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形成的力化学作用——油气地质理论思考之一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文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0-345,共6页
传统油气地质学认为构造作用主要控制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和油气的运移聚集,而烃类形成演化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构造活动对有机质直接成烃的力化学作用在成烃过程中举足轻重,从而引起高度重视... 传统油气地质学认为构造作用主要控制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和油气的运移聚集,而烃类形成演化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构造活动对有机质直接成烃的力化学作用在成烃过程中举足轻重,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在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基础上,结合高分子力化学分析,阐述了力化学作用的基本特点,沉积盆地中应力分布、成烃力化学作用方式、反应类型、影响因素和实验证据以及力化学作用与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力化学作用 油气地质 油气成因
下载PDF
试论成烃的地球化学场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文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21,共7页
本文从场的基本概念出发 ,简述了地球化学场的特征 ,着重论述了成烃过程中地球化学场的演化及其特征 ,并探讨了其他地质场 (地热场和应力场等 )与有机地球化学场在成烃过程中的耦合作用。认为各种场的相互匹配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沉积成岩演化 成烃演化 地球化学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歧口凹陷湖盆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苏俊青 赵厚祥 +4 位作者 钱茂路 李红星 于超 魏永生 刘安元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通过分析歧口凹陷湖盆基本特征,剖析构造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探索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湖盆自古近纪一新近纪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拗陷期三大演化阶段,现今表现为多隆多凹、盆岭相间的分布特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 通过分析歧口凹陷湖盆基本特征,剖析构造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探索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湖盆自古近纪一新近纪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拗陷期三大演化阶段,现今表现为多隆多凹、盆岭相间的分布特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幕式演化影响,湖盆断裂以NE、近EW向为主,主断裂以侧接、转换为特色.凹陷主要发育潜山构造带、断阶构造带、盖层滑脱型断裂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富集特点差异明显.根据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海陆调解带裂缝油气藏的勘探、远源缓坡区沿断裂构造脊的中浅层勘探及大断裂控制的"Y"字型浅层构造及两侧火成岩勘探是下步工作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演化 断裂构造脊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阶段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修祥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多旋回性决定了油气成藏的旋回性,成藏旋回反映了油气运聚演化史。文章根据柯坪隐伏构造的石油地质条件,认为在柯坪隐伏构造层中有可能找到未被后期破坏的、于第二成藏旋回期形成的大油气田。
关键词 培里木盆地 盆地演化 油气藏形成 柯坪 石油地质
下载PDF
过渡带成烃地球化学场分析——以济阳坳陷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为例
5
作者 刘文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2-277,共6页
该文以济阳坳陷为例 ,讨论了该区生物 热催化过渡带气形成的有机地球化学场和温度场、应力场等的演化 ,认为各种场的相互匹配是形成油气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过渡带气 成烃演化 地球化学场 济阳坳陷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浅析热液对流成矿系统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斌 彭省临 +2 位作者 董军 赖建清 杨牧 《矿产与地质》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热液对流系统中的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往往共轭出现,与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转化有关,并控制了矿质活化-迁移-堆积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变化还导致了成矿物质迁移方式和迁移能力的变化。SO2-4向4在热液对流体系中是搬运许多... 热液对流系统中的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往往共轭出现,与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转化有关,并控制了矿质活化-迁移-堆积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交替变化还导致了成矿物质迁移方式和迁移能力的变化。SO2-4向4在热液对流体系中是搬运许多金属元素的重要配位剂,SO2-S2-的临界转化是导致矿质堆积的因素之一。热液对流成矿过程还是导致成矿物质的多来源性及不同来源物质混合的重要原因,并决定了硫、氧、碳、铅等稳定同位素演化路径和混合机制的复杂性。成矿/成烃耦合是成矿热液对流循环的一种现象,对流循环系统成油机制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在海底热液活动区或热异常区寻找油气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热液对流 物理化学演化 矿质迁移形式 稳定同位素 成矿/成烃耦合
