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战军 《政法学刊》 2006年第5期9-13,共5页
目前对群体性事件的含义还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群体性事件一词有一个由“群众闹事”、“聚众闹事”逐渐发展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过程。通过对几种代表性界定的研究和对群体性事件的多维分析,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由利... 目前对群体性事件的含义还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群体性事件一词有一个由“群众闹事”、“聚众闹事”逐渐发展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过程。通过对几种代表性界定的研究和对群体性事件的多维分析,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由利益要求、观念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群众形成群体,聚众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来主张合法权益表达意愿的,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妥善处置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含义界定 多维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重大事件意义研究——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戴光全 梁春鼎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0期36-45,共10页
事件意义及事件体验是事件研究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个人建构理论,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从网友许愿的角度来探讨重大事件的意义结构。采用ROSTWordParser软件对网友在开幕前和开幕后的许愿辞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研究,比较开幕... 事件意义及事件体验是事件研究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个人建构理论,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从网友许愿的角度来探讨重大事件的意义结构。采用ROSTWordParser软件对网友在开幕前和开幕后的许愿辞进行内容分析和对比研究,比较开幕前后网友对世园会的不同希望和感受,剖析网友许愿辞的话语意义,阐释许愿辞与重大事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两维三结构的重大事件意义体系框架。对网友在开幕前后的许愿辞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网友在开幕前后均对重大事件举办地给予了较高的关注;(2)网友在开幕后更加强烈地表达个人对家庭的爱或履行其家庭责任;(3)开幕前,网友侧重于体现出"主人"的自我形象,网友在开幕后更多体现的则是"客人"的自我形象,也更明显地感知到重大事件与个人的利益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事件意义 内容分析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个人建构理论
下载PDF
“NP_受+VP_t+QM”句式的多义性及其同构性解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为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本文立足认知功能语法观,指出现代汉语"NP受+VPt+QM"所包含的三类句式虽然在语义上有差异,但具有同构性,并对此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认为实体计量(A式)、事件计量(B式)、时段计量(C式)具有共同的构式理据,不同类型的量词实... 本文立足认知功能语法观,指出现代汉语"NP受+VPt+QM"所包含的三类句式虽然在语义上有差异,但具有同构性,并对此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认为实体计量(A式)、事件计量(B式)、时段计量(C式)具有共同的构式理据,不同类型的量词实现了同一个功能,即将实体、事件、时间"个体化"以成为计量单位,并以数词完成对量化状态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集中讨论了这种同构性的句法解释,并揭示了该构式话语功能的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性 事件类 构式义 主观性 移情
原文传递
谚语背后的事件独立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宏举 何素艳 林彦含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359-361,共3页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作为语言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谚语以其短小精悍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有不少谚语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事件的独立性是概率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总结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作为语言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谚语以其短小精悍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有不少谚语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事件的独立性是概率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教材上往往偏重于数学解释。为增加事件独立性知识的人文气息,改善教学效果,结合"百发百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谚语,发掘这些谚语背后的隐含的事件独立性的表述,从而让事件独立性具有了人文气息,让谚语有了数量的科学解释。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接受起来相关的知识更有兴趣,改善了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事件独立性 文学气息
下载PDF
意义的意义——兼论语篇意义的分析单位 被引量:3
5
作者 殷祯岑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2,共13页
