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山松木蠹象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忠和 谢开立 曹葵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5,共3页
本文对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分级、蛹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以及发生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可分为4 级:正常木、初侵染木、近枯死木、枯死木。蛹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抽样部位以树干下部为最佳。用... 本文对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分级、蛹的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以及发生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木蠹象为害木可分为4 级:正常木、初侵染木、近枯死木、枯死木。蛹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抽样部位以树干下部为最佳。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得出,在95 % 的可靠性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木蠹象 空间分布型 环境因子 华山松
下载PDF
不同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空间格局对环境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明娟 刘茂松 +2 位作者 徐驰 池婷 洪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5-604,共10页
基于小尺度上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高度相关性,选用可避免环境异质性影响的K2点格局函数,研究了沙枣-芨芨草群落中63个芨芨草样方(3密度条件×3生境条件×7重复)中芨芨草种群在小尺度下(0—0.5 m)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在3种... 基于小尺度上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高度相关性,选用可避免环境异质性影响的K2点格局函数,研究了沙枣-芨芨草群落中63个芨芨草样方(3密度条件×3生境条件×7重复)中芨芨草种群在小尺度下(0—0.5 m)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在3种密度条件(高、中、低)及3种生境条件下(冠盖区、过渡区、空旷区),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盐分、有机质及容重)程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就土壤盐分,养分含量及土壤容重而言,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程度沿冠盖区、过渡区和空旷区增加的趋势。相应地,芨芨草种群呈聚集分布的样方比例在沿冠盖区(6/21)较低,而在过渡区(11/21)和空旷区(11/21)较高。然而,在不同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土壤性质胁迫的响应不同。在低密度条件下,芨芨草种群在冠盖区多数为聚集分布(4/7),在过渡区和空旷区全部为聚集分布;中密度条件下,芨芨草聚集分布样方比例沿冠盖区-过渡区-空旷区梯度增加(分别为2/7,3/7,4/7),但低于同等胁迫条件下低密度样方中聚集分布数量;高密度条件下,在各胁迫条件下,除了一个过渡区高密度样方,其余芨芨草种群均为随机分布。总体上,随着环境胁迫增强,在中低密度下,芨芨草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但在高密度下,芨芨草种群均以随机分布为主。此外,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随密度变化趋势比随土壤理化性质胁迫梯度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可能表明相对于土壤理化性质胁迫程度,芨芨草种群密度对其空间格局影响更大。因此,在考虑芨芨草种群空间格局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时,应当考虑种群密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点格局分析 生境胁迫 种群密度 胁迫梯度假说
下载PDF
黄河中游小流域系统环境人口容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建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2,共6页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人口密度大,粮食供应不足,燃料、肥料、饲料“三料”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类型区4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实践表明:经过4~7a的综合治理,上述矛盾可得到初步...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人口密度大,粮食供应不足,燃料、肥料、饲料“三料”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类型区4条典型小流域治理实践表明:经过4~7a的综合治理,上述矛盾可得到初步解决,小流域系统的环境人口容量一般可达到适度或者宽松状况。并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环境人口容量处于临界状态,提出了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具体措施。同时对本世纪末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 小流域系统 环境人口容量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荒漠沙蜥种群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迺发 李仁德 孙红英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9-325,共7页
本文研究人类改造荒漠的活动、植被、潜在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竞争种的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等坏境因子对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沙蜥种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决定沙蜥种群密度的主导... 本文研究人类改造荒漠的活动、植被、潜在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竞争种的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等坏境因子对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对沙蜥种群密度没有显著影响;决定沙蜥种群密度的主导因子是潜在的可利用的食物资源、植被、土壤含水量、竞争种的密度。这些因子的任何改变都能改变沙蜥的种群密度,均具有调节种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荒漠沙蜥 种群密度 蜥蜴
下载PDF
White grubs, Holotrichia rustica and Holotrichia mucida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as pests of teak (Tectona grandis L. f.) seedlings
5
作者 Nitin Kulkarni Sanjay Paunikar +1 位作者 Kailash Chandra Joshi John Rogers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19-525,共7页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2002 and 2005 on bio-ecology of white grubs infesting teak (Tectona grandis Linn. f.) seedlings at Ramdongari Forest Nursery, Fores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Maharashtra...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2002 and 2005 on bio-ecology of white grubs infesting teak (Tectona grandis Linn. f.) seedlings at Ramdongari Forest Nursery, Fores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Maharashtra, Nagpur in central India. The study collected the data required for a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trategy against the white grubs. The species damaging teak seedlings were Holotrichia rustica (Burmeister) and H. mucida Gyllenhal. The beetles (adults) of both these species began to emerge just after the pre-monsoon showers and when the relative humidity had risen rapidly over several days, but before the first monsoon rains. While the adults fed and mated on naturally growing bushes of Ziziphus jujuba, Z mauritiana, Z. xylopyra, Acacia leucophloea and A. catechu immediately after the emergence from the teak beds in the nursery, the immature stages (grubs) of both species fed on roots of the teak seedling, leading to plant death.