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师的说明义务评说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芸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99-203,共5页
通过对InformedConsent原理———医师的说明义务的目的、伦理基础、法的依据及法的效果的介绍和分析 ,认为在对说明义务的裁判和理论研究中 ,必须注意医疗行为的具体个性 ,不应拘泥于一个统一规范 ,以至在法的责任上不够慎重 ,藉此给... 通过对InformedConsent原理———医师的说明义务的目的、伦理基础、法的依据及法的效果的介绍和分析 ,认为在对说明义务的裁判和理论研究中 ,必须注意医疗行为的具体个性 ,不应拘泥于一个统一规范 ,以至在法的责任上不够慎重 ,藉此给我国医学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ED Consent原理 医学法学研究 医师 说明义务 医疗纠纷
下载PDF
伦理学视角下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建周 白海彦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伦理学为视角 ,从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追求公正的政府职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四个方面对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依...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伦理学为视角 ,从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追求公正的政府职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四个方面对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依据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救助 弱势群体 伦理依据
下载PDF
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万国 焦君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09-2412,共4页
可持续发展是始源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生态化发展模式,它所面对和需要处理的是人类发展需求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矛盾,即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始源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生态化发展模式,它所面对和需要处理的是人类发展需求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矛盾,即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问题。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突破"经济—科技—政治"等实践层面,开始深入到"观念—价值—文化"等认识论、价值论领域。生态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中应运而生的一种革命性的伦理思想,本质上属于人类社会的"观念—价值—文化"领域,其理论构成、研究对象正契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①生态伦理突破传统的道德定义,将伦理关怀的对象扩展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可靠的伦理前提;②生态伦理肯定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直接回应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为何要尊重自然价值与权利这一理论课题,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价值认同寻到理论根基,使可持续发展寻找到坚实的价值支点;③生态伦理在反思和批判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为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伦理支持和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可持续发展 伦理基础
下载PDF
传统孝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9
4
作者 牛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2,共5页
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对传统孝文化的挖掘和弘扬... 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对传统孝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社会,而传统孝文化是人与人和谐的价值渊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基础,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始动力。传统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伦理基础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财产申报制度的伦理考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和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9,共5页
财产申报制度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从制度伦理看,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有机统一;从法伦理看,财产申报制度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财产申报制度的伦理设计分为制定前的伦理预设、制定中的伦理考量、制定后的伦理监督... 财产申报制度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从制度伦理看,财产申报制度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有机统一;从法伦理看,财产申报制度是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财产申报制度的伦理设计分为制定前的伦理预设、制定中的伦理考量、制定后的伦理监督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申报制度 伦理审视 伦理基础 伦理设计
下载PDF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认同何以可能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海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1,共7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是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伦理层面的认同,即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一种伦理共同体在积极心理趋向和道德态度基础上的认可、接受和赞同,表达着作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员的主体的“伦理性格”...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是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伦理层面的认同,即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一种伦理共同体在积极心理趋向和道德态度基础上的认可、接受和赞同,表达着作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员的主体的“伦理性格”向共同体的公共本质复归的状态。伦理认同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基础、核心力量、价值进路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所以可能,外在根据在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需要伦理认同,内在根据在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内蕴价值共识。当前仍在肆虐的新冠疫情所唤起的伦理反思和伦理自觉,特别是国际社会在战“疫”中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日益广泛的价值认同与积极响应,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伦理认同的现实基础和现实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伦理认同 外在根据 内在根据 现实根据
下载PDF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叙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5,共5页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考量和审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价值取向性、伦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自由有限性等伦理属性,以相对现实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和实现个案正义为其存...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考量和审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价值取向性、伦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自由有限性等伦理属性,以相对现实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和实现个案正义为其存在的伦理依据,其运行应当遵循彰显司法正义、彰显司法良知、讲求司法公信、符合公序良俗等伦理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自由裁量权 伦理属性 伦理依据 伦理规制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叶中 陈若琪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共13页
