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 被引量:57
1
作者 白志鹏 贾纯荣 +1 位作者 王宗爽 朱坦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exposure)与潜在剂量 (potentialdose)的关系。方法分析并对比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方案评价法分别计算个体对室内外空气中甲醛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和对CO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 ... 目的探讨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exposure)与潜在剂量 (potentialdose)的关系。方法分析并对比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应用方案评价法分别计算个体对室内外空气中甲醛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和对CO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 ,并分析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结果与暴露量相比 ,潜在剂量能更好地反映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的污染物的量 ,对比室内外人体对甲醛和CO的暴露量和剂量 ,二者有时明显相关 ,有时无相关性。结论与暴露量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暴露量 潜在剂量 人体健康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保卫 那仁满都拉 +1 位作者 吕美玲 X.Chris Le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482,共9页
砷化合物是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物,特别是饮用水中的砷污染引发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砷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在氧化还原酶和甲基转移酶的参与下,产生一系列的... 砷化合物是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物,特别是饮用水中的砷污染引发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砷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在氧化还原酶和甲基转移酶的参与下,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其中,砷的原始摄入形态、代谢产物及中间产物由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体现了不同的毒性。人类和不同的动物由于不同的砷代谢机理和甲基化能力,也表现了对砷毒性抵抗能力的差异。在生物体内,一些砷化合物与生物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它们的存在形式、分布和传输,是砷的生物代谢和毒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生物监测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尿液、血液、唾液、头发和指甲中砷化合物直接反映了暴露主体的砷暴露程度,这5种生物介质作为砷暴露的生物标志物各有优缺点。在砷的研究中,代谢机制和毒性的研究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生物监测方法,做出合理准确的健康风险评估。生物监测也可促进对砷的代谢机制和毒性的理解,推断可能的代谢途径,定量毒性剂量效应,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形态 生物标志物 代谢 生物甲基化 活性氧 蛋白质相互作用 环境致癌 暴露评估 环境毒理学
原文传递
我国汞矿区人群的无机汞及甲基汞暴露途径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28
3
作者 冯新斌 仇广乐 +2 位作者 王少锋 李平 孟博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5-211,共7页
汞矿山活动导致的环境汞污染及健康风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汞矿区生活人群的汞暴露主要是通过食物链、直接呼吸空气以及饮水等途径。人群汞暴露评估结果表明,通过进食稻米和蔬菜造成的无机汞暴露最高,占总暴露量的80%以上,它... 汞矿山活动导致的环境汞污染及健康风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汞矿区生活人群的汞暴露主要是通过食物链、直接呼吸空气以及饮水等途径。人群汞暴露评估结果表明,通过进食稻米和蔬菜造成的无机汞暴露最高,占总暴露量的80%以上,它们的平均日暴露量分别为0.10μg/kg和0.13μg/kg;而与无机汞暴露不同,通过进食稻米产生的甲基汞暴露量远远高出其他进食途径,如蔬菜、鱼类和饮水等,表现出了很高的风险因子,最大日暴露量可高达1.9μg/kg,造成的风险因子高达8.1。尽管各途径的平均日暴露量估算显示无论无机汞还是甲基汞,均未超出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人体安全无机汞摄入量0.57μg/(kg.d)和安全甲基汞摄入量0.23μg/(kg.d),但它们的联合暴露量导致的风险因子却超出了1.0,暗示可能会导致部分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如孕妇、婴儿等的潜在汞暴露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暴露途径 风险评估 汞矿区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道路灰尘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莹 孙璐 +3 位作者 云中来 吴桂楠 许鸿雁 陈爱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76,共7页
在西安市典型旅游区、居民文教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内选择具有不同车流量的12条道路作为路面灰尘采样区域,于2013年10—11月采集路面灰尘样本72个,测试灰尘中重金属Pb、Zn、Cu、V、Ba、Cr、Cd、Ni、As的质量比,统计分析灰尘重金属污染空... 在西安市典型旅游区、居民文教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内选择具有不同车流量的12条道路作为路面灰尘采样区域,于2013年10—11月采集路面灰尘样本72个,测试灰尘中重金属Pb、Zn、Cu、V、Ba、Cr、Cd、Ni、As的质量比,统计分析灰尘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异特征,并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西安市道路灰尘重金属明显富集,除V外,Pb、Zn、Cu、Ba、Cr、Cd、Ni、As质量比分别是陕西土壤背景值的5.59、4.02、2.37、3.64、2.21、93.83、1.08和7.09倍,Pb、Zn、Ni质量比呈工业区最高、旅游区最小、工业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布局,Cr和Cd质量比各功能区差别不大且呈宽幅离散,居民文教区Cu、As质量比较其他功能区高,旅游区V质量比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手-口接触摄入是路面灰尘风险暴露的主要途径,各类重金属非致癌风险从高到低为As、Cr、Pb、Ba、Cd、V、Ni、Cu、Zn,手-口接触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3种途径对儿童和成人产生的非致癌总风险分别为2.75和0.372,灰尘暴露导致的儿童非致癌健康风险不容忽视,As、Cr、Pb、Ba是危害最大的污染物;Cr、Cd、Ni、As的致癌暴露风险从高到低为Cr、As、Cd、Ni,单一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及4种重金属总致癌风险均低于致癌风险量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道路灰尘 重金属 暴露途径 暴露剂量 健康风险评价 西安市