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 damage caused to teak seedlings by grubs ofH. rustica and H. mucida, and (ii) of Z.jujuba and Z. mauritiana being hosts for the beetles ofH. mucida and H, rustica. It is also the first detailed report on the field bio-ecology of the H. rustica and H. mucida as major pests ofteak. White grubs are among the toughest-to-manage pests of economic importance and information presented here on the pest incidence and damage ofH. rustica and H. mucida is important to researchers and nursery field manage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ests on t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emergence chafer beetl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idence Indian scarabs insect pests Melolonthinae population density ZIZIPHUS
原文传递
温度、湿度、人口因素与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相关性
6
作者 徐莲 王淑颖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8-211,共4页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其所致的感染率及耐药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更成为临床上抗感染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较为丰富,且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季节性特征已...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其所致的感染率及耐药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更成为临床上抗感染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较为丰富,且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季节性特征已较为明确。本文对环境温度、平均湿度及人口密度三个重要因素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及公共卫生制定控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感染 环境温度 平均湿度 人口密度 季节特征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铁路车站次生环境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陈建东 白明洲 许兆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铁路的发展将促进站点周边城区人口密度、城市交通量等因素的变化,人口密度和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将造成大气污染等环境质量的改变,形成对站点周边城区的次生环境影响.以大气质量为例,通过对北京市大中小不同规模的车站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 铁路的发展将促进站点周边城区人口密度、城市交通量等因素的变化,人口密度和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将造成大气污染等环境质量的改变,形成对站点周边城区的次生环境影响.以大气质量为例,通过对北京市大中小不同规模的车站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的测试,分析了北京市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的总悬浮颗粒物TSP、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同时,调查了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的城市交通量和人口密度,通过最小二乘法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人口密度、城市交通量等与主要大气污染物含量的相关性,探讨铁路次生环境影响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铁路站点 城市交通量 城区人口密度 大气环境质量 次生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 被引量:66
8
作者 曹先彬 罗文坚 王煦法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6-562,共7页
遗传算法基于适应度的进化模式没有考虑进化的外部环境和进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是协同进化研究的内容 .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 ,构造了一种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新的协同进化模式 .模拟实验表明 ,采用该模式的改... 遗传算法基于适应度的进化模式没有考虑进化的外部环境和进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是协同进化研究的内容 .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 ,构造了一种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新的协同进化模式 .模拟实验表明 ,采用该模式的改进遗传算法在改善未成熟收敛和收敛速度两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生态环境 种群密度 生态种群竞争 未成熟收敛
下载PDF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原华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在人口分布合理性判定标准和指标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相互关系的定性研究,和综合反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的土地食物生产力与人口分布的定量分析,论证了我国东密西疏人口不均衡分布的内在合理性。
关键词 人口 分布 合理性 自然环境 土地
下载PDF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健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介绍了地下空间的涵义及地下空间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地下空间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借鉴,对欧洲、北美和日本地下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关键词 城市 地下空间 地面环境 人口密度
下载PDF
广东省2007-2017年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惠 刘礼平 +5 位作者 蔡松武 段金花 陈宗晶 沈秀婷 吴军 林立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通过统一、规范的监测方法,掌握广东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伊蚊媒介传染病的预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7年,在广东省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和诱蚊灯法3种方法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监测... 目的通过统一、规范的监测方法,掌握广东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伊蚊媒介传染病的预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7年,在广东省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和诱蚊灯法3种方法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监测。结果 BI法监测伊蚊幼蚊密度,共调查9 506 102户,BI均值为2.94;MOI法监测伊蚊成蚊密度,共布放有效诱蚊诱卵器1 428 078个,MOI均值为4.98;诱蚊灯法监测伊蚊成蚊密度,共布放有效诱蚊灯82 019盏,伊蚊平均密度为0.21只/(灯·夜)。经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两两比较,BI法在不同环境的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58,P<0.01),MOI和诱蚊灯法在不同环境的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174;F=1.973,P=0.081)。3种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夏、秋两季的伊蚊密度高于冬、春两季。结论广东省全年均有白纹伊蚊,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种群密度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控。监测方法在不同环境中的敏感度不同,应根据监测环境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监测方法 季节 环境 种群密度
原文传递
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烟粉虱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5
12
作者 窦文珺 羊绍武 +3 位作者 柳青 吕建文 张晓明 陈国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70-2479,共10页