意义的研究亟需深化、拓展,而意义概念的混沌不清极大地阻碍了这一进展。本文从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的学科角度梳理学术语境中的意义观,勾勒多学科视野中的意义概念图景。研究发现,当代学术语境倾向于语篇视角的意义分析,语篇的意义包... 意义的研究亟需深化、拓展,而意义概念的混沌不清极大地阻碍了这一进展。本文从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的学科角度梳理学术语境中的意义观,勾勒多学科视野中的意义概念图景。研究发现,当代学术语境倾向于语篇视角的意义分析,语篇的意义包括客观事件和主观评价两方面。符号序列只有同时表征了两者,它承载的意义才是完整的。同时,意义的在线生成性、环境规约性、发展流变性、主观建构性特征也因此得到强调。据此,语篇视角的意义分析大有可为,而这一分析路径的开辟首要设立适合意义分析的语篇单位。本文结合意义的概念图景得出结论:语篇中承载完整意义(事件+评价)的符号序列即为语篇意义的分析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意义 客观事件 主观评价 语篇意义 符号序列 语篇意义的分析单位
原文传递
保罗·利科的“话语事件”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保罗·利科在"事件"的维度上赋予言谈、话语、文学触及存在本身的"意义"。他从对当代思想中言语与劳动间关系的反思出发,将言语视为人自身的有限性构成,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在话语的时间性、意向性、主体性、他... 保罗·利科在"事件"的维度上赋予言谈、话语、文学触及存在本身的"意义"。他从对当代思想中言语与劳动间关系的反思出发,将言语视为人自身的有限性构成,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在话语的时间性、意向性、主体性、他者维度上确立其事件性,话语构成意义与事件的中介;文学话语在现实的意谓之外具有意谓维度,即可能世界,其中小说和诗歌以潜在的模式意指存在本身,在日常现实之外打开了一个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利科 话语 言语 文学 事件 意义
下载PDF
汉语“N_(A)的N_(P)+V得AP”构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伟忠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83,共14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NA的NP+V得AP"构式与相关构式(动词拷贝句、主谓谓语句)的异同、使用动因及其语义识解、编码问题。"N1的N2"构式都有事件隐含,"N1的N2"在"NA的NP+V得... 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NA的NP+V得AP"构式与相关构式(动词拷贝句、主谓谓语句)的异同、使用动因及其语义识解、编码问题。"N1的N2"构式都有事件隐含,"N1的N2"在"NA的NP+V得AP"中的使用产生了减少或转变事件义的结果。"NA的NP+V得AP"与相关构式在话题结构、话语功能方面存在不同;领属标志"的"提高了指称事件的指别度与可及度,有利于听话人的语义识解。"NA的NP"的心理扫描经历了"参照体-目标构式""内显性总体扫描"两个过程,"NA的NP+V得AP"的语义识解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动态语义识解模式。最后支持并进一步阐释了类推糅合机制在"NA的NP+V得AP"编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A)的NP+V得AP 事件隐含 使用动因 语义识解 编码
原文传递
在文本前理解自己--保罗·利科的文本意义观念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飞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6-183,共8页
利科批评结构主义把语言看作封闭的符号系统,他则从语义学的角度认为语言内在地拥有一种动态的意指结构。这种意指结构在语言层面意味着话语作为事件被实现并作为意义被理解。但意义不是纯主观的,它在意向外化的过程中被固定为语言文字... 利科批评结构主义把语言看作封闭的符号系统,他则从语义学的角度认为语言内在地拥有一种动态的意指结构。这种意指结构在语言层面意味着话语作为事件被实现并作为意义被理解。但意义不是纯主观的,它在意向外化的过程中被固定为语言文字,使人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客观可理解的。这种外化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极致,随着对真实语境的取消,文本得以指称关于生存的世界命题并扩大我们的存在视域。这样,意义最终被导向对主体自身的客观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利科 话语事件 文本意义 指称 客观理解 主体
下载PDF
教育叙事研究的优势与规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蒙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30,共6页
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灵的精神活动,教育学本质上是人文学科,因而教育叙事研究是适切教育活动的重要研究方法。有效的教育叙事研究聚焦于具体的教育事件,其表达应遵循完整、真实、详实、包含理论与诠释、语言通俗等原则。中小学教师是进行... 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灵的精神活动,教育学本质上是人文学科,因而教育叙事研究是适切教育活动的重要研究方法。有效的教育叙事研究聚焦于具体的教育事件,其表达应遵循完整、真实、详实、包含理论与诠释、语言通俗等原则。中小学教师是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力量,而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要求他们具备在教育活动发生的现场体察教育事件的意义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热爱教育和学生的、敏感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人文学科 教育事件 深描 意义
下载PDF
Making Meaning through Prepositions:A Model for Teacher Trainees
10
