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AC^(3D)的采动岩体等效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白国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基于采动岩体渗流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利用立方定律推导了以应变为参数的采动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建立了基于FLAC3D的采动岩体等效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FISH语言实现了的等效连续介质数学模型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初始阶... 基于采动岩体渗流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利用立方定律推导了以应变为参数的采动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建立了基于FLAC3D的采动岩体等效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FISH语言实现了的等效连续介质数学模型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初始阶段岩体渗透性增加区域在底板呈"W"形分布,在顶板岩体渗透性增加区域呈"M"形分布;当含水层渗透性增加区与下方顶板渗透性增加区相交时,形成导水裂隙;伴随着煤层开挖,含水层内孔隙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当透水事故发生时达最大值并迅速降低;以应变为系数参数的等效渗透能够较好地描述采动岩体的渗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岩体 等效连续介质 流固耦合
原文传递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介质理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倩 李阳 +2 位作者 熊伟 高树生 修乃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8,共4页
岩心测试结果表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中微裂缝发育,在长度约5am的岩心中明显可见微裂缝约5~20条,微裂缝交替成网络状分布,但充填程度较高。74%的岩心渗透率低于0.1×10^-3μm。26%的岩心渗透率分布在0.1×1... 岩心测试结果表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中微裂缝发育,在长度约5am的岩心中明显可见微裂缝约5~20条,微裂缝交替成网络状分布,但充填程度较高。74%的岩心渗透率低于0.1×10^-3μm。26%的岩心渗透率分布在0.1×10^-3~5×10^-3μm^2之间,孔隙度分布在1%。2%范围内。CT显示基岩块中微裂缝发育,薄片资料显示在岩心内部存在极少数粒间孔、溶蚀孔。NMR测试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0.17%,可动流体主要存在于微裂缝之中。岩块的渗储能力主要由基岩块中的微裂缝贡献。基于对储层的认识,微裂缝发育的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可以视为一种微裂缝为储渗空间的等效连续介质。以该等效连续介质为基础,可与主裂缝系统构成双重介质模型,或与主裂缝、溶洞系统构成复杂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介质理论 等效连续介质 X—CT扫描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焱钰 陈喜 张志才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7,51,共6页
本文以位于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的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连续导水介质体概化方法建立喀斯特流域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运用MODFLOW中的排水沟渠子程序包以及河流子程序包,构建考虑地表河与地下河系统与含水层地下水流交... 本文以位于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的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连续导水介质体概化方法建立喀斯特流域地下水数值计算模型。运用MODFLOW中的排水沟渠子程序包以及河流子程序包,构建考虑地表河与地下河系统与含水层地下水流交换水动力过程模拟方法,分析后寨河流域地下水流运动特征,估算含水层补排水量。模型计算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与实测过程相比较,取得到了较好的模拟结果。为我国南方喀斯特流域地下水模拟计算及其水资源估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地下水 数值模拟 等效连续介质
下载PDF
裂隙岩质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秀竹 康镜 +1 位作者 刘正夫 雷金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降雨入渗过程中,裂隙岩质边坡渗流场和暂态饱和区的变化规律,为裂隙岩体降雨入渗规律、工程技术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基于非连续裂隙模型,采用Matlab编制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计算程序;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 [目的]研究降雨入渗过程中,裂隙岩质边坡渗流场和暂态饱和区的变化规律,为裂隙岩体降雨入渗规律、工程技术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基于非连续裂隙模型,采用Matlab编制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的计算程序;基于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采用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编制程序进行非饱和渗流分析。[结果]依托实际工程分析得出了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在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或者降雨时间的延长,边坡表层区域零孔隙水压力面不断向内部发展,暂态饱和区的范围不断扩大,且暂态饱和区的出现发生在降雨强度大于边坡的入渗率的情况。[结论]采用非连续裂隙网络模型和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对裂隙岩质边坡降雨入渗分析能较好反映裂隙岩体各向异性和非饱和渗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降雨 渗透张量 等效连续介质 非饱和渗流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页岩基质流固耦合尺度升级 被引量:1
5
作者 严侠 王东英 +3 位作者 樊伟鹏 刘丕养 樊冬艳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页岩基质通常由微尺度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由于这两种介质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气体在两者中的赋存方式和流动机制均不相同,要准确刻画气体在页岩基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需针对两种介质建立不同的微尺度模型,但由于计算效率问题,微尺... 页岩基质通常由微尺度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由于这两种介质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气体在两者中的赋存方式和流动机制均不相同,要准确刻画气体在页岩基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需针对两种介质建立不同的微尺度模型,但由于计算效率问题,微尺度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宏观模拟。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一种页岩基质流固耦合尺度升级方法,将微尺度上有机质和无机质各自特征有效地表征到宏观模拟中。首先,将页岩基质看成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的非均质多孔弹性介质,考虑真实气体在这两种介质中不同的赋存方式和流动机制,建立微尺度流固耦合模型;然后,采用均匀化理论进行尺度升级,推导得到页岩基质的宏观等效流固耦合模型,并给出相关等效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有机质力学性质、体积分数和分布对页岩气藏宏观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弹性模量越小、无机质连通性越好,累积产气量越高,而有机质体积分数越高,早期的累积产气量越低,后期的累积产气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流固耦合 等效连续介质 均匀化理论 尺度升级
下载PDF
岩体中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春 范立峰 李郑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5-858,共14页
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是分析工程岩体动力稳定性的基础。天然岩体中包含的大量节理对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具有显著的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时会出现幅值的衰减以及波速的降低,在此过程中,节理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会出现张开、闭合... 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是分析工程岩体动力稳定性的基础。天然岩体中包含的大量节理对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具有显著的影响。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时会出现幅值的衰减以及波速的降低,在此过程中,节理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会出现张开、闭合和滑移变形。目前,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一维和二维传播规律分析方法比较成熟,这些方法主要分为非连续介质方法与动态等效连续介质方法以及双尺度非连续耦合方法。借助这些方法,研究者们开展了线性和非线性节理对应力波传播规律影响的研究。本综述将详细地总结上述3种方法,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应力波 节理 位移不连续方法 等效介质方法
下载PDF
流管法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莹 尹洪军 王美楠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5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绘制渗流模板,建立适合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将流管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常用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井开发工程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流管法 水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杜箫笙 杨正明 +1 位作者 程倩 李树铁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块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块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影响。双对数导数曲线表现为两个下凹部分,分别表征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以及等效连续介质向裂缝系统、溶洞系统的窜流。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三重介质 概念模型 试井分析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轮古油田
下载PDF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杜箫笙 杨正明 +1 位作者 程倩 李树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136,140,共4页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连续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连续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影响。所绘制的双对数导数曲线表现为2个下凹部分,分别表征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等效连续介质向裂缝系统、溶洞系统的窜流。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试井分析 碳酸盐岩 等效三重介质 概念模型 轮古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