【目的】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范围内的番茄种植区中选取城郊、花卉、河流和山地4种不同类型农业种植环境,采用五... 【目的】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范围内的番茄种植区中选取城郊、花卉、河流和山地4种不同类型农业种植环境,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番茄地烟粉虱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利用四分位法分析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中的发生情况,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种群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小;河流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大,主要发生期的种群密度成虫为32.47头/叶,若虫为49.42头/叶。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烟粉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在烟粉虱的主要发生期,4种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主要分布在番茄地的边缘区域;烟粉虱成虫在番茄植株的上部叶片分布最多,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少;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上总体表现为中部叶片分布最多,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最少。【结论】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显花植物种植比例较高的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类型对烟粉虱的自然调控作用较好,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环境如增加显花植物的种植比例可有效抑制烟粉虱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番茄 种植环境 种群密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一种变增长率的多种群竞争协同进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岳岳 刘希玉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年第5期64-67,71,共5页
为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能,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并根据原有的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模式,对种群增长与环境间的动力学特征的方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变增长率的多种群竞争协同进化。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构... 为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能,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并根据原有的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模式,对种群增长与环境间的动力学特征的方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变增长率的多种群竞争协同进化。利用信息熵的概念,构造出含有熵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直接显式地给出作为拉格朗日乘子的种群最优解存在概率,从而得出种群的增长率。采用该模式的遗传算法在改善未成熟收敛和收敛速度两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生态环境 种群密度 信息熵
下载PDF
城市园林鸟类种群密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育林 文勇立 +1 位作者 雷申 赵丽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333-336,共4页
采用距离抽样法在成都市区中心地带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老校区)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3种,隶属于12属,8科,3目,共2087只.其中优势种6种,个体数占总数的83.04%;普通种2种,个体数占总数的11.64%;稀有种5种,个体数占总数的5... 采用距离抽样法在成都市区中心地带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老校区)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3种,隶属于12属,8科,3目,共2087只.其中优势种6种,个体数占总数的83.04%;普通种2种,个体数占总数的11.64%;稀有种5种,个体数占总数的5.32%;包括留鸟、夏侯鸟、繁殖鸟.研究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城市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鸟类 种群密度 鸟类保护
下载PDF
中国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殿茹 薛少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97-103,共7页
文章基于2005—2019年共15年30个省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以及对所有年度虚拟变量联合显著性检验,最终选取了考虑时间效应与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效估计了中国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口密度... 文章基于2005—2019年共15年30个省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以及对所有年度虚拟变量联合显著性检验,最终选取了考虑时间效应与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效估计了中国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居民人均支出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起到负向作用,每万人公共交通车辆和国内专利申请量都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此外,将中国划分为六个区域的实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起到正向作用。提出了优化人口资源、提升人口素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环境 人口密度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基于特殊土地利用格局中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质量关系的探索性研究——以建三江前锋农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莉 王圣保 沈之彬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人口密集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峰期,复杂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庞杂精密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形式多样,而居于中国城镇化中的特殊城镇建设具有基数大、格局复杂、需要特色化发展等诸多特点。通过结合我国黑龙江省建三江前锋农场控制... 人口密集的中国正处于城镇化高峰期,复杂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庞杂精密和土地利用格局的形式多样,而居于中国城镇化中的特殊城镇建设具有基数大、格局复杂、需要特色化发展等诸多特点。通过结合我国黑龙江省建三江前锋农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际案例,该文以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质量为切入点探索非传统地区城镇化中的一些普适性规划原则和针对性建设控制措施,总结相关经验,提出非传统地区城镇化规划的一些优化策略以及基于人口密度和人居环境质量关系的规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地区 人居环境质量 人口密度 规划
下载PDF
中国城市怎样走向现代化
17
作者 Z.布罗姆伯里克 郭华瑜 张彤 《新建筑》 1997年第3期23-23,42,共2页
中国当今的城市环境发展显然与现代生活的需要不相符合。指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并呼吁尽早开展研究,找寻这个特殊的国家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特殊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环境 人口密度 生活质量 城市 现代化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太原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18
作者 王娇 于晓勇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3期201-203,共3页
运用GIS技术,构建了生态环境指数模型,评价了太原市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并得出了生态环境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等要素的相关关系,对太原市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GIS技术 生态环境 均方差法 人口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