下载PDF
我国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暴露与风险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仝宣昌 胡建信 +4 位作者 刘建国 万丹 程爱雷 孙学志 万婷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438-441,500,共5页
文章分析研究了迄今为止关于短链氯化石蜡(SCCPs)主要的风险评估报告,比较了其中排放情景、环境暴露预测、剂量效应分析和风险表征的方法。根据中国SCCPs生产使用调查项目获得的最新信息,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估思路,并确定... 文章分析研究了迄今为止关于短链氯化石蜡(SCCPs)主要的风险评估报告,比较了其中排放情景、环境暴露预测、剂量效应分析和风险表征的方法。根据中国SCCPs生产使用调查项目获得的最新信息,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评估思路,并确定了主要的排放因子、预测污染物暴露的模型以及用于风险表征的毒理学数据,为我国进行全面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做好了准备。此外,本文还对环保部正在进行的调研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环境暴露 毒性效应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环境二噁英污染水平及人群暴露评估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文武 苏文鹏 +2 位作者 吴晶 吉贵祥 徐怀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1期44-47,共4页
选取某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农作物等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浓度水平,初步评估周边人群二噁英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厂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中二噁英测定值分别为0. 236 pg TEQ... 选取某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农作物等环境介质中二噁英的浓度水平,初步评估周边人群二噁英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厂周边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中二噁英测定值分别为0. 236 pg TEQ/m3~0. 331 pg TEQ/m3、1. 94 ng TEQ/kg~2. 71 ng TEQ/kg、0. 17 pg TEQ/L~0. 26 pg TEQ/L,企业排放的二噁英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成人和儿童在暴露介质中摄入二噁英总量分别为0. 959 pg TEQ/(kg·d)和1. 59 pg TEQ/(kg·d),均低于4 pg TEQ/(kg·d)的标准,经大米和面粉摄入二噁英的量超过总暴露量的90%,提示食物是人群二噁英暴露的主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二噁英 环境污染 暴露评估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个体危险度及人群筛检数量化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坤 俞维萍 +2 位作者 马新源 姚开颜 李其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尝试按结肠癌、直肠癌分别建立可作为第一线初筛方法,包含环境暴露和遗传因素(遗传多态性)的大肠癌危险度数量化评估模型。方法 在以随访队列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择在单因素统计分析中,对结肠癌、直肠癌有显著... 目的 尝试按结肠癌、直肠癌分别建立可作为第一线初筛方法,包含环境暴露和遗传因素(遗传多态性)的大肠癌危险度数量化评估模型。方法 在以随访队列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择在单因素统计分析中,对结肠癌、直肠癌有显著意义的若干因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应用模糊数学和隶属函数等原理和方法分别对结肠癌、直肠癌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数量化,尝试建立包含内外环境因素的结肠癌、直肠癌危险度筛检数量化评价方法(数学模型),并进行数据回代和模型评价。结果 结肠癌、直肠癌的AD阈值分别设定为0.13和0.19时,结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和73.3%,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1%和78.0%。用ROC曲线比较只包含环境暴露因素的环境模型和包含内外环境的全模型判别结肠癌、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判别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和0.845,无显著性差异;判别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和0.824,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分别按结肠癌、直肠癌建立的危险度评估模型诊断价值都较高,包含内外环境的结直肠癌危险度评估的数量化模型的标准因素群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流行病学 环境暴露 遗传多态性 数量化评价 多项筛查
下载PDF
交通协警多环芳烃暴露与健康风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焱弟 张力 +2 位作者 白志鹏 张利文 张浩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了解交通协警值勤期间多环芳烃个体暴露量,初步探讨此职业暴露所致增量致癌风险的水平。方法于2005年7月26日—8月2日采集了天津市交通协警值勤期间空气PM10个体暴露样本,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定量测定了空气中13种多环... 目的了解交通协警值勤期间多环芳烃个体暴露量,初步探讨此职业暴露所致增量致癌风险的水平。方法于2005年7月26日—8月2日采集了天津市交通协警值勤期间空气PM10个体暴露样本,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定量测定了空气中13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并与马路边和校园环境中多环芳烃浓度作对比;采用终生增量致癌风险模型对其职业暴露所致增量致癌风险进行了初步计算;并对风险计算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交通协警工作环境空气中颗粒态苯并[a]芘及13种多环芳烃浓度之和的均值分别为26、867ng/m3,显著高于马路边和校园内浓度;其职业多环芳烃呼吸暴露所致致癌风险增量介于10-6~10-3之间;灵敏度分析显示,苯并[a]芘致癌强度因子和多环芳烃浓度是对风险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应提高这两个因素取值的准确性来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结论交通协警职业多环芳烃暴露存在一定的增量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环境暴露 多环碳氢化合物 芳香族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工业区土壤和农产品镉污染状况及暴露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多勇 魏益民 +3 位作者 魏帅 郭波莉 蔡先峰 田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某铅锌冶炼厂周边为研究区域,网格法采集30个表层(0~10 cm)土壤样品,对应采集46个粮食样品和69个蔬菜样品,用ICP-MS测定镉质量比。