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体验式学习 被引量:186
1
作者 庞维国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5,共7页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因应学习的时代要求而变化,但直接经验与反思是其不变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涉及情节记忆、情绪记忆、默会知识、实用智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性;根据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的差异,可...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因应学习的时代要求而变化,但直接经验与反思是其不变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它更多地涉及情节记忆、情绪记忆、默会知识、实用智力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性;根据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的差异,可把体验式学习分为认知体验式学习、情感体验式学习、行为体验式学习三类;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运用体验式学习,教师应重点把握经验构筑和学习反思两个核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直接经验 反思 情节记忆 情绪记忆
原文传递
老年中国人自我记忆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红升 朱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研究用带R/K判断的再认范式考察了 60岁和 70岁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中国人的自我记忆效应 ,结果发现 :老年人的记忆仍表现有自我参照效应 ,但 60岁以上的老年中国被试中没有出现母亲参照加工的优势效应 ;60岁左右的老年人在自我参照加工... 本研究用带R/K判断的再认范式考察了 60岁和 70岁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中国人的自我记忆效应 ,结果发现 :老年人的记忆仍表现有自我参照效应 ,但 60岁以上的老年中国被试中没有出现母亲参照加工的优势效应 ;60岁左右的老年人在自我参照加工、参照母亲加工、参照周恩来加工以及语义加工这四项任务中的再认成绩及R判断值都显著高于 70岁的老年人 ,两组被试在K值上没有显著差异 ;老年人记忆成绩的下降主要体现在情景记忆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老年人 自我记忆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觉知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优势效应
下载PDF
针刺与艾司唑仑对慢性失眠患者情景记忆及睡眠结构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冯慧 刘义 +3 位作者 徐虹 刘肄辉 陈广烈 刘文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712,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CID)患者的疗效及对情景记忆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40例CID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组(46例,脱落1例)、非经非穴组(47例,脱落2例)和药物组(47例,脱落2例)。经穴组穴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 目的:比较针刺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CID)患者的疗效及对情景记忆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40例CID患者随机分为经穴组(46例,脱落1例)、非经非穴组(47例,脱落2例)和药物组(47例,脱落2例)。经穴组穴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行常规针刺;非经非穴组选取非经非穴点,操作同经穴组,均每日1次,治疗4周。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晚1~2 mg,连续治疗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评分及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OL)、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动1、2、3期(N1、N2、N3)和快速眼动期(REM)时间占TST的百分比]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经穴组、药物组ISI评分降低(P<0.01),且经穴组低于药物组与非经非穴组(P<0.01),药物组低于非经非穴组(P<0.01)。治疗后,经穴组、药物组AVMT即刻记忆、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延迟再认各项评分均升高(P<0.01,P<0.05),且经穴组AVMT各项评分均高于药物组与非经非穴组(P<0.01,P<0.05),药物组即刻记忆、延迟再认方面评分高于非经非穴组(P<0.01)。治疗后,经穴组、药物组SOL、WASO及N1%值均降低(P<0.01),TST、SE及N3%、REM%值均升高(P<0.01,P<0.05),经穴组N2%值亦降低(P<0.01);治疗后,经穴组N1%、N2%值低于药物组(P<0.01),N3%、REM%值高于药物组(P<0.01);治疗后,经穴组与药物组TST、SE、N3%值高于非经非穴组(P<0.01,P<0.05),SOL、WASO、N1%值低于非经非穴组(P<0.01),经穴组REM%值亦高于非经非穴组(P<0.01)、N2%值亦低于非经非穴组(P<0.01)。结论:针刺较艾司唑仑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ID患者的睡眠质量、情景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CID患者的睡眠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针刺 情景记忆 睡眠结构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亲子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21
4
作者 苏彦捷 刘艳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交流的作用。亲子交流是儿童早期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既有文化普遍性,又表现出文化特异性。为了探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交流的作用。亲子交流是儿童早期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分别比较了抚养者的亲子谈话和儿童情景记忆的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它们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来理解中国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特异性,最后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交流 心理理论 文化特异性 亲子谈话 情景记忆
下载PDF
不同年龄视觉通道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爱伦 曹淑英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2年第2期28-34,共7页
两个实验运用DRM研究范式 ,分别以汉字词和彩色图片为材料 ,揭示了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存在基于概念结构的视觉关联性错误记忆以及在自由回忆、再认、抵御犯关联性错误记忆及抵抗外界无关因素干扰等情节长时记忆能力的各个方面随年龄... 两个实验运用DRM研究范式 ,分别以汉字词和彩色图片为材料 ,揭示了青年、中年和老年人都存在基于概念结构的视觉关联性错误记忆以及在自由回忆、再认、抵御犯关联性错误记忆及抵抗外界无关因素干扰等情节长时记忆能力的各个方面随年龄发展变化的不同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通道 错误记忆 情节记忆 年龄差异
下载PDF
年龄、焦虑与情节记忆之内容和来源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娟 吴振云 +1 位作者 林仲贤 韩布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将情节记忆区分为内容记忆和来源记忆 ,筛选年老和年轻的高、低特质焦虑者完成记忆任务 ,以探讨情节记忆年老化的选择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两项实验结果表明来源记忆是否随增龄而有选择性受损受来源性质影响 ,与来源呈现方... 将情节记忆区分为内容记忆和来源记忆 ,筛选年老和年轻的高、低特质焦虑者完成记忆任务 ,以探讨情节记忆年老化的选择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两项实验结果表明来源记忆是否随增龄而有选择性受损受来源性质影响 ,与来源呈现方式和来源识记意识性无关。焦虑干扰了老年组的记忆操作 ,是老年人情节记忆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但焦虑对青年组没有不利影响 ,提示焦虑调节两类记忆的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记忆 来源记忆 内容记忆 年老化 焦虑
