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性恋的历史及其伦理法律嬗变 被引量:9
1
作者 谈大正 《中国性科学》 2011年第4期51-57,60,共8页
本文阐述同性恋的历史与伦理法律嬗变,指出随着人们对同性恋认知的科学化和人权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当代法律对同性恋的日益宽容的趋势,并论证这有其法理的依据。阐明当下在欧洲,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并正向全球扩展其影响,... 本文阐述同性恋的历史与伦理法律嬗变,指出随着人们对同性恋认知的科学化和人权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当代法律对同性恋的日益宽容的趋势,并论证这有其法理的依据。阐明当下在欧洲,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并正向全球扩展其影响,人类从这件事应得出理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伦理 法律 同性恋婚姻 合法化
下载PDF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国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6-49,共4页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社会经济形态的缩影。家庭价值观直接影响其成员在社会中的言语和行动。可以说,家庭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价值观,因而,家庭价值观被认为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比...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社会经济形态的缩影。家庭价值观直接影响其成员在社会中的言语和行动。可以说,家庭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价值观,因而,家庭价值观被认为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比较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中美两国家庭价值观,探讨家庭价值观对婚姻观、伦理观、子女教育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价值观 伦理 婚姻 子女教育
下载PDF
失独家庭扶助的定位及其可操作性 被引量:6
3
作者 乐章 刘二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1期87-94,共8页
通过对全国17省失独家庭扶助政策文本中的经济扶助、养老保障、精神关怀与生育关怀等内容的分析发现:该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呈现出地区差异明显、可操作性差、内容不全面、扶助机制的社会化程度低以及扶助标准缺乏科学性与动态增长机制... 通过对全国17省失独家庭扶助政策文本中的经济扶助、养老保障、精神关怀与生育关怀等内容的分析发现:该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呈现出地区差异明显、可操作性差、内容不全面、扶助机制的社会化程度低以及扶助标准缺乏科学性与动态增长机制的缺陷。要解决好失独家庭这一日渐扩大的社会问题,应在明确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定位的基础上,提高失独家庭扶助内容的可操作性与全面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失独家庭扶助标准,促进失独家庭社会化扶助机制的形成。因此,应加快"全面二胎"的生育政策落地执行,从根本上降低"失独"这一风险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家庭伦理 婚姻与家庭
下载PDF
儒学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婚姻观念流变之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丛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先秦时期,处于初创阶段的孔门儒学伦理思想对婚姻的制约还不突出,女性在婚姻中还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并在恋爱中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秦汉至隋唐,儒学伦理思想对婚姻的制约日渐强化,反映在婚姻问题上除了强调在婚姻家庭中丈夫拥有... 先秦时期,处于初创阶段的孔门儒学伦理思想对婚姻的制约还不突出,女性在婚姻中还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并在恋爱中也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秦汉至隋唐,儒学伦理思想对婚姻的制约日渐强化,反映在婚姻问题上除了强调在婚姻家庭中丈夫拥有对妻子的统治权以外,还要求显示婚姻双方各自家庭社会地位、身份的门第的等同。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大力倡导妇女守节,并形成相关制度,从而使片面要求妇女守节的风气愈演愈烈,贞操观比较典型地暴露了儒学伦理思想落后腐朽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伦理思想 古代婚姻观念 流变
下载PDF
新《婚姻法》的伦理精神取向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明理 宣云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02-505,共4页
新《婚姻法》对婚姻的伦理基础定位 ,由原来的单一爱情论转变为爱情与义务统一论。性道德是婚姻伦理的基础 ,婚姻伦理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性自决权的个体化趋势。新《婚姻法》
关键词 性道德观 性关系 夫妻 婚姻法 性伦理 婚姻伦理 伦理精神取向 爱情 义务
下载PDF
定期婚姻契约制度设计——对婚姻契约观的另类思考
6
作者 林翠秀 《人口与社会》 2014年第3期43-48,共6页