运用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ging)预测研究区域内土壤镉质量比的空间分布,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评... 以某铅锌冶炼厂周边为研究区域,网格法采集30个表层(0~10 cm)土壤样品,对应采集46个粮食样品和69个蔬菜样品,用ICP-MS测定镉质量比。运用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ging)预测研究区域内土壤镉质量比的空间分布,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镉污染级别。通过分析粮食和蔬菜的镉质量比,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以及受调查居民镉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1)距离铅锌冶炼厂1 000m范围,或东南侧(下风向)3 000 m内土壤中镉质量比大于0.65mg.kg-1;2)研究区域土壤中镉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了警戒线(P≥1.0),个别区域受到严重污染(P=4.7);3)土壤与小麦籽粒镉质量比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9,p<0.01),粮食样品镉质量比超过限量标准(GB 2762—2005)的占52.2%,蔬菜样品为8.7%;4)仅以粮食和蔬菜摄入估计的THQ=0.79,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小麦、蔬菜和大豆摄入对每日镉摄入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5.1%、12.9%和2.0%。研究区域土壤2/3以上面积受到镉污染,土壤可能是小麦籽粒镉的来源之一。当地受调查人群若长期食用该地区种植的农产品,镉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中,小麦对镉摄入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 粮食 蔬菜 暴露评估
下载PDF
时间-活动模式调查方法及其在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莫杨 李娜 +1 位作者 徐春雨 徐东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5-680,共6页
时间-活动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地点进行各种活动的时间和行为。当人们处于不同环境或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时对污染的暴露水平不同,因此,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价中,当不能进行直接的个体暴露测量时,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应用于暴露... 时间-活动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地点进行各种活动的时间和行为。当人们处于不同环境或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时对污染的暴露水平不同,因此,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价中,当不能进行直接的个体暴露测量时,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应用于暴露评价中将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就人群时间-活动模式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通过对问卷调查法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法进行介绍与比较,认为问卷调查法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行为活动以及环境信息,而GPS法在记录调查对象时间、位置和交通出行方面更加准确可靠。同时,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价模型按照评估的对象可分为人群水平模型和个体水平模型,两类模型所需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微环境浓度信息及具体的获取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环境暴露 时间-活动模式 暴露评价 GPS
原文传递
基于环境逸度模型的化学物质暴露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青达罕 许宜平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9,共17页
工业化学品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后在环境区间中广泛分布,同时新化学品正被大量的生产并进入环境,使得对于化学品管控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加。基于这一背景,多国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化学品进行管控。除了用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预... 工业化学品通过各种迁移转化过程后在环境区间中广泛分布,同时新化学品正被大量的生产并进入环境,使得对于化学品管控的需求和压力不断增加。基于这一背景,多国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化学品进行管控。除了用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预先管控之外,使用基于逸度概念的多介质环境模型来表征化学品的行为与归趋是一个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环境中存在的现有化学品的暴露评估,也成为各国化学品管理中对新化学品的环境暴露进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逸度概念与方法、相关环境模型、建模过程、应用验证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我国化学品环境暴露评估与风险评估的模型构建、优化与方法应用提供信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度 多介质环境模型 环境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中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子英 张燕齐 +2 位作者 陈晓秋 廖海涛 潘自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5,共9页
选取不同装机容量等级的典型燃煤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划分滨海北方、滨海南方、内陆北方、内陆南方等4个评价区,采用一批新的调查数据和参数,评价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放射性... 选取不同装机容量等级的典型燃煤机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划分滨海北方、滨海南方、内陆北方、内陆南方等4个评价区,采用一批新的调查数据和参数,评价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排放的放射性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放射性排放所致80 km范围公众的归一化集体剂量平均值为2.2人·Sv/GWa。(2)小火电机组所致剂量约为6.0人·Sv/GWa,主流燃煤机组约为1.8人·Sv/GWa,小火电机组是主流燃煤机组的约3倍。(3)剂量贡献最大的核素是^(210)Po,其次是^(210)Pb。食入和吸入内照射是主要照射途径。(4)不同燃煤电厂周围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使得集体剂量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基本结论:与天然辐射源所致公众照射剂量相比,燃煤发电的辐射环境影响仍然很小;煤电的辐射环境影响是核电的34倍。淘汰小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我国燃煤发电所致公众归一化集体剂量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目前电厂除尘技术难以高效去除和有效控制^(210)Po排放,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天然放射性 辐射环境影响 公众照射 剂量评价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
