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 被引量:43
1
作者 周雯婷 刘云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79-2194,共16页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在华外国人数量日益增长并呈现在特定大城市集聚的倾向。上海作为在华外国人集聚规模最大的城市,古北地区的日本人聚居区及其族裔经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及深度访谈,探讨古北地区日本人...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在华外国人数量日益增长并呈现在特定大城市集聚的倾向。上海作为在华外国人集聚规模最大的城市,古北地区的日本人聚居区及其族裔经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及深度访谈,探讨古北地区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特征。研究发现:古北地区日本人族裔经济形成了以日本人聚居区为依托、以日本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经营的特色,该地区的出现既与中国的移民、经济政策相关,也与日本人的族裔特性如旅居属性、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民族内向性等因素相关联。作为高端移民族裔经济的代表,日本人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形成给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及移民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移民 族裔聚居区 族裔经济 日本人 古北地区 上海
原文传递
全球化背景下在华韩国人族裔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以北京望京为例 被引量:33
2
作者 周雯婷 刘云刚 全志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9-665,共17页
随着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在此背景下,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方法,以北京望京为例,分析在华韩国人居住区及其族裔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北京望京是迄今为止在华韩国人聚集规模最大的... 随着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在此背景下,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方法,以北京望京为例,分析在华韩国人居住区及其族裔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北京望京是迄今为止在华韩国人聚集规模最大的社区,其以1998年、2003年为节点,经历了从花家地北移到望京西园,进而以望京西园为中心向外扩张的发展扩散过程。伴随着韩国人居住范围的扩大,面向韩国人的族裔经济也应运而生。当地的韩国人族裔经济多为韩国人和中国朝鲜族共同经营,以自我服务为主,已形成覆盖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经济体系。相比中国国内的其他族裔聚居区,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由于中国朝鲜族的参与,形成了主动融入、隐性隔离的特征,而这也为北京的移民管理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裔聚居区 族裔经济 隐性隔离 韩国人 望京 北京
原文传递
移民行动对跨国空间社会网络的依赖——对浙南移民在欧洲族裔聚集区的考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44-54,共11页
论文研究了浙南侨乡移民持续迁徙行为的动因、浙南移民移入地就业和创业的有限选择等问题。认为移民社会网络是指由浙南侨乡与欧洲的浙南移民族裔聚集区共同构筑的跨国空间网络。通过移民社会网络所动员和配置的资源,侨乡居民完成移民... 论文研究了浙南侨乡移民持续迁徙行为的动因、浙南移民移入地就业和创业的有限选择等问题。认为移民社会网络是指由浙南侨乡与欧洲的浙南移民族裔聚集区共同构筑的跨国空间网络。通过移民社会网络所动员和配置的资源,侨乡居民完成移民的过程,并在族裔聚集区站稳脚跟。移民行动者无论是在侨乡做出迁徙决策,还是在移入地就业或创业,都高度依赖移民社会网络所提供的路径和模式。同时,移民行为也被限制在与网络资源水平匹配的有限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研究 跨国空间 社会网络 族裔聚集区 有限选择
下载PDF
社会网络和海外华人族裔集聚区的功能分化——以米兰唐人街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翊 张一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社会网络的中观层次的视角,通过对米兰唐人街这一华人族裔集中区域的案例解剖,分析了海外华人族裔集聚区功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早期的族裔集聚区借助社会网络构建的"移民契约"和"互相救助体系",完成对移民... 基于社会网络的中观层次的视角,通过对米兰唐人街这一华人族裔集中区域的案例解剖,分析了海外华人族裔集聚区功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早期的族裔集聚区借助社会网络构建的"移民契约"和"互相救助体系",完成对移民的生活服务和对创业活动的经济支持,既是移民的生活空间,也是他们的生产空间;而随着移民融入性和经济成就的变化,社会网络的资源动员和创业发现能力明显下降,由此传统族裔集聚区的经济支持功能逐渐被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族裔集聚区 唐人街 海外华人 移民
原文传递
跨国移民飞地的“传统模式”与“广州模式”比较——基于全球、地方和个人尺度的分析框架的探讨
5
作者 金鑫 林俊帆 黄旭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2-2302,共11页
