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洋上层海温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怡 张建华 于卫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6,共7页
用来自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海温再分析资料,通过对1955—2001年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层0—400m的海温月平均距平分析,讨论了该两大洋海温之间的联系,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虽然有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 用来自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海温再分析资料,通过对1955—2001年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层0—400m的海温月平均距平分析,讨论了该两大洋海温之间的联系,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虽然有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岛屿阻隔,但海洋上层海温距平在东西方向上的分布是连续的,基本呈正负正或者负正负的分布格局,这3大冷暖中心分别位于赤道中印度洋、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正负区域的交界处分别位于印度洋80°E和太平洋160°—135°W附近,正好对应于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不连续处,在该不连续处赤道印度洋的温跃层深度变化大于太平洋的温跃层深度变化。在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的3大冷暖中心中,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冷暖中心是一个系统,在太平洋它的移动路径是由赤道西太平洋出发,沿着赤道向东,到赤道东太平洋转向北,到10°N再转向西,到赤道西太平洋再转向南回到赤道西太平洋,组成一个逆时针回路;而在印度洋则是由赤道东印度洋出发,向赤道西北印度洋移动,和赤道中南印度洋组成一个逆时针回路;而且这2个移动回路是同时存在的,由赤道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开始分别同时完成冷暖中心交替的时间大约是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印度洋 赤道太平洋 E1 Nino 海温
下载PDF
赤道印度洋中部沉降颗粒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调控机制研究
2
作者 余锦萍 张静静 +4 位作者 李宏亮 卢阳阳 何兴举 武则州 陈建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32,共9页
基于2020年1—12月在赤道印度洋中部海域获取的沉积物捕获器时间序列样品,分析了沉降颗粒物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卫星遥感、数值模式及再分析数据探究上层物理过程对生物泵输出通量... 基于2020年1—12月在赤道印度洋中部海域获取的沉积物捕获器时间序列样品,分析了沉降颗粒物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结合卫星遥感、数值模式及再分析数据探究上层物理过程对生物泵输出通量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2020年赤道印度洋中部海域的沉降颗粒物总通量与颗粒有机碳通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35.75 mg/(m^(2)·d)[(18.94±10.18)mg/(m^(2)·d)]和0.27~2.97 mg/(m^(2)·d)[(1.09±0.66)mg/(m^(2)·d)],两者均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上,1—3月、6月和9—11月呈现出3个显著的高通量事件。通过分析发现混合层深度变化与营养盐跃层波动的耦合作用可能是调控中深层通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西南季风流(Southwest Monsoon Current,SMC)与赤道Wyrtki急流生消也可能通过改变温跃层或营养盐跃层深度对沉降颗粒物通量强度和季节变化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沉降颗粒物 沉积物捕获器 混合层 温跃层 赤道印度洋
下载PDF
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加热对中高纬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鹏 陆维松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分别以无热源型、E lN ino初期、E l N ino成熟期对应的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赤道印度洋海表温度作为外强迫源,应用强迫耗散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的全球谱模式,考虑了摩擦耗散及3波准共振的共同作用,采用非定常、定常加热两... 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分别以无热源型、E lN ino初期、E l N ino成熟期对应的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赤道印度洋海表温度作为外强迫源,应用强迫耗散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的全球谱模式,考虑了摩擦耗散及3波准共振的共同作用,采用非定常、定常加热两种形式积分90 d,研究了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结果表明:(1)3个行星波之间存在很强的波—波相互作用,且波动振荡呈现准双周和季节内振荡;(2)在E lN ino初期和E lN ino成熟期,无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还是赤道印度洋海温在逐渐增暖的过程中,大气低频振荡周期都有缩短的趋势。1997年2月—1997年4月,赤道印度洋调节作用强;而在1998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调节作用强;(3)赤道印度洋西区对大气低频振荡的调节作用要强于赤道印度洋东区;N ino3区对大气低频振荡的调节作用要强于N ino1+2区;(4)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模态在1997年10月为高指数(简称PIM I一型),在1996年9月为低指数(简称PIM I二型),前者对应的东太平洋—西印度洋区对大气的调频作用要大于后者对应的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太平洋 赤道印度洋 海表温度 低频振荡
下载PDF
赤道印度洋上层环流辐合辐散的年际变异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瑞莹 何卓琪 +1 位作者 王卫强 高郭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5-776,共12页