作者 程晓蒙 张妍 +1 位作者 高宇 田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7-1043,共7页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暴露往往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如何去比较和评估这种危害,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使用较多的4种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方法分别为危险指数(hazard index,HI)法、分离点指数(point of departure index,PODI)法、暴露阈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以及相对效能因子(relative potency factor,RPF)法。该文综述了这4种方法在具有相同毒性机制的同一类化学物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以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新烟碱类农药为主的农药类,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化合物,如有机磷阻燃剂、全氟化合物和双酚类化合物。此外,该文还概括了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模型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各类环境污染物联合暴露的人体健康累积风险评估提供可选方法,也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联合暴露 累积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头发样本在环境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现状
14
作者 程恒顺 江敏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在开展环境因素暴露对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采集人体组织或体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暴露测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头发采集方便、易于保存,且头发中的环境暴露物质及其代谢物代谢周期长。因此,在大型流... 在开展环境因素暴露对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采集人体组织或体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暴露测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头发采集方便、易于保存,且头发中的环境暴露物质及其代谢物代谢周期长。因此,在大型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选择头发样本表征环境因素的长期暴露水平、评估环境暴露对健康效应的蓄积作用。该文对头发样本在环境流行病学暴露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总结了目前头发样本的主要分析检测技术及应用范围,以便使头发样本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受到更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样本 环境流行病学 暴露评估 检测
原文传递
温州市食品环境雌激素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娜娜 应力 +4 位作者 孙方云 龙甲 贺栋梁 应晨江 叶晓蕾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检测温州市食品中主要环境雌激素的含量,评估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随机抽取该市常见的肉类、水产类、蔬菜类和粮谷类食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壬基酚(NP)、雌二醇(E2)、炔雌醇(EE2)、双酚A(BPA)的含量,结合当地人群的... 目的 :检测温州市食品中主要环境雌激素的含量,评估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随机抽取该市常见的肉类、水产类、蔬菜类和粮谷类食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壬基酚(NP)、雌二醇(E2)、炔雌醇(EE2)、双酚A(BPA)的含量,结合当地人群的膳食结构,计算人群膳食暴露量,评估健康风险。结果:全部样品中均检出环境雌激素,NP检出率(100%)为最高,EE2检出率(49.3%)为最低,近1/4食品同时检出四种环境雌激素,同时检出2种及以上环境雌激素的食品占96.6%;居民平均膳食暴露风险指数分别为:NP 1.09×10-2,E2 0.41,BPA 1.84×10-4;最大风险指数分别为:NP 2.88×10-2,E2 1.20,BPA 8.58×10-4。结论:被检食品中绝大部分能同时检出2种以上环境雌激素;温州市食品中NP和BPA的健康风险指数小于1,尚属于安全范围;E2的暴露量已有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双酚A 壬基酚
下载PDF
卤代苯醌类消毒副产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芳 赖玮毅 汪海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6-2213,共8页
卤代苯醌(halobenzoquinones,HBQs)是近年来在水体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潜在毒理学效应且未受管控的新型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本文综述了HBQs的化学特征与生成机制、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引起的细胞毒性、氧化应... 卤代苯醌(halobenzoquinones,HBQs)是近年来在水体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潜在毒理学效应且未受管控的新型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本文综述了HBQs的化学特征与生成机制、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引起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毒性、遗传毒性、生物毒性进行了概述.这些内容旨在为深入探讨HBQs的毒理学机制和全面评估其暴露所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及癌症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苯醌 消毒副产物 环境暴露 毒性评估
下载PDF
新污染物环境暴露评估与调查监测总体要求
17
