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师教学解读的个人知识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倩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近年来,语文教师的教学文本解读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影响,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文本解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描述和分析。为此,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一个教学解读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教师... 近年来,语文教师的教学文本解读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影响,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文本解读,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描述和分析。为此,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一个教学解读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教师以情怀教育为寄托,通过"和学生艰难对话"进入问题情境,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解决了问题,从而构成了教师关于教学文本解读的"个人知识"。该案例反映出,教学文本解读的特殊性是教师与教学文本对话时要纳入学生的解读视角,并以生成教学策略为解读的落脚点,这是教学文本解读对教学发挥支撑作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知识 教学解读 生活经验
原文传递
生命教育的核心:学生生命自觉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兴川 刘慧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1-95,共5页
面对学生无视生命的现象,学生生命教育日益变得极为迫切。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生命自觉的意识。在生命自觉意识的培养方面,要贯彻全人的观念,关注学生内心的生命体验,设计系列的生命教育内容,要注重生命情感的唤醒,努力发挥教育的... 面对学生无视生命的现象,学生生命教育日益变得极为迫切。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生命自觉的意识。在生命自觉意识的培养方面,要贯彻全人的观念,关注学生内心的生命体验,设计系列的生命教育内容,要注重生命情感的唤醒,努力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强化践行生命教育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自觉意识 生命体验 生命情感 教育合力
下载PDF
生活体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阈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斌 王慧霞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76-79,共4页
"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它试图通过对人类生活体验研究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活动和各种现象。"生活体验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师专业 生活体验 现实依据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时空维度下管窥冰心现代散文中女性的生命体验
4
作者 段俊 赵晓霞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冰心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冰心的散文创作寄予了她对于现代女性命运和生命体验的关注与思索。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得冰心在思考时间与空间时,呈现显著的性别视点。冰心的散文体现了个体的性别经验,...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冰心散文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冰心的散文创作寄予了她对于现代女性命运和生命体验的关注与思索。女性作家的身份使得冰心在思考时间与空间时,呈现显著的性别视点。冰心的散文体现了个体的性别经验,同时也触及了时代浪潮下女性的群体经验。从时空维度出发,可以窥探到冰心对于女性生命存在、生存处境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散文 时空 女性 生命体验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中的道家境界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二十四诗品》所体现的道家精神境界与司空图的生存之思息息相通,具体表现在"真人之道"、"自然之道"、"素淡之道"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司空图诗论鲜活的生命特色。
关键词 司空图 诗论 《二十四诗品》 道家思想 诗歌风格 美学价值 生命特色
下载PDF
旅游审美过程中的时空观照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海伦 Andrew Lambert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78,共6页
观照对于实现真正的旅游审美至关重要。旅游审美过程中的时空观照也即旅游审美观照中的时空不再是物理的时空,而是文化的时空,是无限延展的时空。旅游审美观照总是以现实时空为基础,以主体心灵感悟无限时空,并超越现实的藩篱,使精神在... 观照对于实现真正的旅游审美至关重要。旅游审美过程中的时空观照也即旅游审美观照中的时空不再是物理的时空,而是文化的时空,是无限延展的时空。旅游审美观照总是以现实时空为基础,以主体心灵感悟无限时空,并超越现实的藩篱,使精神在现实与想象中自由往来,而又在无限中与宇宙融为一体。无限与有限总是循环往复的,旅游审美过程中对无限时空的观照其实就是对生命的观照,生命的体验和自由的感悟成为无限延展的时空观照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旅游审美主体也在气运流通的生命观照中与整个宇宙自然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审美 无限延展 时空观照 生命体验 自由感悟
原文传递