定期婚姻契约是婚姻自由的体现,符合私法自治理念,因其能缓解大龄男女滞婚及非婚同居、试婚、婚外情等社会问题,减少离婚诉讼,节约司法成本而具有存在价值。但同时,推进定期婚姻须解决好婚姻登记的变革、社会低生育率的压力、婚姻弱势... 定期婚姻契约是婚姻自由的体现,符合私法自治理念,因其能缓解大龄男女滞婚及非婚同居、试婚、婚外情等社会问题,减少离婚诉讼,节约司法成本而具有存在价值。但同时,推进定期婚姻须解决好婚姻登记的变革、社会低生育率的压力、婚姻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子女利益保护和婚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等问题。定期婚姻契约能够促进契约伦理和家庭伦理的一致,是制定或补充婚姻法律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期婚姻契约 婚姻登记 契约伦理 家庭伦理 婚姻法 婚姻家庭
下载PDF
黑格尔家庭伦理观的生成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尤吾兵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在法哲学视域下,黑格尔认为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伦理的“策源地”。而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它是在“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的规定、子女的抚育”中完成的,黑格尔家庭伦理观其实就是在婚姻伦理、家庭财富伦理和抚育... 在法哲学视域下,黑格尔认为家庭是自然的或直接的“伦理实体”,是伦理的“策源地”。而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它是在“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的规定、子女的抚育”中完成的,黑格尔家庭伦理观其实就是在婚姻伦理、家庭财富伦理和抚育伦理论述中展开它的生成环节。婚姻缔结是家庭发展的第一个环节,是直接的伦理关系;因为家庭成员占有的财富和对财富的照料,家庭有了外部的规定性;家庭生命是有时限的,也就是会解体的,不仅包括父母死亡的自然解体,而且表现在对子女的抚育过程中,子女的成长体现了父母爱的客观化,或者称为伦理解体,家庭的解体完成了它的伦理使命。现代社会出现了诸如不婚不育、闪婚闪离、极低生育率以及丁克家庭等等现象,都在冲击和侵蚀着家庭稳固存续的可能性。现代性家庭危机的根源内蕴着“伦理精神”在家庭中的丢失或湮灭,因此,重新认识家庭具有的“伦理精神”内涵是对其理性的回应,而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家庭伦理观 婚姻伦理 家庭财富伦理 抚育伦理
下载PDF
家庭暴力基本问题透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善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国家一些妇女组织提出这个问题,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到今天,家庭暴力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敏感而陌生的话题了。一直以来,家庭暴力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思想文...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国家一些妇女组织提出这个问题,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到今天,家庭暴力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敏感而陌生的话题了。一直以来,家庭暴力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传统等非违法性因素牵扯在一起,掩盖了其违法性乃至犯罪性,成为法律使命和人权保护触及不够的问题。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家庭暴力犯罪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对家庭暴力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伦理传统 婚姻暴力
下载PDF
陪嫁:彩礼流动的回馈机制——基于循化县婚姻支付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成俊 方玮蓉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承认"礼物之灵"的理论基础上,文章回顾了人类学对礼物流动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礼物回馈的发生机制甚少成为学者们思考的中心,尤其没有从发生原因的角度进行规范性分析,进而造成对客观伦理和主观意愿二者的含混,使得彩礼回... 在承认"礼物之灵"的理论基础上,文章回顾了人类学对礼物流动机制的相关研究,发现礼物回馈的发生机制甚少成为学者们思考的中心,尤其没有从发生原因的角度进行规范性分析,进而造成对客观伦理和主观意愿二者的含混,使得彩礼回馈的微观运作过程成为"黑箱"。基于一系列的深度访谈,以青海省循化县为田野点,获取质性研究的案例数据,通过搭建礼物流动边界的理论模型,揭示"彩礼"与"陪嫁"所引起的两种不同礼物流动的回馈机制。概言之,彩礼流动的启动是婚姻市场的调节机制,而陪嫁流动的原因机制则是亲代背负的伦理义务,彩礼与陪嫁的流动同时受到婚姻匹配意志自由度的限制。但当婚姻匹配的意志自由度提高时,彩礼与嫁妆的流动机制不再受到市场和伦理的约束。这提示我们,礼物流动在有效范围内可能受到伦理与市场双向评价,而并非是与赠与者不可分割物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流动 婚姻市场 代际伦理 婚姻支付
下载PDF
法律、道德与婚姻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秀玲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81-85,共5页
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仍然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法律因为无法触及人的情感世界、无法深入家庭关系内部,因而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婚姻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应主要依靠伦理道德规范的完善,辅之以社会舆论人性化的正... 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仍然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法律因为无法触及人的情感世界、无法深入家庭关系内部,因而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婚姻家庭和谐关系的建立,应主要依靠伦理道德规范的完善,辅之以社会舆论人性化的正向引导与道德教化,同时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推进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伦理道德 婚姻家庭 和谐关系