下载PDF
巴布亚褶皱带中生界海相油气充注史及成藏动态演化
7
作者 谢睿 林小云 +1 位作者 刘建 吴东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7,共13页
巴布亚盆地是处于澳大利亚板块北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活动边缘的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巴布亚褶皱带是盆地西北部的次级构造单元,中生界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构造活动频繁使得油气聚集-调整过程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油气勘... 巴布亚盆地是处于澳大利亚板块北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活动边缘的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巴布亚褶皱带是盆地西北部的次级构造单元,中生界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构造活动频繁使得油气聚集-调整过程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油气勘探工作。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古温标的联合反演模拟了单井埋藏史和热史,基于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了充注史,恢复油气成藏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巴布亚褶皱带中生界油气主要分布于褶皱带西段和中段,呈“西气东油”式分布。②油气充注期次可划分为“2期4幕”,早期3幕油气充注时间为105~85、78~53和47~32 Ma,表现为低熟油、高熟油和天然气的连续充注过程,包裹体捕获的原油成熟度更高、规则甾烷ααα(20R)-C_(27)相对含量更为丰富,油气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晚期1幕油气充注时间为4~0 Ma,油气表现为“高熟油-天然气”混合充注并有低熟油补充的特征,现今储层原油成熟度低于早期原油且富含奥利烷,油气来源于侏罗系—白垩系烃源岩。③油气成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的烃源岩类型及演化程度、大规模圈闭发育、高效垂向-侧向输导体系和保存条件的控制,通过以构造演化为线索建立的“双源垂向侧向短距供烃-聚集调整过程动态平衡”油气成藏动态演化模式,提出了位于挤压推覆构造带下盘的白垩系烃源岩对中生代含油气系统同样具有烃源贡献的认识,以期为该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充注史 成藏动态演化 中生界 巴布亚褶皱带
下载PDF
双鸭山煤田煤含气性及生烃能力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史继祥 马立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6,共2页
通过城子河组含煤性、煤层的煤体结构、煤裂隙发育特征、渗透性与孔隙度、储层压力、煤的吸附性等储层特征探讨煤层含气性、含气控制因素及煤生烃历程勺演化。
关键词 煤田 储层特征 煤层含气性 控制因素 生烃历程与演化
下载PDF
塔北隆起羊塔克构造带油气成藏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吕修祥 金之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羊塔克构造带位于塔北隆起的西端 ,属于库车油气系统的前缘隆起带。邻区的油气勘探结果显示 ,早期属塔北隆起、后期属库车前陆盆地前缘张性隆起构造带的羊塔克、牙哈、玉东及英买 7等构造带具有陆相 (前渊凹陷的三叠侏罗系源岩 )和海相 ... 羊塔克构造带位于塔北隆起的西端 ,属于库车油气系统的前缘隆起带。邻区的油气勘探结果显示 ,早期属塔北隆起、后期属库车前陆盆地前缘张性隆起构造带的羊塔克、牙哈、玉东及英买 7等构造带具有陆相 (前渊凹陷的三叠侏罗系源岩 )和海相 (被动边缘的寒武奥陶系源岩 )双重油气来源 ,并具有上部碎屑岩 (构造 )和下部碳酸盐岩 (潜山 )含油气的特点。据推测 ,羊塔克构造带除已发现的白垩系下第三系构造油气藏外 ,尚有相应层系的地层油气藏和下部碳酸盐岩 (潜山 )油气聚集 ,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带 构造演化 油气藏形成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珠三坳陷WC反转背斜构造的形成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存富 冯全雄 +1 位作者 逄建东 关伟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珠江口盆地西部区域的珠三坳陷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但在勘探中一直未有重大发现,对油气运移聚集等问题认识不清楚。为此,在WC—A凹陷、WC—B凹陷和WC—C凹陷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精细构造解释研究为基础的大比... 珠江口盆地西部区域的珠三坳陷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但在勘探中一直未有重大发现,对油气运移聚集等问题认识不清楚。为此,在WC—A凹陷、WC—B凹陷和WC—C凹陷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精细构造解释研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工业制图、构造特征研究、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技术攻关,进一步深化了珠三坳陷油气分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WC区伴随着珠三坳陷断陷、断坳和坳陷的演化,经历了特殊的演化过程,具有先正后逆的独特构造演化特征,形成了WC浅层反转背斜构造。通过对WC反转背斜构造成藏匹配关系的分析,认识到WC反转背斜构造形成时间晚于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时间,油气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后期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对早期油气藏的再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坳陷 构造演化 反转背斜构造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