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杨沫 王岩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75,共16页
基于1989~2015年共计10轮CHNS数据,本文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双重测度指标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在1991~2004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以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基于收入分组... 基于1989~2015年共计10轮CHNS数据,本文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双重测度指标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在1991~2004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以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基于收入分组视角的研究发现,各收入组2004年以后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程度均有所降低,但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固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各组,中等收入群体是目前我国保持较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主要动力来源。从城乡差异视角看,受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家庭的代际流动性显著提升,且持续高于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基于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对我国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父亲的非教育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中起到主导作用。受整体社会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积极影响,2004年以后非教育传递机制不断减弱,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起到较大助推作用;而受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影响,教育因素在2004年左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机会不平等 城镇化 高等教育扩张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医保统筹模式对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实质公平的影响——基于机会平等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马超 顾海 孙徐辉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9,共13页
城乡医保统筹制度应关注城乡居民医疗和健康上的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本研究在Roemer机会平等理论下,利用江苏省三个代表性地区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相比于未实施地区而言,显著缓解了居... 城乡医保统筹制度应关注城乡居民医疗和健康上的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本研究在Roemer机会平等理论下,利用江苏省三个代表性地区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相比于未实施地区而言,显著缓解了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上的机会不平等;对于同样实施城乡医保统筹的地区,"实质公平式"相比于"无政策壁垒式"统筹模式,能更好地促进机会平等;统筹相比于未统筹带来的公平效应,要远大于不同统筹模式差异带来的公平效应。本研究为城乡医保统筹公平性问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统筹三阶段理论也为具体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生性,本文结论本质上只是描述而不代表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医疗服务利用 公平 城乡医保统筹 公正缺口
原文传递
补偿原则下的城乡医疗服务利用机会不平等 被引量:41
3
作者 马超 顾海 宋泽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1288,共28页
本文阐述Roemer机会平等理论中补偿原则和鼓励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其与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的联系,并在补偿原则下研究城乡间"同病不同医"问题。利用CHNS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0年和2004—2006年,机会不平等与实际城乡医... 本文阐述Roemer机会平等理论中补偿原则和鼓励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其与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的联系,并在补偿原则下研究城乡间"同病不同医"问题。利用CHNS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0年和2004—2006年,机会不平等与实际城乡医疗服务利用差距的比值分别为1.167和1.744,表明直接观测的统计结果将会低估城乡的实质不公平;医疗的城乡歧视和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讨论了该如何"补偿"农村居民,并指出城乡医保统筹的概念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医疗服务利用 公平
原文传递
机会公平视角的共同富裕——来自低收入群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史新杰 李实 +1 位作者 陈天之 方师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115,共17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机会不平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利用CHIP 2018年的最新数据,通过引入机会不平等的分析框架并加以拓展,从学理上对机会的缺失如何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机会不平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利用CHIP 2018年的最新数据,通过引入机会不平等的分析框架并加以拓展,从学理上对机会的缺失如何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跃升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个体是否陷入低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出生即很难改变的机会因素。基于参数估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本文测算发现与个体低收入状态相关的机会不平等系数为0.310(参数估计结果)至0.336(机器学习结果),这意味着超过30%的低收入状态与机会因素差异有关。本文的渠道分析进一步解释了其中的传导机制,发现机会因素会通过影响个体教育和就业选择来影响低收入陷阱的发生。本文为如何从机会公平的视角认识共同富裕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公平 CHIP 2018 共同富裕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城乡医保统筹背景下流动人口医疗保健的机会不平等--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偿原则的悖论 被引量:34
5