下载PDF
论邵振国小说《若有人兮》中的伦理失范
11
作者 赵智行 杨建军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8-42,共5页
邵振国的长篇小说《若有人兮》蕴含的伦理意识深刻且值得探讨,这种深刻主要表现为错综的伦理关系在复杂的时空语境中陷入了失范的困境。"伦理失范"明示着一种伦理道德的失效,由这种"失效"所引起的异端更是在小说中... 邵振国的长篇小说《若有人兮》蕴含的伦理意识深刻且值得探讨,这种深刻主要表现为错综的伦理关系在复杂的时空语境中陷入了失范的困境。"伦理失范"明示着一种伦理道德的失效,由这种"失效"所引起的异端更是在小说中不断显现。文章从伦理批评的视角着眼,将小说中伦理失范的困境归结为婚姻伦理的颓败、亲情伦理的破裂、生态伦理的张力化三个方面,并以此作为反思的契机,探析小说人物的存在际遇及其伦理书写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振国 《若有人兮》 伦理失范 婚姻伦理 亲情伦理 生态伦理 存在
下载PDF
论《彩色的面纱》体现出的社会婚姻伦理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哲韬 胡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彩色的面纱》是毛姆第一部费了几年时间才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的分析,阐释了毛姆对和谐的两性关系和婚姻... 《彩色的面纱》是毛姆第一部费了几年时间才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主要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的分析,阐释了毛姆对和谐的两性关系和婚姻的理解,体现出了和谐的社会婚姻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伦理 两性关系 婚姻 和谐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伦理研究述评
13
作者 侯红霞 韩淼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4-31,共8页
婚姻伦理具有规范夫妻行为、提高婚姻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婚姻伦理问题的逐渐增多,学界主要围绕婚姻伦理的本质、变迁、存在困境及重构社会主义婚姻伦理观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婚姻... 婚姻伦理具有规范夫妻行为、提高婚姻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婚姻伦理问题的逐渐增多,学界主要围绕婚姻伦理的本质、变迁、存在困境及重构社会主义婚姻伦理观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婚姻伦理存在的困境,学者提出重塑婚姻的伦理性、培育婚姻主体责任意识、构建以爱情为根本基础的婚姻伦理观。虽然婚姻伦理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婚姻伦理 婚姻本质 婚姻主体责任意识
下载PDF
《聊斋志异》对“三言”“二拍”市民婚恋伦理的承继与超越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亚楠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1-64,共4页
明代市民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审美意思的开始,清代《聊斋志异》继承了明代文学对于市民伦理的认同观念,肯定了人的真性情。在明清社会转型时期,市民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规范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尚未对传统伦理进行梳理,却又进入了伦理... 明代市民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审美意思的开始,清代《聊斋志异》继承了明代文学对于市民伦理的认同观念,肯定了人的真性情。在明清社会转型时期,市民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规范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尚未对传统伦理进行梳理,却又进入了伦理观念多元化时代,市民的传统伦理道德约束较前代开始松弛,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抬头甚至泛滥。《聊斋志异》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三言""二拍"使用的是通俗白话文,二者都贴近现实生活,是生活真实的反映。这些文本都充满了市民阶层的人生期许,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蒲松龄虽然用文言文写作,但其描摹的情节人物栩栩如生、思想进步,肯定了人欲的正确性,处于时代的前端。而社会转型对市民伦理素质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市民伦理意识的提高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三言”“二拍” 市民伦理 婚恋伦理 承继与超越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与伦理异化在德莱赛小说伦理主题中的表现
15
作者 吴远青 罗筱维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4-47,共4页
以伦理价值立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德莱赛小说中所描绘的消费伦理与婚姻伦理的异化来探讨其小说中的伦理异化主题,同时分析了德莱赛伦理思想的变化及其在不同作品中的反映。
关键词 消费伦理 婚姻伦理 德莱赛 社会转型 伦理异化
下载PDF
《聊斋志异》家庭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兴兰 李汉举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10,共3页