印度洋上层海气相互作用对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系统有重要影响。目前针对印度洋气候态环流特征已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但针对印度洋环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季节性差异的特征分析和具体作用机制,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1979-2007年Simple Oce... 印度洋上层海气相互作用对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系统有重要影响。目前针对印度洋气候态环流特征已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但针对印度洋环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季节性差异的特征分析和具体作用机制,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1979-2007年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赤道印度洋表层辐合辐散的年际变异及其季节依赖性。结果表明,以赤道为中心,印度洋上层异常海流,在经向上形成显著的辐合(辐散)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赤道纬向风异常形成的Ekman流所导致。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带印度洋异常纬向风的成因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力强迫过程作用有关,并且不同的热力强迫过程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性。此热力强迫过程,具体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太平洋纬向海表热力差异的遥强迫作用,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热带太平洋的纬向热力差异通过调节Walker环流,在印度洋激发出一个异常的次级环流,对应的大气低层形成纬向风异常;第二类是东-西印度洋海表热力差异的局地强迫作用导致的局地环流,使赤道印度洋上空形成纬向风异常,此过程在春末夏初较为显著;第三类是太平洋-印度洋热力差协同作用的结果,使赤道印度洋盛行异常的纬向风,此过程在秋季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印度洋 辐合辐散异常 海气相互作用 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强迫
下载PDF
赤道印度洋中部断面东西水交换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玉红 杜岩 徐海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8,共9页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 采用海洋再分析资料和实测资料研究了热带印度洋中部东西水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即北印度洋过程(4°~6°N)和赤道过程(2°S-2°N)。北印度洋过程受季风影响显著,11月至翌年3月冬季风期间表现出很强的低盐水向西输送,5-9月夏季风期间则为高盐水向东输送;由于冬季风期间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低盐水向西输送。赤道过程分为表层过程和次表层过程。表层赤道过程受局地风场驱动,有明显的半年周期;4-5月和10-11月的东向流将赤道西印度洋的高盐水向东输送,其余月份相反;向东的输送较强,年平均表现为净高盐水向东输送。在次表层赤道过程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海流全年一致向东,将海盆西部的高盐水向东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中部 东西水交换 北印度洋过程 赤道过程
下载PDF
季风转换期东印度洋的赤道流系结构和水文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乔彬 刘子洲 +2 位作者 张书颖 刘聪 李培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基于2013-04夏季风转换期间航次观测数据,对赤道东部印度洋3支东向强流及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赤道在表层存在Wyrtki急流,在温跃层深度存在赤道潜流,它们携带着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向东输运,81°E断面上,核心流量分别为4.7... 基于2013-04夏季风转换期间航次观测数据,对赤道东部印度洋3支东向强流及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赤道在表层存在Wyrtki急流,在温跃层深度存在赤道潜流,它们携带着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向东输运,81°E断面上,核心流量分别为4.76Sv和12.18Sv;南赤道逆流核心在5°S附近,核心流量7.4Sv,并伴有高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季风转换 Wyrtki流 赤道潜流 南赤道逆流
下载PDF
赤道印度洋偶极子对重庆夏季降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唐红玉 吴遥 +3 位作者 董新宁 刘晓冉 魏麟骁 张驰 《海洋气象学报》 2020年第2期52-61,共10页
利用重庆34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夏季降水量、NCEP/NCAR的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和海面温度资料,分析发现,上年秋季尤其是11月的赤道(热带)印度洋偶极子(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TIOD)模态与重庆夏季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 利用重庆34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夏季降水量、NCEP/NCAR的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和海面温度资料,分析发现,上年秋季尤其是11月的赤道(热带)印度洋偶极子(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TIOD)模态与重庆夏季降水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前期海面温度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上年11月TIOD和夏季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与重庆夏季降水和高度场的相关一致,显示出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相关分布,反映出当上年11月TIOD正位相(负位相)时,次年夏季环流场表现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明显(不明显)、中纬度30°~37°N低值系统活跃(不活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弱)、位置偏南(北)的重庆夏季典型的降水偏多环流特征;前期赤道太平洋ENSO暖事件和前期TIOD事件同时发生时,两个事件的作用相互叠加,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并且位置偏南,造成重庆夏季降水的异常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印度洋偶极子 重庆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下载PDF
赤道中印度洋上层环流结构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毅 崔凤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RAMA印度洋观测浮标系统锚系ADCP实测资料,对赤道中印度洋上层海流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80.5°E纬向流垂向剖面呈现上150m层一致的东向流,而经向流在100m以浅呈现表层向北次表层向南的翻转流结构... 本文通过分析RAMA印度洋观测浮标系统锚系ADCP实测资料,对赤道中印度洋上层海流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80.5°E纬向流垂向剖面呈现上150m层一致的东向流,而经向流在100m以浅呈现表层向北次表层向南的翻转流结构。赤道中印度洋上层纬向流季节信号被半年周期的东向射流Wyrtki Jets(WJs)所控制。WJs发生于季风方向转换的季节,4—5月份较弱,10—11月份较强。赤道中印度洋上层经向流年周期信号显著。北半球夏季与冬季分别出现风应力旋度驱动的Sverdrup南向流与北向流。本文结论为赤道中印度洋上层环流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提供了观测角度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中印度洋 上层环流 Wyrtki Jets
下载PDF
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岳如画 徐海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3-226,共14页