下载PDF
左前额叶参与非相关词对的语义编码过程──来自光学成像的佐证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炯炯 曾绍群 +4 位作者 骆清铭 管林初 匡培梓 龚辉 Britton Chance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4,共7页
通过研究左前额叶在非相关词对的语义编码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用于脑高级认知活动检测的可行性。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分别学习视觉呈现的20个汉字非相关词对,要求被试或将词对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深加工),或判... 通过研究左前额叶在非相关词对的语义编码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用于脑高级认知活动检测的可行性。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分别学习视觉呈现的20个汉字非相关词对,要求被试或将词对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深加工),或判断两个词是否具有相同的结构组合(浅加工)。光学成像器即时记录连续光透过额骨及前额皮层后760nm和850nm的漫射光强变化,以此推测相应脑组织的血容量变化。结果表明,与浅加工相比,左下前额叶在深加工时的血容量增多,尤其是背外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叶 语义加工 情节记忆 近红外光谱术 功能成像
下载PDF
儿童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白文 王美芳 闫秀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3-989,共7页
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被称为心理时间之旅。心理时间之旅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目... 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被称为心理时间之旅。心理时间之旅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研究表明,心理时间之旅大约出现在儿童3~5岁时。未来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性研究应从研究范式、研究技术、认知机制、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时间之旅 情景记忆 未来情景思维
下载PDF
预见:情景记忆的未来投射与重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岩 杨丽珠 徐国庆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3-1412,共10页
预见是对有关个人的未来事件进行模拟的过程。相关的研究从几个方面展开:从比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预见能力的种系发生图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考察预见能力的发生发展状况,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预见过程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未来... 预见是对有关个人的未来事件进行模拟的过程。相关的研究从几个方面展开:从比较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预见能力的种系发生图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考察预见能力的发生发展状况,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预见过程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该补充和修正预见能力的种系发生图谱,揭示发展过程中预见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关系,进一步考察卷入预见过程脑区之间的特定神经通路,并提高和拓展其社会应用的价值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时间旅行 预见 情景记忆 比较心理学 认知神经机制
下载PDF
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英文) 被引量:14
10
作者 Agneta Herlitz Johanna Lovén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1-1090,共10页
我们了概述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尤其是情节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言语生成、情节记忆、面孔识别任务中比男性存在明显的优势,而男性的优势则表现在视空间任务中,如视空间情节记忆任务。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一个... 我们了概述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尤其是情节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言语生成、情节记忆、面孔识别任务中比男性存在明显的优势,而男性的优势则表现在视空间任务中,如视空间情节记忆任务。本文批判性地讨论了一个流行的假设: 类固醇激素影响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得出的结论是内源性睾丸激素或雌二醇均未显著影响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情节记忆 性别差异 类固醇荷尔蒙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情景记忆与静息脑功能连接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钦娟 郭宗君 +3 位作者 刘世恩 于焕清 陈娟 杨虎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95-1800,共6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情景记忆(EM)编码和提取成绩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来自青岛市环秀社区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保健科病房及门诊的患者以及健...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情景记忆(EM)编码和提取成绩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来自青岛市环秀社区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特需保健科病房及门诊的患者以及健康查体中心的正常人,分为AD组16例、MCI组24例、正常对照组(NC)24名,应用GE3.0T磁共振采集三组静息态fMRI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其后行EM编码、提取测试,并两组问比较行双样本t检验,EM与功能连接行相关分析。结果AD组、MCI组与NC组比较,与后扣带回(PCC)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颞叶外侧面、前额叶及内侧面,右侧脑岛;升高的脑区主要有:小脑后叶。AD组较MCI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前额叶及内侧面,双侧脑岛,右侧颞下回,右侧梭状回;升高的脑区:小脑后叶,右侧枕叶,左侧顶上小叶;MCI组较NC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舌回,左侧额叶,右侧颞中回,胼胝体;升高的脑区:小脑后叶。EM编码正确率(%)三组之间(AD组:34±20,MCI组:47±17,NC组:69±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取正确率(%)三组之间(AD组:31±18,MCI组:57±22,NC组:8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功能连接与EM编码显著正相关的脑区:AD组左侧三角部眶部额下回(r=0.64298),左侧楔叶(r=0.64298),左侧尾状核(r=0.64268,均P〈0.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MCI患者静息脑功能连接网络存在显著差异,AD患者EM编码、提取成绩呈显著性进行性下降;AD患者EM编码成绩下降与其静息脑功能连接网络中部分脑区的连接下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情景记忆 静息态 功能连接 默认网络
原文传递
心理时间之旅——情景记忆的独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隋洁 吴艳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6-332,共7页
