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谢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16
1
作者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多学科协作组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682-697,共16页
戈谢病(Gaucherdisease,GD)是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当溶酶体中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降低时,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肺、脑及眼部等器官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临床上常出现肝脾肿大、... 戈谢病(Gaucherdisease,GD)是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当溶酶体中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降低时,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肺、脑及眼部等器官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临床上常出现肝脾肿大、骨痛、贫血、血小板下降、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出现其他系统受累表现。由于本病发病率低、患者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样,全面的评估和诊治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促进GD诊疗的规范化,北京协和医院依托罕见病多学科会诊团队,邀请本病可能累及的各系统相关临床专家及参与诊断的平台科室专家,结合G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形成该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以期提高诊疗效率,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多学科协作 多系统受累 酶替代疗法
下载PDF
庞贝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昕彤 任卫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8-593,共6页
庞贝病(Pompe disease)又称Ⅱ型糖原贮积症,是一种由于缺乏酸性α-葡糖苷酶(GAA)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贮积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尤以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受累最为严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肥厚性心肌病。GA... 庞贝病(Pompe disease)又称Ⅱ型糖原贮积症,是一种由于缺乏酸性α-葡糖苷酶(GAA)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贮积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尤以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受累最为严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肥厚性心肌病。GAA基因突变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突变位点。庞贝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基因分析,传统方法如皮肤肌肉活检与干血斑样本检测对其诊断具有局限性。近年出现的产前诊断与新生儿筛查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酶替代治疗(ERT)的效果令人满意,但可能引起免疫不耐受。新兴的靶向基因治疗、改进的ERT治疗有望在未来投入应用。该文就目前庞贝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贝病 诊断 酶替代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慢性胰腺炎的胰酶替代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伟林 郑树森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23-825,共3页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慢性进行性损害。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主要症状为疼痛,晚期则疼痛症状减轻,代之以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进行性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慢性进行性损害。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主要症状为疼痛,晚期则疼痛症状减轻,代之以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进行性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胰酶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消化酶与消化不良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凯旋 李兆申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消化酶相关的消化不良属于器质性消化不良范畴,由于引起此类消化不良的病因众多且复杂,容易误诊,临床治疗不规范,尚未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此文就其病因及酶替代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消化酶 消化不良 酶替代治疗
下载PDF
Fabry Disease: Update, Focusing on Heart Disease by Multimodal Imaging
5
作者 Adrian Espejel-Guzman Emily Rodríguez +6 位作者 Valente Fernandez-Badillo Javier Serrano-Roman Aldo Cabello-Ganem Alexis Daniel Aparicio-Ortiz Alberto Ramon-Rios Mariali Palacios-Cruz Nilda Espinola-Zavalet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S 2024年第6期351-362,共12页
Fabry disease (FD) is a rare X-linked lysosomal accumulation disorder caused by a deficiency in the enzyme alpha-galactosidase A (Gal A), resulting in excessive storage of glycosphingolipids, particularly globotriaosy... Fabry disease (FD) is a rare X-linked lysosomal accumulation disorder caused by a deficiency in the enzyme alpha-galactosidase A (Gal A), resulting in excessive storage of glycosphingolipids, particularly globotriaosylceramide (Gb3). This leads to cellular dysfunction in various organs, with cardiovascular compromise being the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is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FD focusing on its genetic,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genetic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FD, its epidemiology, clinical phenotypes, cardiac manifestations, diagnostic approaches, and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Background: FD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GLA on the X chromosome, with over 1000 