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信仰的根基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世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13-19,共7页
刑法作为一种规范,不论是立法、司法都深深植根于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它自身会受到该文化和制度的制约。但是,刑法必须体现人的一定欲求。因为,只有刑法的价值真正体现出对公民作为人的本身的价值关怀,才能得到公民的信仰,刑... 刑法作为一种规范,不论是立法、司法都深深植根于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它自身会受到该文化和制度的制约。但是,刑法必须体现人的一定欲求。因为,只有刑法的价值真正体现出对公民作为人的本身的价值关怀,才能得到公民的信仰,刑法自身才具有生命力。于是,我们看到刑法的信仰获得就是这样一个互动过程:刑法是保障和发展公民人权的大宪章,寻找到了公民信仰刑法的根基;同时,公民通过遵守刑法和维护刑法的价值坚定对刑法的信仰。刑法信仰的根基就在于刑法必须植根于人的欲求中,体现出人的欲求,不得违背"常情、常识、常理"。因此,我国现行刑法要想获得信仰至少必须做到:刑法价值真正的转变;刑事解释的公正;刑事普法的观念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法律信仰 司法解释 人权 刑事解释 法律价值
下载PDF
身份推定知情论之反思
2
作者 赖隹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身份推定知情论是机械法律适用的表现,导致本应个案独立进行的刑法评价由此交付给了行政前置法。以特定身份的查明替代知情状态的证明,拒绝对不知情的辩驳反证,又进一步把身份推定知情论异化为身份等同知情论,这既违反了刑事推定可反驳... 身份推定知情论是机械法律适用的表现,导致本应个案独立进行的刑法评价由此交付给了行政前置法。以特定身份的查明替代知情状态的证明,拒绝对不知情的辩驳反证,又进一步把身份推定知情论异化为身份等同知情论,这既违反了刑事推定可反驳的共识,也消解了特定个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难以容忍这种形式化理解,行政犯中的援引条款也无法引证主观要素与规范要素,援引条款只能为犯罪认定提供客观基础素材。跨法援引不等于照单全收,刑法与行政前置法之性质与初衷各异,由援引到接纳仍然存在距离,仍然需要刑法视域之目的考量与价值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推定 知情人员 内幕交易 行政犯 刑法原则 证券法 责任原则 刑法解释论
下载PDF
对我国刑法解释基本要素的探讨
3
作者 王正阳 《淄博师专学报》 2016年第1期75-80,共6页
与其他部门法相同,《刑法》自制定颁布施行,便必然会出现法律适用于实际不足,存在法律漏洞和瑕疵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出台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来弥补。而大量刑法解释的制定,导致在定罪和量刑中过于依赖司法解释,甚至有架空刑法典之势。刑... 与其他部门法相同,《刑法》自制定颁布施行,便必然会出现法律适用于实际不足,存在法律漏洞和瑕疵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出台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来弥补。而大量刑法解释的制定,导致在定罪和量刑中过于依赖司法解释,甚至有架空刑法典之势。刑法解释自身也存在诸多值得我们探讨学习的内容,文章着重从刑法解释的目标观、刑法解释的限度等刑法解释基本要素出发,探讨揭示我国刑法解释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解释目标 解释限度 解释困境
下载PDF
关于醉酒人刑事责任之我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祥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醉酒人的刑事责任涉及到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规范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对立与统一。古今中外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于醉酒人刑事责任的学说和立法模式,究竟何种理论更为可取、何种立法模式更为科学,辨伪存真的目的不是对我国立法力求修正,而... 醉酒人的刑事责任涉及到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规范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对立与统一。古今中外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关于醉酒人刑事责任的学说和立法模式,究竟何种理论更为可取、何种立法模式更为科学,辨伪存真的目的不是对我国立法力求修正,而是给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人 刑事责任 可罚性 刑法解释
下载PDF
基于法益保护位阶的刑法实质解释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12,307-308,共12页
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对法的正义性之期待,现代刑法必须重视法益保护优先性的价值。基于法益保护的优先性以及现代刑法优先保护国家安全、人身权利之规范目的的考虑,犯罪构成解释必须立足于实质解释立场,以法益保护位阶为基本... 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对法的正义性之期待,现代刑法必须重视法益保护优先性的价值。基于法益保护的优先性以及现代刑法优先保护国家安全、人身权利之规范目的的考虑,犯罪构成解释必须立足于实质解释立场,以法益保护位阶为基本划分而有所区别对待:当以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或价值性冲突犯罪在遭遇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难题时,刑法解释应该强化一种入罪或罪重解释。这是合理组织对犯罪反应的现代刑法教义学的应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保护位阶 刑法实质解释 价值性冲突犯罪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的刑法法条解释之比较——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立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共11页
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对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刑法法条解释的比较以后可以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刑法原则、罪名和刑罚等的解释十分相似。同时,在解释主体、解释结构和解释效力等方面存在相... 以《唐律疏议》与《中华民国新刑法判解汇编》为例,对中国古代的律文解释与近代刑法法条解释的比较以后可以发现,它们有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刑法原则、罪名和刑罚等的解释十分相似。同时,在解释主体、解释结构和解释效力等方面存在相异之处。这些相似、相异之处还有自己形成的原因。形成相似之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即相似的解释宗旨、解释技术。形成相异之处的原因也主要有两个,即相异的历史时期、相异的法制。经过这一比较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这种解释都源于中国古代的经学。从中亦可见,中国古代经学影响之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律文解释 中国近代 刑法法条解释 比较