情景记忆是由自我、自我觉知和主观时间组成的惟一指向过去的认知神经系统 ,它使心理时间旅行成为可能。与其他记忆系统相比 ,情景记忆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提取信息时伴随着自我觉知 ,指向过去 ,而且情景记忆还有其独特的脑定位 ,许多研... 情景记忆是由自我、自我觉知和主观时间组成的惟一指向过去的认知神经系统 ,它使心理时间旅行成为可能。与其他记忆系统相比 ,情景记忆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提取信息时伴随着自我觉知 ,指向过去 ,而且情景记忆还有其独特的脑定位 ,许多研究支持情景记忆的编码主要与大脑的左半球有关 ,提取主要与右半球有关。由于情景记忆与自我、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记忆 自我 自我觉知 主观时间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春彦 刘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5,共7页
虽然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得到大量实验研究的支持,但是有关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详细阐述。来自神经心理学的证据表明,工作记忆与情景长时记忆任务均诱发了前额区的激活,但同时发现前额区存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可能在... 虽然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得到大量实验研究的支持,但是有关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关系未能得到详细阐述。来自神经心理学的证据表明,工作记忆与情景长时记忆任务均诱发了前额区的激活,但同时发现前额区存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可能在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过程中具有独立的执行功能。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的相互作用是当前记忆研究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在情景记忆对工作记忆的作用过程中,时间进程与头皮分布均显示了年龄效应与材料加工特点。而工作记忆对情景记忆的作用中,则发现工作记忆早期加工可能对情景记忆的成功形成有更大促进作用。今后的研究应在理论模型支持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探讨两种记忆相互作用的神经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情景长时记忆 前额区 年龄效应 材料特异性
下载PDF
心理时间旅行的动力机制:自我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珠 刘岩 +1 位作者 周天游 李涵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选取120名大学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研究1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评估自我概念的指标,发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对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力。研究2通过启动使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在意识中占优... 选取120名大学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研究1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评估自我概念的指标,发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对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力。研究2通过启动使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在意识中占优,发现互倚组比独立组报告出更多具体的事件,且更关注他人和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能够引导个体对过去和未来事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时间旅行 预见 情景记忆 核心自我评价 独立型自我 互倚型自我
下载PDF
基于生物认知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强 丛明 +2 位作者 刘冬 杜宇 崔瑛雪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4-902,共9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下的导航任务,受哺乳动物空间认知方式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生物认知进行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方法.结合认知地图特性,模拟海马体的情景记忆形成机理,构建封装了场景感知、状态神经元及位姿感知相关信息的情...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下的导航任务,受哺乳动物空间认知方式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生物认知进行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方法.结合认知地图特性,模拟海马体的情景记忆形成机理,构建封装了场景感知、状态神经元及位姿感知相关信息的情景认知地图,实现了机器人对环境的认知.基于情景认知地图,以最小事件距离为准则,提出事件序列规划算法用于实时导航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使机器人根据不同任务选择最佳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状态神经元 路径规划 情景记忆
原文传递
FOK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耀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实验采用R/K判断和PDP测量技术 ,研究了FOK判断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关系及其监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 :FOK判断的准确性程度为R判断 >K判断 ,即对情节记忆监测的准确性要大于对语义记忆监测的准确性。FOK对于自动加工的预... 实验采用R/K判断和PDP测量技术 ,研究了FOK判断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关系及其监测强度。实验结果表明 :FOK判断的准确性程度为R判断 >K判断 ,即对情节记忆监测的准确性要大于对语义记忆监测的准确性。FOK对于自动加工的预测准确性差异不显著 ,说明FOK监测对内隐记忆的作用是微弱的 ,由此推测 :无记忆是意识最高层面的活动。对记忆监测水平强度是由意识———无意识逐渐减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K判断 情节记忆 语义记忆 内隐记忆 元记忆 记忆监测水平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飞飞 陈新贵 +3 位作者 王璐 吴小玲 肖桂贤 汪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记忆功能是人脑认知的核心成分,记忆损害显著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而现有的认知训练或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改善记忆功能。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特别是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显著调控认知能力,有效促... 记忆功能是人脑认知的核心成分,记忆损害显著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而现有的认知训练或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改善记忆功能。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特别是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显著调控认知能力,有效促进记忆功能。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无创、安全,能调节大脑皮质活动,通过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起到调控大脑功能的作用的技术。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能促进记忆功能,有效改善记忆损害,并已将此技术推广至临床疾病的诊疗应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就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促进不同类型记忆功能的相关机制及应用进行综述,为记忆障碍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工作记忆 语义性记忆 情景记忆 程序性记忆 内隐记忆
原文传递
相继记忆模式:展现情节记忆形成脑机制的窗口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绍正 韩布新 罗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8,共8页
