质平衡 生油量 排油量 生烃潜力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地质条件下湖相烃源岩生排烃效率与模式 被引量:76
7
作者 陈建平 孙永革 +4 位作者 钟宁宁 黄振凯 邓春萍 谢柳娟 韩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05-2032,共28页
烃源岩排烃研究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排烃效率又是准确评价常规油气与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关键参数.目前对于烃源岩排烃效率的认识差异很大,尚未建立完整的各种类型有机质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生排烃效率与模式.本文... 烃源岩排烃研究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排烃效率又是准确评价常规油气与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关键参数.目前对于烃源岩排烃效率的认识差异很大,尚未建立完整的各种类型有机质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生排烃效率与模式.本文以中国渤海湾、松辽等4个大型湖相含油气盆地以及酒泉青西凹陷、泌阳凹陷等9个中小型湖相富油盆地/断陷为对象,通过15000余个湖相烃源岩样品在自然热演化过程中热解生烃潜力指数的变化研究,揭示了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排烃特征,构建了湖相烃源岩在地质条件下的生排烃效率与模型.无论是大型湖相沉积盆地还是中小型断陷盆地,甚至是盐湖相沉积盆地,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基本一致.随着成熟度的增高,湖相烃源岩排烃效率逐渐增高,在低成熟阶段排烃效率较低,在成熟与高成熟阶段具有高或很高的排烃效率.Ⅰ型、Ⅱ型有机质类型烃源岩排烃模式相似,相对排烃效率在低成熟阶段小于45%,成熟生油高峰时达85%~90%,至生油窗下限时达90%以上;累积排烃效率在低成熟阶段小于10%,生油高峰时达50%~60%,生油窗下限时达75%~85%,主要的排烃阶段在镜质组反射率0.7%~1.2%之间,生油窗阶段生成并排出了绝大部分烃类.湖相Ⅲ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效率明显低于Ⅰ、Ⅱ型有机质烃源岩,生油窗阶段累积排烃效率仅为50%左右,主要生排烃阶段在镜质组反射率0.8%~2.0%之间.控制湖相烃源岩排烃量和排烃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而盆地类型、断裂发育程度、烃源岩沉积环境、相邻输导层孔渗条件等因素均不影响烃源岩排烃与排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烃源岩 生排烃效率 生排烃模式 生烃潜力指数 有机质类型 成熟度 生油窗
下载PDF
排烃门限存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应用 被引量:56
8
作者 庞雄奇 李素梅 +1 位作者 金之钧 黎茂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90,共7页
排烃门限概念的提出为有效源岩的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在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地球化学的方法论证了排烃门限的客观存在 .研究表明 ,源岩进入排烃门限后 ,其反映生烃潜能的指标 (S1+S2 ) /TOC、氢指数以及反映烃源... 排烃门限概念的提出为有效源岩的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在油气勘探与资源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地球化学的方法论证了排烃门限的客观存在 .研究表明 ,源岩进入排烃门限后 ,其反映生烃潜能的指标 (S1+S2 ) /TOC、氢指数以及反映烃源岩残留烃量的指标氯仿沥青“A”都开始明显降低 ;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化学成分、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与分布特征也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没有进入排烃门限的源岩可溶有机质与原油差别大 ,进入门限后的源岩可溶有机质开始与原油组分较为一致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段泥岩和页岩的排烃门限分别为 2 2 0 0m和 2 0 0 0m左右 ,排烃强度分别为 0~110 0kg/m2 和 0~ 15 0kg/m2 ,累积排出烃量为 7.36 5× 10 8t和 1.4 35× 10 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门限 资源评价 生烃潜力 烃类组分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 被引量:39
9
作者 赵林 夏新宇 戴金星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8-53,共6页
通过对上古生界烃源岩天然气排气史、天然气运移方向和沉积相带的展布等综合分析 ,可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为三叠纪—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后两个阶段。在三叠纪—早白垩世阶段 ,天然气运移方向主要是向北 ,而在早白垩世后阶段 ,... 通过对上古生界烃源岩天然气排气史、天然气运移方向和沉积相带的展布等综合分析 ,可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分为三叠纪—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后两个阶段。在三叠纪—早白垩世阶段 ,天然气运移方向主要是向北 ,而在早白垩世后阶段 ,天然气主要是就近运移聚集而成藏 ,这一阶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重要的运移与聚集期 ,故上古生界煤成气藏的成藏期较晚。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中部的靖边古三角洲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天然气 运移 聚集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郭继刚 庞雄奇 +2 位作者 刘丹丹 姜振学 姜福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7-334,共8页
