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易斌 曾俊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453.1±283.3)IU/ml(12/31,38.71%),湿疹组(531.3±224.5)IU/ml(16/20,80.00%),药疹组(489.7±285.2)IU/ml(9/19,47.37%),荨麻疹组(476.1±211.1)IU/ml(7/15,46.67%),接触性皮炎组(514.0±263.6)IU/ml(9/15,60.00%);血液EOS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0.31±0.55)×109/L(6/31,19.35%),湿疹组(1.17±1.60)×109/L(11/20,55.00%),药疹组(0.48±0.48)×109/L(6/19,31.58%),荨麻疹组(0.46±0.52)×109/L(4/15,26.67%),接触性皮炎组(0.57±0.73)×109/L(5/15,33.33%),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在大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解患者过敏的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Ig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琳砚 闫军 +1 位作者 周霞 闫修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IgE水平分别为(226.16±21.09)ng/L、(240.39±19.56)ng/L(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E分别为(255.48±23.67)ng/L、(169.00±15.7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2±0.60)×109个/L、(0.98±0.41)×109个/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35±0.73)×109个/L、(0.41±0.20)×109个/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血清IgE水平,观察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效应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免疫球蛋白E 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 儿童
下载PDF
针灸肺俞、大椎、风门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Fas、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洁 何竹青 邵素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6-4959,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肺俞、大椎、风门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其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从EOS凋亡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0只。用卵蛋白... 目的:观察针灸肺俞、大椎、风门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其调控蛋白Fas、Bcl-2表达的影响,从EOS凋亡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0只。用卵蛋白对大鼠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大鼠针刺肺俞(双)、大椎、风门(双)3穴,每次20min;艾灸组大鼠艾灸相同的穴位,每次灸10min。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7d,并在治疗后激发20min。模型组与空白组均行抓握刺激,不做任何治疗。标记EOS的组化染色法观察肺组织中EOS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肺组织中Fas、Bcl-2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中EOS凋亡。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EOS计数显著增高,EOS凋亡率显著降低,Fas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艾灸组大鼠肺组织内EOS计数显著降低,EOS凋亡率显著增高,Fas蛋白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针灸可能通过提高哮喘大鼠肺组织中Fas蛋白和抑制Bcl-2蛋白表达,从而促进EOS凋亡,减轻EOS在气道内浸润,控制哮喘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针灸 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 凋亡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族成员6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槲皮素抗大鼠速发型过敏反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史丽颖 丁辉 +3 位作者 卢轩 冯宝民 王永奇 于大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6-1909,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免疫球蛋白E(Ig 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大鼠Ig E和白三烯(LT)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及肺组织炎症面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槲皮素高(40 mg/kg)、低(10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未处理大...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免疫球蛋白E(Ig 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大鼠Ig E和白三烯(LT)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及肺组织炎症面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槲皮素高(40 mg/kg)、低(10 mg/kg)剂量组。除空白组(未处理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含氢氧化铝和卵白蛋白(OVA)的生理盐水,14 d后,尾静脉注射卵白蛋白(15 mg/kg)以诱发速发型过敏反应(3 d,1次/d)。大鼠血清中LT和Ig E水平采用ELISA法确定,肺泡灌洗液(BALF)和全血中EOS的数量通过细胞计数法统计,肺组织炎症面积采用病理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槲皮素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T和Ig E含有量、BALF和全血中EOS的数量及肺组织炎症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降低炎性反应而发挥抗速发型过敏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速发型过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白三烯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安脱达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对鼻阻力、EOS及EC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书彩 游锦 刘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0期13-15,19,共4页
目的探讨安脱达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AR)对鼻阻力、嗜酸性粒细胞(EOS)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收集65例行安脱达脱敏治疗的AR患者(病例组)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鼻阻... 目的探讨安脱达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AR)对鼻阻力、嗜酸性粒细胞(EOS)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收集65例行安脱达脱敏治疗的AR患者(病例组)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鼻阻力大小及鼻灌洗液中EOS、ECP水平,并与同期6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鼻症状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EOS阳性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病例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的鼻阻力、ECP含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12个月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病例组治疗12个月的鼻症状评分与鼻阻力、ECP含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AR脱敏治疗中,鼻阻力、EOS及ECP呈动态改善的过程,可作为独立于鼻症状评分之外的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脱敏治疗 鼻阻力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硕 李金峰 +2 位作者 金纯纳 刘小红 唐文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嗜酸性粒细胞数(EOS)变化情况及其致病的高风险因素。【方法】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嗜酸性粒细胞数(EOS)变化情况及其致病的高风险因素。