利用1951~2010年20CR(20th Century Reanalysis Version 2)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季节性差异、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四个季节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垂直环流的结构特... 利用1951~2010年20CR(20th Century Reanalysis Version 2)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的季节性差异、变化特征及其与Walker环流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四个季节赤道印度洋上空纬向—垂直环流的结构特征,发现春季和秋季存在严格东西方向上的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随后,针对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变化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纬向—垂直环流的强度及其变率在1951~2010年间持续增强,而该垂直环流的中心位置则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1年之前垂直环流的中心位置表现为向西移动,而在1981年后则转为向东移。春季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与Walker环流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样存在年代际转折,1981年之前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在1981年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显著增强。不同年代际时段内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与海温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1~2010年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主要受到前期和同期太平洋上的ENSO型海温信号的影响,而在此之前该垂直环流主要受到前期和同期赤道东印度洋海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印度洋纬向—垂直环流 变化特征 相关关系
下载PDF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es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spring inter-monsoon 被引量:1
10
作者 Chao Yuan Zongjun Xu +3 位作者 Xuelei Zhang Qinsheng Wei Huiwu Wang Zongling W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83-91,共9页
Phytoplankton physiologies are dynamic and have sensitive responses to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ith Phyto-PAM in the eastern equatori... Phytoplankton physiologies are dynamic and have sensitive responses to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ith Phyto-PAM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spring inter-monsoo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to investigate the coupling between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es and their habitats. During the cruise, the water column was highly stratified. The mixed layer extended to about 75 m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28°C) and low nutrient level. The Fv/Fm values and chlorophyll a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lower at the surface, as consequences of nutrient depletion and photo-inhibition. Subsurface Chl a maximum (SCM) occurred between 75 and 100 m, and had the highest Fv/Fm values. The formation of SCM was a balance between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light limitation. The SCM may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pelagic food web and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water column. Phytoplankton in different layers encountered different light, trophic and hydrographic dynamics and evolved distinc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Despite of co-limitation of nutrient limitation and photo-inhibition, phytoplankton in the surface layer showed their acclimation to high irradiance, had lower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ies (α: 0.061±0.032) and could exploit a wide range of light irradiance. Whereas, phytoplankton in the SCM layers presented the highest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ies (α: 0.146±0.48), which guaranteed higher photosynthetic capacities under low light level.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into phytoplankton photo-adaption strategies in this less explored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FM rapid light curves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es eastern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下载PDF
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的年际变化
11