库车坳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根据排烃门限理论,笔者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排烃特征,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 库车坳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根据排烃门限理论,笔者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排烃特征,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Ⅱ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为0.7%,Ⅲ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为0.8%。该套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康村组和库车组沉积期,属于晚期排烃,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有3个排烃中心,即克拉苏地区、大北地区及迪那—依南地区。总排烃量和总远景资源量分别为887.06×108t和47.02×108t,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的远景资源量分别为22.96×108t和3.02×1012 m3。综合分析后认为,侏罗系致密砂岩油气藏以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为主力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门限 排烃量 生烃潜力法 资源评价 库车坳陷
原文传递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冬霞 黄小惠 +3 位作者 李林涛 邓克 张建华 邱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5,共5页
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具有多期性,导致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的复杂性,其中烃源岩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的研究,对于明确油气成藏期,理清油气藏成因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用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了川西坳陷上三... 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具有多期性,导致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的复杂性,其中烃源岩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的研究,对于明确油气成藏期,理清油气藏成因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用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在早侏罗世(J1)末期即开始进入排烃门限,晚侏罗世(J3)早期—中期开始进入排烃高峰期;②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的排烃高峰期处于J3p—K,T3x3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J3sn—J3p,T3x5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K1—K2;③川西地区不同层段不同地区进入排烃门限和排烃高峰期的时间存在差异: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鸭子河地区排烃时间相对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次之,大邑和丰谷地区较晚,须五段烃源岩在洛带排烃时间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和丰谷地区次之,大邑地区和鸭子河地区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烃源岩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 排烃史 古地温特征 排烃高峰
下载PDF
生烃潜力法在排烃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中振 庞雄奇 +1 位作者 孙俊科 戴国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讨论了生烃潜力法在研究源岩排烃特征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源岩中有机质分布具有非均质性,因此需要用同一深度段内生烃潜力指数的平均值来代替该深度的生烃潜力指数;第二,对于存在剥蚀历史的盆地,在建立排... 讨论了生烃潜力法在研究源岩排烃特征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源岩中有机质分布具有非均质性,因此需要用同一深度段内生烃潜力指数的平均值来代替该深度的生烃潜力指数;第二,对于存在剥蚀历史的盆地,在建立排烃模式之前要先将剥蚀区采样点的数据进行"深度归位";第三,剥蚀区烃源岩排烃历史过程中其排烃率在抬升剥蚀阶段不是减小的,而是保持不变,需要对其进行校正;第四,在对剥蚀区有效源岩厚度进行统计之前,首先要对该地区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然后再进行有效源岩厚度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法 排烃特征 剥蚀 有效厚度
下载PDF
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与排烃特征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为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立峰 姜振学 +4 位作者 周新茂 马中振 王乃军 张凤奇 林世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4,共7页