【方法】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263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匹配收集同期在广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6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史和EOS进行比较,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肥胖、家族史、吸烟史、EOS过高的致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1)观察组COPD患者的家族史、吸烟史、肥胖例数的百分比及EO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的COPD患者与对照组的健康受试者在中医体质分布方面截然不同(P<0.01),对照组以平和质为主[占44.1%(116/263)],而观察组以偏颇体质为主[占98.5%(259/263)]。观察组的中医体质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24.0%)、痰湿质(19.8%)、湿热质(16.7%)、阳虚质(14.1%)、血瘀质(9.9%)、阴虚质(8.0%)、气郁质(5.7%)、平和质(1.5%)、特禀质(0.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6.993,95%CI(3.879-12.605),P<0.001]、家族史[OR=5.406,95%CI(2.510-11.644),P<0.001]、吸烟史[OR=4.376,95%CI(2.689-7.120),P<0.001]、EOS过高[OR=51.958,95%CI(20.023-134.826),P<0.001]均为COPD的高风险因素。【结论】COPD患者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COPD患者吸烟比例、家族史比例、BMI、EOS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肥胖、吸烟、遗传、EOS过高均可能是COPD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体质 气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嗜酸性粒细胞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嗜酸性粒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天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严晓薇 滑立伟 +6 位作者 李素清 张坤 赵凯峰 段立娟 赵静媛 夏嘉鼎 李小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RDS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估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探讨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28 d后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n=45)和死亡组(n=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确定ARDS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LR及EOS对ARDS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疾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均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白细胞计数(WBC,×109/L:21.10±4.29 vs.19.71±5.32)、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09/L:11.56±6.83 vs.8.15±5.64)、NLR(16.05±6.34 vs.12.29±5.10)和降钙素原(PCT,μg/L:11.78±5.21 vs.7.82±4.56)均高于存活组,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109/L:0.04±0.05 vs.0.05±0.07)和氧合指数(OI,mm Hg:140.47±12.52 vs.144.53±12.13)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NLR、PCT、OI和Murray肺损伤评分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对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 0.618~0.872),当最佳截断值为0.460时,敏感度为78.1%,特异度为67.9%;EOS对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AUC为0.727(95%CI 0.599~0.855),当最佳截断值为0.446时,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2.1%。结论NLR、EOS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及EOS对ARDS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ARDS预后评估有效而简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嗜酸性粒细胞(eos) 预测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计数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罗章雨 杨婷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50-59,共10页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鼻息肉(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行鼻内镜手术的NP患者189例,随访截止至2023年6月,根据NP复发的定义,分为复发组(n=68)和未复发组(n=121)。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鼻息肉(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行鼻内镜手术的NP患者189例,随访截止至2023年6月,根据NP复发的定义,分为复发组(n=68)和未复发组(n=121)。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分布和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逐步回归筛选;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Eos计数与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建立预测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模型。结果复发组的病变程度(多发性鼻息肉)、哮喘史、变应性鼻炎史、病变部位(鼻中隔偏曲)、Eos型鼻息肉、术后感染、术腔粘连、心理状态(不良)、Lund-Macka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1分)、嗅裂后区评分(≥1分)、Eos计数和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性鼻息肉(OR=9.92,95%CI:4.70~20.94)、哮喘史(OR=2.20,95%CI:1.05~4.63)、变应性鼻炎史(OR=3.16,95%CI:1.50~6.66)、Eos型鼻息肉(OR=4.06,95%CI:2.17~7.61)、术后感染(OR=8.35,95%CI:2.94~23.74)、术腔粘连(OR=5.08,95%CI:2.67~9.67)、Lund-Mackay评分≥15分(OR=3.46,95%CI:1.05~6.49)、嗅裂前区评分≥1分(OR=2.29,95%CI:1.25~4.22)、嗅裂后区评分≥1分(OR=2.60,95%CI:1.40~4.82)、Eos计数≥0.47×10^(9)/L(OR=4.19,95%CI:1.56~8.74)和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OR=3.10,95%CI:1.63~5.87),是影响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这11个临床因素与NP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复发关联最紧密。NP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风险计算公式:Logit(P)=1-1/(1+e^(1.69-病变程度×2.29-哮喘史×0.79+变应性鼻炎史×1.15-Eos型鼻息肉×1.40-术后感染×2.12-术腔粘连×1.63-Lund-Mackay评分×1.24-嗅裂前区评分×0.83-嗅裂后区评分×0.95-Eos计数×1.43-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1.13))。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eos) 鼻息肉(NP) 鼻内镜手术 复发
下载PDF
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进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周湿疹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艾洛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苦参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肛周湿疹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艾洛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苦参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瘙痒症状、肛门渗液和肛周皮损形态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O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苦参汤联合艾洛松治疗肛周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EOS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湿疹 苦参汤 艾洛松 嗜酸性粒细胞(eos)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体质内涵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帆 孔靖玮 +3 位作者 宗玉涵 陈顺琪 周玉美 王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5-778,共4页
