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4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增殖相关抗原与激素及细胞核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92
1
作者 吴际 程云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03-607,共5页
应用ABC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IAS),定量分析39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1i-67)的含量;对其中2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_2)、孕酮(... 应用ABC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IAS),定量分析39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1i-67)的含量;对其中2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_2)、孕酮(P)、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含量;以及对其中8例应用立体学方法进行细胞核体定量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组的ER、PR、Ki-67显著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含量(P<0.01);子宫肌瘤的细胞核体数密度和体密度也显著高于同一子宫正常肌层的对应值(P<0.05,P<0.01);子宫肌瘤的ER、PR与血浆的E_2、P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而与LH、FSH含量呈负相关(P<0.05);Ki-67与P呈正相关(P<0.05);子宫肌瘤的ER与其细胞核体数密度呈正相关(P<0.05)。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LH、FSH及其受体含量有关,孕激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黄体酮 子宫肿瘤 肌瘤 抗原 细胞核体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翁梅英 李琳 +2 位作者 冯淑英 谢梅青 洪顺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变化,以探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观察2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 目的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变化,以探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观察2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变化。结果 LNG-IUS放置后6个月子宫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腺体发育不良,间质细胞有明显的蜕膜样变。治疗前大部分腺体上皮和间质细胞ER、PR免疫着色显示为强染。治疗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下降,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ER、PR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结论 LNG-IUS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降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对于治疗简单型和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可手术的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慧明 张保宁 +1 位作者 宣立学 赵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分析LuminalA型、Luminal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和Basal—like型4种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探讨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资料完整、免疫组化方法能明确判定受体状况的... 目的分析LuminalA型、Luminal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和Basal—like型4种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探讨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资料完整、免疫组化方法能明确判定受体状况的乳腺癌患者408例,比较各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LuminalA型248例,占60.8%;LuminalB型32例,占7.8%;HER-2型51例,占12.5%;Basal—like型77例,占18.9%。HER-2型乳腺癌≤45岁者明显少于其他亚型,Basal—like型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比例低于其他亚型,LuminalB型晚期病例多于其他亚型,而HER-2型早期病例多于其他亚型。获得随访的243例患者中,复发或转移58例,死亡51例。LuminalA型的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LuminalB型和Basal—like型(均P〈0.05)。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型和Basal-like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3%、86.15%、86.70%和79.85%,LuminalA型高于Basal-like型(P=0.008)。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型和Basal—like型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52%、68.88%、75。83%和71.66%,LuminalA型高于LuminalB型和Basal-like型(P=0.0481和P:0.0306)。结论中国人各亚型乳腺癌的构成比与欧美国家接近,LuminalA型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预后较好,Basal.1ike型和LuminalB型所占比例较小,但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黄体功能缺陷与子宫内膜效应不良患者的内分泌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苗厚 张振国 +1 位作者 江森 许燕雪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黄体功能缺陷(LPD)和子宫内膜效应不良(IER)患者的内分泌特征。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性配体饱和竞争、葡聚糖活性碳吸附分析法,测定LPD、IER患者和月经周期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同一... 目的:分析比较黄体功能缺陷(LPD)和子宫内膜效应不良(IER)患者的内分泌特征。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性配体饱和竞争、葡聚糖活性碳吸附分析法,测定LPD、IER患者和月经周期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同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结果:LPD患者黄体期的雌、孕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在整个月经周期中与对照组无差异(P>0.1);而IER患者整个月经周期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但黄体期的血清孕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1),子宫内膜增生期的胞浆雌激素受体、胞核孕激素受体和整个月经周期的胞浆孕激素受体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1,P<0.05)。结论:LPD和IER是内分泌特征根本不同的两种情况,LPD主要表现为黄体细胞分泌雌、孕激素功能下降,子宫内膜相应受体含量正常;IER则为整个周期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及相应受体合成障碍,而黄体分泌孕激素的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IER LPD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樊官伟 何俊 +1 位作者 王虹 高秀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雌激素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雌激素的作用是由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ER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包括生殖系统、骨骼、心血管系统等,为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保证。