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对生烃潜力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生烃潜力指数恢复模型,并对辽河西部凹陷各类型有机质的排烃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有机质类型越好,排烃门限深度越浅,Ⅰ... 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对生烃潜力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生烃潜力指数恢复模型,并对辽河西部凹陷各类型有机质的排烃特征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类型有机质烃源岩排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有机质类型越好,排烃门限深度越浅,Ⅰ型和ⅡA型有机质的排烃门限深度为2 200 m,ⅡB型为2 700 m,Ⅲ型为2 900 m;相同埋深条件下,有机质类型越好,烃源岩单位有机碳排烃量越大,达到排烃高峰期越早,排烃效率也越高。研究区排烃期主要有2期,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期(主要为东营组抬升遭受剥蚀前);第二期为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研究区烃源岩总排烃量为156.23×108t,其中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分别占61.5%和21.2%,是西部凹陷的主力排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潜力指数 排烃门限 排烃量 烃源岩 辽河坳陷 西部凹陷
下载PDF
辽东湾地区深层烃源岩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行陟 庞雄奇 +1 位作者 孟庆洋 姜福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8,共8页
通过收集研究区深层烃源岩热解和有机碳等地化资料,利用地质门限理论为基础的生烃潜力法,对深层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聚集系数法预测其资源潜力。建立了3类烃源岩排烃模型,其中,Ⅰ型源岩最早进入排烃门限进行排烃,排烃效... 通过收集研究区深层烃源岩热解和有机碳等地化资料,利用地质门限理论为基础的生烃潜力法,对深层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聚集系数法预测其资源潜力。建立了3类烃源岩排烃模型,其中,Ⅰ型源岩最早进入排烃门限进行排烃,排烃效率高于Ⅱ型和Ⅲ型源岩。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早在沙河街组沉积末期开始排烃,主要以排油为主,累计排烃量为43.30×108t,是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沙河街组二段烃源岩在东营组沉积时期开始排烃,累计排烃量为22.6×108t。深层烃源岩的总排烃量为65.90×108t,预测资源量为21.06×108t,其中石油预测资源量为17.12×108t。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地区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深层烃源岩以生油为主。辽西凹陷和辽中凹陷为两个富烃凹陷,位于两个凹陷之间的辽西凸起,具有双凹供烃之利,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烃源岩 排烃特征 生烃潜力 资源量 辽东湾地区
下载PDF
断层输导能力定量评价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济阳坳陷青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波 张善文 王永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4,111-112,共5页
为了对断层输导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将其表征为与油气资源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单位时间内断层输导的油气资源量,其影响因素包括烃源岩排烃强度、主要成藏期断层古落差、成熟烃源岩内部断层平面延伸长度和断层停止活动时间。采用断层输... 为了对断层输导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将其表征为与油气资源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单位时间内断层输导的油气资源量,其影响因素包括烃源岩排烃强度、主要成藏期断层古落差、成熟烃源岩内部断层平面延伸长度和断层停止活动时间。采用断层输导能力定量评价公式对济阳坳陷青西地区的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断层输导能力与油气资源量拟合的常数取值为210时,断层输导能力之和与邻区辛镇油田东部和研究区永安镇油田对应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拟合结果表明,永101、永106和永116井区位于油源断层附近,圈闭发育,能量半衰时梯度异常,为有利勘探目标;预测新立村油田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约有1 800×104t的石油地质储量有待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输导能力 定量评价 烃源岩排烃强度 断层活动性 青西地区
下载PDF
烃源岩排烃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付秀丽 庞雄奇 张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6期7-9,12,共4页
烃源岩是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的基础,国内外油气地质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烃源岩排烃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排烃门限理论能够很好地解决烃源岩的排烃问题,根据此理论可以定量计算排烃量,并对其排烃... 烃源岩是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的基础,国内外油气地质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烃源岩排烃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排烃门限理论能够很好地解决烃源岩的排烃问题,根据此理论可以定量计算排烃量,并对其排烃模型进行了修正。排烃门限理论目前已被用来判别油气源岩、综合定量评价源岩、研究油气运聚机理与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法 排烃量
下载PDF