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嗜酸性粒细胞(EOS)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EO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被证明在调节过敏体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对EOS与过敏体质的内涵进行相关性梳理,认为“生命过程论”... 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嗜酸性粒细胞(EOS)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EO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被证明在调节过敏体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对EOS与过敏体质的内涵进行相关性梳理,认为“生命过程论”“环境制约论”“形神构成论”“禀赋遗传论”与EOS细胞周期、生物学效应等存在内在关联,禀赋遗传、情志活动影响EOS细胞行为和参与过敏体质免疫平衡。对EOS与过敏体质内涵机制的探索为以EOS为抓手调体干预过敏体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 中医体质 生命过程论 环境制约论 形神构成论 禀赋遗传论
原文传递
曲安奈德喷鼻对CRS切除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Eos及IL-33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娜娜 李玲霞 +1 位作者 延青 苗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切除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及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选取360例CRS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洗鼻腔)和观察组(曲安奈德...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喷鼻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切除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及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影响。方法选取360例CRS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洗鼻腔)和观察组(曲安奈德喷鼻治疗),1次/d、连续治疗3个月,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糖精清除试验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鼻黏膜纤毛清除率(NMCR)、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NMCS)及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NMTS)];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黏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检测治疗前后Eos计数;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3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MCR、NMCS及NMTS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01);2组患者治疗后鼻黏膜Eos计数和血清IL-3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RS切除术后采用曲安奈德喷鼻治疗,可提升患者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降低Eos浸润及机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白细胞介素33 慢性鼻-鼻窦炎 纤毛传输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γ-谷氨酰转肽酶与嗜酸性粒细胞联合B超检查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天盛 陈元雄 林发全 《右江医学》 202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等检验指标联合B超检查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粪便寄生虫检查找到肝吸虫卵的病例1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肝吸虫抗体检测及粪便寄...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等检验指标联合B超检查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粪便寄生虫检查找到肝吸虫卵的病例1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肝吸虫抗体检测及粪便寄生虫卵检查均阴性的健康体检人员171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GGT、EOS及B超检查结果的差异,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查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肝吸虫病联合诊断模型。结果两组GGT和E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B超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组胆囊病变、胆管病变以及肝脏病变分别为31例(17.7%)、36例(20.6%)、70例(40.0%);对照组胆囊病变、胆管病变以及肝脏病变分别为11例(6.4%)、3例(1.8%)、64例(37.4%)。经逐步回归分析,GGT、EOS、胆囊异常、胆管异常4项指标入选模型。GGT与EOS联合B超检查建立回归方程,得到联合诊断模型logitP。logitP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4,敏感性为0.669,特异性为0.801。结论GGT和EOS联合B超检查在肝吸虫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病 Γ-谷氨酰转肽酶 嗜酸性粒细胞 B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临床转归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学文 鱼光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8例,根据入院当天血常规结果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8例,根据入院当天血常规结果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32例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8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外周血CRP 7 d的下降速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情恶化例数等指标。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外周血CRP7 d下降速率、住院期间病情恶化率均低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住院天数短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较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转归较嗜酸性粒细胞较低患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临床转归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小剂量长时间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健鹰 汪贺媛 +2 位作者 黄健 蔡丽 王喻玲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XM)是否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有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探索一种新途径。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常规免疫治疗组(...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RXM)是否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有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探索一种新途径。方法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常规免疫治疗组(对照组)51例,RXM并常规免疫治疗组(试验组)60例。结果(1)治疗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9.61%,差异非常显著(P<0.01)。(2)治疗后试验组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较治疗前降低(P<0.01)。(3)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细胞因子IL-5I、L-8浓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IL-5I、L-8浓度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均<0.01)。结论小剂量长时间口服RXM治疗PAR有效,可能通过减少机体细胞因子IL-5I、L-8,抑制EOS在鼻黏膜的聚集而发挥其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罗红霉素 抗炎活性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联合氯雷他定口服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珣瑞 梁欣 +3 位作者 樊同涛 徐明 马亦飞 李丽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体征总分、EOS计数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EOS计数、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雷他定口服比较,转移因子混合液穴位注射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混合液 穴位注射 变应性鼻炎 疗效 嗜酸性粒细胞(eos) 一氧化氮(NO