作者 马超 曲兆鹏 宋泽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本文借鉴机会平等理论构建了一个可用于分析城乡医保统筹问题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阐述了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偿原则的联系和冲突,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和归纳;随后,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农业户籍流动... 本文借鉴机会平等理论构建了一个可用于分析城乡医保统筹问题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阐述了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偿原则的联系和冲突,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评述和归纳;随后,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医疗保健方面面临的机会不平等。结果显示:在事前补偿原则下,参加新农合的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面临显著的由户籍造成的机会不平等,而参加统筹医保的则不显著;在事后补偿原则下,无论参加新农合还是统筹医保,农业户籍流动人口面临的机会不平等均显著,且公正缺口数值很大。这体现了事前补偿原则与事后补偿原则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匹配双差分的方法进一步考察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是否有效缓解了由户籍造成的机会不平等。结果显示:从事前角度看,医保统筹政策对缓解机会不平等有显著作用,而从事后角度则没有发现显著的效果。这从政策效果角度反映了事前事后原则的冲突。考虑到中国现行医保统筹政策导向更多是基于事前补偿思想,而事后补偿思想反映了更为本质的机会平等,因此,本研究对医保统筹的顶层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医疗保健 公平 城乡医保统筹 流动人口
原文传递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7-2015年 被引量:32
6
作者 曹妍 张瑞娟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5,共11页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持续扩大,但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各地区适龄人口录取率、高考报名录取率及招生外溢水平三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指数,对2007-2015...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持续扩大,但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各地区适龄人口录取率、高考报名录取率及招生外溢水平三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指数,对2007-2015年我国31省(市)的入学机会及分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入学机会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区差异逐年缩小,受适龄人口数和高考报名人数的影响,西部各地区间差异则先缩小后扩大。研究进一步采用组间效应和组内效应模型对入学机会的分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招生政策影响的录取人数对入学机会的提高最为相关,而人口因素和经济特征则是构成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地区差异
原文传递
我国健康服务利用的机会不平等研究——基于CHNS2009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超 顾海 韩建宇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100,143,共10页
直接观测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利用结果上的不平等,可能无法揭示实质上的医疗不公平,本文指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应由医疗结果不平等转为医疗机会不平等。本研究将Roemer机会平等理论纳入到卫生经济学公平性分析框架中,并利用CHNS2009数... 直接观测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利用结果上的不平等,可能无法揭示实质上的医疗不公平,本文指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应由医疗结果不平等转为医疗机会不平等。本研究将Roemer机会平等理论纳入到卫生经济学公平性分析框架中,并利用CHNS2009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服务利用的不平等中,有54.4%来源于机会的不平等(其下限约为46.2%,上限约为85.0%)。进一步,户籍、地域、共付率这些"环境"因素是造成机会不平等的最主要原因,前两者对健康服务利用不平等起着直接作用,共付率还通过影响个体就医偏好而起间接作用。本文分析思路对于研究我国医疗卫生公平性问题有很大启发借鉴意义。不过,本研究只关注了"鼓励原则"这一个方面,从"补偿原则"视角下进行分析将会是另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健康服务利用 鼓励原则 公平
原文传递
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邢小强 周江华 仝允桓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2,共6页
在经济金字塔底层区域构建把低收入群体纳入其中的包容性创新系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把包容性创新系统界定为由相互合作与学习的企业、低收入群体或社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辅助性专业机构等构成,通过... 在经济金字塔底层区域构建把低收入群体纳入其中的包容性创新系统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把包容性创新系统界定为由相互合作与学习的企业、低收入群体或社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辅助性专业机构等构成,通过技术、市场、制度与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重价值创造与分享的网络体系,进而阐述系统内的创新主体、创新活动与运行机制等构成要素,最后归纳出系统的一般演化过程与阶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系统 包容性增长 金字塔底层 机会平等
原文传递
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 被引量:17
9
作者 曹妍 张瑞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65,共14页
近来,各地区一流大学招生公平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流大学入学机会指数,并对2008年至2015年间31个省市地区一流大学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总体的入学机会有所提高;... 近来,各地区一流大学招生公平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流大学入学机会指数,并对2008年至2015年间31个省市地区一流大学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总体的入学机会有所提高;西部地区获得了较多的招生名额,但由于当地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入学机会的实际增长幅度并不大;此外,受到各地区适龄人口数和高考报名人数差异扩大的影响,地区间入学机会的差异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研究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入学机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招生名额的调整对入学机会的改善贡献较弱,而经济发展的变化成为入学机会提高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地区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机会公平 地区差异 一流大学
下载PDF
