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阎新甫 刘文轩 +2 位作者 王胜军 王西成 王锡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研究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通过花粉管途径直接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花76中,后代出现13株抗白粉病变异株.其中5株在以后的世代中抗性稳定,另8株则继续分离.第2代分离株系的抗病株形成的第3代株系(或株行)中,抗性有分离的株行与无... 本研究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通过花粉管途径直接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花76中,后代出现13株抗白粉病变异株.其中5株在以后的世代中抗性稳定,另8株则继续分离.第2代分离株系的抗病株形成的第3代株系(或株行)中,抗性有分离的株行与无分离的株行比例为1.9:1,而分离株行内抗病株与不抗病株之比为335:1。抗性稳定株系与感病亲本杂交,F1表现高抗病,再与感病亲本回交,后代抗感病株比例为1:1。自交Fn的比例为2.8:1.说明所获得的抗白粉病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为显性.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表明,这个抗病基因可能是来自大麦的一个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白粉病 抗病性 遗传
下载PDF
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朱生伟 黄国存 孙敬三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段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 ,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总DNA)或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 ,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 ,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 ,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由于其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段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 ,直接将带有目的性状的供体遗传物质(总DNA)或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株 ,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 ,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 ,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由于其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 ,已被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所接受 ,并在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蔬菜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农业生产培育出了一些抗病、抗虫及其它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及新品系 ,有利地推动了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受体 供体 转化 植物
下载PDF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程备久 田秋元 +1 位作者 李展 周立人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以2×1015Ar+/cm2介导外源DNA引起受体性状变异的频率最高,达16.2%。经选育已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早熟、种子少腺体和优质等各具特色的陆地棉新种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法 外源dna导入 陆地棉 性状变异
下载PDF
外源DNA注射茄子子房后代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29
4
作者 许勇 周长久 +1 位作者 王福钧 李丙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中国长茄(Solanum melongena L.var.serpemtium Bailey)人工自花授粉24小时后,给其子房注射粘毛茄(S.sisymbriifolium Lam.)的总DNA,其后代性状发生了变异。出现变异的后代D_1株系中23.48%的植株叶面着生硬刺,倾向供体;多花序出现频... 在中国长茄(Solanum melongena L.var.serpemtium Bailey)人工自花授粉24小时后,给其子房注射粘毛茄(S.sisymbriifolium Lam.)的总DNA,其后代性状发生了变异。出现变异的后代D_1株系中23.48%的植株叶面着生硬刺,倾向供体;多花序出现频率由5%提高到16.42%;有4.67%的植株果形由细长形变为长圆形。后代D_2变异性状有分离。D_2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变异。初步认为,变异是外源DNA导入受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外源dna导入 授粉 性状变异
下载PDF
导入南瓜DNA选育抗枯萎病西瓜新种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浩波 林茂 +3 位作者 杨坤 戴祖云 程国旺 余增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南瓜总 DNA导入西瓜 ,企望使西瓜和南瓜实现分子水平上的远缘杂交 ,从而获得整合有控制抗病的南瓜 DNA片段而不改变受体西瓜农艺性状的西瓜新种质。用该方法在西瓜自交授粉后 2 4h从子房顶端将 1 5 μl南瓜 DNA注入胚囊...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南瓜总 DNA导入西瓜 ,企望使西瓜和南瓜实现分子水平上的远缘杂交 ,从而获得整合有控制抗病的南瓜 DNA片段而不改变受体西瓜农艺性状的西瓜新种质。用该方法在西瓜自交授粉后 2 4h从子房顶端将 1 5 μl南瓜 DNA注入胚囊中 ,经病圃田间筛选和 6代自交纯化已获得 5份稳定西瓜新材料。经苗期人工接种和病圃田间自然抗病鉴定 ,其抗病性明显提高。所获抗病材料的品质与受体无明显差异。其中 2份材料的果皮色泽和花纹是不同于供受体的新变异类型。试验表明 ,子房注射法将外源 DNA导入西瓜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子育种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dna 选育 新种质 西瓜 外源dna 抗病育种 枯萎病
下载PDF
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萍 张立杰 +4 位作者 马宏玮 刘生祥 徐兆桢 李树华 许兴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1,共6页
以健壮燕麦 ( Avena sativa L.)为供体 ,宁春 4号小麦为受体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 DNA导入。结果表明 ,变异株系在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 ;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与受体相比增... 以健壮燕麦 ( Avena sativa L.)为供体 ,宁春 4号小麦为受体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 DNA导入。结果表明 ,变异株系在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 ;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与受体相比增加或减少 ,叶绿素含量和瞬间光合速率偏向供体或受体 ;并筛选到对小麦条锈病免疫或高抗的部分变异株 ,表明燕麦 DNA已导入到小麦中 ,并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外源dna导入 宁麦4号 性状变异 小麦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株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阎新甫 刘文轩 林秋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3,共5页