下载PDF
洋果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诚喜 刘成高 +1 位作者 冯美 饶群阳 《中医药导报》 2010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洋果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健康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应用OVA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药组给予洋果胶囊混悬液、西药组给予氨茶碱混悬液和... 目的:研究洋果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健康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应用OVA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药组给予洋果胶囊混悬液、西药组给予氨茶碱混悬液和地塞米松混悬液、中西医结合组给予氨茶碱混悬液和地塞米松混悬液外还给予洋果胶囊混悬液,分别检测5组小鼠肺组织中EOS的数量及凋亡率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诱导和促进肺组织内EOS凋亡、减少肺组织中EOS数量、降低IgE水平方面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洋果胶囊能够诱导和促进肺组织内EOS凋亡,减少肺组织中EOS数量,降低IgE水平,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强度,抑制气道炎症,缩短炎症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其与西医结合应用,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果胶囊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eos) 免疫球蛋白(IgE)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效应在旋毛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杰 董铮 +1 位作者 闫玉文 马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5-68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小鼠总IgE、特异性IgE及依赖IgE的嗜酸性粒细胞(Eos)介导的ADCC效应的动态观察,进一步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旋毛虫病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小鼠外周血中总IgE水... 目的通过对小鼠总IgE、特异性IgE及依赖IgE的嗜酸性粒细胞(Eos)介导的ADCC效应的动态观察,进一步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旋毛虫病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小鼠外周血中总IgE水平,用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水平;分别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嗜酸性粒细胞。感染鼠血清及感染鼠的旋毛虫肌幼虫与含10%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37℃条件下培养,分别在12、24、48h显微镜下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IgE水平增高,在感染后14、21d达到高峰(P<0.01),之后呈逐渐下降;特异性IgE阳性率在感染后14和21d为88.9%,对照组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灭活IgE和补体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组比较肌幼虫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免疫血清的参与,免疫血清中介导上述效应的物质为IgE和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嗜酸性粒细胞 ADCC效应
原文传递
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EOS、血清ECP与五脏偏虚类型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刘潇 张伟 +3 位作者 杨丽珍 朴圣爱 柳琳琳 黄晓莹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特点及其与该类患儿五脏偏虚类型关系,为预防及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反复发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证据。方法: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特点及其与该类患儿五脏偏虚类型关系,为预防及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反复发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证据。方法: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就诊的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无喘息发作的100例患儿进行五脏偏虚类型调查统计,并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定量检测。结果: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绝对计数及比率均高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患儿。哮喘发作组肺肾不足质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为显著。而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各五脏偏虚类型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可做为临床预测和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的可靠依据。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当中,肺肾不足质患儿的外周血EOS升高更加明显,而血清ECP与五脏偏虚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五脏偏虚
下载PDF
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患者IgE、IL-4、IL-8及EOS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AR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d,布地奈德鼻喷剂1~2喷/次,2次/d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gE、IL-4、IL8水平及EOS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E、IL-4、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EOS计数明显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香菊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AR,能够显著改善血清中IgE、IL-4、IL-8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态,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香菊胶囊服用方便,毒副作用低,可作为治疗AR的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菊胶囊 变应性鼻炎 免疫球蛋白E(IgE) 白细胞介素-4(IL-4) 白细胞介素-(IL-8)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
下载PDF
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IgE、EOS、LTE-4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君芳 王春燕 陈娇磊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00-301,30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otal immunoglobulin 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phils,EOS)和尿白三烯E4(leukotr iene E4,LTE-4)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义乌市中心医...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otal immunoglobulin 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phils,EOS)和尿白三烯E4(leukotr iene E4,LTE-4)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成3组:一般哮喘组(n=32)、中度哮喘组(n=31)和重度哮喘组(n=27),同时以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每位患者不同剂量的β2受体激动剂(LABA)作为单药治疗,适当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作为联合治疗使用。LABA的使用为3~4次/天。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检测患儿IgE、EOS、LTE-4水平。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3组小儿哮喘患者IgE、EOS、LTE-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患者病情基本好转,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gE、EOS、LTE-4水平检测对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评估意义;治疗过程中,血清IgE、EOS、LTE-4检测呈下降趋势,能够很好的指示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尿白三烯E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