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教育——基于CHNS和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3,159,共7页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等级教育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采用不同数据和衡量指标的回归分析中,幼托和初中都呈现出一致的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大学则呈现出一致的阻碍代际收入流...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等级教育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采用不同数据和衡量指标的回归分析中,幼托和初中都呈现出一致的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大学则呈现出一致的阻碍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而小学和高中的作用方向波动较大,尚无一致结论。这意味着,增加对幼托和初中阶段教育的公共投入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而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作用可能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 代际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 教育等级 机会公平
下载PDF
区域发展政策的公平性分析——机会平等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鞍钢 魏星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14-20,共7页
以罗默提出的机会平等理论为基础,构建定量的实证分析框架,作为评价区域发展政策公平性的出发点。根据机会平等理论,在地区发展结果上所表现出的不平等是由于地区努力程度不同造成的,而非环境上的差异造成的,如果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则需... 以罗默提出的机会平等理论为基础,构建定量的实证分析框架,作为评价区域发展政策公平性的出发点。根据机会平等理论,在地区发展结果上所表现出的不平等是由于地区努力程度不同造成的,而非环境上的差异造成的,如果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则需要一定的政策来进行补偿,通过比较现行政策与理想状态下的机会平等政策之间的差异,可以对现行政策的机会平等性状况做出评价。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本研究利用省级、地级市和县级数据,以财政政策为研究对象,对空间因素下区域财政政策的机会平等性程度进行度量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省际间,还是在地级市或县际间,在研究时限内,财政政策在地区间并未实现发展机会的均等分布;同时,现行政策与机会平等政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效率损失,在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发展机会的平等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研究认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平等取向是制约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依据机会平等的原则对发展政策进行审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地区差距 社会公平 发展政策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包容性发展:基于机会平等的视角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孔祥智 张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8,共12页
基于机会平等理论,以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为切入点,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从机会不平等向机会平等转变过程的研究表明,从要素市场上看,不利于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逐步被消除、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努力"因素... 基于机会平等理论,以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为切入点,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从机会不平等向机会平等转变过程的研究表明,从要素市场上看,不利于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逐步被消除、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努力"因素得到提升,要素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现了由机会不平等向机会平等的转向;从收入分配上看,缩小农村收入差距,以扶贫为落脚点,扶贫发展模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短期"向精准扶贫的"长远"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从给予贫困户补贴的"输血"向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造血"转变,扶贫开发组织载体由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模式向以政府和市场为核心的"多元"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了从机会不平等向机会平等的转变。未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机会平等为出发点,做到"人、地、钱"的机会平等;同时,应深入推进"精准脱贫"重大战略,实现收入分配的机会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包容性发展 收入分配 精准脱贫
原文传递
民族平等新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龚学增 王钊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0,共6页
民族平等和一般平等一样实质上是权利的平等分配。权利可分为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其分配要依据贡献标准来进行。每个民族都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而非基本权利则需要各个民族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在竞争中获得。获利较多的要给... 民族平等和一般平等一样实质上是权利的平等分配。权利可分为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其分配要依据贡献标准来进行。每个民族都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而非基本权利则需要各个民族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在竞争中获得。获利较多的要给予获利较少的相应补偿,以取得最终的结果平等。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通过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进一步实现民族平等的问题。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集中体现了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平等 贡献标准 机会平等 结果平等
下载PDF