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国内... 雌激素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雌激素的作用是由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ER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包括生殖系统、骨骼、心血管系统等,为雌激素发挥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保证。本文就雌激素及其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信号转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雌、孕激素受体测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留霞 杨池荪 +1 位作者 乔杰 李美芝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改变。方法对39例PCOS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子宫内膜ER及PR,并以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改变。方法对39例PCOS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子宫内膜ER及PR,并以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34例(87.2%)PCOS患者子宫内膜呈无排卵型,内膜增殖症发生率为51.3%(20/39),内膜腺体发育不同步为35.9%(14/39),内膜间质反应不良为46.2%(18/39)。PCOS患者子宫内膜增殖期ER、PR较正常妇女增多(P<0.05),内膜增殖症者间质PR减少(P<0.05)且分布不均匀。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和局部ER、PR减少或缺乏,可能是不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酮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雌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淑娇 李灿东 +5 位作者 廖凌虹 丁姗姗 俞洁 康洁 沈建英 张凌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柴胡疏肝散(CSS)干预前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区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R30的表达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探求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用13月龄雌性自然衰老大鼠和慢性束缚法造围绝经期综合征... 目的:通过比较柴胡疏肝散(CSS)干预前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大鼠海马区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R30的表达和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探求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用13月龄雌性自然衰老大鼠和慢性束缚法造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模型,经过3周药物干预后,qPCR法检测海马区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R30 mRNA表达,ELISA法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β-内啡肽(β-END)含量。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组ERαmRNA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ERβmRNA增多,但没有统计学意义;GPR30 mRNA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Rα/ERβ比值显著性减少(P<0.01),干预后ERα/ERβ比值上升(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组5-HT,NE显著性下降(P<0.01),经干预后,5-HT、NE显著性升高(P<0.01);β-END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证的生物学基础可能在于雌激素的波动导致海马区ERαmRNA/ERβmRNA比值的改变,影响神经递质5-HT、NE的释放,而对β-END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肝郁证 雌激素受体 信使核糖核酸 神经递质 ERα ERΒ qPCR
原文传递
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郁雯 姜英 王晓玲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4 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 ,同时用磁性微粒载体免疫酶联法 (IEMA)测定血清...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与子宫肌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4 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 ,同时用磁性微粒载体免疫酶联法 (IEMA)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和孕酮 (P)水平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EGF)水平。结果 :子宫肌瘤组织 ER、EGFR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肌层组织 (P<0 .0 5 ,P<0 .0 1) ,子宫肌瘤组织 PR表达显著高于 ER表达 (P<0 .0 0 5 ) ,肌瘤组织和肌层组织分泌期 EGFR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 (P<0 .0 5 )。子宫肌瘤组分泌期血清 E2 、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0 1) ,肌瘤组和对照组分泌期 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增生期 (P<0 .0 0 1)。结论 :子宫肌瘤的生长与血清 E2 、P水平升高和子宫组织 ER、PR和 EGFR的表达增强有关。P可能诱导 EGF的分泌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 PR EGFR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燕燕 党群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DCC法)对70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组织进行ER及PR测定,同时用免疫组化法对其中30例的石蜡标本进行...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葡聚糖-活性碳吸附法(DCC法)对70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组织进行ER及PR测定,同时用免疫组化法对其中30例的石蜡标本进行了ER及PR的检测。结果:DCC法检测ER及PR的阳性率均为77.1%,免疫组化法均为83.3%。两种测定方法比较,ER与P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3.3%和86.7%。而免疫组化法可在DCC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ER及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类型中,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腺棘癌的ER及PR水平高于其它癌。ER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结论:ER及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ER及PR的测定对估计预后和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孕激素
原文传递
消癌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阮立为 邓甬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9-752,共4页
