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究竟有没有绝对真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真理观的再考察
1
作者 陈培永 翁乐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0,158,共9页
绝对真理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社会历史的人直观或理念化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乎认识世界、洞察时代进而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问题。绝对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处于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思维至上性的正确性认识,它是“... 绝对真理的问题,不是脱离了社会历史的人直观或理念化外在于自己的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乎认识世界、洞察时代进而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问题。绝对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处于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思维至上性的正确性认识,它是“这样或那样地”被承认的客观真理,是对于客观真理能否完全表现客观实在的确证,同时表征着人的思维把握世界的现实性能力。从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看,每一个真理都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双重属性,只要是真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就是绝对真理,而在时间和空间改变的情况下,它就是相对真理。从人类社会整体的历史进程看,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构成,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发展进程中的特定存在状态。相信绝对真理意味着相信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以及思维的现实力量,相信人能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并不断改变世界。离开对世界的改变,就没有探讨绝对真理的价值,也正是服务于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绝对真理才需要被确认,才因此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绝对真理 永恒真理 客观真理 主观真理
下载PDF
政治哲学:“有历史的”抑或“非历史的”?
2
作者 陈德中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62-76,142,共16页
接续近代历史主义传统,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有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进路的分野。以政治理论中的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为例,分歧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存在终极永恒的真理,还是说历史之外无真理?第二,是向上追求智慧和至善... 接续近代历史主义传统,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有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进路的分野。以政治理论中的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为例,分歧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存在终极永恒的真理,还是说历史之外无真理?第二,是向上追求智慧和至善,还是向下照顾平庸和人的欲望?第三,是将政治哲学锚定于“积极生活”,还是坚持认为政治哲学乃是一种“消极生活”?分歧最终表现为:是在有朽的世俗世界谈论世俗化的政治,还是从全能者视角出发追求超越性的恒久真理与至善?凡此种种,最终造就了两条进路的理论差异,同时也必将涉及两者对于人的欲望动机、理性筹划等观念,以及灵性和信仰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判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非历史的(政治哲学) 永恒真理 历史语境 行动/沉思(生活) 高阶/低阶(心智)
下载PDF
恩格斯真理观的批判性建构及其价值审视
3
作者 胡绵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综观恩格斯关于真理问题的主要论述,从中可以梳理出恩格斯的真理观主要是通过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来展开,集中体现在《反杜林论》中。永恒真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无条件的真理,其实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真理。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对永恒... 综观恩格斯关于真理问题的主要论述,从中可以梳理出恩格斯的真理观主要是通过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来展开,集中体现在《反杜林论》中。永恒真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无条件的真理,其实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真理。恩格斯从三个方面对永恒真理进行了批判:首先,永恒真理无法从纯粹的观念而来;其次,永恒真理不能被无条件地认识;最后,永恒真理在人类历史领域不存在。恩格斯对永恒真理的批判揭示了真理的有条件性,从而建构起恩格斯真理观的核心内容,即真理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与谬误的辩证统一。恩格斯的真理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可以作为回应当代真理问题的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的真理观 永恒真理 真理的有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
下载PDF
道德的批判与建构——基于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原典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来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5-61,共7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道德论进行了深刻批判,从认识论基础、真理观前提和价值论原则3个维度揭示了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先验论、最后的终极的真理观、完全的平等观和绝对的自由观等错误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唯物...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道德论进行了深刻批判,从认识论基础、真理观前提和价值论原则3个维度揭示了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先验论、最后的终极的真理观、完全的平等观和绝对的自由观等错误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系统阐述了道德的根源、本质和基本特性,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恩格斯的道德观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当前道德现状,而且为我国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杜林 道德 永恒真理
下载PDF
存在的领悟
5
作者 宋炳延 王颖斌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9期26-28,共3页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海德格尔追溯形而上学的历史 ,在前期以此在为出发点 ,追问存在的意义 ,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真理观即“去蔽说”。他批判传统真理观中的“符合论”、“怀疑论”和“永恒真理观” ,认为它们是源始真理的...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海德格尔追溯形而上学的历史 ,在前期以此在为出发点 ,追问存在的意义 ,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真理观即“去蔽说”。他批判传统真理观中的“符合论”、“怀疑论”和“永恒真理观” ,认为它们是源始真理的衍生样式 ,虽然有自己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去蔽 此在 怀疑论 永恒真理 存在
下载PDF
李渔“无声戏”理论考辨与评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蔺九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将戏曲称为"有声戏"和把小说称为"无声戏"是李渔的创造。李渔"有声戏"理论世所公认,但"无声戏"理论却多有争议。实际上,考察李渔的理论和创作,最突出的是其"戏"论的提出及"戏&q... 将戏曲称为"有声戏"和把小说称为"无声戏"是李渔的创造。李渔"有声戏"理论世所公认,但"无声戏"理论却多有争议。实际上,考察李渔的理论和创作,最突出的是其"戏"论的提出及"戏"论在其戏曲和小说创作中的运用。李渔"有声戏"和"无声戏"理论或曰戏曲和小说理论的客观性应该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无声戏”理论 创新 瑕不掩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