机会平等与代际公正——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强 雒建江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82-85,100,共5页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指出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表现为教育公平的偏差,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机会分配起点的不公平、过程的不公平以及规则的不公平。由于教育对一个人地位获得的突出影响,这种不公平会带来弱势地位...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指出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表现为教育公平的偏差,具体而言包括教育机会分配起点的不公平、过程的不公平以及规则的不公平。由于教育对一个人地位获得的突出影响,这种不公平会带来弱势地位代际间传承的后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提出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的协调合作是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问题 机会平等 代际公正
下载PDF
平等主义的良心——柯亨思想的一种政治哲学考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华荣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309-327,413,共20页
柯亨认为,平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的有机部分,但经济平等的预言已经蜕去了事实硬壳。马克思将物质丰裕视为实现平等的前提,实际上是以分配原则的变换消解了平等问题本身。柯亨指出,规范性终极真理是历史中的不变量,因此,力图澄清马克... 柯亨认为,平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的有机部分,但经济平等的预言已经蜕去了事实硬壳。马克思将物质丰裕视为实现平等的前提,实际上是以分配原则的变换消解了平等问题本身。柯亨指出,规范性终极真理是历史中的不变量,因此,力图澄清马克思主义者信奉的美好社会制度的规范性基础。柯亨主要通过批判罗尔斯和诺齐克对不平等以及作为其根本原因的私有财产制的辩护而展开对平等问题的阐述。他以平等的名义质疑自我所有的合法性,认为罗尔斯的差异原则是一种与资本主义所塑造的自私性格的冷静妥协。柯亨提出了"可及优势之平等"(equal access to advantage)概念,主张一种深层的机会平等原则,强调平等与自由的关联性,其目标是纠正所有非选择的劣势,创造一个互惠的共同体。柯亨对平等、自由问题的回答与论辩,构成了我们透视自由主义丛林的"社会主义"的话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主义 规范 自我所有 差异原则 机会平等 分析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超越优绩的困境:对优绩主义的反思与修正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鏖 李静雯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优绩主义旨在建立一个以优绩为中心的社会,它承诺这样的社会是公正、繁荣和美好的。然而优绩主义自身的主张决定了它实现不了自身的理想。随着优绩主义的社会践行,它所带来的弊端逐渐显露,近年来成为政治哲学家思考的热点话题。由于优... 优绩主义旨在建立一个以优绩为中心的社会,它承诺这样的社会是公正、繁荣和美好的。然而优绩主义自身的主张决定了它实现不了自身的理想。随着优绩主义的社会践行,它所带来的弊端逐渐显露,近年来成为政治哲学家思考的热点话题。由于优绩主义的历史功绩,政治哲学家们并不愿意完全舍弃优绩主义,因此寻找一系列克服优绩主义困境的方案。然而这些政治哲学家只是将优绩主义作为一种公共话语进行思考,并只是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这些政治哲学家的方案缺乏系统性,也很少系统地触及到优绩主义的原则本身,而这些方案本身也存在着缺陷。尝试将优绩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从理论的层面对优绩主义的核心主张进行系统思考,从理论上克服优绩主义的困境,是解决优绩主义困境的另一途径。通过对优绩主义核心主张的修正,我们得出了一种温和优绩主义理论,这种优绩主义理论能够克服优绩主义以往的困境,并为研究者推进优绩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绩主义 机会平等 公正 应得 基因优势 社会优势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公平的法律保障——以美国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鑫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5,共8页
美国政府长期致力于通过法律促进和维护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措施包括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相关信息透明度、抑制高校学费上涨、改善高等教育资助方案等,使高等教育体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构建高等教育公... 美国政府长期致力于通过法律促进和维护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措施包括增加学生入学机会、提高相关信息透明度、抑制高校学费上涨、改善高等教育资助方案等,使高等教育体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发展,美国政府在构建高等教育公平法律保障体系、依法确保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高等教育信息透明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公平 法律保障 机会公平 过程公平
下载PDF
能力平等视域下教育质量公平的意蕴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小芳 程红艳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6,共10页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然而,教育机会均等容易陷入“形式平等但实质不平等”的困境。因此,教育质量公平观应该直接聚焦到教育结果,关注学生能力差距的缩小。本文引入能力平等理论,认为正义社会应致力于公民能力的整体提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然而,教育机会均等容易陷入“形式平等但实质不平等”的困境。因此,教育质量公平观应该直接聚焦到教育结果,关注学生能力差距的缩小。本文引入能力平等理论,认为正义社会应致力于公民能力的整体提升,首要关切是减少权利匮乏带来的能力缺失。能力平等视角下教育质量公平的合规范性要求是确保公民底线层次的能力门槛,合发展性目标是提升公民较高层次的可行能力,合需要性理想是扩展公民高阶层次的能力集合。能力平等视域下确保教育质量公平的资源分配应遵循平等原则、优先原则与充足原则,同时,需建立基于能力平等的教育质量公平评价标准,构建“国家-省级”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公平监测体系及保障学生能力平等的教育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 质量公平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下载PDF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文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点平等 结果平等 机会平等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正义、家庭与机会平等
20
作者 唐鹏远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2期172-188,200,共18页
家庭的存在导致了严重且难以抵消的机会不平等,阻碍着机会平等的完全实现。由于机会平等的正义观必然贯穿社会制度和个人选择,它的完全实现就必然要求废除家庭。但是,家庭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关系到人类某些重要的善,家庭所表征的偏倚性在... 家庭的存在导致了严重且难以抵消的机会不平等,阻碍着机会平等的完全实现。由于机会平等的正义观必然贯穿社会制度和个人选择,它的完全实现就必然要求废除家庭。但是,家庭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关系到人类某些重要的善,家庭所表征的偏倚性在人性中亦有其深刻根源。这些善就是成为具体而真实的人,拥有特殊的、区别于他人的价值感、意义感和身份认同,家庭在此意义上是人的构成性因素之一。然而,在通过教育、遗产等手段传递优势等方面,家庭又是人的外在环境。这种对家庭二重性的区分大大缓和了家庭与机会平等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机会平等 家庭善 偏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