identified variants. Neonatal screening and specific studies have shown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F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varies between classic and late phenotypes, with cardiac involvement being a major concern, particularly in late-onset FD. Purpose: This study aimed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FD, emphasizing cardiac involvement, diagnostic modalities, and treatment options. Method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evant studies on FD, including genetics, epidem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reatment options, was conducted. Results: Cardiac manifestations of FD include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heart failure, arrhythmias, and sudden death. Diagnostic approaches such as electrocardiography, echocardiography, and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cardiac involvement.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and emerging treatments have shown promise in managing FD, although challenges remain. Conclusions: FD remains a challenging condition in cardiology, with under-diagnosis being a concern. Early detection and specific therapy are essential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Echocardiography and cardiac MRI are valuable tools for diagnosis and follow-up. 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 Diseas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ECHOCARDIOGRAPH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下载PDF
法布雷病患者心脏移植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少梅 陈霞 杨巧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总结1例法布雷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针对患者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等问题,采取循环目标导向管理、实施个体化酶替代疗法、观察术后并发症、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等措施。术后第25天,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关键词 法布雷 酶替代疗法 心脏移植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戈谢病与尼曼-匹克病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国平 冯秀凤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认识戈谢病与尼曼-匹克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骨髓象变化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戈谢病与尼曼-匹克病各1例,并结合国外最新文献复习。结果:戈谢病患者骨质破坏明显,骨髓中见大量戈谢病细胞;尼曼-匹克病患者7个月,骨髓及周围血中见尼曼... 目的:认识戈谢病与尼曼-匹克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骨髓象变化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戈谢病与尼曼-匹克病各1例,并结合国外最新文献复习。结果:戈谢病患者骨质破坏明显,骨髓中见大量戈谢病细胞;尼曼-匹克病患者7个月,骨髓及周围血中见尼曼-匹克细胞,肝功能受损,其兄患同种疾病。结论:戈谢病及尼曼-匹克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该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酶替代疗法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尼曼-匹克病 骨髓 酶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5例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戴小娟 郑丽玲 张家祥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2016年11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共收治5例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儿。5例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均小于1岁,首发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心肌肥厚、肝脏增大及骨骼肌无力。4例血酸性ɑ-葡萄糖苷酶浓度明显降低,最低为0.2... 2016年11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共收治5例婴儿型糖原贮积病Ⅱ型患儿。5例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均小于1岁,首发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心肌肥厚、肝脏增大及骨骼肌无力。4例血酸性ɑ-葡萄糖苷酶浓度明显降低,最低为0.28 mmol/(L·h)。5例均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3例为纯合错义突变,1例为杂合错义突变,1例为复合杂合错义突变,同时存在有致右室心律失常心肌病基因CTNNA3突变C.2122A>G父源。5例均自动出院后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6~11个月)。确诊病例中基因突变类型以c.1935C>A最常见,c.2853G>A可能是新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Ⅱ型 婴儿型 基因突变 酶活性 酶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戈谢病及相关治疗药物 被引量:6
9
作者 闫伟洋 冯文化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493-1497,共5页
戈谢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分为神经性的(I型)和非神经性的(II型和III型)两大类。戈谢病的发生是由于β-葡糖脑甘酯酶活性降低,导致底物葡萄糖脑苷脂不能正常降解,而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贮积。最常用... 戈谢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分为神经性的(I型)和非神经性的(II型和III型)两大类。戈谢病的发生是由于β-葡糖脑甘酯酶活性降低,导致底物葡萄糖脑苷脂不能正常降解,而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贮积。最常用的戈谢病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的酶替代疗法以及采用口服给药的底物减少疗法。本文介绍了戈谢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同时说明了相关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基本信息。新上市的口服药物伊格鲁特(Eliglustat tartrate)可减少葡糖脑甘脂的合成,对于接受和未接受过酶替代治疗的患者经临床试验证明疗效确切,是戈谢病治疗极具竞争力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底物减少疗法 酶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糖原贮积症Ⅱ型诊断及特异性治疗研究现状