作者 唐娇雨 王卫强 +1 位作者 徐康 张镇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共12页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基金委共享航次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和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研究了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subsurface h... 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基金委共享航次数据、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和简单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研究了赤道东印度洋次表层高盐水(subsurface high salinity water,SHSW)的年际变化,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仅限于春季的观测资料显示,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水位于东印度洋赤道断面次表层70~130m深度处,且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基于月平均SODA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SHSW盐度异常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2010—2015年趋势比较稳定,而2016—2019年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通过对SHSW的回归分析表明,风场和次表层纬向流是控制该高盐水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的东风异常导致水体向西堆积,产生东向压强梯度力,进而激发出次表层异常东向流,最终引起SHSW盐度异常升高。此动力关联在印度洋偶极子事件中尤为显著,这进一步反映了赤道东印度洋SHSW的年际变化受到印度洋偶极子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阿拉伯海高盐水 次表层高盐水 印度洋偶极子
下载PDF
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障碍层厚度的季节内和准半年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天 齐义泉 程旭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共14页
利用2002-2015年ARGO网格化的温度、盐度数据,结合卫星资料揭示了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障碍层厚度的季节内和准半年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障碍层厚度变化的两个高值区域出现在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北部。在赤道区域... 利用2002-2015年ARGO网格化的温度、盐度数据,结合卫星资料揭示了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障碍层厚度的季节内和准半年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障碍层厚度变化的两个高值区域出现在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北部。在赤道区域,障碍层同时受到等温层和混合层变化的影响,5-7月和11-1月受西风驱动,Wyrtki急流携带阿拉伯海的高盐水与表层的淡水形成盐度层结,同时西风驱动的下沉Kelvin波加深了等温层,混合层与等温层分离,障碍层形成。在湾内,充沛的降雨和径流带来的大量淡水产生很强的盐度层结,混合层全年都非常浅,障碍层季节内变化和准半年变化主要受等温层深度变化的影响。上述两个区域障碍层变化存在关联,季节内和准半年周期的赤道纬向风驱动的波动过程是它们存在联系的根本原因。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西风(东风)强迫出向东传的下沉(上升)的Kelvin波,在苏门答腊岛西岸转变为沿岸Kelvin波向北传到孟加拉湾的东边界和北边界,并且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顶部(95°E,16°N)激发出向西的Rossby波,造成湾内等温层深度的正(负)异常,波动传播的速度决定了湾内的变化过程滞后于赤道区域1~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层 季节内变化 准半年变化 孟加拉湾 赤道东印度洋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对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强迫响应的GEFA估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红成 郑彬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376-6384,共9页
利用1948至200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扩展重建Reynolds的1948~2007年逐月海表温距平资料第三版(ERSSTv3)海温距平资料,运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的截断EOF方法,通过估算南海海区纬向风... 利用1948至2007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扩展重建Reynolds的1948~2007年逐月海表温距平资料第三版(ERSSTv3)海温距平资料,运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的截断EOF方法,通过估算南海海区纬向风对毗邻的热带海洋各海盆海温异常的响应,量化了南海夏季风对各海盆海温异常型的响应程度。发现:在夏季样南海地区纬向风对热带太平洋第一模态(TP1)、热带太平洋第二模态(TP2)、南太平洋第一模态(SP1)、热带印度洋第一模态(TI1)、南印度洋第一模态(SI1)有着显著的响应,其中,TP1响应最强,TP2的响应与TP1的响应反相,但受限于起海温强迫常小于TP1,以至于其响应振幅在常年远小于T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法 南海夏季风强度 南海纬向风
下载PDF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印度季风、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假拉 周顺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132-137,共6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印度洋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进行分解,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合成分析、奇异值(SVD)分解等方法,结果表明,前期和同期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场与夏季高原降水相关显著,西印度洋—非洲东海...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印度洋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进行分解,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合成分析、奇异值(SVD)分解等方法,结果表明,前期和同期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场与夏季高原降水相关显著,西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赤道地区的SSTA与高原夏季降水联系最密切;当春、夏季印度洋西部海温出现明显负(正)距平时,当年印度夏季风偏强(弱),高原夏季降水普遍偏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夏季降水 赤道西印度洋 海温距平 印度季风
下载PDF
孟加拉湾与赤道东印度洋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宣莉莉 邱云 +1 位作者 许金电 李自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4,共9页
文章利用海洋再分析产品及卫星遥感资料等分析了赤道东印度洋与孟加拉湾经向盐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估算了孟加拉湾湾口6°N 断面的年均淡水输运量.盐通量计算结果表明孟加拉湾与赤道东印度洋的盐交换过程主要由海流控制, 湾口东西... 文章利用海洋再分析产品及卫星遥感资料等分析了赤道东印度洋与孟加拉湾经向盐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 估算了孟加拉湾湾口6°N 断面的年均淡水输运量.盐通量计算结果表明孟加拉湾与赤道东印度洋的盐交换过程主要由海流控制, 湾口东西两侧过程基本相反.西南季风期(东北季风期)西侧为向北(南)的盐通量, 东侧为向南(北)的盐通量.湾口经向淡水输运量的分析表明, 断面上层在4~10 月湾内向湾外输运淡水; 在11 月-次年3 月则相反.年均经向淡水输运量的分析表明, 在整个深度层次上由孟加拉湾向赤道东印度洋输运淡水, 断面年均淡水输运量为1.0×10^5m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孟加拉湾 水交换 海洋再分析数据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