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政府与罗马教廷的外交历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大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1881-1892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官员,一致主张联络罗马教廷,废除法国保教权,稳定中国基督教局势。总理衙门采纳这种主张,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却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扰而未能成功。1892年后,清政府官员对联络罗马教... 1881-1892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官员,一致主张联络罗马教廷,废除法国保教权,稳定中国基督教局势。总理衙门采纳这种主张,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却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扰而未能成功。1892年后,清政府官员对联络罗马教廷的主张发生分化。陈其璋等人建议继续实践,而薛福成等人则认为不能将解决中国教案问题的希望寄托于罗马教廷,主张另辟蹊径。总理衙门的意见与薛福成等人相似,自1896年后放弃与罗马教廷建交通使的计划。1902-1906年,吕海寰等官员发起建议联络罗马教廷的新高潮,但清政府未予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 罗马教廷 建交通使 保教权
下载PDF
试析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沈莉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6,109,共9页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身受经济危机困扰的美国迫切需要将苏联作为重要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日德法西斯势力开始了疯狂的侵略扩张活动,严重影响了美苏自身的安全和世界和...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身受经济危机困扰的美国迫切需要将苏联作为重要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日德法西斯势力开始了疯狂的侵略扩张活动,严重影响了美苏自身的安全和世界和平。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政治现实面前,奉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罗斯福总统终于打开了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苏建交 外交承认 舆论因素 总统外交决策
下载PDF
建交与护侨:中泰就1945年“耀华力路事件”的交涉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玉清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67-73,91,共8页
二战胜利初期,泰国首都曼谷华侨居住区耀华力路发生泰国军警和华侨之间冲突的事件,被称为"耀华力路事件"。面对来自中国国内的抗议和泰国华社的护侨请求,作为五大国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就该事件展开交涉。鉴于中泰... 二战胜利初期,泰国首都曼谷华侨居住区耀华力路发生泰国军警和华侨之间冲突的事件,被称为"耀华力路事件"。面对来自中国国内的抗议和泰国华社的护侨请求,作为五大国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国民政府积极就该事件展开交涉。鉴于中泰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国民政府以该事件为契机,采取先建交后护侨的策略。经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因双重国籍问题的存在导致国民政府在泰国的护侨成效不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交 护侨 交涉 泰国 “耀华力路事件”
下载PDF
刍议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40到90年代,曾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到阻碍,但中韩建交后,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 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40到90年代,曾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到阻碍,但中韩建交后,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作一简要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交 中韩 文化交流 动因
下载PDF
1933年美苏建交的根源及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翔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5-50,共6页
1933年美苏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美苏之所以能够实现建交,与美苏各自的经济需求以及德日法西斯兴起导致的美苏安全屡面互需的强化有着极大的关系,还与美苏各自国内政治运作有着相关性。美苏建交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对于... 1933年美苏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美苏之所以能够实现建交,与美苏各自的经济需求以及德日法西斯兴起导致的美苏安全屡面互需的强化有着极大的关系,还与美苏各自国内政治运作有着相关性。美苏建交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对于各自经济的发展以及战略安全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美苏建交还开启了美苏关系的新时代,为之后美苏两个洲际性大国的博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苏联 建交 根源 影响
下载PDF
十月革命与苏俄对华“人民外交” 被引量:3
6
作者 薛衔天 《俄罗斯学刊》 2018年第3期19-33,共15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对华外交举动。宣言表达出苏俄将对华实行"人民外交"的理念。随着对华宣言的发表,苏俄相继派外交代表来华,与北京政府进行建交谈判,正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这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第一个最重大的对华外交举动。宣言表达出苏俄将对华实行"人民外交"的理念。随着对华宣言的发表,苏俄相继派外交代表来华,与北京政府进行建交谈判,正式建立中苏外交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以五四运动为代表,中华民族已经开始觉醒。伴随着民族觉醒,中国兴起了"国民外交"。来华的苏俄代表在与北京政府谈判过程中,借助于国民外交,广泛地进行"人民外交",将宣言对华"人民外交"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华掀起了强大的承认苏俄的社会舆论,并借助这一舆论,成功地与北京政府签订了《中苏协定》(亦即《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实现了中苏建交,扩大了十月革命对华影响,改变了苏俄在东方被封锁和被孤立的地位。与此同时,在中国大地上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核心的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中苏建交 人民外交 国民外交
下载PDF
基础研究领域中韩科学合作状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彩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9-243,共5页
选取中韩建交以来被SCI、SSCI、A&HCI收录的中韩合著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韩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合作规模、合作机构、合作学科领域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中韩科学合作的特点与规律,... 选取中韩建交以来被SCI、SSCI、A&HCI收录的中韩合著论文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中韩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合作规模、合作机构、合作学科领域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中韩科学合作的特点与规律,为中韩科学合作关系健康发展提供量化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建交 科学合作 计量分析
下载PDF
一九七八年布热津斯基访华会谈中的台湾议题——基于美方新近解密档案的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桂峰 杨舒眉 《临沂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0-60,共11页
台湾问题是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会谈的重要议题。布热津斯基表示将按照"建交三原则"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希望中方不公开批驳美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布热津斯基没有提出对台军售问题。中方表示只要美方不将不... 台湾问题是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会谈的重要议题。布热津斯基表示将按照"建交三原则"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但希望中方不公开批驳美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声明。布热津斯基没有提出对台军售问题。中方表示只要美方不将不公开反驳其对台湾问题的声明作为前提条件,美方可以表达自己的希望,中方也会重申如何和何时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布热津斯基访华期间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现实态度拉开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热津斯基访华 台湾问题 建交三原则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论黄遵宪“交邻之有大益”的开放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涛 王翠云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29-30,共2页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外交家 ,在其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中 ,通过对中西政治体制的深入考察 ,提出了“交邻”的开放理论 ,论证了“交邻之有大益”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开放思想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前瞻性的 。
关键词 黄遵宪 “交邻之有大益” 对外开放
下载PDF
平等相待 真诚友好——中国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10周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生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2012年是东帝汶独立10周年,也是中国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10周年。建交以来,两国本着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中国 东帝汶 建交10年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