作者 Ghsoon Reda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第4期85-102,共1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gnitive-semiotic model for teaching English prepositions withi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The model is presented as a three-session grammar module that involves 1)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th...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gnitive-semiotic model for teaching English prepositions withi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The model is presented as a three-session grammar module that involves 1)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the learners to see prepositional polysemy as multiple ways of viewing Trajector(TR)-Landmark(LM)spatial configurations(Tyler&Evans,2003,2005)and 2)guiding them to make meaning through prepositions in the context of Radden and Dirven’s(2007)event schemas.This is a simplex to complex inventory of constructions for talking about world events(i.e.the material,psychological and force-dynamic world events)that can be presented as manipulations of a basic TR-LM spatial configuration.Such a module is useful for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teacher trainees alike considering that it allows for covering prepositional polysemy and use in a systematically graded manner,a manner that may help teacher trainees to learn to prepare conceptually-linked,graded materials for teaching prepositions to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grammar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event schemas event settings prepositional meaning semantic roles
原文传递
网络事件的适应性建构分析——以女子虐猫事件为例
11
作者 郑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8-142,共5页
通过对网民网络互动过程的分析,运用适应性建构理论以及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相关观点来对网络事件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网络事件 网络互动 意义再生产 适应性建构
下载PDF
轻动词的类型与涉用范畴的归属
12
作者 熊仲儒 邵士洋 《语言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230-250,458-459,共23页
轻动词从格和标记计算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划分下位类型。但从引进论元的角度看,可以根据事件语义为轻动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如:致使范畴、达成范畴、活动范畴与状态范畴。为了凸显非核心论元,人们往往会引进涉用范畴,这种涉用范畴可以出现... 轻动词从格和标记计算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划分下位类型。但从引进论元的角度看,可以根据事件语义为轻动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如:致使范畴、达成范畴、活动范畴与状态范畴。为了凸显非核心论元,人们往往会引进涉用范畴,这种涉用范畴可以出现在完成句式、达成句式、活动句式与状态句式中,可归结为相应的事件义轻动词。四类事件义的轻动词都可以引进核心论元与非核心论元,这也使得非核心论元跟核心论元在句法行为上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动词 涉用范畴 事件意义 非核心论元 非常规宾语
原文传递
试析汉语动词“灌”与其构式的四种关系
13
作者 闫彬彬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在构式语法中,构式被认为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和动词一样,构式也有其独立的语义,汉语中丰富的动词语料可以用来探究并验证这一观点,如动词“灌”。从CCL语料库检索到14557条与动词“灌”相关的语料,分析整合出动词“灌”的构式及其... 在构式语法中,构式被认为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和动词一样,构式也有其独立的语义,汉语中丰富的动词语料可以用来探究并验证这一观点,如动词“灌”。从CCL语料库检索到14557条与动词“灌”相关的语料,分析整合出动词“灌”的构式及其事件框架,基于此,结合构式语法尝试探究动词“灌”与其构式的关系。经分析,初步得出四种关系,即界定关系、因果关系、拓展关系以及方式说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事件框架 动词语义 构式意义
下载PDF
情感动员、集体演出和意义构建:一个网络慈善事件的分析框架——以“罗一笑”刷屏事件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欧阳果华 王琴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5,149,共8页
[目的/意义]网民参与慈善引发的网络慈善热点事件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广泛。理解网络慈善行为及慈善事件传播的逻辑,亟需构建分析框架探寻网络慈善事件传播的机理。[方法/过程]考量网络慈善事件的现实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慈善动机、网络传... [目的/意义]网民参与慈善引发的网络慈善热点事件日益增多,社会影响广泛。理解网络慈善行为及慈善事件传播的逻辑,亟需构建分析框架探寻网络慈善事件传播的机理。[方法/过程]考量网络慈善事件的现实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慈善动机、网络传播和集体行动等方面研究,可知"情感动员""集体演出"和"意义构建"三要素可构成解释网络慈善事件传播的框架。[结果/结论]通过对"罗一笑"刷屏事件的分析与解构,可知这三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是引发和传播网络慈善热点事件的关键,而在诱导分享的催化作用下,可加速网络慈善事件爆发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慈善事件 分析框架 情感动员 集体演出 意义构建
下载PDF
事件认知与生命意义关系的日记式追踪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姝玥 许燕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4,共5页
