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源问题 被引量:22
1
作者 黎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9,共9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先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先祖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制度。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涉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系,依法确立与制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向和措施,才能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必须先了解建构这个法律架构的基础,因此,理清法源就成为建立这个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源
原文传递
解构“攀附”:民族起源的多源性与族源记忆中的华夏叙事根由 被引量:8
2
作者 祁美琴 王苏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138,215,共20页
民族起源的多源性可以从族源记忆的不同叙事中得到阐释。民族的族源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根基,族源记忆的书写与建构是族群共同体意识演变的反映。学界多将周边族群起源记忆中的华夏先祖叙事,归结于现实利益需要所进行的"攀附"。&... 民族起源的多源性可以从族源记忆的不同叙事中得到阐释。民族的族源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根基,族源记忆的书写与建构是族群共同体意识演变的反映。学界多将周边族群起源记忆中的华夏先祖叙事,归结于现实利益需要所进行的"攀附"。"攀附"理论或观点的泛化,容易导致在民族起源上盲目推崇一源性或否定民族在起源上有混合的事实和研究结论。周边族群与华夏"共祖同源"历史记忆出现的原因,应是族源多样化叙事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具有的多源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附” 族源记忆 民族起源 多源性
原文传递
先秦巴蜀地区百濮和氐羌的来源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渝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先秦巴蜀地区各族,除巴、蜀两族外,主要为百濮和氐羌两大民族系统。巴蜀地区的百濮,多为商周时代即已在当地定居的族群,也有春秋时代从江汉地区迁徙而来的濮人支系,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四川西南和四川东部。巴蜀地区的氐羌民族系统至... 先秦巴蜀地区各族,除巴、蜀两族外,主要为百濮和氐羌两大民族系统。巴蜀地区的百濮,多为商周时代即已在当地定居的族群,也有春秋时代从江汉地区迁徙而来的濮人支系,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四川西南和四川东部。巴蜀地区的氐羌民族系统至少在夏商时代就已出现,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巴蜀 百濮 氐羌 来源
原文传递
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族源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世彬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3-36,共4页
1990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平塘县、惠水县、独山县的佯僙人认定为毛南族。关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的族源有土著说、外来说及相关的不同观点。对毛南族族源问题,应当依据有关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深入探析,方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 毛南族 佯僙人 族源 探析
下载PDF
从田野中追寻历史——海原县东乡族族群的迁徙历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文笔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清朝中后期以来,在遭遇历次的天灾人祸中,东乡族由甘肃东乡地区向外迁徙,其中就有一部分迁徙至宁夏海原县境内,经过清朝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的百年迁徙历程,至今已成为海原东乡族时代相承的族群历史记忆。回顾这一族群迁徙历程,既可以... 清朝中后期以来,在遭遇历次的天灾人祸中,东乡族由甘肃东乡地区向外迁徙,其中就有一部分迁徙至宁夏海原县境内,经过清朝中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初的百年迁徙历程,至今已成为海原东乡族时代相承的族群历史记忆。回顾这一族群迁徙历程,既可以追溯海原县东乡族的历史源流,又可以在田野之中发现东乡族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 东乡族 族群 源流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互联网+”汉字字源学习模式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健 张诗亚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8,共7页
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突破口之一是汉字学习。汉字字源学习法能使小学生了解汉字及其背后的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渊源,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汉字学习存在汉字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教学内容... 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突破口之一是汉字学习。汉字字源学习法能使小学生了解汉字及其背后的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渊源,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汉字学习存在汉字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师资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方式开发字源学习平台,探索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汉字字源学习理论,建构相对应的汉字字源学习模式,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汉字字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互联网+” 汉字字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教育开发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少数民族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近些年,少数民族艺术的商业开发很受重视,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尚被忽略,教育开发明显不足,如何利用优势,挖掘潜能,使其在深层价值上融入艺术教... 少数民族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近些年,少数民族艺术的商业开发很受重视,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尚被忽略,教育开发明显不足,如何利用优势,挖掘潜能,使其在深层价值上融入艺术教育体系,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从艺术资源的优化整合、教材编写、资源数据库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对教育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藉此能推动相关工作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艺术资源 优化整合 话语策略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党项拓跋氏族属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尹波涛 《西北民族论丛》 2019年第2期308-325,354-355,共20页