道家政治智慧灵光的释放——李白诗歌中道家引退文化心理拆解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李白诗歌中蕴藏着道家思想文化的内涵,并展示了人生价值的境界,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探究与认识。道家思想文化的本质,是发挥主体的“守静”修炼和自我“反观”的智慧,而超越人为的欲望,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准则,进而实现人与... 李白诗歌中蕴藏着道家思想文化的内涵,并展示了人生价值的境界,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探究与认识。道家思想文化的本质,是发挥主体的“守静”修炼和自我“反观”的智慧,而超越人为的欲望,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准则,进而实现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核心是通过“无为而为”的自然法则,达到“固于道”的境界。李白诗歌所揭示的自我人生体验的心理,正是老子这一哲学思想澄迈的具体展现。探求李白诗歌深层次的思想文化意蕴可知,李白的思想不是儒道合并,他深谙道家思想文化之精髓,巧用道家政治智慧之灵光,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凭借其所奉行“功成身退”的生活原则,以实现他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他的道路是现实的,手段是有效的。他是对道家思想文化理解得较为准确,对道家政治智慧运用得较为有效的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之境界 人生体验 反观守静 哲学体要 智慧妙用
下载PDF
《漫水》的生死经验与现代性反思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铁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66-67,共2页
在《漫水》中,王跃文专注于深透的土地经验和细碎的日常生活,通过乡村日静天长的生死轮回的叙事,表达了对乡土文化坚韧特质的深深敬仰。同时,这种赋予自在生命状态以崇高尊严的姿态,实际上也暗示了作者对社会现代性的文化反思。
关键词 王跃文 乡土 生死经验 现代性 文化反思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的生命体验
9
作者 张献荣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8-90,共3页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 ,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少数用第三人称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 莫言小说的内核是作者的生命体验。这里所说的生命体验是指一种生命本体状态。莫言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体验 ,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在描写直接体验时 ,他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少数用第三人称 ,这类小说的主人公身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直接的生命体验。在描写间接体验时 ,他采用亲属称谓 ,主人公都是“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等 ,这些人的故事是靠“我”对“家族史”的回忆而断断续续讲出来的 ,“我”的思绪、梦幻、神游等常常进入故事 ,“我”以今人的思想去反观前人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内核 生活 直接体验 间接体验 童年视角 亲属称谓
下载PDF
精神“剥离”引发的创作新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忠实 《商洛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8,共6页
1980年代不断发生的精神和心理的剥离,才使文学创作发展到《白鹿原》的萌发和完成。从"农业合作化"到"分田到户"的体制变化,引发了对历史和生活的深刻思考;社会的巨大转变也在创作过程中流下了清晰的印记,并触动了... 1980年代不断发生的精神和心理的剥离,才使文学创作发展到《白鹿原》的萌发和完成。从"农业合作化"到"分田到户"的体制变化,引发了对历史和生活的深刻思考;社会的巨大转变也在创作过程中流下了清晰的印记,并触动了自身思想和精神的彻底剥离;对原有观念和意识的彻底剥离,为《白鹿原》的创作植入了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田到户 创作心理 生活体验
下载PDF
诗性的批评与批评的诗性——简评王仲生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刚 《唐都学刊》 200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王仲生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他的文学批评一直关注、追踪着当代文坛发展演变的轨迹 ,尤其是陕西作家在小说、散文领域的创作迹象。他的批评活动无疑成为推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力量。其批评文本既不乏深刻的理... 王仲生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他的文学批评一直关注、追踪着当代文坛发展演变的轨迹 ,尤其是陕西作家在小说、散文领域的创作迹象。他的批评活动无疑成为推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力量。其批评文本既不乏深刻的理论思考 ,又呈现出独特的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仲生 文学批评 生命体验 诗性
下载PDF
寂寞萧萧独自红——对萧红作品抒情品质的文化思考
12
作者 江玫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0-72,共3页
萧红作品的抒情品质,源自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它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自传性色彩和浓郁的寂寞情调。萧红通过情绪结构将文本整合成具有统一抒情品质的有机体。回忆是情绪结构得以生成的内在动因,也是作者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从文化意味审... 萧红作品的抒情品质,源自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它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自传性色彩和浓郁的寂寞情调。萧红通过情绪结构将文本整合成具有统一抒情品质的有机体。回忆是情绪结构得以生成的内在动因,也是作者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从文化意味审视,萧红的抒情姿态还来源于外在的文化语境的渗透。这表明她对生命中一种根源性的回归和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命体验 寂寞 情绪结构 回忆
