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法典编纂中民法调整对象的确定与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莹 谭启平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3-61,共9页
如何确定体现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民法调整对象,可谓是当下民法典编纂中最基本的"中国问题"。民法典所确定的调整对象不应仅是纯粹的私的关系。在当代行政国家兴起的背景下,民法调整对象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交叉势在必然,不... 如何确定体现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民法调整对象,可谓是当下民法典编纂中最基本的"中国问题"。民法典所确定的调整对象不应仅是纯粹的私的关系。在当代行政国家兴起的背景下,民法调整对象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交叉势在必然,不能避免也没有理由排斥将公法性质的规范规定在民法典中。调整对象在民法典中如何表达及民法典的内容与结构如何与调整对象呼应,属于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沿用《民法通则》立法例,在条文中明确规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利而无弊。通过描述民法调整机制特征的方式解决民法独立性的"平等主体说"所蕴含的平等观,与苏联民法上从价值规律出发纯粹在等价交换的层面上阐述的平等观相比,具有极大的进步性,体现了民事主体内在的平等价值,符合现代的民法理念。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观察我国的立法实践,需要通过对呈"碎片化"的单行法的调整对象进行梳理,找出在民法典编纂中可能阻碍各单行法有机融合与协调的症结。在对民法调整对象的确定进行重新思考时,必须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调整对象 私法 民法典 平等主体
原文传递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巍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5-87,共3页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虽只一字之差,但内容上和本质上却不尽相同,导致生活中极易产生混淆。为了正确区分两种关系,本文提出了可供判断的几种区别要件。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劳动合同 平等主体
下载PDF
合资企业股权确认/变更争议为民事案件非行政案件——评最高人民法院(2002)民四终字第14号民事裁定书
3
作者 高菲 《时代法学》 2005年第5期17-32,共16页
中外合资/作经营企业股权确认及/或变更争议案件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案件,可以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得以解决。对此,人民法院不应裁定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予以解决。行政机关不予审批的不作为行为以及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提起行政... 中外合资/作经营企业股权确认及/或变更争议案件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案件,可以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得以解决。对此,人民法院不应裁定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予以解决。行政机关不予审批的不作为行为以及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提起行政许可诉讼的两个基本要件。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正常行政许可行为不服不构成行政诉讼的标的,但构成行政复议的内容。当事人通过虚假或欺骗行为获得的行政许可,如本案的股权变更等,依法可通过向行政部门申请撤销得到补救。当事人只有在行政机关不作为不予撤销以欺骗行为获得的行政许可/审批时才应提起行政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确认 股权/东变更 平等主体 侵权之诉 行政作为/不作为 行政案件 民事案件
下载PDF
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概念的三次限缩
4
作者 敬代晖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厘清《合同法》中的"合同"概念,关乎界定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法律发展市场经济,为制定统一的民法典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合同"的概念是有限的,即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意。
关键词 财产性 债权债务 平等主体
下载PDF
“平等主体关系说”的弃与留——未来《民法典》调整对象条款之抉择 被引量:18
5
作者 蔡立东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9,共7页
《民法通则》采纳"平等主体关系说"厘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混淆了事实与规范,将本是规范状态的平等视为调整对象事实层面的规定性,不仅存在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淡化民法对平等的追求,而且不能完成对民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并蜕变为... 《民法通则》采纳"平等主体关系说"厘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混淆了事实与规范,将本是规范状态的平等视为调整对象事实层面的规定性,不仅存在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淡化民法对平等的追求,而且不能完成对民法调整对象的界定,并蜕变为法院逃避裁判责任的规范基础。"平等主体关系说"之所以成为《民法通则》的现实选择,渊源于彰显民法独立性的历史需要。事易时移,我国未来《民法典》关于调整对象条款的抉择应向区分公、私法的逻辑回归,采取确立其他法部门调整对象之负面清单的立法模式,《民法典》不再设置调整对象条款,或对调整对象作空洞化处理,从中抽离平等主体等实质内涵,落实民法的本位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 事实与规范 负面清单
原文传递
人权何以成为人权:证明方式、内在逻辑及理据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健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3,共9页
运用解释性证明方法可以揭示人权实践内含的逻辑及理据。人权上的"人"从社会性的概念扩展为生物性的概念,并可能进一步地从实质性的概念扩展为程序性的概念。人权是每一个人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权利,可普遍化是人性需求转化... 运用解释性证明方法可以揭示人权实践内含的逻辑及理据。人权上的"人"从社会性的概念扩展为生物性的概念,并可能进一步地从实质性的概念扩展为程序性的概念。人权是每一个人实现其正当人性需求的权利,可普遍化是人性需求转化为人权的限定条件。推动普遍化逻辑的理据是有关人是平等主体的信念。普遍化逻辑和相关信念界定了人权之为人权。人权的普遍化逻辑是现代"世界历史"发展逻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普遍化 逻辑平等 主体 “世界历史”
下载PDF
论平等权的一体保护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建国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114,共4页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平等的意识到平等权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平等认识的深化,这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平等权的主体是谁,平等权的范围的确定以及平等权的保护等,...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平等的意识到平等权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平等认识的深化,这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平等权的主体是谁,平等权的范围的确定以及平等权的保护等,弄清了这些问题,就有利于对平等权的一体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平等权 主体 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