10
作者 王盼 刘颖超 钱素云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糖原贮积症Ⅱ型(GSDⅡ)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型患者常存在进行性心肌肥厚、肌无力, 最终死于心肺功能衰竭。该病主要通过酶学及基因学检测进行筛查及确诊。酶替代治疗为该病目前唯一获得批准的治疗方式, 可有效改善患... 糖原贮积症Ⅱ型(GSDⅡ)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型患者常存在进行性心肌肥厚、肌无力, 最终死于心肺功能衰竭。该病主要通过酶学及基因学检测进行筛查及确诊。酶替代治疗为该病目前唯一获得批准的治疗方式, 可有效改善患者受累器官功能, 提高生存率。基因疗法、底物减少疗法等也在进行基础或临床研究。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GSDⅡ的诊治研究现状, 重点对特异性治疗尤其酶替代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给药方案、提高疗效方式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症Ⅱ型 庞贝病 酶替代治疗 基因治疗 重组人α-葡萄糖苷酶
原文传递
针对肥厚表型心肌病发病机制治疗新药研发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彦博 田庄 张抒扬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1期36-42,共7页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临床表型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主要为编码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也会导致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如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系统性淀粉样变[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临床表型特征的心肌病。其病因主要为编码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也会导致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如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系统性淀粉样变[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ATTR)]和法布雷病等。既往缺乏针对HCM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近年来,这些治疗药物问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Mavacamten通过抑制肌球蛋白重链的ATP活性来降低心肌收缩力以改善心肌肥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心室壁张力和心肌损伤。氯苯唑酸通过抑制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解离及后续淀粉样物质的生成与沉积,可降低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基因沉默药物、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减少异常TTR水平。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合成α半乳糖苷酶A的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法布雷病心脏受累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肌球蛋白抑制剂 氯苯唑酸 酶替代疗法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
下载PDF
云南玉溪地区一家系Fabry病调查研究及酶替代治疗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兰新 郝应禄 +3 位作者 李燕萍 余子阳 李玺臣 夏小花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对一F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E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月期间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一个主要表现为FHCM的家系,共15人。其中,10人确诊为FD,6人进行ERT治疗。分析10例F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6... 目的对一F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E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8月-2023年1月期间玉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一个主要表现为FHCM的家系,共15人。其中,10人确诊为FD,6人进行ERT治疗。分析10例F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6例FD患者ERT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例FD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GLA错义突变c.167G>A p.Cys56Tyr。其中,6例为经典型,4例为迟发型,经典型在男性占比和血浆Lyso-GL-3水平高于迟发型,在发病年龄和血浆α-Gal A活性低于迟发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多样,所有患者多脏器不同程度受累。经ERT治疗12个月后,6例患者血浆Lyso-GL-3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仅1例患者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家系同一基因型突变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不同脏器受累程度不一;短期ERT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血浆Lyso-GL-3水平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酶替代治疗 阿加糖酶α
下载PDF
18例蓬佩病患者酶替代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廉羚 利婧 姚晓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3-450,共8页
目的分析蓬佩病患者酶替代治疗(ER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8例婴儿型及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检测、GAA基因、ERT资料及随访情况... 目的分析蓬佩病患者酶替代治疗(ER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8例婴儿型及晚发型蓬佩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活性检测、GAA基因、ERT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蓬佩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婴儿型4例,儿童晚发型5例,成人晚发型9例;发病年龄4个月至43岁;接受ERT最少1次、最多61次,出现输注不良反应仅1次。经过规范ERT,4例婴儿型患儿中,2例运动及呼吸功能稳定,1例脱机困难,1例死亡。儿童晚发型及成人晚发型患者接受ERT后多数四肢肌力难以逆转,肌酸激酶逐渐下降或保持稳定,但主观症状、运动耐力、呼吸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ERT在早期效果最为明显,治疗后1~2年内患者病情可保持稳定。结论ERT安全有效,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早期规范治疗无论对婴儿型还是晚发型患者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病Ⅱ型 酶替代治疗 婴儿型 晚发型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药物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A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14
作者 王绿音 张孝明 +1 位作者 李晶 梁成罡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8-744,共7页