文章通过从全球、地方和个人3个层面的分析框架解释和比较西方与中国背景下跨国移民飞地的形成机制的异同,即“传统模式”(留鸟型根据地模式)与“广州模式”(候鸟型栖息地模式)的相似与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模式”主要是基于劳动型移... 文章通过从全球、地方和个人3个层面的分析框架解释和比较西方与中国背景下跨国移民飞地的形成机制的异同,即“传统模式”(留鸟型根据地模式)与“广州模式”(候鸟型栖息地模式)的相似与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模式”主要是基于劳动型移民从南到北的迁移过程,形成以永久性的居住导向的移民方式;在地方层面形成基于市场逻辑的住房供给和需求在城市中产生的空间集聚效应;个人层面的偏好和资源加强了飞地的空间集聚效应。而“广州模式”是基于草根型企业家从南到南的迁移过程,形成暂时性的商业导向的移民方式;在地方层面形成基于空间治理背景下于城市中产生的空间割裂现象;个体层面,非洲移民企业家导向的迁移动机决定了其居住偏好和空间选择,同时非洲人的合法/非法地位和地方政策法规的执行之间的关系,改变了非洲社区的空间分布——非洲社区形成以商贸为中心,居住多点分散的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飞地 广州非洲移民 留鸟型根据地模式 候鸟型栖息地模式
下载PDF
族群空间再地域化——印尼北马鲁古省社会冲突后的华人社会重建 被引量:1
6
作者 童莹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31-39,共9页
论文基于族群空间理论,以1999—2000年印尼北马鲁古省爆发的社会冲突为切入点,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层面来探讨数年后回流当地的华人,在已经打破的族群分布地景中如何再地域化华人社区的社会过程和内部活动生态,并以此来... 论文基于族群空间理论,以1999—2000年印尼北马鲁古省爆发的社会冲突为切入点,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层面来探讨数年后回流当地的华人,在已经打破的族群分布地景中如何再地域化华人社区的社会过程和内部活动生态,并以此来展示华人群体在同一地方重塑族群空间过程中的能动性。研究显示,历史上,华人将海外生活的一方水土作为家乡的延伸,地域化了华人文化,形成独特的族群飞地。然而,受住在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华人不得已进行再次移民。其中,排华和社会冲突是造成华人非自愿移民的主要原因。而在经历社会巨变后,华人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在同一个地点重建社区,归根结底是继承了原有的地域逻辑——即北马鲁古群岛的分隔劳动力市场和互有边界的族群关系,是华人能形成单一化团结实体的结构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印尼华人 族裔研究 族群飞地 再地域化 社区重建 北马鲁古省
下载PDF
移民创业的研究述评:战略选择、影响因素与结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晓华 柯颖 叶文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共17页
对少数族群的移民创业者而言,外来劣势与资源匮乏是一个基本事实,有效的战略选择是移民创业企业获得创业成长的关键。本文聚焦于民族飞地战略、主流市场战略和跨国市场战略,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移民创业三类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结果。从... 对少数族群的移民创业者而言,外来劣势与资源匮乏是一个基本事实,有效的战略选择是移民创业企业获得创业成长的关键。本文聚焦于民族飞地战略、主流市场战略和跨国市场战略,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移民创业三类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结果。从移民创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来看,微观层面的社会身份认知和创业者自身资源禀赋是决定其战略选择的关键,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主导战略选择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不同的战略选择会导致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演变。本文对移民创业战略选择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回顾,深化和扩展了战略与创业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创业战略 民族飞地 主流市场战略 跨国市场战略
下载PDF
制度型族群聚集与多向分层融入——基于广州南涌华侨农场两个归难侨群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黎相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5,共10页
以广州南涌华侨农场的两个归难侨群体作为比较个案,探讨其产生多向分层融入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难侨群体所形成的聚集状况与亚群体网络内部形成的资源及文化价值观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马来亚归难侨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履历"... 以广州南涌华侨农场的两个归难侨群体作为比较个案,探讨其产生多向分层融入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难侨群体所形成的聚集状况与亚群体网络内部形成的资源及文化价值观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马来亚归难侨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履历"形成了强势聚集,其亚群体网络所主导的价值观及内部资源能够引导归第二代绕开农场亚文化的负面影响,顺利融入进本地主流社会中。而越南难侨及其第二代则是一种弱势聚集,其所形成的与主流文化价值观格格不入的亚文化以及网络内部贫乏的资源使个体更易于融入本地社会的边缘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族群聚集 多向分层融入 归难侨 华侨农场 南涌街
原文传递
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研究——以深圳“四川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高 王宇渠 周春山 《城市学刊》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会网络构建,功能性支持网络和情感性支持网络均以现代社会网络为主,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外,但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功能性大于情感性。“四川村”形成了以室内装修为主的聚居区经济,聚居区经济活动和服务市场正不断扩大,并未受到聚居区内部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处于族裔聚居与族裔经济共生期向族裔经济主导期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村 社会网络 聚居区经济 “四川村”
