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还是挤出效应——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治觉 吴定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61,共9页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 本文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在大多数年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分析,政府投资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从1998年开始,政府消费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政府转移性支出在大多数年份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引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引致效应 挤出效应 可变参数
原文传递
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国内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赵保国 盖念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共11页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兴起,影响着国内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面对消费升级驱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趋势,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国内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和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作为衡量居... 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迅速兴起,影响着国内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面对消费升级驱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趋势,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国内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和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作为衡量居民消费结构的指标,运用2007—2017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居民收入、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居民基本生存性消费支出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利于扩大居民的发展享受性消费支出,从而优化国内消费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基本生存性支出 发展享受性支出 消费升级
下载PDF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个基于跨期替代模型的中国经验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谢建国 陈漓高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40,共7页
政府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 ,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短期内 ,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 ,但... 政府支出的增加之所以能够引致居民消费的增长 ,是由于政府支出具有乘数效应。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短期内 ,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 ,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替代模型 中国经验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挤出效应
下载PDF
人情支出挤出了正常消费吗?——来自中国家户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48
4
作者 周广肃 马光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6,156,共12页
在中国传统关系型社会的背景下,人情支出可能对家庭的正常消费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的人情支出对正常消费的影响。我们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人情支出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对于绝大... 在中国传统关系型社会的背景下,人情支出可能对家庭的正常消费具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的人情支出对正常消费的影响。我们使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人情支出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家庭,人情支出增加会提高正常消费倾向。只有当人情支出占收入比重达到非常高的时候,才开始对正常消费产生净挤出作用。我们还验证了,人情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社会网络所具有的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和促进民间借贷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情支出 消费 社会网络 民间借贷
下载PDF
异质性消费者、家庭债务与消费支出 被引量:40
5
作者 宋明月 臧旭恒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90,共17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与2018年的面板及截面数据,在异质性消费者框架下分析了家庭是否负债、债务规模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量及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不论是总体样本还是异质性样本,负债家庭的消费支出均高于未负债家庭...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与2018年的面板及截面数据,在异质性消费者框架下分析了家庭是否负债、债务规模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量及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不论是总体样本还是异质性样本,负债家庭的消费支出均高于未负债家庭,消费结构也体现出升级的特征;债务家庭样本中,既不受流动性约束又缺乏耐心的债务家庭、有多种类别债务的家庭,其债务规模对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较大;考虑债务负担时,当家庭浅度债务规模维持在流动性财富水平以上、债务的总体规模维持在总财富的7%~20%时,边际影响较大;分债务类别来看,住房借款在借入初期的效应较高,住房贷款、亲友及民间借贷则反之,其他银行贷款促进消费升级的路径更明显。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当提升重点群体的收入与保障水平,适度降低信贷门槛、提升信贷额度、扫除信贷盲度,提高家庭金融的便捷性,进而提升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异质性消费者行为 消费支出 消费结构
原文传递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被引量:33
6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培勇 马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4,共10页
本文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本文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其次以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参照,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一评估,指出当... 本文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本文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其次以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参照,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一评估,指出当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再次着眼于"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形势,探索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方向;最后是本文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 社会支出
下载PDF
住房财富与旅游消费——兼论高房价背景下提升新兴消费可行吗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传勇 王丰龙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8,共16页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家庭以房产为主的财富分布严重不均衡和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已成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矛盾,对此旅游消费等新兴消费也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相比以往研究,本文创新性地以旅游消...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家庭以房产为主的财富分布严重不均衡和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已成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矛盾,对此旅游消费等新兴消费也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相比以往研究,本文创新性地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家庭新兴消费为对象,研究高房价背景下提升家庭新兴消费的可行性。采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住房财富增加显著地提升了家庭的旅游消费支出。在时间趋势上,家庭获得住房产权时间与旅游消费呈现"U"型关系;在微观机制上,住房财富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财富效应,而抵押负债效应(房奴效应)并不显著;家庭旅游消费扩张没有影响到家庭必需品和耐用品的消费,但却挤出了培训教育等其他新兴消费并会降低家庭新兴消费在总体支出中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财富 财富效应 抵押负债效应 旅游消费 新兴消费
原文传递
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苓玲 徐雷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扩展的杜森贝利消费函数,以区域差异的视角对东、中、西部地区1997~2009年的社会保障、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 基于扩展的杜森贝利消费函数,以区域差异的视角对东、中、西部地区1997~2009年的社会保障、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保障支出呈显著正相关,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其政策含义是:应加大中西部地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降低人们的不确定性预期,实现居民消费的稳定性和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下载PDF
我国财政支出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133,共15页
本文建立了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函数,将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分解成确定性内生冲击和随机性外生冲击两种来源,分别用时变参数模型和区制转移模型对二者进行测量,统计检验发现,时变参数和区制转移联合模型能够... 本文建立了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函数,将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分解成确定性内生冲击和随机性外生冲击两种来源,分别用时变参数模型和区制转移模型对二者进行测量,统计检验发现,时变参数和区制转移联合模型能够完全捕捉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特征。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分解成长期趋势成分和周期性成分,考察财政支出增长率两种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发现确定性内生冲击与随机性外生冲击导致的财政支出增长率不确定性对其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不确定性 时变参数和区制转移联合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面板协整的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0
10
作者 楚尔鸣 鲁旭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0,共6页
通过构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1990—2005年27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现较弱的互补关系。因此,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结构... 通过构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1990—2005年27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现较弱的互补关系。因此,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结构,提高政府支出的消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面板协整
下载PDF