目的基于酶反应动力学理论对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A(recombinant humanα-galactosidase A,rhα-GAL)酶活性测定反应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更灵敏简便、准确稳定的rhα-GAL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优化反应体系后的最适条件为:以50 mmol... 目的基于酶反应动力学理论对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A(recombinant humanα-galactosidase A,rhα-GAL)酶活性测定反应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更灵敏简便、准确稳定的rhα-GAL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优化反应体系后的最适条件为:以50 mmol·L^(-1)对硝基苯基-α-D-吡喃半乳糖苷的为底物,酶质量浓度为1.67μg·mL^(-1),于37℃水浴准确反应15 min后,加入甘氨酸缓冲液(pH10.5)终止反应,采用酶标仪在400 nm波长处测定产物对硝基苯酚的光密度值。结果该方法专属性良好,rhα-GAL在(0.83~2.51 mg·mL^(-1))(r=0.9998)质量浓度范围内与酶促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hα-GAL在50%、80%、100%、125%及150%浓度水平验证溶液的回收率在94.2%~101.8%范围内(n=18),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0%~5.5%(n=18);同一份供试品溶液的1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CV为2.21%;考察反应体系中的水浴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微小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的耐用性较好;复溶后的样品于2~8℃存放48 h稳定性较好;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在(0.01~0.15 mmol·L^(-1))(r=0.9997)范围内与光密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5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在94.9%~105.1%之间(n=9),CV均小于2%(n=9);采用该法分析2个已上市产品的酶活性。结论建立了生色底物法测定rhα-GAL的酶活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较好,可用于rhα-GAL产品的酶活性评价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用药 酶替代疗法 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A 酶活性测定 生色底物法 方法验证
原文传递
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药物研究进展及非临床评价思考
15
作者 戎怿 刘小聪 尹华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5-903,共9页
近年来,为缓解中国罕见病药物缺乏现状,满足临床迫切需求,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酶替代疗法是罕见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尤其是酶缺陷类疾病)的标准疗法。由于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药物分子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其疾... 近年来,为缓解中国罕见病药物缺乏现状,满足临床迫切需求,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酶替代疗法是罕见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尤其是酶缺陷类疾病)的标准疗法。由于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药物分子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其疾病动物模型的评价是非临床开发与评价的主要难点。该文介绍国内外罕见病酶替代疗法药物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结合审评实践,简要就此类产品的非临床评价(药理学、药动学和毒理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酶替代疗法 非临床评价
下载PDF
2例儿童晚发型庞贝病患者酶替代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16
作者 陈银红 蒲玉晶 +1 位作者 陈莉莉 赵哲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84-1888,共5页
目的总结我院2021年11月收治的2例儿童晚发型庞贝病(late-onset pompe disease,LOPD)患者进行酶替代治疗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充分评估病情、用药观察和护理、呼吸和骨骼肌功能锻炼、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个性化心理支持... 目的总结我院2021年11月收治的2例儿童晚发型庞贝病(late-onset pompe disease,LOPD)患者进行酶替代治疗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充分评估病情、用药观察和护理、呼吸和骨骼肌功能锻炼、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个性化心理支持、出院宣教和随访。2例患者规范用药25次,未发生输注相关不良反应,体重指数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应重视儿童LOPD行酶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针对用药、功能锻炼、饮食和心理等方面制定个性化治疗与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Ⅱ型 庞贝病 酶替代治疗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s of Fabry Nephropath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llustrated by a Clinical Case
17
作者 Stefan Van Cauwelaert Caroline Geers +3 位作者 Dominique Vandervelde Esther Scheirlynck Alexander Gheldof Karl-Martin Wissing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3年第4期349-368,共20页
Fabry Disease (FD) is a rare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α-galactosidase A (α-Gal A) enzyme deficiency, resulting in glycosphingolipid accumulation. Its clinical spectrum ranges from severe classical... Fabry Disease (FD) is a rare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α-galactosidase A (α-Gal A) enzyme deficiency, resulting in glycosphingolipid accumulation. Its clinical spectrum ranges from severe classical to milder nonclassical or late-onset phenotypes. Renal involvement, termed Fabry Nephropathy (FN), can vary from mild proteinuria to kidney failure. FN diagnosis, especially in nonclassical cases with a genetic Variant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VUS) in the GLA gene, poses challenges. Measurement of plasma lyso-Gb3 levels is gaining importance in FN diagnosis, while renal biopsy with electron microscopy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in equivocal cases.