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证据是如何排除的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远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7-172,共6页
证据排除是现代证据法的核心精神。在理想状态下,一项证据被“排除”,意味着该证据所反映的信息对于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不产生任何影响。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为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共有三种途径,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法系。总体而言,普... 证据排除是现代证据法的核心精神。在理想状态下,一项证据被“排除”,意味着该证据所反映的信息对于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不产生任何影响。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为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共有三种途径,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法系。总体而言,普通法系的程序设置最符合证据排除的要求,而大陆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则显得力不从心。为了使证据排除规则真正落到实处,包括我国在内采取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国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排除 二元式结构 法官指示 判决理由 职权主义
原文传递
对刑事错案形成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莹 夏红 《辽宁警专学报》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刑事错案是指有新的证据证明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认定事实错误,导致错误追究无辜者刑事责任的案件。刑事错案的形成与证据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实践中导致错案的三种主要情形有:采用非法手段,特别是以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 刑事错案是指有新的证据证明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认定事实错误,导致错误追究无辜者刑事责任的案件。刑事错案的形成与证据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实践中导致错案的三种主要情形有:采用非法手段,特别是以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取口供;对现场勘验不细致,导致遗漏了重要的物证;对鉴定结论的轻信。因此,在实践中运用证据时要注意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规范认识和使用证据,以防止错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错案 证据 形成原因 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证据推理的程序恶意性判定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一弛 庞建民 赵荣彩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49-3160,共12页
针对可执行程序恶意性难以判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程序恶意性判定方法.首先,建立程序恶意性判定模型;然后,通过对程序进行反编译,抽取影响程序安全性的特征,建立程序行为集合;使用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各个行为的概... 针对可执行程序恶意性难以判定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程序恶意性判定方法.首先,建立程序恶意性判定模型;然后,通过对程序进行反编译,抽取影响程序安全性的特征,建立程序行为集合;使用BP神经网络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各个行为的概率分配函数BPAF(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 functions),并使用加权和形式的合成法则对程序行为进行合成;最后,实现对程序恶意性的判定.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检测 证据推理 神经网络 程序行为 相似度
下载PDF
论实践理性自然法之不证自明性
4
作者 胡悦 史彤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157,共11页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又包含了现代希尔伯特几何公理的自明性概念,二者在形而上学实在论立场上相互对立。这使菲尼斯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面临着本体论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间的张力,其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回应以及自然法伦理学的构建也因此受到质疑。一种对自然法不证自明性的自洽理解可以从理论理性判断与实践理性判断的同一性之中得出,自然法原则作为理论理性判断是可推导的,但作为实践理性判断是无源出且不证自明的,这种理解也为弥合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认识论 不证自明性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实践理性 人性
下载PDF
基于道路精简滤波原理的车辆导航系统地图匹配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新勇 黄圣国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交叉路口附近道路几何分布较为复杂的实际特点,提出基于道路精简滤波(RRF)原理的地图匹配算法。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规则数据融合技术在二路段地图匹配中的应用。建立了最短欧氏距离和最小航向差两条判决规则。引入相关性模... 针对交叉路口附近道路几何分布较为复杂的实际特点,提出基于道路精简滤波(RRF)原理的地图匹配算法。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规则数据融合技术在二路段地图匹配中的应用。建立了最短欧氏距离和最小航向差两条判决规则。引入相关性模糊决策理论,将多路段匹配问题简化为二路段匹配问题,使D-S证据判决规则的概率分配函数能根据实际路网分布作适应性调整,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对实际跑车数据的仿真处理结果表明,应用该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交叉路口地图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匹配 D-S证据推理 模糊决策 数据融合 道路精简滤波
下载PDF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兴刚 《今日消防》 202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火灾物证”概括来讲就是消防队伍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可有力证明现场火灾发生及蔓延、发展的痕迹或物話。对这类物证施以科学、深度的分析,可为消防队伍判断火患灾情的发生归因提供科学、真实凭据,合理、正确划定事故责任。并在此类火... “火灾物证”概括来讲就是消防队伍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可有力证明现场火灾发生及蔓延、发展的痕迹或物話。对这类物证施以科学、深度的分析,可为消防队伍判断火患灾情的发生归因提供科学、真实凭据,合理、正确划定事故责任。并在此类火灾案件中吸取相关工作经验,针对性设计、推出系列“防灾方案”。然而,在火灾调查实际工作中,大量因素的负面干扰可导致物证出现损毁,不利于消防队伍火灾调查、事故责任认定等后期工作的完成。对此,消防队伍应就火灾物证损毁的常见原因进行深层次探究、剖析,制定出诸多可行性防范措施,保障火灾物证完整性、真实性,增强火灾案件处理综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调查 物证采集 损毁原因 防范措施
下载PDF
证据是心理状态吗? 被引量:2
7