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后,获得了抗白粉病变异后代,对其中抗性稳定的5个(D2代)株系子粒酯酶同工酶(EST)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变异株系的EST酶谱中,检测到供体大麦所具有的酶带(即转基因酶带)和新... 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后,获得了抗白粉病变异后代,对其中抗性稳定的5个(D2代)株系子粒酯酶同工酶(EST)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变异株系的EST酶谱中,检测到供体大麦所具有的酶带(即转基因酶带)和新的杂种酶带,从而证实了大麦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到受体中,并被受体细胞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dna 白粉病 抗病性 育种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变异后代的SOD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德璞 袁鹰 庄炳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4-199,共6页
以花粉管通道途径向大豆导入外源DNA,变异后代已达D_4代。 受体为栽培品种吉林20号、吉林16号;供体足野生豆、半野生豆和栽培豆。从439个D_1植株中得12株变异株,变异率为3%。变异性状明显表现供体特征,并且是可遗传的。超氧物歧化酶(S... 以花粉管通道途径向大豆导入外源DNA,变异后代已达D_4代。 受体为栽培品种吉林20号、吉林16号;供体足野生豆、半野生豆和栽培豆。从439个D_1植株中得12株变异株,变异率为3%。变异性状明显表现供体特征,并且是可遗传的。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电泳鉴定,在有的变异株中检测到供体具有的亚基谱带b_1、b_2。结果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在大豆育种上是可以利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后代 SOD 同功酶
下载PDF
导入大赖草DNA小麦后代的变异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新产 廖祥儒 付增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外源大赖草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诱导小麦籽粒蛋白质组成及过氧化物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质分别增加44,67,85ku新组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82%,15.62%,赖氨酸增长42.94%,同工酶不同程度出... 外源大赖草DNA直接导入普通小麦,诱导小麦籽粒蛋白质组成及过氧化物酶、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质分别增加44,67,85ku新组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82%,15.62%,赖氨酸增长42.94%,同工酶不同程度出现了差异谱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减的明显变化。导入DNA的变异小麦的籽粒色泽、硬度、胚乳粉质等生物学性状都有一些改变,其变异现象在连续后代中依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dna 外源dna导入 蛋白质 同工酶
下载PDF
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阎新甫 刘文轩 +2 位作者 王胜军 胡学义 王西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其中免疫和高抗白粉病变异株古2.77%,且抗性能够向子代传递,其D_2代在大田自然发病和温室接菌条件下,有5个株系抗性保持稳定,8个株系有分离,其中一个株系在D_2和D_3代抗性均稳定。在田间D_2代有2个稳定株系(D_2-20,D_2-29)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比受体分别高20.3%和15.76%,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高23.4%和27.5%。在温室这些性,状的数值也明显高于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 小麦 白粉病 氨基酸
下载PDF
异科外源DNA导入陆地棉引起性状变异初报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元杰 尹承佾 +2 位作者 马骏 沈法富 黄清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受体自花授粉后24小时,应用微量注射法将供体蓖麻(Ricinus communis)DNA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DNA 导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鲁棉6号和品系85-16子房,其后代在抗病性、生育期、株型、铃型、以及纤维的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麦克... 受体自花授粉后24小时,应用微量注射法将供体蓖麻(Ricinus communis)DNA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DNA 导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鲁棉6号和品系85-16子房,其后代在抗病性、生育期、株型、铃型、以及纤维的强度、长度、整齐度和麦克隆值等都出现变异,变异率达8.85~9.69%。变异性状可遗传的事实表明,异科DNA 导入受体子房,为卵细胞或合子甚至为早期胚胎细胞所吸收,使外源DNA 可能通过同源重组、插入或整合进入受体基因组,导致受体性状的变异。对D_1和D_2代变异株种子,采用刘士庄的棉枯萎病鉴定法鉴定,其中反应高抗的棉株高达24.8%。其遗传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外源dna 导入 变异 棉花
下载PDF
黄瓜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董伟 陈玲 吴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黄瓜人工授粉后外源DNA导入的时间、DNA溶液浓度、用量、pH值等因素对导入后代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微量注射导入外源DNA,适于授粉后8~24小时,DNA溶液浓度为1000μg/ml,pH7.5,每朵花用量1...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黄瓜人工授粉后外源DNA导入的时间、DNA溶液浓度、用量、pH值等因素对导入后代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子房微量注射导入外源DNA,适于授粉后8~24小时,DNA溶液浓度为1000μg/ml,pH7.5,每朵花用量10~20μl,可获得10^(-2) ~10^(-3)的高遗传转化率,异后代(D_1代)出现的变异性状能遗传给下一代。经同工酶分析,认为变异性状来自DNA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dna导入 自花授粉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获得一不育材料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丽梅 刘德璞 +2 位作者 孙寰 袁英 黄梅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3-87,共5页
获得不育系的途径有许多.如远缘杂交,自然变异,无性系变异等。本试验以吉林20号大豆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导入远缘材料鹰咀豆(CicerL.arieticem)总体DNA,于D2代获得一不育变异株D8804—... 获得不育系的途径有许多.如远缘杂交,自然变异,无性系变异等。本试验以吉林20号大豆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导入远缘材料鹰咀豆(CicerL.arieticem)总体DNA,于D2代获得一不育变异株D8804—7,通过对该材料雌雄育性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初步认为,D8804—7材料为雌雄育性均不正常,自交可结少量种子,不育性可自交保持的不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粉管通道 不育系 外源导入 dna
