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式运行对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湖水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聂志丹 年跃刚 +1 位作者 金相灿 宋英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中试规模人工湿地间歇式运行与连续式运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场试验采用0.8m^3/m^2·d的水力负荷。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增强了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出水溶解氧(DO)含量为2.6~4.5mg... 针对五里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中试规模人工湿地间歇式运行与连续式运行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现场试验采用0.8m^3/m^2·d的水力负荷。研究表明,采用间歇进水方式增强了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出水溶解氧(DO)含量为2.6~4.5mg/L,较连续进水方式平均提高了51.06%。间歇式进水对TN和NH4^+—N的去除影响较大,与连续进水方式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1.5%和30.5%;而对N03-N、TP和CODMn的去除影响较小。采用间歇式运行TN的出水浓度较连续式运行稳定,受季节变化和进水浓度的影响较小,出水浓度〈2mg/L;而间歇式运行对TP和CODMn出水浓度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 间歇式 连续式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湖水
下载PDF
湖泊水质卫星遥感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尹球 巩彩兰 +5 位作者 匡定波 周宁 胡勇 张风丽 许卫东 马永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通过系统性的常规水质采样分析与水面光谱测量外场同步试验,建立了由FY1C多通道扫描辐射计、Landsat卫星TM和Seastar卫星SeaWiFS等在轨卫星多通道遥感器以及一组设想的遥感通道遥感反演叶绿素a浓度和总悬浮物浓度的优化通道组合模型,提... 通过系统性的常规水质采样分析与水面光谱测量外场同步试验,建立了由FY1C多通道扫描辐射计、Landsat卫星TM和Seastar卫星SeaWiFS等在轨卫星多通道遥感器以及一组设想的遥感通道遥感反演叶绿素a浓度和总悬浮物浓度的优化通道组合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水面上标准反射板的反射光谱和遥感图像本身确定大气透过率和反射率从而实现大气校正的水质指标卫星遥感反演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被用于遥感解译我国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太湖和滇池从80至90年代的富营养化程度及其分布状况随年份的变化.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湖泊水质业务化卫星监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水环境 富营养化湖泊 光谱响应模型 环境监测
下载PDF
湖泊水环境指标的超光谱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尹球 疏小舟 +1 位作者 徐兆安 匡定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7-430,435,共5页
为了探索湖泊水质遥感的可能性,以我国三大富营养化湖泊之一的太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冬夏二季太湖水面反射光谱测量与水质采样分析同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夏季太... 为了探索湖泊水质遥感的可能性,以我国三大富营养化湖泊之一的太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冬夏二季太湖水面反射光谱测量与水质采样分析同步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高锰酸盐指数与叶绿素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夏季太湖北部水面反射率主要反映叶绿素浓度的影响,可以用线性模型来表示,以700nm以上波段体现叶绿素散射作用最为明显;(3)冬季太湖水面反射率主要反映悬浮物浓度的影响,可以用对数线性模型来表示(若仅考虑悬浮物浓度小于100mg/L区域,用线性模型更好些),悬浮物散射作用响应的波长范围比较宽,以500nm~800nm比较明显,优势波长随着悬浮物浓度的增加而右移.给出了不同波长水面反射率与水环境指标的统计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 太湖水 水环境 富营养化湖泊 高锰酸盐指数 悬浮物浓度 水面 叶绿素 冬季 夏季
下载PDF
白洋淀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及对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衫允 祝贵兵 +1 位作者 曲冬梅 尹澄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591-6598,共8页
随着生物反应器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被重新认识,但是目前厌氧氨氧化过程是否也存在于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未见报道。结合15N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白洋淀湖泊湿... 随着生物反应器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被重新认识,但是目前厌氧氨氧化过程是否也存在于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未见报道。结合15N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菌群结构特性、生物多样性及其活性。结果表明,在藻类影响导致的高氨氮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广泛存在性。通过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发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在2%差异度的条件下,30个克隆序列只分为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代表序列与Genebank数据库中已探明的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和Candidatus Brocadia anammoxidans同源性最高,分别可达97%和96%。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活性为0.19—7.78 nmol N g-1h-1,空间差异较大,产生的氮气占此沉积物总氮气生成量的0.64%—20.65%,体现了湿地的异质性。通过得出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推算每年由厌氧氨氧化反应损失的氮量为1.8—78gN m-2a-1,对白洋淀氮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为研究厌氧氨氧化对氮循环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多样性 活性 富营养化湖泊 沉积物 氮循环
下载PDF
富营养浅水湖泊中新发现的磷化氢 被引量:25
5