作者 周林军 邢维龙 +2 位作者 张冰 王蕾 石利利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涉及新污染物识别、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成效评估等多个目标,科学的环境调查监测有助于最大程度支撑新污染物治理。分析了环境暴露评估对新污染物监测介质、监测尺度、监测数据质量及代表性等方面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对... 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涉及新污染物识别、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成效评估等多个目标,科学的环境调查监测有助于最大程度支撑新污染物治理。分析了环境暴露评估对新污染物监测介质、监测尺度、监测数据质量及代表性等方面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对新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实践经验,提出了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从筛查监测、评估监测和监督性监测3个层次开展监测,以发现问题、评估风险、监督成效。评估监测应包含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排放源周边地表水、沉积物、大气、土壤、环境生物等介质,应符合局部尺度环境暴露评估对监测数据的要求,监测报告应包含足够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环境暴露 监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实测/预测辽河铬(Ⅵ)水生生物基准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晓南 闫振广 +2 位作者 刘征涛 张聪 王伟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14-2421,共8页
该研究对辽河流域重金属铬(Ⅵ)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进行搜集与筛选,推导辽河流域铬(Ⅵ)的水生生物基准值,并对辽河流域25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测定铬(Ⅵ)的环境暴露浓度,最后对辽河流域水生生物铬(Ⅵ)暴露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此外,采用美... 该研究对辽河流域重金属铬(Ⅵ)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进行搜集与筛选,推导辽河流域铬(Ⅵ)的水生生物基准值,并对辽河流域25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测定铬(Ⅵ)的环境暴露浓度,最后对辽河流域水生生物铬(Ⅵ)暴露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此外,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物种种间关系估算模型(ICE)对辽河流域物种毒性值进行预测,并对基于预测毒性值的水生生物基准进行推导.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基于实测毒性数据的水生生物急性基准值(CMC)为17.73μg·L-1,慢性基准值(CCC)为12.15μg·L-1;ICE模型预测的辽河流域生物毒性值推导的CMC值为13.97μg·L-1,实测CMC值与预测值比较接近,表明ICE模型可应用于水生生物基准值的预测.铬(Ⅵ)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25个采样点位水体铬(Ⅵ)浓度较低,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质标准中铬(Ⅵ)的Ⅰ类或Ⅱ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然而,在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方面,通过生态风险评估得出7月辽河流域25个点位中环境暴露值超过慢性基准CCC值的有7个,12月超过慢性基准CCC值的有6个,表明辽河流域个别点位铬(Ⅵ)暴露可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辽河 水生生物基准 物种种间关系估算 环境暴露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我国苯的环境暴露、风险评估与管控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惠 王冬梅 +3 位作者 焦永杰 袁雪竹 陈红 王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209,共8页
我国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与此同时,大量的苯系物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泄漏的方式进入环境。结合国内外对苯的毒理研究成果,探索了苯在环境中释放与转归路径,统计了我国大气、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 我国苯生产量大,且用途广泛。与此同时,大量的苯系物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泄漏的方式进入环境。结合国内外对苯的毒理研究成果,探索了苯在环境中释放与转归路径,统计了我国大气、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及食物链中苯的赋存现状。由于苯有致癌性,长期或频繁地暴露在苯环境中的人群存在致癌风险。环境中苯主要以气态相存在,呼吸吸入是人体苯暴露的主要途径,研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人群在苯暴露下的致癌风险。根据化工区、交通干道两侧和地下车库3个区域空气苯的统计数据,开展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致癌风险分别为3.98×10^-5、9.66×10^-5和1.44×10^-6,风险不可接受;以可接受风险水平10-6为目标,反推以上3种情景下苯的最大允许暴露浓度分别为0.0002、0.0002和0.0321 mg·m^-3。上述研究结果为确定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苯的控制限值和保护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下载PDF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管理、安全性评价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子琪 郑唯韡 +4 位作者 刘颖 周颖 何更生 郑玉新 屈卫东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2-1088,共7页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保障、监管、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程序,也无特定的评估程序用于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因而制约了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现有纳米材料...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保障、监管、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程序,也无特定的评估程序用于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因而制约了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现有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借助于传统的毒理学评价方法,由高剂量向低剂量,由实验动物至人外推,这些不确定性制约了准确地评估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也制约了科学有效的评估程序和监管措施的制定。本文综述了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食品用纳米材料一般情况,以及相关的暴露评估与评估方法,意图建立与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和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针对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性测试方法。另外,本文综述了我国和若干发达国家或组织当前对食品用纳米材料的管理规定、毒性测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环境暴露 纳米材料 毒效应 安全性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