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是党内法规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规、执规的正当性基础。从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既严守党内法规又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员的基本责任、“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中... 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是党内法规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中国共产党立规、执规的正当性基础。从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既严守党内法规又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员的基本责任、“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突出优势等可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党内法规的伦理基础。这就决定了党内法规制度具有以党员义务为优先、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既包含行为规则也包含道德要求、立规语言具有通俗性等特征。为更好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党内法规的支撑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与党内法规的协调转换、完善思想道德领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类型主体提出不同层级的道德要求,以确保社会主义道德贯穿于党内法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 伦理基础 党内法规的道德性 以德治党
下载PDF
农村丧偶老年人结婚权的伦理基础与法制保障 被引量:5
9
作者 夏丹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农村丧偶老年人作为应受国家、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其结婚权却因人们对这一权利保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够而存在着实现难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运用科学的权利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论证这一权利保障的... 农村丧偶老年人作为应受国家、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一直以来,其结婚权却因人们对这一权利保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够而存在着实现难的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运用科学的权利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方法来论证这一权利保障的伦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一权利保护的法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丧偶老年人 结婚权 伦理基础 法制保障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的伦理研究论纲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康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3,共7页
近年来,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颇为热门,但从伦理学角度予以贯通论述却不多见。从伦理根据看,绿色技术创新欲求更正技术效益错位、破除技术权责失衡、弥补技术正义缺失的伦理失范;从伦理内涵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彰显生态自觉性、合... 近年来,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颇为热门,但从伦理学角度予以贯通论述却不多见。从伦理根据看,绿色技术创新欲求更正技术效益错位、破除技术权责失衡、弥补技术正义缺失的伦理失范;从伦理内涵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彰显生态自觉性、合乎生态规律性、遵循生态规范性的伦理活动;从伦理价值看,绿色技术创新以增殖绿色技术资产、提升绿色技术福利、推进绿色技术文明为价值追求;从伦理践行看,绿色技术创新要落实到心灵内在范导、文化外部设计、制度运行保障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伦理根据 伦理规定 伦理价值 伦理践行
原文传递
边疆治理视角下的领土边界及其伦理基础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盛举 刘华林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领土边界的实质是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其与领土主权、权益分配、身份认同、流动限度、人权保障等重要政治主题关联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边疆治理的诸多领域。领土边界必须要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其存在、位置、功能以及争端处置都要... 领土边界的实质是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其与领土主权、权益分配、身份认同、流动限度、人权保障等重要政治主题关联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边疆治理的诸多领域。领土边界必须要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其存在、位置、功能以及争端处置都要接受道德考量。当前,全球流动性、全球安全危机、人类资源开发、边民权益代价和边界修正等问题对领土边界的设置与管理提出伦理考题,需要对领土边界的伦理基础进行深入研究,以支撑领土边界制度的反思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领土边界 领土主权 伦理基础
下载PDF
夫妻财产推定规则的伦理分析——以《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为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洪祥 王琪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8-42,56,共6页
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婚后所得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同时规定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关于婚后父母赠与不动产归属的规定,无疑为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纠纷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 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婚后所得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所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同时规定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关于婚后父母赠与不动产归属的规定,无疑为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纠纷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但在逻辑体系和法律推定规则上与现行婚姻法存在矛盾之处。所以,有必要探究其原因并对我国夫妻财产推定规则在理论上和制度上加以必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财产推定规则 婚后所得共同制 伦理依据 制度调整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人格权财产化利用研究
13