作者 牛晓君 耿金菊 +2 位作者 马宏瑞 谷孝鸿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和南京乌龙潭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液两相平衡法,配合柱前2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分析了原始湖水和经过0.45μm滤膜处理的湖水,均检测到了磷化氢.原始湖水比经过0.45μg滤膜过滤的湖水中的磷化氢含量高2~14倍.表层湖水... 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和南京乌龙潭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液两相平衡法,配合柱前2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分析了原始湖水和经过0.45μm滤膜处理的湖水,均检测到了磷化氢.原始湖水比经过0.45μg滤膜过滤的湖水中的磷化氢含量高2~14倍.表层湖水与底层湖水中磷化氢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磷化氢浓度相差不大.太湖,乌龙潭中微量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水体中磷循环的深入研究和水体富营化的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富营养湖泊 气液平衡技术 过滤湖水 湖水
下载PDF
影响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 被引量:26
6
作者 史静 于秀芳 +1 位作者 夏运生 张乃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分析水体酸碱度、温度以及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为合理评估环境因素对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富营氧化比较严重的云南省昆明市城市景观湖泊翠湖为研究区域,通过控制不同pH值、温度和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来模... [目的]分析水体酸碱度、温度以及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为合理评估环境因素对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富营氧化比较严重的云南省昆明市城市景观湖泊翠湖为研究区域,通过控制不同pH值、温度和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来模拟影响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结果](1)放置时间相同条件下底泥氮、磷释放量受到水体酸碱性的影响,中性环境下(pH=7.5)释放量高于酸性和碱性水体条件。底泥释放5,10h条件下,pH值为7.5时底泥磷释放量分别达到5.88,8.28mg/kg;pH值为7.5时底泥氮释放量分别达到22.8,38.4mg/kg;(2)底泥氮、磷释放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为20℃时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分别达到28.62,3.75mg/kg;(3)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均随着上覆水浓度增加而减少,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放置时间5h上覆水氨氮浓度0.31mg/L底泥氮的释放量最大,达到21.63mg/kg。放置10h在氨氮为2.37mg/L时底泥氮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39.22mg/kg);底泥磷释放量在上覆水磷浓度0.14mg/L时底泥总磷的释放量最大;放置时间为5,10h时分别达到4.25,4.91mg/kg。[结论]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是一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水体酸碱度、温度或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是影响释放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底泥 氮、磷释放 翠湖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中微囊藻毒素及其控制去除技术 被引量:23
7
作者 苏雅玲 邓一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6,84,共6页
微囊藻水华是湖泊水体中产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微囊藻毒素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报道。我国淡水水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 微囊藻水华是湖泊水体中产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微囊藻毒素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报道。我国淡水水体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前急需确认藻类毒素对我国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研究蓝藻水华产毒的生态条件及控制去除途径,探索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治对策,目前关于微囊藻毒素的健康效应的研究多是从饮用水角度出发,今后的研究可收集详细的数据以建立危险性评估模型,并评价各种降低微囊藻毒素危险性措施的效果。文章就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性质与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微囊藻毒素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微囊藻毒素 危害 控制 去除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滨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杜瑞芳 李靖宇 赵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6-1128,共13页
【目的】了解乌梁素海湖滨湿地水陆过渡带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探讨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基质条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依陆向分布的4个水陆过渡带样点的湿地细菌群落结构... 【目的】了解乌梁素海湖滨湿地水陆过渡带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探讨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基质条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依陆向分布的4个水陆过渡带样点的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典型对应分析(CCA)探讨了湿地基质因子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DGGE图谱显示依湖泊水体沉积物(S-1)→湖滨芦苇沼泽沉积物(S-2)→湖滨碱蓬盐化草甸土壤(S-3)→岸上白刺荒漠土壤(S-4),4个样点的条带数依次减少,对应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显著;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H)、均匀度(E)、丰富度(S)以及Simpson指数(DS)均显示依陆向分布逐步下降的规律,即:S-1>S-2>S-3>S-4。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沉积物及土壤细菌分属于变形菌门(78.6%)、酸杆菌门(7.1%)、拟杆菌门(14.3%)这3个细菌类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而变形菌门又分为5个亚群,其中ε变形菌纲为优势亚群;CCA结果表明,图中各条带对应物种的分布受铵态氮、总氮、有机碳、水溶盐总量、氯离子以及钾离子影响最大。【结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的水陆过渡带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富营养化相关基质因子对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大。这为研究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水陆过渡带的细菌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异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湿地 富营养化湖泊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Effect of phosphorus fluctuation caused by river water dilution in eutrophic lake on competition between blue-green alga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diatom Cyclotella sp. 被引量:16