研究旨在了解事件认知对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预测作用。选择某高中一个班级的60名学生,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先对其总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进行测量。一星期之后,利用修改后的生命意义问卷及自编的事件认知题目进行为期一周的日记研究,即连... 研究旨在了解事件认知对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的预测作用。选择某高中一个班级的60名学生,采用生命意义问卷先对其总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进行测量。一星期之后,利用修改后的生命意义问卷及自编的事件认知题目进行为期一周的日记研究,即连续7天测量被试当天的生命意义寻求和体验以及积极和消极事件认知。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发现日记阶段起始的生命意义寻求只受前测总体寻求水平的影响,日记阶段起始的生命意义体验也只受前测总体体验水平的影响;积极事件认知促进生命意义体验,消极事件认知削弱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认知 生命意义寻求 生命意义体验 日记研究
原文传递
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演化的元语言共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月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132,共8页
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来说,网络热点事件在互联网空间中生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文本,在其意义生成解释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符号文本发生了自携元语言层面的共振。处于“后真相时代”的网民作为网络热点事件的解释者,其能力元语言受到情绪化... 从符号表意的角度来说,网络热点事件在互联网空间中生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文本,在其意义生成解释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符号文本发生了自携元语言层面的共振。处于“后真相时代”的网民作为网络热点事件的解释者,其能力元语言受到情绪化支配,并且对网络热点事件符号文本的意义解释使用同一套元语言集合,生成单一整体化的意义解释,极易出现网络舆情的极化现象。从社会文化结构上来看,二元对立冲突是导致单一整体性社会文化元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寻求破解二元论社会文化结构制约的有效策略,才能找到从根本上化解网络热点事件中舆情极化现象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点事件 网络舆情 符号 意义解释 元语言共振
下载PDF
“空间-身体-事件”语境下建筑系馆的空间意义——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BK City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磊磊 朱峰极 敬莉萍 《新建筑》 2021年第2期68-73,共6页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学教育实际启蒙的场所空间,在当代学科发展背景下日趋多元。文章追溯时空线索,描摹建筑系馆的演进轮廓,讨论各时期典例空间理念,引发对系馆空间"当代性"的再思考。研究将身体的"体验与感知"作为空...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学教育实际启蒙的场所空间,在当代学科发展背景下日趋多元。文章追溯时空线索,描摹建筑系馆的演进轮廓,讨论各时期典例空间理念,引发对系馆空间"当代性"的再思考。研究将身体的"体验与感知"作为空间和事件的交互媒介,建构"空间-身体-事件"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对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BK City的样本详析,从空间存在、身体感知、事件现象三个维度探讨建筑系馆的空间意义、学科意义及其未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身体-事件” 建筑教育空间 身体感知 空间事件 空间意义
下载PDF
“比Y更W的是X”的关联特征与事件性比较
18
作者 左乃文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32,共9页
“比Y更W的是X”内部存在三种类型,本文选择比较对象后置且偏重主观性表达的这一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外围环境限定构式的使用条件。作为承前启后的评价性认识,其语篇环境表现为“回溯+预示”,话语关联表现为“递进+果因”。其次,分... “比Y更W的是X”内部存在三种类型,本文选择比较对象后置且偏重主观性表达的这一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外围环境限定构式的使用条件。作为承前启后的评价性认识,其语篇环境表现为“回溯+预示”,话语关联表现为“递进+果因”。其次,分析比较对象YX的成分选择以及W的形式表现,“比Y更W的是X”不是一般的概念指称比较,而是事件比较;不是对事件内部所涉要素的比较,而是对事件认识评价的程度比较。其核心语义为:对事件(YX)在评价等级(W)上做出主观程度比较。最后,从语篇环境及比较对象的事件性角度,对“比Y更W的是X”与典型比字句“X比Y更W”做出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Y更W的是X” 话语关联 事件比较 程度评价义
下载PDF
基于事件的多重对应对语义异指的解释
19
作者 杨静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异指定中结构发现,认知配价关系直接把异指单位整合的动力归因于词汇层面的百科语义对应关系,这使得其对异指现象的解释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应构建基于事件的多层级对应关系,以便为异指结构提供更具心理现实性的解释。据... 本文通过分析异指定中结构发现,认知配价关系直接把异指单位整合的动力归因于词汇层面的百科语义对应关系,这使得其对异指现象的解释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应构建基于事件的多层级对应关系,以便为异指结构提供更具心理现实性的解释。据此,语义同指和语义异指的区分在于前者仅包含一层语义对应关系,而后者包含多重语义对应关系,赋予异指结构更丰富的内涵。语义异指的产生源于说话人试图突显事件层面的语义对应,而使词汇层面的常规对应关系背景化。词汇层面的对应客观存在,是支撑事件层面对应的基石和前提,而事件层面的对应则更能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配价关系 异指定中结构 多重层级性 事件 语义异指
原文传递
汉语动态进程的“断、续、连”
20
作者 廖婷婷 《青海师专学报》 2008年第2期12-15,共4页
汉语表示动态事件进程的语义范畴包含着"断、续、连"等几个主要的进程状貌。本文通过相关词语、说法的描述和辨析,试图展现该语义范畴的一个重要侧面,以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 动态事件 进程状态 语义范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