下载PDF
论能动的刑法解释——以江某虚增消费积分案为例
7
作者 周江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8-44,共7页
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裂缝。如何弥补两者之间的裂缝,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倡导构建回应型刑法,主张主动、积极地回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回应型刑法一个很重要... 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案件事实与刑法规范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裂缝。如何弥补两者之间的裂缝,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均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倡导构建回应型刑法,主张主动、积极地回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回应型刑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便是强调刑法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然而刑法的稳定性与其开放性、灵活性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在调和这一矛盾的问题上,刑法解释作为连接刑法规范文本与刑事司法实践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以江某因虚增商场消费积分而涉嫌盗窃罪被检察院起诉一案为例,通过对消费积分的法律性质和行为人行为的法律定性进行探讨,主张通过能动的刑法解释,以确保刑法规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社会情势变更和社会现实的需求。同时结合我国能动司法、实用主义刑法观、刑事政策以及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影响,探讨几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在进行能动的刑法解释时,需要遵循的几大原则,使得刑法解释结论趋于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能动司法 实用主义刑法观 刑事政策 罪刑法定
下载PDF
刑法学研究进路论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曾粤兴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1-12,共12页
刑法学研究进路 ,是指刑法学研究的具体路径与步骤的选择。了解刑法学研究的进路 ,对于掌握刑法学术一般规律 ,建立刑法学研究模式 ,优化刑法学学术成果 ,具有积极意义。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的不同 ,刑法学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进路。
关键词 刑法学 注释刑法学 理论刑法学 案例 立法建议
下载PDF
“罪名”抑或“具体犯罪行为”之析——对刑法第17条第2款有权解释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紫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与其年龄密切相关。立法上始终贯彻"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作出了及其严格的限制规定。但如何确定犯罪的相对刑事责任...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与其年龄密切相关。立法上始终贯彻"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作出了及其严格的限制规定。但如何确定犯罪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触犯的罪名等,在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刑事责任 刑法解释 罪名确定
下载PDF
刑法目的解释适用规则构建与后果考察——从语言学的进路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志珂 赵运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66-75,共10页
语言学上的言语行为理论为目的解释提供了哲学支持,但理论对目的解释的语言分析层面则很少提及。刑法解释理论习惯于在解释方法位阶中探讨目的解释的价值取向,对目的解释的适用规则却鲜有提及,以至于影响到目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 语言学上的言语行为理论为目的解释提供了哲学支持,但理论对目的解释的语言分析层面则很少提及。刑法解释理论习惯于在解释方法位阶中探讨目的解释的价值取向,对目的解释的适用规则却鲜有提及,以至于影响到目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也使其在刑法解释方法位序中的地位遭遇挑战。就目的解释而言,需立足于语言学角度,根据合作原则构建目的解释的适用规则,最终将规则内涵揭示从经验理性推进到交往理性。若要保证语言学视野下目的解释的合法性,还需引入后果考察理论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目的解释 语用学 言语行为理论 后果考察
下载PDF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中“数量”的认定——兼论刑法解释的标准
11
作者 李民 吴万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4-97,共4页
法治国刑法文化应当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与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保护弱者应有之权利。因此,最大限度地保障包括犯罪人基本人权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刑法的价值所在。刑法解释是适用刑法进而实现刑法价值的一个能动的过程。在释法... 法治国刑法文化应当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与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保护弱者应有之权利。因此,最大限度地保障包括犯罪人基本人权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刑法的价值所在。刑法解释是适用刑法进而实现刑法价值的一个能动的过程。在释法过程中,"刑法的谦抑性"、"有利于被告"以及"常理"是司法者应当遵循的规则和坚守的底线。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释法的结果符合普通公民的意志,也才能够最终实现刑法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 私藏枪支、弹药 刑法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