9
作者 Yoshimasa Amano Yusuke Sakai +3 位作者 Takumi Sekiya Kimitaka Takeya Kazuo Taki Motoi Machid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666-1673,共8页
Tega-numa (Lake Tega) is one of the eutrophic lakes in Japa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Tega, the North- chiba Water Conveyance Channel was constructed in 2000, which transfer water from Tone Rive... Tega-numa (Lake Tega) is one of the eutrophic lakes in Japa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Tega, the North- chiba Water Conveyance Channel was constructed in 2000, which transfer water from Tone River into the lake. After 2000,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diatoms, mainly Cyclotella sp., have been replacing blue-green algae, mainly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Lake Tega. This transition of dominant species would be due to the dilution, but the detail mechanism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ye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sphorus fluctuation caused by river water dilution to Lake Tega and dominance of algal species, M. aeruginosa or Cyclotella sp. based on the single-species and the mixed-species culture experiments. The single-species cultur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half-saturation constant and uptake rate of phosphorus were one order lower and seven times higher for M. aeruginosa than those for Cyclotella sp. These findings implied that M. aeruginosa would possess a potential for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ver Cyclotella sp. in the phosphorus limited condition. The superiority of M. aeruginosa was reflected in the outcome of the mixed-species culture experiment, i.e., dominance of M. aeruginosa, eve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was lowered to 0.01 mg-P/L. Therefore,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crease i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due to the river water dilution to Lake Tega would be interpreted as a minor factor for the transition of dominant species from M. aeruginosa to Cyclotell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trophic lak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water bloom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yclotella sp.
原文传递
升温对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动态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庚辰 刘足根 +4 位作者 张敏 李娟 皮坤 熊鹰 徐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16-4025,共10页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5℃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o-P)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18℃处理组,说明气温升高可以显著促进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促进水体中磷含量的显著升高;此外,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升温能够加速水体中氨氮(NH+4-N)向硝态氮(NO-3-N)转化的过程,同时水体与沉积物中氮含量的下降可能是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氮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溢出以及被系统中的底栖生物利用所致,没有观察到气温升高对沉积物中总氮的释放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 富营养化湖泊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 动态迁移
下载PDF
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的外源污染负荷与贡献解析--以武汉市后官湖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水化 彭正洪 +2 位作者 焦洪赞 许静 王永桂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951,共11页
为探究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污染负荷来源及其贡献率,选择长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富营养化湖泊(武汉后官湖)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法、平均浓度法与排污系数法,解析了后官湖的外部污染来源(包括点源和面源,面源又进一步划分为农村生活、农业种... 为探究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污染负荷来源及其贡献率,选择长江流域中下游典型富营养化湖泊(武汉后官湖)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法、平均浓度法与排污系数法,解析了后官湖的外部污染来源(包括点源和面源,面源又进一步划分为农村生活、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和城市径流).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来源于点源,入湖贡献为54%;总磷主要来源于面源,入湖贡献为71%.进一步筛选面源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发现,总磷主要来自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入湖贡献分别为41%和30%;面源中COD、氨氮和总氮贡献最大的是城市径流,入湖贡献率分别为61%、53%和37%.行政区污染排放贡献率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分别为沌口街办(25.24%)、蔡甸街办(23.28%)、永丰街办(24.04%)和大集街办(26.15%).