下载PDF
从《青楼集》看元代演员的生存状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小转 《绥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55-57,共3页
《青楼集》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记载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生活的专著。笔者试从《青楼集》对元代女演员的最终归属及她们的婚姻状况的记载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元代演员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和整体生存状况。
关键词 《青楼集》 元代演员 人生经历 生存状况
下载PDF
初一语文教材修订述评
14
作者 郑玉财 赵秀玲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6-88,共3页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对原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新教材体现了知识与科学性、思想道德与文化内涵、认知与心理规律相结合的特点 ,但忽视写法指导 。
关键词 教材修订 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 创新精神 试用修订本 教学大纲 科学性 思想道德 文化内涵 认知 心理规律
下载PDF
生命的独特体验与奇异表达——沈苇抒情诗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呈武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1,共3页
沈苇是1990年代以来西部诗坛卓有成就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异常的表达方式在世纪之交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沈苇的诗立足于西部新疆,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多元文化底蕴,他常常使用最原始的意象,从自然的层面上揭示生命的意... 沈苇是1990年代以来西部诗坛卓有成就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异常的表达方式在世纪之交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沈苇的诗立足于西部新疆,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多元文化底蕴,他常常使用最原始的意象,从自然的层面上揭示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给人以凝重的思索和无边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苇诗歌 生命体验 奇异表达
下载PDF
浅谈李清照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创作道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8-59,共2页
李清照与安娜·阿赫玛托娃是不同国家的两个伟大的女诗人,她们的生活经历迥异,创作道路相似。她们的经历是时代和心灵历程的记录,是精神宝库的财富。
关键词 李清照 安娜·阿赫玛托娃 生活经历 诗歌创作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审美的误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德林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长期以来,审美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审""美",也就是对美的欣赏、观照,由此,美学家们或者不遗余力地探究美的本质,或者对审美之"审"做出种种规定。笔者认为,无论是英语中的Aesthetic还是汉语的审美不能被...  长期以来,审美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审""美",也就是对美的欣赏、观照,由此,美学家们或者不遗余力地探究美的本质,或者对审美之"审"做出种种规定。笔者认为,无论是英语中的Aesthetic还是汉语的审美不能被理解为"审""美",审美既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又是对生命的体验和反思,它追求人生的诗意化。在当前审美文化研究的热潮中,首先厘清"审美如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感性认识 生命体验
下载PDF
礼赞:底层人性之光——评傅爱毛的几篇小说
18
作者 焦会生 《殷都学刊》 2011年第4期84-89,共6页
傅爱毛着眼于底层小人物身上所闪耀着的人性之光,并运用充满生活质感的语言给予描绘和赞美。《嫁死》描绘和赞美了"真诚"和"弃恶从善"等美好的人性;《天堂门》描写并赞美"敬业乐群"或"爱岗敬业"... 傅爱毛着眼于底层小人物身上所闪耀着的人性之光,并运用充满生活质感的语言给予描绘和赞美。《嫁死》描绘和赞美了"真诚"和"弃恶从善"等美好的人性;《天堂门》描写并赞美"敬业乐群"或"爱岗敬业"、"关爱"等美好的人性;《换帖》描写并赞美"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美好的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人性 生活经验 生命追求
下载PDF
察天人之道 究阴阳消息——从《素问》看《内经》的文化来源
19
作者 吴开杰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2-75,共4页
《内经》是先秦文化的产物 ,它是以先秦哲学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 ,其理论源于生命体验 。
关键词 《内经》 《素问》 哲学 医学 取象类比 辩证思维 中国
下载PDF
论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
作者 刘小红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觉 ,有良好的语感的人 ,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丰富生活体验 ,扩大语言实践 ;强化语境概念 ,联系语境培养语感 ;加强诵读训练 ,增加...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觉 ,有良好的语感的人 ,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丰富生活体验 ,扩大语言实践 ;强化语境概念 ,联系语境培养语感 ;加强诵读训练 ,增加词语积累 ;学习语言知识 ,增加文化修养 ,提高语感层次 ;联系思维训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直觉 语感教学 生活体验 语境 诵读 语言知识 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