中药消癌平具有抗乳腺癌的药理活性,新辅助化疗近年来在乳腺癌治疗中广泛开展,然而消癌平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尚未见文献报道。选择66例接受乳腺癌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 中药消癌平具有抗乳腺癌的药理活性,新辅助化疗近年来在乳腺癌治疗中广泛开展,然而消癌平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尚未见文献报道。选择66例接受乳腺癌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术前接受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方案的新辅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还在此基础上联用消癌平注射液(60 m L,静脉滴注,1次/d)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以及随访生存率;采集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组患者乳腺癌标本中雌激素受体α36(ER-α36)表达水平进行观察与比较。治疗组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较对照组的57.58%显著升高(χ2=5.48,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3年及5年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乳腺癌组织中ER-α3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由结果可以总结,中药消癌平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及远期疗效,可能机制与抑制乳腺癌组织中ER-α3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消癌平 雌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韩晶 王培军 +1 位作者 汤如勇 方建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21-24,33,共5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中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 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02例手术切除的正常乳腺(15例)、良性增生乳腺(35例)、不典型增 生乳腺(12例)及乳腺癌(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在不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中与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 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202例手术切除的正常乳腺(15例)、良性增生乳腺(35例)、不典型增 生乳腺(12例)及乳腺癌(155例)标本中的ERα、ERβ的表达。结果 ERα在正常乳腺、良性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 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54.3%、58.3%及68.4%,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88.6%、75%和 42.6%。ERα在正常与恶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Rβ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恶性乳腺组织 (P<0.001);在正常乳腺组织中ERα的表达率低于ERβ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恶性乳腺组织中,ERα的 表达高于ERβ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ERα在肿块≤2 cm、Ⅰ期乳腺癌、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中的表 达明显高于在肿块>2 cm、Ⅱ+Ⅲ+Ⅳ期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中的表达(P<0.00l、P<0.001、P<0.01、 P<0.05),ERβ的表达在肿块≤2cm、Ⅰ期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肿块>2 cm及乳腺癌的TNM分期中的Ⅱ+Ⅲ+Ⅳ 期中的表达(P<0.001,P<0.01)。结论 ERβ在正常乳腺中的表达率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乳腺癌中ERα、ERβ表达率高,提示预后较好。两者均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组织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预后
下载PDF
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秦映芬 沈寒蕾 +1 位作者 黄松 韦敏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研究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0例巨乳症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巨乳症乳腺组织光镜下以间质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血管增生为主 ,ER(+)或ER和PR(+)为75 %。
关键词 巨乳症 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女性乳腺肥大症 免疫表型
下载PDF
黑升麻的雌激素活性及其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兆平 杨陟华 +4 位作者 朱茂祥 霍君生 卢承前 龚诒芬 陈君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了检测黑升麻 (CR)的雌激素活性及其对人类乳腺癌 MCF- 7细胞雌激素受体 (ERs)水平的影响 ,未成年雌性小鼠按体重以 75、15 0和 30 0 m g/ kg的 CR灌胃 14d,观察处于动情期的时间 ,第 15天处死后取子宫和卵巢称重。以 MTT实验筛选 CR... 为了检测黑升麻 (CR)的雌激素活性及其对人类乳腺癌 MCF- 7细胞雌激素受体 (ERs)水平的影响 ,未成年雌性小鼠按体重以 75、15 0和 30 0 m g/ kg的 CR灌胃 14d,观察处于动情期的时间 ,第 15天处死后取子宫和卵巢称重。以 MTT实验筛选 CR的最佳细胞作用剂量 ,观察对照组、CR组 (4.75μg/ L )和 17β-雌二醇组 (0 .3nmol/ L)的细胞生长曲线 ,并在流式细胞仪上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 ERs水平。结果发现子宫重量随 CR剂量增加而增加 ,30 0 mg/ kg的 CR可显著增加动情天数 (P<0 .0 5 )。 4.75 μg/ L CR对 MCF- 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强 ,达 6 4.7% ;CR组和 17β-雌二醇组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 (TD)分别为 32 .1h和31.7h,明显低于对照组 (TD=35 .3h) ;4.75 μg/ L 的 CR可显著增加细胞的 ERs水平 (P<0 .0 1)。结果表明CR具有雌激素活性 ,其升高 ERs水平的作用可能是该物质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升麻 雌激素活性 雌激素受体 乳腺癌 MCF-7细胞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长与女性激素受体及血清激素水平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余建军 傅西林 +2 位作者 张连郁 刘经祖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研究采用酶联亲和组化法,对151例甲状腺各种病变及正常组织,进行了探索性地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检测,并对其中43例乳头状癌患者的5种相关血清激素进行放免测定。结果显示:甲状腺各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多可查见例数不... 本研究采用酶联亲和组化法,对151例甲状腺各种病变及正常组织,进行了探索性地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检测,并对其中43例乳头状癌患者的5种相关血清激素进行放免测定。结果显示:甲状腺各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多可查见例数不等和含量不同的女性激素受体,其中以乳头状癌分布最广(占病例的90%以上),且阳性率最高(ER44.O%,PgR64.0%);女性乳头状癌组织的PgR阳性率(71.0%)高于男性(52.6%),血清雌二醇及孕酮的均值(48·87Pg/ml及1.55ng/ml)均显著高于男性(25.79Pg/ml及0.43ng/ml,P<0.001及P<0.05)。