页岩油微运移识别、评价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涛 姜福杰 +10 位作者 庞雄奇 刘远 吴冠昀 周阔 肖惠译 姜振学 黎茂稳 蒋恕 黄立良 陈冬霞 孟庆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页岩层系富有机质纹层和贫有机质纹层之间存在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富有机质纹层生烃能力强,生成烃类的重质组分优先与干酪根溶胀或吸附滞留,轻组分以游离态运移到与其互层的长英质或碳酸盐贫有机质纹层富集;玛页1井风城组69%的页岩存在外来运移烃的充注,31%的页岩发生了排烃作用。综合基于地质色层效应的族组分、二维核磁共振以及无机锰元素在烃类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分析,验证了微运移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微运移是连接页岩层系各个油气聚集要素的桥梁,贯穿页岩油从生成、排出到富集的全过程,影响页岩油的含量和组分。页岩油微运移识别与评价结果,将为揭示页岩油动态差异富集机制、建立页岩“多级生油高峰”模式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微运移识别 微运移评价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下二叠统 风城组 排烃潜力法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风城地区风城组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致密油资源潜力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涛 庞雄奇 +6 位作者 于飒 杨弘毅 王绪龙 庞宏 郭继刚 沈卫兵 徐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7-439,共13页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测井、地震反演、沉积相和构造埋深等资料,预测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平面分布,采用生烃潜力方法建立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评价风城组致密油的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风城组烃源岩分布面积广、... 应用地质、地球化学、测井、地震反演、沉积相和构造埋深等资料,预测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等的平面分布,采用生烃潜力方法建立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排烃模式,评价风城组致密油的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风城组烃源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目前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风城组烃源岩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5%和0.85%时分别达到生烃门限和排烃门限。风城组烃源岩现今累积生烃量为3.185×10~9 t,累积排烃量为1.531×10~9 t,残留烃量为1.654×10~9 t,其中云质岩致密油与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0.613×10~9 t和1.565×10~9 t。综合分析认为,风城组烃源岩类型好、生排烃量大,为晚期排烃,具有广阔的致密油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地区 风城组烃源岩 生排烃特征 致密油资源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中生界烃源岩排烃史与资源潜力 被引量:9
19
作者 邢恩袁 庞雄奇 +2 位作者 肖中尧 张宝收 郭继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40,56,共6页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 为揭示库车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利用生烃潜力法分析了研究区烃源岩的排烃史与排烃特征。结果表明:三叠系排油高峰始于23Ma,早于侏罗系排油高峰(12Ma)。古圈闭被破坏,新圈闭形成时间晚于23Ma,不利于来自三叠系的油源聚集成藏。三叠系与侏罗系烃源岩排气量大,且时间与新圈闭形成时间耦合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三叠系源岩排出的天然气较难突破中上侏罗统的巨厚泥岩,但是该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在下侏罗统圈闭内成藏。库车坳陷具备发育深盆气藏的烃源条件与致密储层条件,有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深盆气藏,拜城凹陷与阳霞凹陷的斜坡带是潜在的深盆气藏资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烃源岩 排烃史 资源潜力 深盆气
下载PDF
用生烃潜力法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烃源岩资源潜力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中振 庞雄奇 +1 位作者 吴河勇 戴国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2,共6页
利用松辽盆地北部探井的热解和有机碳数据,采用生烃潜力法对盆地北部中浅层4套主力烃源岩层(青一段、青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套烃源岩随年龄变小排烃门限深度变浅,青一段为1.3km、... 利用松辽盆地北部探井的热解和有机碳数据,采用生烃潜力法对盆地北部中浅层4套主力烃源岩层(青一段、青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套烃源岩随年龄变小排烃门限深度变浅,青一段为1.3km、青二、三段为1.2km、嫩一段为1.0km、嫩二段为0.95km;烃源岩排烃高峰期较晚,青一段、嫩一段和嫩二段烃源岩在晚白垩世明水组沉积期达到排烃高峰,青二、三段烃源岩则在古近纪四方台组沉积期和泰康组沉积期分别达到排烃高峰;4套烃源岩现今累积排烃量达到了487.1×10^8t,远景资源量为97.4×10^8--194.8×10^8t,展现了巨大的资源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法 排烃特征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