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传播信息特性分析——兼论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传播/教育产品开发思路 被引量:37
1
作者 朱幼文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展品是博物馆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教育资源,也是不同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最有特色的传播媒介.从展品 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入手,分析研究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会发现展品不仅承载了知识信息,还蕴含了与当代 科学教育理... 展品是博物馆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教育资源,也是不同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最有特色的传播媒介.从展品 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入手,分析研究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会发现展品不仅承载了知识信息,还蕴含了与当代 科学教育理念、目标对应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信息,且使受众通过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这与大多数传 播/教育媒介主要传播"间接经验"有本质区别.为发挥科技博物馆独特的传播/教育价值与优势,须揭示并传播多层面科学信息,充分实现"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多样化学习"传播/教育特征.这也是科技博物馆开发传播/教 育产品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科技博物馆 展品 信息 承载特性 传播特性
下载PDF
博物馆展示方式与展示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陆保新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2,共3页
展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展示是博物馆进行教育的手段,展品的特性决定了应采用的展示方式,进而影响到展示空间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空间 建筑设计 建筑形态 建筑功能
原文传递
博物馆陈列的实物性元素及内容结构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宋向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博物馆陈列是在博物馆语境中通过空间、展品和设计传播知识、影响观众判断及态度的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博物馆展陈有不同的要求。博物馆陈列内容是一个多成分、多层阶、多联系的复杂网络,博物馆实物、博物馆空间和陈列设计是构成博物... 博物馆陈列是在博物馆语境中通过空间、展品和设计传播知识、影响观众判断及态度的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博物馆展陈有不同的要求。博物馆陈列内容是一个多成分、多层阶、多联系的复杂网络,博物馆实物、博物馆空间和陈列设计是构成博物馆陈列的三个元素,其中的实物性元素包括实物、图示、仿复制模型、场景、美术创作等;博物馆陈列内容的组织方法有分类标本类、知识教学类、主题类、讲故事类和论证类等类型,设计人员应根据陈列目的和观众学习需求妥善设计内容呈现的次序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实物性元素 内容设计 陈列类型 观众学习
原文传递
科技馆展品及其展示形式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春富 李丹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2-65,69,共5页
从我国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科技馆这一科普形式的变化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科技馆展品的4大特点: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科技馆展品展示形式的种... 从我国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科技馆这一科普形式的变化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科技馆展品的4大特点: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科技馆展品展示形式的种类和设计方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未来设想,表明要充分考虑展品设计因素,灵活应用并创新展示形式,才能丰富展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展示形式 设计
下载PDF
引导观众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操作体验展品——科技馆展品探究式辅导的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伟强 张力巍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3期56-61,共6页
展品是科技馆最大和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馆尚未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开展好适合的辅导教育活动。如何让展品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更好地被参观者所认识了解,对于提升科技馆展教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从科技馆的本... 展品是科技馆最大和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馆尚未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开展好适合的辅导教育活动。如何让展品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更好地被参观者所认识了解,对于提升科技馆展教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从科技馆的本质特点出发,论述了科技馆开展展品辅导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入科技馆展品辅导的教育活动当中,提出了引导观众像进行科学实验一样去操作体验展品的辅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辅导 实验探究
下载PDF
关于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若干认识问题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体茂 《科普研究》 2011年第1期76-82,共7页
我国科技馆正处于建设高潮,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关展项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讨论科技馆展项创新,首先必须了解科技馆展项的基本要求,创新展项也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要明确展项创新的含义及意义,展项... 我国科技馆正处于建设高潮,有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有关展项创新便是其中之一。讨论科技馆展项创新,首先必须了解科技馆展项的基本要求,创新展项也必须符合这些基本要求,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要明确展项创新的含义及意义,展项创新主要指科学教育层面的表现形式创新而非内容创新;要客观分析展项创新的形势和主体,培养和发挥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能力,与展览企业优势互补,以发挥更大效益;要按照展项创新的特有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有可能促进展项创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项 创新
原文传递
创新展品的设计思路与制度性制约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幼文 《科普研究》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科技馆展品创新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首先从世界科技博物馆展品发展的轨迹分析现代科技馆展品的特征,对比了我们与国际先驱们在展品设计基本思路上的差异;继而从展览设计程序、展览展品招投标制度安排等方...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科技馆展品创新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首先从世界科技博物馆展品发展的轨迹分析现代科技馆展品的特征,对比了我们与国际先驱们在展品设计基本思路上的差异;继而从展览设计程序、展览展品招投标制度安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展品创新的外在因素;认为,导致我国科技馆展品缺乏创新的最主要因素是展品设计思路和展览设计程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创新 制约因素