本研究首次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ER和PgR并存,为本病属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及女性激素可能致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ER和PR同一表达状态下HER-2与乳腺癌X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小庆 林青 +2 位作者 崔春晓 蒋珍妮 边甜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一致条件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和乳腺癌X线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3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根据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一致条件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和乳腺癌X线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3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根据免疫组织化学(IHC)中HER-2、ER、PR的表达结果分为Ⅰa(HER-2阳性/ER-/PR-)和Ⅰb(HER-2阴性/ER-/PR-)、Ⅱa(HER-2阳性/ER+/PR+)和Ⅱb(HER-2阴性/ER+/PR+)两个配对组。分别对两个配对组中乳腺癌的肿块和钙化进行分析,并对各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Ⅰa和Ⅰb组中,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多见单纯钙化(18.3%)、肿块伴钙化(23.7%),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单纯肿块比较多见(49.2%);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形态以不规则形多见(47.4%),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以类圆形(58.8%)、分叶状(12.1%)多见;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86.1%),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清楚局限(9.8%)。与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比较,阴性乳腺癌砂砾状钙化(55.2%)多见,且大多呈区域性分布(32.1%)。Ⅱa和Ⅱb组中,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类圆形(52.1%)、分叶状肿块(11.0%)多见,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不规则形肿块(40.6%)多见;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90.7%),大多可见毛刺边缘(66.7%),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边缘多见浅分叶(65.3%)。与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比较,阳性乳腺癌砂砾状钙化(68.4%)多见,且大多呈节段性分布(31.9%),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钙化大多成簇状分布(57.6%)。结论各配对组中HER-2表达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的肿块及钙化有着不同的X线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受体 erbB-2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原文传递
胃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蒋勇 黄书文 +1 位作者 张义胜 卢林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4-175,18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 0例胃癌根治术后标本检测ER、PR。结果 ①ER、PR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32 .5 %、30 .8%,两者共同阳性2 8.3%;②ER、PR在胃癌中与Borrman... 目的 探讨胃癌中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 0例胃癌根治术后标本检测ER、PR。结果 ①ER、PR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32 .5 %、30 .8%,两者共同阳性2 8.3%;②ER、PR在胃癌中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 <0 .0 1) ,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 (P >0 .0 5 )。结论 ER、PR阳性表达的胃癌具有激素依赖性 ,测定胃癌中ER、PR对临床判定预后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酮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R(-)P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余科达 狄根红 +4 位作者 吴炅 陆劲松 沈坤炜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11-10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孕激素受体(PR)状态是雌激素受体(ER)状态预测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补充,临床上推荐ER阳性(+)或PR(+)患者均可接受内分泌治疗。ER阴性(-)PR(+)肿瘤应用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如何还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探... 背景与目的:孕激素受体(PR)状态是雌激素受体(ER)状态预测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补充,临床上推荐ER阳性(+)或PR(+)患者均可接受内分泌治疗。ER阴性(-)PR(+)肿瘤应用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如何还存在争议。本研究将探讨辅助内分泌治疗对ER(+)PR(+)与ER(-)PR(+)乳腺癌的疗效,并研究ER(-)P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方法:回顾了1991年1月-2001年12月间的1863位ER/PR资料可用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资料,ER、PR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中位随访48个月,比较ER(-)PR(+)组(205例)和ER(+)PR(+)组(798例)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3~5年的他莫昔芬)的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0s)的差异。结果:ER(-)PR(+)患者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1.0%,中位年龄49岁,肿块中值大小3.0cm,其中未绝经者比例高达63.9%。ER(-)PR(+)组较ER(+)PR(+)组而言,腋淋巴结转移数高、肿块大、分期晚。ER(+)PR(+)组和ER(-)PR(+)组未行内分泌治疗时,组间生存差异无显著性;内分泌治疗后,两组的生存率均有所提高,但ER(+)PR(+)组的预后比ER(-)PR(+)组更好(DFS:P=0.016,OS: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对ER(-)PR(+)患者,仅有腋淋巴结状态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辅助内分泌治疗对ER(+)PR(+)乳腺癌的疗效优于对ER(-)PR(+)乳腺癌的疗效,ER(-)PR(+)患者能从内分泌治疗中得到一定收益,但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预测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梓醇对OB-OC共育体系中OB、OC活性及OBERα、β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赖满香 杨丽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梓醇在成骨-破骨共育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B)增殖、OB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破骨细胞(OC)活性及OB雌激素受体(ER)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阐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取1 d和5 d SD...