开展沌口街办和永丰街办的点源治理可有效消减入湖COD与氨氮负荷,而大集街办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则是后官湖流域总磷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污染源负荷 贡献率 污染防控 后官湖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叶琳琳 孔繁翔 +3 位作者 史小丽 阳振 闫德智 张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9-788,共10页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DOC)包括内源和外源性碳源,不同来源碳源在物质化学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效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内外源DOC在碳稳定同位素值域... 富营养化湖泊溶解性有机碳(DOC)包括内源和外源性碳源,不同来源碳源在物质化学结构组成和分子量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进而影响到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在食物网中的传递效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内外源DOC在碳稳定同位素值域上的显著差异,建议通过对DOC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来识别富营养化湖泊中DOC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比内外源DOC在碳水化合物、结合态中性糖和腐殖质含量上的差异,并结合细菌生长参数如细菌二级生产力、细菌呼吸作用及细菌生长效率来分析内外源DOC对细菌的生物可利用性。从富营养化湖泊DOC来源的角度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碳素传递效率,有助于了解富营养化湖泊食物网中碳素循环特征,加强对湖泊生态学的认识,为湖泊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溶解性有机碳 来源 生物可利用性 综述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区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商东耀 肖启涛 +3 位作者 胡正华 谢燕红 黄文晶 张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27-5236,共10页
为明确富营养湖区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太湖梅梁湾湖区和湖心区进行为期1a的观测,分析影响富营养化湖泊CH_4扩散通量时空格局的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均表现为大气CH_4的源,但富营养化梅梁湾湖区的CH_4扩散排放量[年均... 为明确富营养湖区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太湖梅梁湾湖区和湖心区进行为期1a的观测,分析影响富营养化湖泊CH_4扩散通量时空格局的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均表现为大气CH_4的源,但富营养化梅梁湾湖区的CH_4扩散排放量[年均值:0. 140 mmol·(m^2·d)^(-1))]要明显高于中营养化湖心区的排放量[年均值:0. 024 mmol·(m^2·d)^(-1)],并且在富营养化湖区中,湖岸区的CH_4排放量最高. CH_4通量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夏季排放量最高,冬季排放量最低,并且季节间的差异可达一个数量级大小.太湖CH_4通量的空间变化与水体DOC浓度显著正相关(R^2=0. 62,P <0. 01),富营养化湖区中较高DOC浓度导致其出现高CH_4排放量.太湖CH_4扩散通量的时间变化受风速和水温等气象因素的驱动,部分水质因子对此有间接影响作用.鉴于湖泊CH_4扩散通量强烈的时空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巨大的影响,湖泊CH_4排放量准确的估算依赖于较大空间和较长时间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湖泊 扩散通量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海超 刘景辉 +1 位作者 王圣瑞 王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7-52,共6页
对水生植物的分类和应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的重点,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水生植物,适时收获,防止二次污染,增强利用水生植物在控制大面积湖... 对水生植物的分类和应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途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水生维管束植物研究的重点,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水生植物,适时收获,防止二次污染,增强利用水生植物在控制大面积湖泊污染技术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湖泊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原位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安定 张义 +1 位作者 周北海 吴振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0-374,共5页
湖泊沉积物是指湖泊中沉积的物质,湖泊中大量营养盐富集在沉积物中。水体中各形态的磷通过污水排入、地表径流及水生生物残骸等多种途径输入至湖泊,在温度、上覆水 pH、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其中水... 湖泊沉积物是指湖泊中沉积的物质,湖泊中大量营养盐富集在沉积物中。水体中各形态的磷通过污水排入、地表径流及水生生物残骸等多种途径输入至湖泊,在温度、上覆水 pH、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其中水体中的部分磷在沉积物吸附、化学絮凝、共沉淀等作用下蓄存于湖泊沉积物中,使沉积物中各形态的磷逐步富集成为富营养化湖泊的内源负荷[1,2]。当温度、上覆水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及微生物活动等环境条件改变时,沉积物中蓄积的各形态磷又会进入到湖泊沉积物-上覆水浮水界面的物质交换,导致湖泊水体中磷含量增加,造成湖泊富营养化[3,4]。如由于内源负荷磷的影响,西湖引水效果在停机10d 后即消失[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沉积物 内源磷 原位控制技术
下载PDF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湖滨湿地过渡带细菌群落结构的高通量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靖宇 杜瑞芳 赵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8-606,共9页
【目的】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湖滨湿地沉积物与土壤过渡带细菌群落的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变化,结合土壤理化因子探讨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湿地土壤总DNA提取方法提取沉积物和土壤总DNA,对细菌群落的16S rRNA基因... 【目的】揭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湖滨湿地沉积物与土壤过渡带细菌群落的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变化,结合土壤理化因子探讨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湿地土壤总DNA提取方法提取沉积物和土壤总DNA,对细菌群落的16S rRNA基因的V1-V3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各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指标;土壤理化性质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分析其对细菌群落结构的驱动作用。