作者 舒卓 朱菁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6,共7页
证据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以往对证据的讨论大多聚焦于证据的认识论作用,例如证据如何为确立信念、假说和理论提供支撑,而对证据本性的探讨(证据究竟是什么?什么类型的事物能成为证据?)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证据的心理... 证据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以往对证据的讨论大多聚焦于证据的认识论作用,例如证据如何为确立信念、假说和理论提供支撑,而对证据本性的探讨(证据究竟是什么?什么类型的事物能成为证据?)只是在近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证据的心理主义是近来引起较多关注的一种关于证据本性的学说,主张证据是内在于认知主体的某些特定心理状态,尤其是感知觉经验。文章剖析了证据心理主义的立论和主要依据,指出用以支持心理主义的几个主要理由并不成立,而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心理主义缺乏成为一个全面的关于证据本性的哲学学说的必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证据主义 心理主义 认知理由
原文传递
试析宋代证据制度发达的原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华 王存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76-80,共5页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诉讼活动逐渐文明化的必然趋向;契约制发达;审判制度变革;司法官员选任方式和务实重民观念的影响;宋代民风好讼。
关键词 宋代 证据 发达 原因
下载PDF
《道论》的叙事方式及“客观性”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嘉明 《哲学分析》 2011年第5期13-18,197,共6页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性原则"。不过这种统一,应当体现在"理据"之中。如果诉诸"从本体论上"来"担保知识的客观有效性",由于受时间、空间、行为的目的性等因素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把客观性建立在"理据"的基础上,或许是一种更为恰当、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方式 客观性 理据
下载PDF
冤假错案的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烨 白春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3-47,共5页
审视近年来不断披露的冤假错案,不难发现任何一起冤假错案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应当对冤假错案的发生起着重要防范作用的审判环节,却因未能将程序公正的价值根植于法官内心,导致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 审视近年来不断披露的冤假错案,不难发现任何一起冤假错案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应当对冤假错案的发生起着重要防范作用的审判环节,却因未能将程序公正的价值根植于法官内心,导致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审判依法独立等原则在具体的审判实践中无法实现,是一批冤假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需要坚持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三大原则,以求将冤假错案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冤假错案 证据 疑罪从无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口供制度的历史反思与当代完善
11
作者 黄姣姣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4期29-31,共3页
考究了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其产生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的特征,探讨了我国古代刑事诉讼口供制度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口供,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机制三方面完善我国当代的... 考究了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其产生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的特征,探讨了我国古代刑事诉讼口供制度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口供,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机制三方面完善我国当代的口供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证据制度 刑讯逼供 原因
下载PDF
FOSS体系对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培训的启示
12
作者 赵宜学 王寿红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文挖掘了美国“提供丰富选择的科学体系(FOSS项目)”中的思想和方法价值,提出它对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培训的启示。
关键词 FOSS 实证 理性 启示
下载PDF
Calculating the Future:The Historical Assemblage of Empirical Evidence,Benchmarks&PISA
13
作者 Thomas S.Popkewitz Jingying Feng Lei Zheng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18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Purpose-Prominent at the intersections of national educational agencies,higher education,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are two reform standards:“benchmarks”determining optimal student perform... Purpose-Prominent at the intersections of national educational agencies,higher education,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are two reform standards:“benchmarks”determining optimal student performance,and“empirical evidence”for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reform practices.These two notions are often taken as connecting policy and research to effective changes in many countries.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inciples about educational change and its sciences embedded in these standards through examining OECD’s PISA and the McKinsey&Company reports that draw on PISA’s data.Findings/Originality/Value-First,the reports express salvation themes associated with modernity;that is,the promise of a better future through governing the present.The promise is to provide nations with data and models to achieve social equality,economic prosperity,and 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Second,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 is not descriptive of some present reality but to fabricate th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about society and individuals.The numbers embody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about a desired unity of all students.Third,the“empirical evidence”of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entails a particular notion of science and“evidence”;one that paradoxically uses the universals in comparing and creating div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irical evidence benchmarks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system of reason historicization