下载PDF
外源DNA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芳 袁鹰 +2 位作者 高树仁 刘红军 李晓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2,共4页
花粉管通道法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将基因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转基因技术。详细地回顾了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机理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粉管通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技术
下载PDF
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萍 李树华 +4 位作者 马宏玮 张立杰 刘生祥 徐兆桢 许兴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以健壮燕麦 (Avera sativa L .)为供体 ,宁春 4号小麦为受体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 DNA导入。对供体、受体及其 D5代的变异株系进行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 ,无论是在酯酶同工酶中... 以健壮燕麦 (Avera sativa L .)为供体 ,宁春 4号小麦为受体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 DNA导入。对供体、受体及其 D5代的变异株系进行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 ,无论是在酯酶同工酶中还是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中 ,均出现了供体特有的谱带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中既出现了供、受体均不具有的新的杂交酶带 ,有的还显现了偏父或偏母以及完全互补型的酶带 ;酶的活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作为鉴定外源 DNA导入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外源dna导入 酯酶 过氧化物酶 酶谱 小麦 后代 同工酶
下载PDF
玉米DNA导入大豆导致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华 雷勃钧 +4 位作者 卢翠华 李希臣 周思君 韩玉琴 刘昭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18-20,共3页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光效的C4作物DNA导入大豆黑农35(C3作物),其后代出现高产、抗病、秆粗、单株荚数多、叶色浓绿、叶肉较厚、叶绿素含量高,其中一个品系熟期比受体提早5天,这是继黑生101之后导入黑农35产生的...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光效的C4作物DNA导入大豆黑农35(C3作物),其后代出现高产、抗病、秆粗、单株荚数多、叶色浓绿、叶肉较厚、叶绿素含量高,其中一个品系熟期比受体提早5天,这是继黑生101之后导入黑农35产生的又一个有希望的苗头品系。还有一个品系比黑农35熟期晚且植株高大,可作为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中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导入 花粉管通道 玉米 dna
下载PDF
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丰 柳武革 +5 位作者 李金华 刘振荣 李曙光 廖亦龙 彭惠普 毛兴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9-494,共6页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稗草总体DNA和玉米总体DNA导入水稻受体R122中,获得的D1代变异频率分别高达1.487%和3.81%。对稳定的3个玉米DNA导入系和4个稗草DNA导入系研究表明,与受体R122相比,导入系在株型、株高、生育期、分蘖力、着粒密度、粒...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稗草总体DNA和玉米总体DNA导入水稻受体R122中,获得的D1代变异频率分别高达1.487%和3.81%。对稳定的3个玉米DNA导入系和4个稗草DNA导入系研究表明,与受体R122相比,导入系在株型、株高、生育期、分蘖力、着粒密度、粒形、稃尖颜色、稻瘟病抗性、稻米品质、恢复力和耐储藏性等生物学性状方面发生了广泛的变异。同时讨论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变异频率和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 基因导入系 性状分析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孟昭河 刘新军 +4 位作者 王玉菊 孟巧霞 李春光 刘永巍 张景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6期52-56,共5页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以DNA片断杂交假说为理论基础,直接将目的基因或带有目的性状供体遗传物质(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植株,创造大量的变异材料,通过筛选获得目的性状的后代和新品种。由于简单、易行、不受受体植物种类的限制,已被越多的育种者所接受,在水稻的抗病、米质、丰产性上等各方面广为应用。介绍了外源DNA导入方法、外源基因导入类型、后代遗传变异特点及影响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因素,优点、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外源dna导入 受体 供体 水稻转化
下载PDF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引起的冬小麦后代性状变异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欧巧明 倪建福 +1 位作者 张正英 陈玉梁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 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基本趋于稳定。对陇鉴127的4个变异系的方差齐性检验显示主要性状有明显的变化:株高、旗叶面积、单穗粒数变异程度较大;穗长、千粒重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异;分蘖数具有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抗病性鉴定表明,变异后代有个别表现对条锈病免疫或高抗,部分材料兼抗白粉病。说明个别变异材料中已引入了供体抗锈基因,外源基因已进入冬小麦中并得到表达。研究还表明外源DNA导入冬小麦后引起变异的种类多、范围广、幅度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重复性和一定的趋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长穗偃麦草 花粉管通道 外源dna导入 性状变异
下载PDF
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培育向日葵育种新材料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美善 卢敏 +3 位作者 陈展宇 崔喜艳 徐惠风 徐克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氯仿 -异戊醇 -RNA酶法 ,从菊芋、罗马尼亚向日葵幼叶中提取总DNA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子房注射法导入向日葵品种“吉农 92 - 1”、吉农 92 - 5”中 ,发现D1代及D2 代在植株形态、种皮色、百粒重。
关键词 外源dna 向日葵 育种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