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翥《蜕岩词》的诗化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学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中国古词的发展与诗体密切相关。本文以元代张翥词为个案,从题材、性情抒发、语言体貌以及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一一梳理,从而论证出张翥词的诗化特征。
关键词 蜕岩词 诗化 抒情 音律
下载PDF
论鲁迅作品色彩词的艺术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郝世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7,共4页
现实世界的事物常常以它的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高明的作家往往在自己的作品里精心点染描绘色彩,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就常常运用色彩词勾勒出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独创性的各种色彩画面,... 现实世界的事物常常以它的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高明的作家往往在自己的作品里精心点染描绘色彩,以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就常常运用色彩词勾勒出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独创性的各种色彩画面,其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人物、描绘景物、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方面,其深沉冷峻的色调是特定时代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色彩词 塑造人物 描绘景物 渲染气氛 抒发情感
下载PDF
中国现代儿童剧艺术发展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谈风霞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考察中国现代儿童剧的艺术发展轨迹,将之归纳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描述和分析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具体技巧、艺术风格等问题,指出其成败得失。总体而言,从上个世纪 20年代到 40年代这近 30年间,中国儿童剧在儿童性和... 本文考察中国现代儿童剧的艺术发展轨迹,将之归纳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描述和分析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具体技巧、艺术风格等问题,指出其成败得失。总体而言,从上个世纪 20年代到 40年代这近 30年间,中国儿童剧在儿童性和戏剧性的结合表现上已逐步趋于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剧 抒情 写实 戏剧性
下载PDF
“为觅出人句,只求当路知”——诗人曹松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国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22-24,共3页
唐代诗人曹松一生交游甚众,和众多的诗人有着唱和,但仕途坎坷,颠沛流离;而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却又关心民间疾苦,厌恶战争;身为唐代才子,创作甚丰,留给后人一百多首诗歌,亦颇见功力。
关键词 曹松 酬唱 刺时 书怀 吟咏
下载PDF
李调元诗歌本质论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6-62,共7页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也"。为此,他鲜明地提出"诗道性情"的观点,进而提出诗歌当抒发真情,所谓"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这种诗歌本质论较前人有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诗歌 本源 本质 养气 抒情
下载PDF
论文学创作中的情感投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西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情感是文学的生命 ,然而由于表达情感的分寸、方式没有把握好 ,致使当前有些文学作品难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本文试从情感投入的意义、分寸、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以期引起文学创作者的注意。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情感投入 情感
下载PDF
略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7
作者 杨刚华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65-71,共7页
本文首先从意境概念的来由出发 ,从历代学者对于“意境”的看法中归结出对于“意境”的独到见解。接着从六个方面 。
关键词 意境 境界 情景 虚实相生 抒情诗 中国 诗歌创作
下载PDF
唐弢书话:现代书话创作模式的成型
8
作者 徐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2-46,74,共6页
唐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杂文和散文作家,他的书话创作被认为是现代书话成熟的标志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弢看重书话自身的文体特性,提出了四个"一点"的创作模式,在具体写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版本学和掌故内容,提出... 唐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杂文和散文作家,他的书话创作被认为是现代书话成熟的标志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弢看重书话自身的文体特性,提出了四个"一点"的创作模式,在具体写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版本学和掌故内容,提出独到而精当的品评,传达出醇厚的情感色彩。其现代题跋式的写作为后人提供了摹仿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弢书话 四个一点 品评 抒情
下载PDF
南朝诔文演进及撰作探析
9
作者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6,共5页
诔文兴盛于汉代,历经魏、晋以迄南朝,渐呈衰微之势。南朝诔文继承了汉魏晋以来诔文重抒情、求审美的传统,抒发个体主观性情更为深刻突出,行文高度骈化,藻采纷呈,用典繁密,音律协畅,对偶精工,与时文风气完全相合。南朝文人过于强调诔文... 诔文兴盛于汉代,历经魏、晋以迄南朝,渐呈衰微之势。南朝诔文继承了汉魏晋以来诔文重抒情、求审美的传统,抒发个体主观性情更为深刻突出,行文高度骈化,藻采纷呈,用典繁密,音律协畅,对偶精工,与时文风气完全相合。南朝文人过于强调诔文的审美价值,相应地,其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诔文 抒情 骈体 审美 形式技巧
下载PDF
“立文之道”与“为情造文”——从《情采》篇看刘勰的文学观
10
作者 王琰 《阴山学刊》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文心雕龙·情采》是刘勰对“何为文学”与“为何文学”命题思考的集大成。针对前者,刘勰认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以“情”为中心的“文”和以“辞”为内核的“采”构成了文学概念... 《文心雕龙·情采》是刘勰对“何为文学”与“为何文学”命题思考的集大成。针对前者,刘勰认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以“情”为中心的“文”和以“辞”为内核的“采”构成了文学概念。在此种文学观的导引下,刘勰对于文学创作的回应不仅仅是“文胜质”或“质待文”的二选一,而是融合了“形文”(有意味的形式)、“声文”(文学性)、“情文”(情、志作用下对现实的模仿)的综合体。针对“为何文学”这一文学本体问题,也在此综合中变得显豁,即“为情造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刘勰文学观 诗言志 为情造文
下载PDF
唐诗里的惠山
11
作者 马国云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7-90,共4页