作者 赵一萌 于庆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人格权的财产化利用渐趋成为人格权立法中的重要议题,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关于数字人格权的利用机理和保护路径存在较大差异。然而,现行《民法典》体系下的人格权并没有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规定。其根本缺憾在于:缺少从外...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人格权的财产化利用渐趋成为人格权立法中的重要议题,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关于数字人格权的利用机理和保护路径存在较大差异。然而,现行《民法典》体系下的人格权并没有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规定。其根本缺憾在于:缺少从外部视角去探索人格权的全部内涵。具体体现为:人格权立法定位不准确、人格利益数字属性受限、权利保护层次单薄。究其根源,在于尚未厘清人格层次的逻辑性,视野局限于人格的身份利益,使得权益开放性的另一面———财产利益无法得到法律关照。同时需要关注,在人们的身份、行为、关系通过数据进行具象展现的时代,数字素养是人格所需的必备素养,在关照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时,应重视其数字属性。厘清数字人格权的内生逻辑还需做到:法理观念上补阙人格的逻辑层次,规范适用上软化人格权的专属性,制度构造上型塑多重权利保护标准,方可从本源上划清数字人格权中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边界,从而使民事主体享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格权 财产化利用 立法定位 道德基础 权利保护
下载PDF
伦理制度化:依据、功能及阈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金明 庄锡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9,120,共6页
伦理制度化作为道德建设的对策性措施和有效途径,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紧迫的现实要求。但是,伦理制度化也并非万能,其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仍有阈限,对伦理制度化的过度依赖会削弱道德的应有功能,遏制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应坚持“... 伦理制度化作为道德建设的对策性措施和有效途径,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紧迫的现实要求。但是,伦理制度化也并非万能,其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仍有阈限,对伦理制度化的过度依赖会削弱道德的应有功能,遏制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应坚持“两条腿”走路———道德教育与伦理制度化双管齐下,方能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建立安宁有序、公平正义的现代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建设 伦理制度化 依据 功能 阈限
下载PDF
以道德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奠基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秀云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内容。道德自觉既包括道德文化自觉,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也包括道德主体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性... 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内容。道德自觉既包括道德文化自觉,即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道德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也包括道德主体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道德上的自由自觉。道德文化自觉重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增进社会共识;主体道德自觉重在强化教育引导,激发个体道德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自觉 道德自觉
下载PDF
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及其伦理基础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蒲昌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5-31,共7页
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所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长期论战,这给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澄清这个问题,并进一步确证出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及其伦理... 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所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长期论战,这给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澄清这个问题,并进一步确证出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及其伦理基础是很有理论和现实必要性的。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超越的环境伦理观"这个理论逻辑之上的。作为深具广泛共识性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正是"超越的环境伦理观"的最完美的体现,构成了国际环境法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法 伦理基础 超越的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伦理
下载PDF
古今传染病隔离措施的伦理基础探微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俊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80-81,123,共3页
历史上人类用来抗击恶性传染病的隔离措施都有共同目的 :防止疫情扩散,保护尽可能多的人免遭传染病侵袭。其不同在于如何看待被隔离病人。前者是隔离措施的共同伦理基础,后者是其伦理基础的差异。根据后者,隔离措施可分为消极与积极两... 历史上人类用来抗击恶性传染病的隔离措施都有共同目的 :防止疫情扩散,保护尽可能多的人免遭传染病侵袭。其不同在于如何看待被隔离病人。前者是隔离措施的共同伦理基础,后者是其伦理基础的差异。根据后者,隔离措施可分为消极与积极两大类型,积极隔离措施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慈善式、功利式和正义式三种类型。隔离是人类陷入生与死、安全与自由剧烈冲突的极端境地时的应急措施,从中我们真切地碰触到了两个基本生命伦理问题:生命的责任界限与安全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隔离措施 生命伦理 伦理基础
下载PDF
环境刑法伦理基础之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岭岭 吕欣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我国现有的环境刑法在解决环境问题、遏制环境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恰当的环境伦理内核作为支撑,不仅使现有的环境刑法条款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而且环境刑事立法本身受到制约,难以突破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而从根本上进行完... 我国现有的环境刑法在解决环境问题、遏制环境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恰当的环境伦理内核作为支撑,不仅使现有的环境刑法条款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而且环境刑事立法本身受到制约,难以突破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而从根本上进行完善。环境刑法缺失恰当伦理基础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环境犯罪法定犯的性质、人域伦理的主导地位以及我国环境伦理研究状况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刑法 环境伦理 伦理基础
原文传递
中国法律传统中的身份性——以伦理关系固化为视野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冰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0-66,共7页
基于伦理关系的中国传统社会,"身份"是其秩序运行的主要标志。本文将从政治基础、"正义论"以及社会习俗三方面来论述伦理关系在社会秩序中的固化过程。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份"与"契约"问题作... 基于伦理关系的中国传统社会,"身份"是其秩序运行的主要标志。本文将从政治基础、"正义论"以及社会习俗三方面来论述伦理关系在社会秩序中的固化过程。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份"与"契约"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解说。因具备政治基础而固化的伦理关系,从顶层设计上来看,显得不可动摇。而伦理关系的哲学化提炼,使其成为了社会成员心中理所当然的"正义论"。本文认为,固化的伦理关系,通过既细致又具体的规范,融于礼与法律,使强身份性的社会秩序在日常生活与习俗中得以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性 伦理关系 法律传统 政治基础 秩序
下载PDF
试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茂林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80-82,共3页
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制作为保障,而且也需要伦理道德提供支持。本文将对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 伦理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