《聊斋志异》虽是述奇记异之作,却是多具人情,对夫妇人伦、婚姻爱情、孝道、家庭和睦等家庭伦理有比较深入写照和思考,既有对家庭伦理的沦丧的批判,也有对闪耀其间的美好人伦的褒扬。蒲松龄的伦理思想虽还不能脱离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范... 《聊斋志异》虽是述奇记异之作,却是多具人情,对夫妇人伦、婚姻爱情、孝道、家庭和睦等家庭伦理有比较深入写照和思考,既有对家庭伦理的沦丧的批判,也有对闪耀其间的美好人伦的褒扬。蒲松龄的伦理思想虽还不能脱离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也还夹杂着封建主义的糟粕,但由于其自身体验的深刻、体察的入微和思想的通达,在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上萌生出超越时代的新的观念,体现了一位平民知识分子的独特思考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家庭伦理 夫妻 婚姻 家庭和睦
下载PDF
《奥德赛》伦理观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松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1-64,共4页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史诗《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为为树立伦理而存在的文学,是社会伦理教化的产物。《奥德赛》的整体故事、具体情节以及细节中蕴含的是一种荷马时代社会的伦理观,主要...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史诗《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为为树立伦理而存在的文学,是社会伦理教化的产物。《奥德赛》的整体故事、具体情节以及细节中蕴含的是一种荷马时代社会的伦理观,主要体现为父权不可动摇的血缘伦理、妇女要守贞节的婚姻伦理和财产不可侵犯的社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伦理 血缘 婚姻 社会
下载PDF
《望春风》:乡村伦理的失序与救赎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118-120,共3页
乡村伦理,是指一种维持乡村社会平衡、稳定的道德体系,包括孝亲伦理、婚恋观念、乡村权力、人伦关系等方面。《望春风》以儒里赵村这一乡土空间为依托,将笔触深入到世纪之交乡村社会的现实,展现了农耕文明裂变下家庭伦理的失衡、人伦关... 乡村伦理,是指一种维持乡村社会平衡、稳定的道德体系,包括孝亲伦理、婚恋观念、乡村权力、人伦关系等方面。《望春风》以儒里赵村这一乡土空间为依托,将笔触深入到世纪之交乡村社会的现实,展现了农耕文明裂变下家庭伦理的失衡、人伦关系的异化和基层政治权力消遁的图景。同时,格非并非一味地哀叹农村的凋敝和颓败,而是在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中,试图重构一个充满温情的诗意家园,用夹缝中的诗意救赎溃败的乡村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婚姻 人伦 诗意 救赎
下载PDF
黑格尔政治哲学中的家庭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3,共9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关于家庭的思考在他的政治哲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认为,黑格尔强调婚姻和家庭对于伦理——政治的奠基作用。伦理的形式既包括主观环节,又包括客观环节,唯有客观伦理才是永恒的,调整着个人生活的决定性的力量...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关于家庭的思考在他的政治哲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认为,黑格尔强调婚姻和家庭对于伦理——政治的奠基作用。伦理的形式既包括主观环节,又包括客观环节,唯有客观伦理才是永恒的,调整着个人生活的决定性的力量,而家庭是客观伦理的第一个环节。黑格尔批判了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三种婚姻观,在思考婚姻的基础及其伦理意义之时,他不是断然地拒斥爱、性和任性,而是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家庭伦理,把这些随着人类历史的展开而出现的新的因素涵括在其中。这一切都体现在"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一论断之中。黑格尔还论证了家庭作为一个伦理共同体对于代际伦理生成的重要意义。最后从黑格尔的差异原则和性别原则出发回应了女性主义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政治哲学 婚姻的伦理性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家族法的发展脉络及其重要内容
20
作者 郑元龙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1期75-78,共4页
家族法是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发展的产物,作为封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起着管理宗族、辅助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家族法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起源于宗法浓厚的奴隶社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家族法的雏形,隋唐以后至清代逐步成熟直至完备... 家族法是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发展的产物,作为封建国家法律的重要补充,起着管理宗族、辅助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家族法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起源于宗法浓厚的奴隶社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家族法的雏形,隋唐以后至清代逐步成熟直至完备。家族法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封建伦常秩序、财产关系、婚姻继承、祭祀、族谱及惩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法 家族 封建伦理 婚姻继承 族谱 惩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