由于不同类型的文献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记述,关于党项拓跋氏的族属及祖源,存在着"鲜卑说"和"羌人说"两种不同的观点。自清代以来,随着日益增多的文献被发现和重视,尤其是2000年以来党项拓跋氏墓志的不断出土,学者... 由于不同类型的文献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记述,关于党项拓跋氏的族属及祖源,存在着"鲜卑说"和"羌人说"两种不同的观点。自清代以来,随着日益增多的文献被发现和重视,尤其是2000年以来党项拓跋氏墓志的不断出土,学者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忽视了不同类型文献在真实性上的差异,简单地将其一视同仁;其二,没有从史源的视角对各种文献之间的承袭关系进行研究;其三,将墓志视为一种史料,以志证史、补史或驳史,而忽视了墓志有其独特的撰述体例和形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拓跋氏 族属 祖源 史源 墓志
原文传递
梁启超“族群”理论建构下的近代民族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志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以"族群"观为理论构建下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梁氏"族群"理论建构下的民族主义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主义,根源于...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以"族群"观为理论构建下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梁氏"族群"理论建构下的民族主义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主义,根源于近代社会复杂的民族矛盾,是对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进行的一次早期"本土化"的吸收。文章透过对梁氏"族群"理论渊源及内涵的探析,以期对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特点做以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族群 民族主义 渊源 内涵 特点
下载PDF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问题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苏文婧 李元川 《继续教育研究》 2021年第10期22-25,共4页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是近年来受各种教育形式的冲击,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流失严重。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因此,生源问题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分...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是近年来受各种教育形式的冲击,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流失严重。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因此,生源问题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生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能促进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少数民族 成人高等教育 生源
下载PDF
民族关系预警防控信息需求及其来源可供性研究
11
作者 张劲松 黄华 熊青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59,共7页
[目的/意义]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本质上是对民族关系当前状态进行监测,找出民族关系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预警防控。预警防控过程需要依托于完整、详细且可靠的民族关系状态信息。[方法/过程]分析了民族关系预警防控的信息需求,... [目的/意义]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本质上是对民族关系当前状态进行监测,找出民族关系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预警防控。预警防控过程需要依托于完整、详细且可靠的民族关系状态信息。[方法/过程]分析了民族关系预警防控的信息需求,介绍了预警防控信息需求确定的一般流程。在此基础上,将预警防控信息分为以下五种形式:文本类信息、数据类信息、案例类信息、舆情类信息、网络类信息,分析不同类型预警防控信息的来源可供性,讨论了民族关系预警防控信息采集的障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民族关系预警防控的前提是确定其信息需求,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信息采集,且有必要采取若干措施提高预警防控信息的来源可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预警防控 信息需求 来源可供性
下载PDF
郑州市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O3及VOCs污染特征的演变和评估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金帅 于世杰 +6 位作者 王楠 马双良 王维思 尹沙沙 李一丹 张栋 张瑞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36-4445,共10页
基于近地面观测的常规污染六参数、气象数据和在线VOCs数据,以臭氧及其前体物VOCs为研究重点,评估了民运会期间采取的污染管控措施对郑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民运会管控期间污染物六参数相较上年同期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PM... 基于近地面观测的常规污染六参数、气象数据和在线VOCs数据,以臭氧及其前体物VOCs为研究重点,评估了民运会期间采取的污染管控措施对郑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民运会管控期间污染物六参数相较上年同期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PM2.5和PM10浓度分别降低了16.2%和25.1%,但是臭氧日最大8 h浓度均值的降幅仅为3.7%,且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超过90%.就臭氧前体物VOCs而言,民运会期间PAMS浓度(26.21×10^-9)低于历史同期;利用PMF模型解析出6个因子,依次为机动车尾气(28%)、LPG(21%)、燃烧(16%)、工业(15%)、溶剂(15%)和植物排放(5%);空气保障期间,对燃烧源和工业源的管控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运动会(NTGEM) 空气质量 臭氧(O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解析