相继记忆模式在记忆形成的脑认知成像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研究者探究大脑形成记忆时活动的主要窗口。该文在介绍相继记忆模式及记忆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相继记忆效应大小和时空分布的因素,最后讨论内侧颞叶及前额叶神经网络... 相继记忆模式在记忆形成的脑认知成像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研究者探究大脑形成记忆时活动的主要窗口。该文在介绍相继记忆模式及记忆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相继记忆效应大小和时空分布的因素,最后讨论内侧颞叶及前额叶神经网络中相关脑区如何分工、协同支持情节记忆形成。情节记忆多维度特性导致该神经网络中有关区域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相继记忆效应,因此,该文提出有效分离这些脑区在记忆形成中如何分工及交互协同关系进行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记忆 相继记忆效应 内侧颞叶 前额叶.
下载PDF
Promotion of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area V2 of visual cortex prevents against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 deficits in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rodents
19
作者 Irene Navarro-Lobato Mariam Masmudi-Martín +8 位作者 Manuel F.López-Aranda Juan F.López-Téllez Gloria Delgado Pablo Granados-Durán Celia Gaona-Romero Marta Carretero-Rey Sinforiano Posadas María E.Quiros-Ortega Zafar U.Kh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835-1841,共7页
Memory deficit,whic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ging and many psychiatric,neurological,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has been a challenging issue for treatment.Up till now,all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s have failed to ... Memory deficit,whic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ging and many psychiatric,neurological,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has been a challenging issue for treatment.Up till now,all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s have failed to produce satisfa ctory effects.Therefore,in the search for a solution,we found that a treatment with the gene corresponding to the RGS14414protein in visual area V2,a brain area connected with brain circuits of the ventral stream and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which is crucial for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ORM),can induce enhancement of ORM.In this study,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ame treatment with RGS14414in visual area V2,which is relatively unaffected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 s disease,produced longlasting enhancement of ORM in young animals and prevent ORM deficits in rodent models of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Furthermore,we found that the prevention of memory deficits was mediated through the upregulation of neuronal arbo rization and spine density,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A knockdown of BDNF gene in RGS14414-treated aging rats and Alzheimer s disease model mice caused complete loss in the upregulation of neuronal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in the prevention of ORM deficit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DNF-mediated neuronal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area V2 is crucial in the prevention of memory deficits in RGS14414-treated rodent models of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Therefore,our findings of RGS14414gene-mediated activation of neuronal circuits in visual area V2 have therapeutic relev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memory defic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al performanc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episodic memory memory circuit activation memory deficits memory enhancement object recognition memory prevention of memory loss 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
下载PDF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辉 魏美杰 丁万涛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7年第3期137-145,共9页
背景:原发性失眠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神经心理学的证据仍不充分,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失眠患者(失眠组)和48例正常睡眠者(对照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背景:原发性失眠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神经心理学的证据仍不充分,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失眠患者(失眠组)和48例正常睡眠者(对照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Q uality Index,PSQI)、情景记忆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 A)测验。结果:失眠者MoC A测试的总分(t=3.24,p=0.002)、命名(t=3.17,p=0.002)成绩较对照组差,即刻记忆(t=3.33,p=0.001)、延迟回忆(t=6.05,p=0.001)成绩较对照组差。不同失眠程度的被试在命名(F=7.56,p=0.001)、语言(F=3.22,p=0.045)、总分(F=6.72,p=0.002)、延迟记忆(F=8.41,p=0.001)、延迟回忆(F=22.67,p=0.001)差异显著。且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年龄与MoC A总分、即刻记忆、延迟回忆和延迟再认功能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受教育年限与MoC 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等功能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失眠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范围越广,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原发性 失眠 患者 MOCA 认知障碍 质量指数 蒙特利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