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 and chaperone therapy, demanding careful candidate selection due to high treatment costs. Research has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classical FD, revealing modest treatment benefits. However, evidence for treating patients, especially females, with milder nonclassical or late-onset phenotypes is scarce, emphasizing the necessity for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in these subgroups. Meanwhile,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FD registries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management. Case Presentation: A woman in her late sixties presented with moderat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ld proteinuria, and microscopic hematuria. Her family history included a prevalence of renal,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Kidney biopsy revealed characteristic myelin figures and zebra bodies in podocytes, strongly suggestive of FN. Genetic analysis identified a VUS in the GLA gene (c.655A > C, p.Ile219Leu), introducing diagnostic uncertainty. Furthe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severe cardiac involvement. Considering the recurring difficulty presented by the finding of a VUS in the GLA gene during FN assessments, along with the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need for treatment in nonclassical or late-onset FD phenotypes, especially in women, this case becomes a central focus for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is r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 Disease Fabry Nephropathy 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Diagnosis Treatment Selection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 α-Galactosidase A Glycosphingolipid Accumulation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Migalastat
下载PDF
Fabry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楠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Fabry病是一种X连锁方式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其发病机制为编码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的GLA基因发生突变,相应的酶功能缺失导致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b3)为主的鞘糖脂类物质在各种组织细胞内堆积,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Fabry病是一种X连锁方式遗传的溶酶体贮积病,其发病机制为编码α半乳糖苷酶A(α-Gal A)的GLA基因发生突变,相应的酶功能缺失导致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b3)为主的鞘糖脂类物质在各种组织细胞内堆积,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系统性回顾疾病相关临床表现,诊断体系和综合治疗尤其是酶替代治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生物学标记 酶替代治疗
原文传递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阳丽 朱铭强 邹朝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Ⅰ,MPSⅠ)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个器官,疾病负担重,普遍存在确诊率低、诊断延迟等情况。酶替代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PSⅠ治疗的主要手段,大量...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Ⅰ,MPSⅠ)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个器官,疾病负担重,普遍存在确诊率低、诊断延迟等情况。酶替代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MPSⅠ治疗的主要手段,大量研究数据显示2种疗法均可使MPSⅠ患者获益。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MPSⅠ的认识仍然不足,相关研究也较少。故本文将围绕MPSⅠ流行病学特征、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促进MPSⅠ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诊断 治疗 酶替代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在悬浮CHO-S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功能活性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木兰 周泓宇 +7 位作者 郑可欣 李昭阳 郭婉怡 王艳苹 梁志成 李芳红 穆云萍 赵子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81,共8页
目的 运用无血清可高密度悬浮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CHO-S)表达体系,分泌表达并纯化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recombinant human α-galactosidase A, rhα-Gal A),验证其对法布雷病贮积底物神经酰胺三己糖... 目的 运用无血清可高密度悬浮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CHO-S)表达体系,分泌表达并纯化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recombinant human α-galactosidase A, rhα-Gal A),验证其对法布雷病贮积底物神经酰胺三己糖苷(globotriaosylceramide, Gb3 or GL3)的清除效果。方法 构建人α-半乳糖苷酶基因gla融合6×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cDNA4-GLA,将其转染至悬浮CHO-S细胞中,表达纯化并检测rhα-Gal A糖基化形式、表达量及酶活性;通过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观察rhα-Gal A是否能被摄取到胞内并有效清除Gb3。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rhα-Gal A成功在CHO-S细胞中表达,表达量最高可达(100±20.6) mg·L^(-1),且rhα-Gal A被糖基化修饰,酶活与商品酶Fabrazyme酶活相近,为(59±9.1) kU·g^(-1);此外,rhα-Gal A能被有效摄取到人成纤维细胞胞内并靶向溶酶体进而有效清除Gb3。结论 利用瞬时转染技术在悬浮CHO-S细胞中成功表达并纯化出rhα-Gal A,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且可有效清除Gb3,为我国法布雷病的酶替代疗法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α-半乳糖苷酶 法布雷病 酶替代疗法 悬浮CHO-S细胞 溶酶体贮积症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