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企业特殊性重组资产计税基础的确认原则 被引量:6
1
作者 辛连珠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税法在不阻碍合理的企业重组行为有效实现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重组各方资产隐含增值给予不定期递延纳税优惠原则的确定。首先,从税收中性的角度出发,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当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资金、货物、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税法对重... 税法在不阻碍合理的企业重组行为有效实现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重组各方资产隐含增值给予不定期递延纳税优惠原则的确定。首先,从税收中性的角度出发,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当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资金、货物、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税法对重组程序视为没有发生过一样来对待;其次,持续经营条件下的企业重组各方,对重组后企业应税利润的计算,应以重组前企业的税收要素为基础;再次,企业重组的各方获得的是股权支付。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资产的变现,因而,暂时没有纳税能力,重组企业的纳税义务,应当不定期递延到未来有能力纳税时履行,但重组前后其计税基础总量应当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重组 计税基础 税收中性 持续经营 股权支付
原文传递
再融资政策调整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基于DID模型的检验
2
作者 宋力 王钰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60-267,共8页
2017年2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再融资新政。利用DID模型,以2015—2019年发生并购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企业为样本,研究政策变更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融资政策调整后企业并购的股权支付水平显著下降,并且这... 2017年2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再融资新政。利用DID模型,以2015—2019年发生并购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企业为样本,研究政策变更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再融资政策调整后企业并购的股权支付水平显著下降,并且这种反向关系在相对交易规模大的企业以及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这说明再融资新政抑制了企业在并购中更多地选择股权支付,当相对交易规模较大、负债比率较高时,这种抑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融资政策 并购 支付方式 股权支付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纳税问题研究——以资产收购为例
3
作者 韩清轩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在特殊性税务处理中,股权支付额暂不确认相关的资产转让所得,而非股权支付额在交易当期要确认其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由于对计算公式理解不同,税务处理并不一致。正确的处理方法及建议:重组交易中,有关各方均应对各自被转让的资产计算确... 在特殊性税务处理中,股权支付额暂不确认相关的资产转让所得,而非股权支付额在交易当期要确认其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由于对计算公式理解不同,税务处理并不一致。正确的处理方法及建议:重组交易中,有关各方均应对各自被转让的资产计算确认非股权支付额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并据此确认和调整收到资产的计税基础,而不是只有转让方才确认;国家税务总局应进一步明确和解释公式;不要超越企业实际加大股权支付额,有时增加非股权支付额反而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股权支付 资产转让 纳税
下载PDF
公司并购支付方式与股票市场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明辉 吴小伟 周斌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161,177,共11页
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就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至2017上半年并购重组中不同支付方式的股票二级市场收益率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现金支付、股票和资产支付还是混合支付都能为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带来股票二级市场收益率... 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就我国上市公司1999年至2017上半年并购重组中不同支付方式的股票二级市场收益率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现金支付、股票和资产支付还是混合支付都能为我国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带来股票二级市场收益率的明显提升,存在显著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公告日效应。(2)股票和资产支付、混合支付的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公告日效应会持续到公告日后的第6个交易日,现金支付的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公告日效应只能持续到公告日后的第4个交易日。(3)从公告日后15个交易日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来看,混合支付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为0.242,要远高于股票和资产支付的0.216以及现金支付的0.108。(4)相较于国企,民企混合支付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要更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重组 支付方式 现金支付 股票资产支付 混合支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