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梓醇在成骨-破骨共育体系中对成骨细胞(OB)增殖、OB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破骨细胞(OC)活性及OB雌激素受体(ER)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阐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选取1 d和5 d SD大鼠分离培养OB和OC,并建立OB-OC共育体系;在共育体系中,用MTT法检测低浓度(0.05、0.1、0.5、1 mg/L)、中浓度(2、5、10 mg/L)和高浓度(20、50和100 mg/L)梓醇干预下的OB增殖率,并以梓醇最佳促OB增殖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梓醇组。p NPP法检测各组OB的ALP活性;光镜观察OC骨吸收陷窝数目;重氮盐法检测O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活性;RT-PCR方法检测OB ERα及ERβmRNA的表达。结果:在OB-OC共育体系中,0.05~2 mg/L梓醇各组中OB的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0.05 mg/L梓醇组促进OB增殖的能力明显高于其它浓度组(P〈0.01),5~100 mg/L梓醇各组OB的增殖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0.05 mg/L梓醇组的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作用48、72和96 h后均对OC骨吸收陷窝数及TRAP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0.05 mg/L梓醇组OB中ER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Rβ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梓醇在共育体系中可提高OB增殖和成骨活性,抑制OC活性并上调OB中ERβ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Estrogen, estrogen receptor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re we there yet? 被引量:11
19
作者 Olga A Sukochev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A protective role of the sex steroid hormone estrogen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was suggested a few decades ago according to clinical data showing higher HCC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males. Several recent s... A protective role of the sex steroid hormone estrogen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was suggested a few decades ago according to clinical data showing higher HCC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males. Several recent studies further confirmed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estrogen in the liver. However, it remains to be identified how to exploit estrogen signalling within clinical settings for HCC treatment. There are several unresolved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rogen pathway in liver cells. The main problems include the absence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ich estrogen receptor(ER) isoform i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liver cells, the ER isoform expression differenc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and which ER isoform should be targeted when designing HCC therapy. Some of those questions were recently addressed by Iyer and coauthors. The current editorial review critically analyses the study by Iyer et al(WJG, 2017) that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ER subtypes in liv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ith a healthy liver, hepatitis C virus cirrhosis, and HCC. ER presence was evaluated in association with gender, 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inflammation marker NF-kB, and proliferation-related effector cyclin D1. The study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recent advances in the HCC and estrogen signall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ITIS C virus HEPATITIS estrogen receptors CIRRHOSIS
下载PDF
日粮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大豆异黄酮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生殖器官发育和雌激素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定发 彭运智 +1 位作者 张妮娅 齐德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5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和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ISO)二者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器官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基因转录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析因法设计,将90...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和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ISO)二者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器官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基因转录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析因法设计,将90头75日龄的D×L×Y三元杂交后备母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ZEA 0、0.5、2 mg.kg-1和ISO 0、300、600 mg.kg-1。试验时间为21 d。结果表明:日粮中同时添加ZEA和ISO对后备母猪平均日增体质量(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中同时添加ISO和0.5 mg.kg-1ZEA与单独添加0.5 mg.kg-1ZEA处理组相比,生殖器官质量和阴户宽度增加。但日粮中添加ISO可缓解2 mg.kg-1ZEA导致的生殖器官增加质量和阴户红肿(P<0.05),降低子宫和阴道组织ERαmRNA的转录水平,而增加了ERβmRNA转录水平。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ZEA和ISO联合作用对后备母猪ADG和ADFI无显著影响,日粮中ISO和低剂量的ZEA联合作用使雌激素作用增强,但可缓解高剂量ZEA的雌激素效应,这种联合作用对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是通过ISO的双相调节作用和改变生殖器官ERs的mRNA转录来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大豆异黄酮 后备母猪 生殖器官 雌激素受体 联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