原文传递
人类的终结及其延缓方式
14
作者 姜长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共5页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者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文作者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终结 依据 原因
下载PDF
民事证据排除裁判及其效力
15
作者 戴锐 《证据科学》 2011年第4期425-430,共6页
证据排除纠纷的主体是当事人,当事人对于解决这种纠纷应当享有处分与主导的权利。因此应当给予当事人以基本的听证保障,构建起正当的证据排除程序。而合适的裁判形式的选择也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法院职权的顺利行使。中间判决是适... 证据排除纠纷的主体是当事人,当事人对于解决这种纠纷应当享有处分与主导的权利。因此应当给予当事人以基本的听证保障,构建起正当的证据排除程序。而合适的裁判形式的选择也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法院职权的顺利行使。中间判决是适合于民事证据排除的裁判形式。民事证据排除裁判具备争点效。应当在我国构建合适的证据排除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适格性 证据排除裁判 争点效
原文传递
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虚置”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奋飞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被确立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之中,但这一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却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状态。在重新构建“中国式”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前,有必要对该规则被“虚置”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揭示。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非法证据排除 成因分析 司法制度
原文传递
论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浩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26,共8页
本文试图对设置举证时限的理由提出新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的关系。文章认为:防止证据突袭和落实举证责任并非是实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理由,其真正理由在于提高诉讼效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事诉讼的效率是相当高... 本文试图对设置举证时限的理由提出新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的关系。文章认为:防止证据突袭和落实举证责任并非是实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理由,其真正理由在于提高诉讼效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事诉讼的效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实行举证时限是否能够提高诉讼效率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一些情形下,它确实有助于效率的提高,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它却降低了而不是提高了诉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 诉讼效率 民事诉讼 中国 证据制度 举证责任
原文传递
论美国的搜查制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但彦铮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0-36,共7页
在美国 ,搜查和扣押是警察收集证据的主要途径 ,它必须遵循严格的搜查程序 ,并受搜查范围的限制。只有合法的搜查和扣押所获取的材料 ,才能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搜查和扣押是警察等政府官员检查某人或者某地 ,以便获得和没收犯罪证据... 在美国 ,搜查和扣押是警察收集证据的主要途径 ,它必须遵循严格的搜查程序 ,并受搜查范围的限制。只有合法的搜查和扣押所获取的材料 ,才能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搜查和扣押是警察等政府官员检查某人或者某地 ,以便获得和没收犯罪证据的行为。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四条规定 ,政府应该保证其搜查和扣押的合理性。而保护免受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主要机制是许可证程序 ,证据排除规则等 ,为实现美国的宪法精神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查 扣押 证据排除规则 正当理由 合理的怀疑理由 无证搜查
下载PDF
诉讼证据客观性的理性定位——与绝对肯定说、否定说和统一体说商榷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弢 王小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9,共6页
本文初步梳理了诉讼证据客观性问题争论的缘起、解决客观性问题的几种代表性理性主张 ,最后从批判的历史理性主义观出发分析了客观性问题的理性实质并提出了建议性定位方案。
关键词 诉讼法 证据 客观性 主观性
下载PDF
监控录像证据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
作者 夏提克·买根 《今日消防》 202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在火灾调查中,监控录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监控录像视频有着很强的实时性与动态性,能够将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真实、动态化地反映出来,从而帮助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全面了解火灾现场的实际状况,掌握起火的时间、地点、火势蔓延情况... 在火灾调查中,监控录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监控录像视频有着很强的实时性与动态性,能够将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真实、动态化地反映出来,从而帮助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全面了解火灾现场的实际状况,掌握起火的时间、地点、火势蔓延情况,分析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显著提升火灾调查工作的整体效率,优化调查结果。基于此,主要探讨了监控录像证据在火灾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火灾调查工作人员更加科学地收集与运用监控录像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录像证据 动态化 原因 应用价值 火灾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