原文传递
博物馆中的物人关系——信息化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兵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博物馆缘起于人类对过往之物的收藏,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物进入博物馆,要经历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的博物馆化历程,才能成为面对公众的作为历史、科学与艺术等信息载体的展品。博物馆之物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经过萌芽... 博物馆缘起于人类对过往之物的收藏,是当今社会中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物进入博物馆,要经历去脉络化和再脉络化的博物馆化历程,才能成为面对公众的作为历史、科学与艺术等信息载体的展品。博物馆之物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经过萌芽、挖掘与发展,以及从收藏到研究、保存、诠释、展示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演进,走过了漫长的路,使现代公共博物馆得以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变。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赋予人类观察博物馆之物、博物馆机构本身以及物人关系以新的视角。博物馆之物将空前扩展人类的视知觉范围和人类生存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能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提供新的价值维度;在充分信息化和信息民主化的基础上,博物馆将为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物人关系建构提供新的探索范式。智慧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学新动向,与信息时代和生态文明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学范式 藏品 展品 物人关系
原文传递
论展品:博物馆场域下的知识生产与性别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傅美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6-91,共6页
博物馆既是生产知识的文化机构,又是形塑主体的文化场域,知识的生产与主体的形塑均受制于菲勒斯中心主义。展品意义的生产是以菲勒斯文化为中心的知识生产过程。从物品、意义单元、图示化观相、表征的客体等四个层次来考察展品符号的意... 博物馆既是生产知识的文化机构,又是形塑主体的文化场域,知识的生产与主体的形塑均受制于菲勒斯中心主义。展品意义的生产是以菲勒斯文化为中心的知识生产过程。从物品、意义单元、图示化观相、表征的客体等四个层次来考察展品符号的意指实践与性别表征,可在文艺美学领域内推进博物馆研究与性别研究的缝合。通过揭橥展品符号所隐藏的菲勒斯中心主义"迷思",肯定妇女主题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重构公共文化空间,可为中国性别研究的本土化提供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品 社会性别 菲勒斯中心主义 表征 博物馆
下载PDF
科技博物馆展览的基本概念结构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恒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2期36-43,共8页
科技博物馆的展览是否有结构上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本文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结构理论并结合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实践,对展览结构和教育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展览结构是关系到展览设计水平、质量和展示教育效果的重大问题,并影响到基... 科技博物馆的展览是否有结构上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本文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结构理论并结合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实践,对展览结构和教育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展览结构是关系到展览设计水平、质量和展示教育效果的重大问题,并影响到基于展览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因此,展览的基本概念结构是依据展览主题建立起来的,是设计展览的出发点,直接影响展览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科技博物馆的展览应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如何构建展览的基本概念结构以及展览结构与展品、与基于展览的教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学习结构理论 展览结构 基于展览的教育 展品
下载PDF
浅谈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洪鹏 《科普研究》 2011年第5期65-70,共6页
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对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具体展品,本文提出了科技馆展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论述了标准化体系所涵盖标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标准
原文传递
我国科技馆基于展品教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基于全国25座科技馆调研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川宁 许艳 +1 位作者 陈荔荔 刘艳 《科普研究》 2018年第2期40-46,共7页
通过对包括中国科技馆在内的具有代表性的25座科技馆中展品教育活动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活动开发工作落后于场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行业发展、活动开发水平和程度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开发评估与过程管理尚不完善等是目前... 通过对包括中国科技馆在内的具有代表性的25座科技馆中展品教育活动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活动开发工作落后于场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行业发展、活动开发水平和程度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开发评估与过程管理尚不完善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把脉行业发展动态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开发成效加强队伍建设和过程管理,关注产学研结合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进和推动科技馆展品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教育活动开发 展品 顶层设计
原文传递
VR技术在科技馆展品中的应用与实现步骤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腾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6期46-47,共2页
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的科普教育场所,其中的展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将VR技术应用到科技馆的展品当中,能够实现对公众的科普教育,并提高公民自身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VR技术 科技馆 展品 应用 实现步骤
下载PDF
利用场馆资源开展馆校合作教学中英比较研究——基于武汉与格拉斯哥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乐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3,共9页