原文传递
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文献整理和挖掘的方法与要点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侃 成莉 +3 位作者 扎巴 包乌恩奇 张丽君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123-5129,共7页
对民族医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挖掘,是筛选和考证经典名方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该文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方源考证、文字互译与医学术语对应、药物基原考证、剂量考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文献整理和挖掘工作,可以借鉴中... 对民族医药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挖掘,是筛选和考证经典名方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该文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方源考证、文字互译与医学术语对应、药物基原考证、剂量考证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认为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文献整理和挖掘工作,可以借鉴中医经典名方考证的方法和经验,但同时存在诸多民族医药特有的突出问题,(1)方源考证更要关注其他医学体系传统医学文献,例如印度医学文献是许多藏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来源,伊本·西那《医学法典》是许多维吾尔族医、回族医经典名方的来源,古印度众多佛教典籍是许多傣族医经典名方的来源。(2)不同语言体系下医学术语的互译与对照,需要语言学家、史学家与医药学家合作,结合史学、历史语言学和医理临床实践研究的方法,运用跨语言对勘法。近年来民族医药经典文献译注本大量出版,各民族医学术语标准相继发布,即是相关研究成果的体现。(3)药物基原考证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同一药物在不同民族医学体系下均入药,但药性认识和用药部位有所差异;二是同一药名在不同民族医学体系中基原有差异;(4)剂量考证方面,由于部分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来源于其他医学体系,因此会涉及不同度量衡体系。另外某些民族文献中并不详细记载用量,因此依赖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确立剂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经典名方 文献整理 方源考证 药物基原
原文传递
郑州市民运会期间大气PM2.5改善效果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申博 娄亚敏 +3 位作者 徐艺斐 袁明浩 苏方成 张瑞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04-3011,共8页
利用2019年8月5日至9月30日大气污染物和颗粒物组分在线数据,评估郑州市少数民族运动会空气质量管控效果.根据政府管控措施的实施时间,将研究时期分为管控前(8月5~24日)、管控中(8月25日至9月18日)和解除管控后(9月19~30日).相较管控前... 利用2019年8月5日至9月30日大气污染物和颗粒物组分在线数据,评估郑州市少数民族运动会空气质量管控效果.根据政府管控措施的实施时间,将研究时期分为管控前(8月5~24日)、管控中(8月25日至9月18日)和解除管控后(9月19~30日).相较管控前,管控中PM2.5平均浓度增加2.3μg·m-3,解除管控后PM2.5的浓度增加了11.7μg·m-3,解除管控后PM2.5浓度增幅高于管控中,表明管控措施对颗粒物有显著的减排效果.从颗粒物组分来看,研究期间郑州市主要组分依次是有机物、硝酸根、铵根、硫酸根和地壳元素.相比于管控前,管控期间PM2.5组分中有机物和硝酸根占比分别上升3.9%和0.9%,硫酸根、铵根和地壳元素的占比下降了1.1%、 1.9%和2.2%.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解析颗粒物来源,结果表明二次硫酸、二次硝酸、二次有机气溶胶、机动车源、工艺过程源、扬尘和燃煤是PM2.5主要来源.管控对一次源中的扬尘、燃煤和工业效果显著,贡献比分别下降8.3%、 8.2%和8.1%;机动车贡献上升3.8%;二次有机气溶胶和二次硝酸占比上升.结果表明郑州市此次管控对二次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的减排效果弱于对一次污染物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减排效果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 化学组分 民族运动会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新疆常用民族药药材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寄葳 孙兰兰 买买提·艾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5期49-59,共11页
新疆地区的民族药有悠久的历史,其药材、组方及疗效都独具特色,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应用广泛。文章对天山堇菜、新疆一枝蒿、昆仑雪菊、睡莲花等23种维吾尔医及哈萨克医常用药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药材基源鉴定、药材化学成分研究及... 新疆地区的民族药有悠久的历史,其药材、组方及疗效都独具特色,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应用广泛。文章对天山堇菜、新疆一枝蒿、昆仑雪菊、睡莲花等23种维吾尔医及哈萨克医常用药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药材基源鉴定、药材化学成分研究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三个方面梳理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民族药的基础研究,促进新疆民族药药材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药材基源 化学成分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接触与混合——从Y染色体的角度看东乡人群及其语言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文少卿 谢小冬 徐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1-770,共10页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上隶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族源至今尚不明确。文章根据东乡人群和其他参考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群数据所绘制的多维尺度分析图、树型聚类图、主成分分析图以及网络结构图分析结果显示,东乡人在遗传...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上隶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族源至今尚不明确。文章根据东乡人群和其他参考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群数据所绘制的多维尺度分析图、树型聚类图、主成分分析图以及网络结构图分析结果显示,东乡人在遗传结构上更靠近中亚族群,而与蒙古人群距离甚远。通过计算汉藏人群、蒙古人群和中亚人群对东乡人群的遗传贡献率,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距。据此,本文认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东乡人群的父系遗传成分主要源于中亚地区操突厥语及波斯语的人群,而非蒙古族。东乡族的这种父系遗传来源与其语言分类上的不匹配,可以用精英主导模型来进行解释,他们的祖先应该是被蒙古族在语言、文化上同化了的中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分子人类学 东乡 族源 精英主导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云南世居民族所在地生态韧性评价研究