惠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唐时,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流连并题诗留恋。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阅读,今人仍可领略到当时惠山的风貌,文人对此地的眷恋和一贯的借诗抒怀的情境,而这些对地方史的研究无疑是有较大意义的。
关键词 惠山 风物 隐逸 抒怀
下载PDF
论谢脁山水诗的抒情
12
作者 张苏榕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谢月兆是我国山水诗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山水诗在他的手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谢月兆山水诗的抒情具有三个特点:情景交融的境界;独特的抒情模式;悲欣交集的特质。
关键词 谢朓 山水诗 抒情 特点
下载PDF
“燕岭作家群”创作风貌略说——以“岭南创作文丛”为例
13
作者 程继龙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8-52,共5页
"燕岭作家群"立足"燕岭"这一小而弥大的园地,把人生、学问、文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创作出了值得重视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以抒情为底背,流露出深切的现实情怀,接通了个人生命和时代现实的关系。同时他们的创作具有自... "燕岭作家群"立足"燕岭"这一小而弥大的园地,把人生、学问、文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创作出了值得重视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以抒情为底背,流露出深切的现实情怀,接通了个人生命和时代现实的关系。同时他们的创作具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实现了文章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岭作家群” 抒情 现实情怀 文体意识
下载PDF
西樵山风景名胜审美文化特色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孝祥 傅俊杰 《广东园林》 2019年第3期61-65,共5页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游观畅神、品景抒意,进而论述其景观审美特点的具体表现,以期推进和丰富中国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寄情探理 游观畅神 品景抒意
下载PDF
小学唱歌教学中趣味发声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争 《科教导刊》 2016年第3期107-108,110,共3页
笔者通过多年的唱歌教学实践发现,要让小学生能够轻松自然、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必须坚持发声练习。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和成人化,赋予发声练习以趣味性,小学唱歌教学发声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科学化和情感化。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结合小学... 笔者通过多年的唱歌教学实践发现,要让小学生能够轻松自然、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必须坚持发声练习。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和成人化,赋予发声练习以趣味性,小学唱歌教学发声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科学化和情感化。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技巧训练与情感高度统一,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歌唱能力。本文正是从情感的角度,对趣味发声练习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唱歌教学 趣味发声练习 以情激趣 以声传情
下载PDF
鲍照赋与魏晋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向东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9-103,共5页
鲍照赋从情感倾向、风格特点、题材内容到表现技巧,实受魏晋赋的影响:他的赋具有建安风骨的特征,其咏物赋,继承了魏晋咏物赋擅长抒情说理的特点,并有所发展,而其抒情小赋则继承了魏晋抒情小赋的感伤传统。
关键词 鲍照赋 魏晋赋 建安风骨 咏物赋 抒情赋
下载PDF
鲁迅散文“释愤抒情”的理论探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剑南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8-41,共4页
鲁迅散文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释愤抒情”,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屈原、司马迁、庄子,与外国的厨川白村、弗洛伊德也有关系。鲁迅散文以释愤抒情为核心,体现了诗情盎然、“放言无惮”、“深于取象”、“随物赋形”... 鲁迅散文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释愤抒情”,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屈原、司马迁、庄子,与外国的厨川白村、弗洛伊德也有关系。鲁迅散文以释愤抒情为核心,体现了诗情盎然、“放言无惮”、“深于取象”、“随物赋形”等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散文 释愤抒情 理论渊源 优良传统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草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古代诗歌中的草 ,历史久远 ,内容丰富多样。草在诗歌中用途甚广 :( 1)以草起兴 ;( 2 )以草布景 ;( 3)借草抒情。诗人们借草来抒写离情别绪 ,反映其对故乡、朋友、情人的思念 ,在作品中最多。有些诗人借草来反映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表... 古代诗歌中的草 ,历史久远 ,内容丰富多样。草在诗歌中用途甚广 :( 1)以草起兴 ;( 2 )以草布景 ;( 3)借草抒情。诗人们借草来抒写离情别绪 ,反映其对故乡、朋友、情人的思念 ,在作品中最多。有些诗人借草来反映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表现他们的历史观和人生观。那些诗歌中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代咏草的诗歌 ,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文学形象 "草" 作用 起兴 布景 抒情
下载PDF
“使死者复生”--作为心灵史的五四心理史剧及其意义
19
作者 邓齐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与古人内在心理的沟通、体谅,忖度古人的内在心理,达到对古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复活古人与今人相似或相近的生命形态,五四心理史剧完成了现代史剧的真正转型。其抒情写意和客观写实的两种形态,为后来现代史剧创作确立了基... 通过与古人内在心理的沟通、体谅,忖度古人的内在心理,达到对古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复活古人与今人相似或相近的生命形态,五四心理史剧完成了现代史剧的真正转型。其抒情写意和客观写实的两种形态,为后来现代史剧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文体审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史剧 人性 抒情写意 客观写实
下载PDF
论春秋时代“赋诗引诗之风”的地域性与时间性
20
作者 梁晓颖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42-44,共3页
赋诗引诗这种文学精神在春秋时代不断发展,有文化历史传承方面的因素,更有各霸主国家利用周礼维护其自身地位的因素。从各国赋诗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共同的文化基因。由于晋、楚、秦等霸主国家的推... 赋诗引诗这种文学精神在春秋时代不断发展,有文化历史传承方面的因素,更有各霸主国家利用周礼维护其自身地位的因素。从各国赋诗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共同的文化基因。由于晋、楚、秦等霸主国家的推崇,"赋诗引诗之风"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代 赋诗引诗之风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