馆校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较之英国成熟、系统的馆校合作教学,我国场馆的教育价值未被充分开发。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与深度访谈法,分别对武汉4所学校和格拉斯哥6所学校,以及武汉5个场馆和格拉斯哥3个... 馆校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较之英国成熟、系统的馆校合作教学,我国场馆的教育价值未被充分开发。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与深度访谈法,分别对武汉4所学校和格拉斯哥6所学校,以及武汉5个场馆和格拉斯哥3个场馆开展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双方在频度与范围、行动方式、结构进程和课程关联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三个方面反思并总结我国当前馆校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馆校合作教学中主体身份不明确、馆校合作教学方案设计缺失、馆校合作教学活动编排随意性很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汉 英国格拉斯哥 场馆资源 场馆教育 馆校合作 展品
原文传递
“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馆展品维修维护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赖灿辉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0年第3期51-60,101-102,共12页
展品是科技馆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展品是否完好运行关系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关系到依托展品而开展的科学辅导、展览教育活动的实施。展品互动性强、故障率高,解决展品故障问题的及时维修、解决展品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率问题的维护... 展品是科技馆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展品是否完好运行关系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关系到依托展品而开展的科学辅导、展览教育活动的实施。展品互动性强、故障率高,解决展品故障问题的及时维修、解决展品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率问题的维护保养是实体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以观众为中心确立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和"不给观众短斤少两"的展品维修理念;科技辅导员是展品维修业务的直接用户。以此为基础组织展品维修维护团队,构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涉及展品维修维护业务流程、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维修物资保障等内容的展品维修维护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维修维护 基本理念 管理体系
下载PDF
试论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形式渗透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同乐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6期90-97,共8页
“形式渗透”是指在展示形式设计中通过几种或多种、同类或异类形式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总体形式的独有的特质。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中的“形式渗透”。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 形式渗透
下载PDF
科普展品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瓯 盛业涛 +2 位作者 邢金龙 冯帅将 刘卫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7,共4页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对科普展品行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在新形势下科...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对科普展品行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在新形势下科普展品的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展品 创新
下载PDF
辨析博物馆展品与博物馆教育之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钰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文围绕展品与博物馆教育的关系,提出展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展品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加以体现、基于展品的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等其它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等观点,并围绕以上观点结合英国、爱尔兰、台湾等博物馆的教育... 本文围绕展品与博物馆教育的关系,提出展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基础、展品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加以体现、基于展品的教育是博物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等其它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等观点,并围绕以上观点结合英国、爱尔兰、台湾等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实例进行论证,探讨了博物馆日常教育活动与展品相结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品 教育活动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符码理论的科学中心展品及其科技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思怡 严建强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年第1期46-54,共9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中心展示的探讨多集中在观众的满意度及其学习成效上,但对展示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科技阐释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式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的社会符码理论出发,对科学中心内展品以及贯穿其中的科技叙事结构进行... 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中心展示的探讨多集中在观众的满意度及其学习成效上,但对展示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科技阐释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式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的社会符码理论出发,对科学中心内展品以及贯穿其中的科技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形成科学展品的深奥、隐喻、公共及神秘(反思)的符码框架和包括技术、历史、社会文化及哲学四大层面的科技叙事结构,以期从展示本身的角度给科学中心提供可行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中心 展品 科技叙事 社会符号 传播
下载PDF
浅谈科技馆展品藏品标准化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芮 沈城伟 崔鸿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科技馆的建设离不开展品和藏品建设,展品、藏品是科技馆中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主要载体,是科技馆的核心内容,展品藏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科技馆的科普质量。目前我国尚无强制实施的展品藏品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馆展品藏品的发... 科技馆的建设离不开展品和藏品建设,展品、藏品是科技馆中科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主要载体,是科技馆的核心内容,展品藏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科技馆的科普质量。目前我国尚无强制实施的展品藏品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馆展品藏品的发展。从当前国内外展品、藏品标准化现状入手,探讨了展品、藏品标准化的重要性及迫切需求,并对团体标准《科学技术馆藏品与展品规范》进行了解读,最后从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发挥各级科技馆的主体能动性及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三方面提出了推动科技馆展品藏品标准化的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藏品 标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