17
作者 杨欣 葛海龙 +4 位作者 陆宇 张楚璇 邢雅娇 唐雪琼 张卓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600,共15页
云南世居民族所在地是基于传统生态智慧世代延续,以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嵌套为特点的自然–文化遗产,而现代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世居民族所在地不断被蚕食和消解.研究基于韧性理念,利用多源数据,从稳定性、适宜性、冗余度、... 云南世居民族所在地是基于传统生态智慧世代延续,以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嵌套为特点的自然–文化遗产,而现代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世居民族所在地不断被蚕食和消解.研究基于韧性理念,利用多源数据,从稳定性、适宜性、冗余度、多样性4个层面构建云南世居民族所在地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韧性耦合框架,对藏、彝、傣族所在地2000—2020年生态韧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来,世居民族所在地总体生态韧性水平为中等,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高水平韧性区多分布于林地,存在连续但细碎化的分布特征.低水平生态韧性多分布于道路缓冲区2 km以内,路网的社会扰动内涵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韧性强度.20 a来平均生态韧性指数傣族所在地(0.6420)>彝族所在地(0.5602)>藏族所在地(0.5344).影响各世居民族所在地生态韧性的原因存在差异,地质灾害防护格局和水生环境安全格局是影响生态韧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韧性 云南世居民族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基于开源大数据的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画像(2012年—2021年)
18
作者 魏顺平 范学健 +1 位作者 王向旭 王斌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9,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文章创新元研究框架,从研究投入、研究产出以及研究影响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全面采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立项课题、论文、著作、引文等大数据,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文章创新元研究框架,从研究投入、研究产出以及研究影响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全面采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立项课题、论文、著作、引文等大数据,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法等方法,展示2012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全景画像。在画像绘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面向国家急需、精准课题投入,扩大研究团队、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增强学术影响力等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研究 元研究 开源大数据 领域画像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德昂族传统棍术溯源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婷婷 李浩铭 刘春 《武术研究》 2023年第9期58-60,共3页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位于我国西南边锤的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棍术是德昂族人在劳动闲暇或传统节日中时常表演的,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历史遗迹显著。文章以德宏州德昂族传统棍术溯源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位于我国西南边锤的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棍术是德昂族人在劳动闲暇或传统节日中时常表演的,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历史遗迹显著。文章以德宏州德昂族传统棍术溯源与传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芒市德昂族传统棍术的历史起源、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探究德昂族传统棍术在发展与继承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最优传承渠道,丰富德昂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德昂族传统棍术 溯源 传承
下载PDF
晋武帝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明德 王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3-73,共11页
西晋王朝的骤兴骤衰与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密切相关。晋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抚旧怀新”、“北威戎狄”及“因俗而治”所构成的比较完整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晋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 西晋王朝的骤兴骤衰与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密切相关。晋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抚旧怀新”、“北威戎狄”及“因俗而治”所构成的比较完整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晋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还在吸收前代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完善。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抚”为主线,二是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有机统一,三是理想目标与个人心理的极度矛盾。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武帝 民族关系思想 来源 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