【结果】富营养化湖泊湖滨湿地水陆过渡带的芦苇沼泽沉积物、碱蓬群落盐碱化土壤和白刺群落荒漠化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各类群细菌的相对丰度差异较大,门水平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Gemmatimonadetes,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随陆向分布依次在增高,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属水平上Sulfurimonas对湖泊退化演化敏感;环境因子最佳子集为总磷、水溶盐总量和铵态氮的组合对整个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相关系数最高(R=0.8857),Mantel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为显著相关(P=0.037)。【结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湖滨湿地过渡带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Sulfurimonas属在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湖滨湿地 沉积物 细菌群落结构 空间异质性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痕量磷化氢 被引量:8
17
作者 牛晓君 王彩虹 +3 位作者 耿金菊 韩圣惠 冯建坊 王晓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采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气相色谱 -氮磷检测器 (GC -NPD)法 ,测定了大气环境中存在的痕量磷化氢 ;在原有的冷阱富集装置中配置温度控制仪和夹套冷阱控温 ,可在线检测并控制磷化氢的富集温度 ,并可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将其与厌氧环境中普... 采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气相色谱 -氮磷检测器 (GC -NPD)法 ,测定了大气环境中存在的痕量磷化氢 ;在原有的冷阱富集装置中配置温度控制仪和夹套冷阱控温 ,可在线检测并控制磷化氢的富集温度 ,并可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将其与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甲烷气体分离 ;该法的检出限为1.25×10-2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氮磷检测器 磷化氢 痕量 温度 甲烷 富营养湖泊
下载PDF
热带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6
18
作者 游江涛 董丽华 韩博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4,共6页
星湖位于广东省,是一个热带地区的湖泊.本文测定和分析了该湖的两个子湖仙女湖和中心湖浮游植物群落的脂肪酸组成,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两个子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其中中心湖更严重.仙女湖的浮游植物群落以... 星湖位于广东省,是一个热带地区的湖泊.本文测定和分析了该湖的两个子湖仙女湖和中心湖浮游植物群落的脂肪酸组成,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两个子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其中中心湖更严重.仙女湖的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为主导,而在中心湖则蓝藻或金藻占优势.浮游植物样品中检测到的脂肪酸碳链长为16碳到22碳.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种类较少,均有3种;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相对较多.两个子湖的脂肪酸均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高不饱和脂肪酸浓度相对较低.对于单一的脂肪酸种类来说,C16:0浓度最高,其浓度与蓝藻数量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55,P=0.001),表明样品中的C16:0主要来源于蓝藻.而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的硅藻和隐藻生物量高时其浮游植物的EEA浓度也较高;在中心湖中高浓度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主要来源于金藻.总之,两个子湖泊的脂肪酸组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藻 脂肪酸组成 浮游植物 蓝藻 浓度 群落结构特征 热带 高不饱和脂肪酸 硅藻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徐州九里湖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 吴涛 +1 位作者 迟伟伟 潘红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探究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改善作用,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对徐州九里湖有、无沉水植物区的水质、沉积物磷形态、浮游植物群落分别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九里湖沉水植物能够增加水体的透明度(SD)和溶解氧(DO),对总氮(TN)有一... 为探究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改善作用,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对徐州九里湖有、无沉水植物区的水质、沉积物磷形态、浮游植物群落分别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九里湖沉水植物能够增加水体的透明度(SD)和溶解氧(DO),对总氮(TN)有一定程度的削减作用,对总磷(TP)、氨氮(NH3-N)和浊度(TUB)的改善效果最明显,能够有效降低九里湖的富营养化水平。九里湖沉积物中无机磷(IP)对TP含量的贡献最大,占比为64.2%~93.2%。IP当中的盐酸提取磷(HCl-P)占绝对优势。有沉水植物区沉积物中TP和有机磷(OP)含量整体略高于无沉水植物区,说明沉水植物对上覆水中的磷元素沉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九里湖全年共监测到浮游植物7门63属93种,群落密度为2.94×10^(6)~7.0×10^(7)个/L。除水温较低的1—4月外,蓝藻门中的假鱼腥藻(Pseudanahaena sp.)是其中的优势种。低温情况下,浮游植物密度整体大幅降低,但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占比明显提升。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对浮游植物多样性有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湖 沉水植物 富营养化湖泊 生态改善
下载PDF
蓝藻型富营养湖泊藻量的昼夜变化节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项斯端 陆公让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5-132,共8页
杭州西湖为蓝藻型富营养湖泊,根据1980年9月及11月二次昼夜分层采样调查,该湖浮游藻在一昼夜中有二次上下垂直移位,使近表层藻量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双峰型昼夜变化曲线,双峰分别出现在日照开始与日落后2h左右,认为昼夜光暗交替与其昼夜... 杭州西湖为蓝藻型富营养湖泊,根据1980年9月及11月二次昼夜分层采样调查,该湖浮游藻在一昼夜中有二次上下垂直移位,使近表层藻量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双峰型昼夜变化曲线,双峰分别出现在日照开始与日落后2h左右,认为昼夜光暗交替与其昼夜变化有一定相关关系,同时,双峰的形成与蓝藻门优势藻种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能相关。文中对其优势藻种的浮沉与日照关系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变化节律 富营养湖 蓝藻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