财政分权、政府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23
11
作者 耿申 《统计学报》 2020年第3期14-27,共14页
利用中国197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政府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界限,分阶段建立计量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支出的短期波动会引起居民消费的负向响应,长期二者存在正向均衡关系。"大包干... 利用中国197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政府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界限,分阶段建立计量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支出的短期波动会引起居民消费的负向响应,长期二者存在正向均衡关系。"大包干"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均与居民消费呈现替代关系,分税制时期中央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能够促进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共支出 财政分权 均衡增长 居民消费 分税制改革
下载PDF
住房支出、住房价格、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增长——兼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骆祚炎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8,共8页
理论上看,从住房支出和财富效应的综合角度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构造一个包括住房支出、资产及其财富效应、可支配收入和利率的消费函数。实证分析表明,住房支出等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较大,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 理论上看,从住房支出和财富效应的综合角度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构造一个包括住房支出、资产及其财富效应、可支配收入和利率的消费函数。实证分析表明,住房支出等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较大,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资产呈现较弱的负财富效应。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要通过居民消费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有效遏制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并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为此,应该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出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区域创新——基于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蒋艳辉 王靖烨 王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8,共7页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如何促进区域创新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8年全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将各地区的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区域创新纳入统一框架下,对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对居民...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实施,如何促进区域创新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8年全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将各地区的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区域创新纳入统一框架下,对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地区区域创新;中介效应显示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居民消费促进区域创新。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创新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城乡居民消费分组来看,较于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区域创新 中介效应 地区差异 城乡差异
下载PDF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学民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9,共6页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的 ,首先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差异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的 ,首先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存着较大差异 ;其次是由地区气候因素引起的消费倾向 ,我国南北地区明显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性支出 消费水平 消费倾向 中国 城镇居民 地区差异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地区差异、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智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7,共4页
笔者利用跨期优化理论导出实证方程,然后运用1998年~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并分析各地区政府财政总支出及其功能性分类支出对当地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区差异对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有重要影响。地方... 笔者利用跨期优化理论导出实证方程,然后运用1998年~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并分析各地区政府财政总支出及其功能性分类支出对当地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地区差异对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有重要影响。地方财政总支出对居民消费是一种不显著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而不同;2.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期,只有西部地区其他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他地区的其他功能性分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均不显著;在国家实施稳健性财政政策时期,功能性分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随地区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异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下载PDF
财政支出、城市化与居民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再思考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蒙昱竹 李波 潘文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3,共14页
关注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引入城市化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分析财政支出通过城市化影响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分步骤回归方法还是加入... 关注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引入城市化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分析财政支出通过城市化影响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分步骤回归方法还是加入交互项,都显示政府财政支出有直接负向“挤出”居民消费的效果,而城市化在其中发挥正向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政府财政支出虽然在当期“挤出”居民消费,但在滞后一期与滞后五期的动态效应中能够“挤入”居民消费;而城市化无论在当期、滞后一期还是滞后三期的动态效应中都能“挤入”居民消费。因此,未来应通过城市化的合理推进削弱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短期“挤出”效应,并在长期通过合理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发展城市化,从而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市化 居民消费 扩大内需
下载PDF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Barro-Ricardo等价之谜的中国经验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芳英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消费者跨期最优化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及居民消费支出与政府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对此模型的拓展研究时求解了巴罗-李嘉图...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消费者跨期最优化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及居民消费支出与政府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对此模型的拓展研究时求解了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的条件。然后以中国为例,在李嘉图等价框架下实证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短期内,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即政府支出增加将导致居民消费增加。与通过征税来增加政府支出相比,通过发行债券增加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效应更大。但在长期中,政府支出将挤出居民消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出 居民消费 巴罗-李嘉图等价之谜
原文传递
市民化水平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102,共10页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 年中国劳...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 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 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市民化 消费支出 消费结构
下载PDF
“退休——消费”之谜——基于家庭生产对消费下降的解释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邓婷鹤 何秀荣 白军飞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共16页
退休后消费支出下降的现象与生命周期理论不符,被学术界称为"退休—消费之谜"。基于Becker理论,文章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及我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与健康调查数据,将生产概念纳入消费分析后发现:第一,食物消费可... 退休后消费支出下降的现象与生命周期理论不符,被学术界称为"退休—消费之谜"。基于Becker理论,文章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及我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与健康调查数据,将生产概念纳入消费分析后发现:第一,食物消费可视为投入时间和货币两种要素的家庭生产活动,老年人退休后时间成本下降,个体倾向于投入更多时间要素从而导致消费支出下降。第二,通过时间对货币的替代,食物消费支出的下降没有导致实际消费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模糊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由于增加了家庭生产的时间,尤其是食物购买时间,退休后食物消费支出降低18%;尽管低收入个体的食物消费(量)易受到退休影响,但整体而言以营养物质、具体食物摄入为代表的消费数量和质量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消费之谜 消费支出 食品消费(量)
下载PDF
扩大内需战略下促进体育消费的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海燕 邵绘锦 +3 位作者 曾鑫峰 刘蔚宇 赵树桐 管建良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扩大内需是保证经济内循环畅通的内生动力,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着力点。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体育消费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重要引领作用,带动赛事及其相关消费... 扩大内需是保证经济内循环畅通的内生动力,体育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着力点。通过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体育消费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重要引领作用,带动赛事及其相关消费;有效释放体育公共支出对于体育消费的协同效应,缓解挤出效应;持续推动体育消费创新发展;激活青少年、老年人、女性等重点人群的消费潜力;落细、落实体育消费政策实践,优化政策执行效果反馈机制,不断完善体育消费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体育消费 扩大内需 公共支出 体育赛事 青少年体育 消费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