下载PDF
蒙古族聚居地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丽 郑庆和 谢亚权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3期76-77,共2页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显著。本研究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2个典型村落为例,从地形环境、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在民族... 内蒙古地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地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显著。本研究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2个典型村落为例,从地形环境、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空间结构、材料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在民族聚居地地域性特征是影响建筑的显性因素,对建筑的形制、规模、形态有决定作用;民族性特征则相对隐性,在"精神"层面影响建筑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聚居地 建筑 地域性 民族性 内蒙古
下载PDF
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活态性产品营销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宇丹 魏学文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活态性产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族际生存格局中的组合性物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劳务服务的统称,是以少数民族的民俗事项为基本内容,以观赏、感受、体验、参与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精神文化的愉悦享受为最终目的的民... 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活态性产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族际生存格局中的组合性物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劳务服务的统称,是以少数民族的民俗事项为基本内容,以观赏、感受、体验、参与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精神文化的愉悦享受为最终目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近些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营销多集中表现为物质性产品营销,或以物质性产品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推广,缺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概括,即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往往是以组合性的活态化样式得以呈现,研究物质性产品或文化性产品的单向度营销不足以体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客观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居地 活态性产品 民俗文化旅游 多中心机制
原文传递
哈尼族聚居区的哈尼族与汉族居民相互文化适应研究——基于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永乐 何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同民族间总体关系和谐。此外,哈尼族和汉族居民的文化适应倾向受到文化水平,定居时间,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具体表现有所区别。研究对可能影响文化适应状况的个人原因,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和谐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在国内民族地区对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并提升其应用价值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文化适应 民族聚居区 双维度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的外国人“族裔经济区”研究——对广州“巧克力城”的实证 被引量:40
13
作者 李志刚 杜枫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采用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长期实地调研,揭示广州"巧克力城"—中国的典型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发展历程与机制。研究揭示跨国商贸者跨越国界展开商贸活动,以族裔经济区为载体,进而推动地方重构的历史进程。研究表明:当代中... 本文采用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长期实地调研,揭示广州"巧克力城"—中国的典型非洲人族裔经济区的发展历程与机制。研究揭示跨国商贸者跨越国界展开商贸活动,以族裔经济区为载体,进而推动地方重构的历史进程。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大城市的外国人"族裔经济区"的兴起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密切相关;非裔商人经由非洲到欧洲、北美、中亚、东南亚而后转入中国;在由全球到地方的多尺度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影响下,"巧克力城"的演化已历经三个阶段:兴起期、繁盛期和衰退期,其社会空间也经历了"兴起中的族裔经济区"、"繁荣中的族裔经济区"和"衰退中的族裔经济区"等三种形态,体现当代全球要素与地方要素互动的即时性与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人 族裔经济区 广州 巧克力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