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周嘉陵 朱琦 《风湿病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 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 1∶2分为针灸组 (30例 )和消炎痛组 (15例 )。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酶 (LPO)的... 目的 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将 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 1∶2分为针灸组 (30例 )和消炎痛组 (15例 )。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酶 (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 (LEK)的变化。结果 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 (P >0 0 5 ) ,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 (ESR)、类风湿因子 (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 ,而LEK明显升高。结论 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 ,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 ,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 ,RF滴度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消炎镇痛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佳汇 张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409-412,共4页
沙库巴曲缬沙坦由抑制脑啡肽酶的沙库巴曲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缬沙坦组成,是目前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新型药物。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全因... 沙库巴曲缬沙坦由抑制脑啡肽酶的沙库巴曲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缬沙坦组成,是目前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新型药物。与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风险而且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沙库巴曲缬沙坦获得了欧美指南的一致推荐,值得在中国推广应用,现就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机制及目前应用的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脑啡肽
下载PDF
“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漫 张智龙 +4 位作者 王栩 吉学群 杨元庆 卢轩 李鑫举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5-609,619,共6页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针刺患侧肩髃、肩前、...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肩痛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针刺患侧肩髃、肩前、肩后、肩髎、外关、合谷,观察组采用"调神止痛针法"针刺患侧耳穴神门、水沟、肩髃、肩髎、肩贞、阳陵泉及双侧内关,均每日1次,留针30min,6d为1疗程,休息1d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统计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内啡肽(β-EP)、脑啡肽(ENK)及强啡肽(Dyn)含量,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FM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β-EP、ENK、Dyn含量明显提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7.80%,36/4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可明显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镇痛疗效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β-EP、ENK、Dyn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后肩痛 调神止痛针法 运动功能 内啡肽 脑啡肽 强啡肽
原文传递
Involvement of δ-and μ-opioid receptors in the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duced by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preconditioning in rats 被引量:21
4
作者 XIONG Li-ze YANG Jing WANG Qiang LU Zhi-h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9,共6页
Background Preconditioning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uld mimic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to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 ra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u(μ)-, d... Background Preconditioning with repeated electroacupuncture (EA) could mimic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to induce cerebral ischemic tolerance in ra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mu(μ)-, delta(δ)- or kappa(κ)-opioid receptors are involved in the neuroprotecUon induced by repeated EA preconditioning. Methods The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naltrindole (NTI), nor-binaltorphimine (nor-BNI) or D-Phe-Cys-Tyr-D- Trp-Om-Thr-Pen-Thr-NH2 (CTOP), which is a highly selective δ-, κ- or μ-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respectively, before each EA preconditioning (30 minutes per day, 5 days). Twenty-four hours after the last EA treatment,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was induced for 120 minutes. The brain infarct volume was determined with 2,3,5-td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 at 24 hours after MCAO a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rats which only received EA preconditioning. In another experiment, the met-enkephalin-like immunoreactivity in rat brain was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both EA preconditioning and control rats. Results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educed brain infarct volu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rats (P=-0.000). Administration of both NTI and CTOP attenuated the brain infarct volume reduction induced by EA preconditioning, presenting with larger infarct volume than that in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ats (P〈0.001). But nor-BNI administration did not block the infarct volume reduction induced by EA preconditioning, presenting with smaller infarct volu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rats (P=-0.000). The number of met-enkephalin-like immunoreactivity positive neurons in the EA preconditioning rats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rats (P=-0.000). Conclusion Repeated EA preconditioning stimulates the release of enkephalins, which may bind 5- and p-opioid receptors to induce the tolerance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PRECONDITIONING ischemic tolerance opioid receptor enkephalin
原文传递
脾虚证大鼠各脑区和血清亮氨酸-脑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刚 梁红娟 +1 位作者 张贺龙 夏天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各脑区和血清亮氨酸 脑啡肽 (L EK)含量的变化。方法 :成年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各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及血清L EK的含量。结果 :①脾... 目的 :研究各脑区和血清亮氨酸 脑啡肽 (L EK)含量的变化。方法 :成年SD大鼠 32只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 ,即正常组、脾虚组、治疗组、自复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各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及血清L EK的含量。结果 :①脾虚组、自复组大鼠额叶皮质、下丘脑、垂体L 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血清L EK含量均较正常组、治疗组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大鼠额叶皮质L EK含量均较下丘脑、垂体L EK含量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 EK参与脾虚证的病理过程 ,四君子汤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 ,发挥健脾益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脑啡肽 亮氨酸 四君子汤
下载PDF
阿片受体介导大鼠海马内脑啡肽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娜 王阿敬 +2 位作者 杨渝珍 胡谋先 谢虹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以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NKcel)活性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指标,观察了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Naloxone,NLX)对大鼠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所致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的影响... 以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NKcel)活性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指标,观察了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Naloxone,NLX)对大鼠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所致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海马内微量注射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剂(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50ng/1μl)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2)双侧海马内预先注射甲硫脑啡肽(MENK,浓度:10μg/μl)各1μl,可阻止脑内LPS降低免疫功能的作用。(3)脑啡肽的这种作用可被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10μg/1μl)阻断。(4)海马内单纯注射纳洛酮对机体免疫功能也起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海马内脑啡肽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调节 海马 脑啡肽 阿片受体
下载PDF
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大鼠中枢不同部位亮氨酸-脑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长青 嵇波 +7 位作者 陈幼楠 钟鼎文 金燕 刘清国 郭孟玮 张义 刘乃刚 陈占禄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56-65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干预后膝骨关节炎(KOA)大鼠中枢不同部位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变化并与电针干预相比较,探讨针刀松解法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将4%...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干预后膝骨关节炎(KOA)大鼠中枢不同部位亮氨酸-脑啡肽(L-ENK)的变化并与电针干预相比较,探讨针刀松解法在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将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mol/L半胱氨酸溶液按1:1混合静置0.5h后分别于造模第1、4、7天注射于后3组大鼠左膝关节腔,每次20μl。造模第36天开始,相应给予针刀松解治疗或电针治疗,治疗3周后取大鼠腰膨大处脊髓及脑组织,分别测定脊髓、延髓、中脑、丘脑、海马的L-ENK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L-ENK含量在脊髓、中脑、海马较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髓和丘脑L-ENK含量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和电针干预后,针刀组海马中L-ENK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中脑L-ENK含量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中L-ENK含量针刀组较电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KOA大鼠中枢各水平的L-ENK有一定调节作用,其镇痛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对中枢L-ENK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电针 脑啡呔 亮氨酸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电针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大鼠β内啡肽及脑啡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纪佳灏 黄作阵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73-287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血清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及脑啡肽(ENK)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对IBS内脏痛的镇痛效应。方法:制备IBS内脏痛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正常组。取天枢和上巨虚穴(双侧... 目的:观察电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大鼠血清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及脑啡肽(ENK)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对IBS内脏痛的镇痛效应。方法:制备IBS内脏痛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正常组。取天枢和上巨虚穴(双侧)为针刺穴位,针刺后连接电针仪;假电针组进针透皮即止,连接电针仪但不通电。模型组和正常组做与电针组相同的固定,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后测试各组大鼠AWR评分,检测血清及下丘脑β-EP及ENK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在各个压力梯度下均显著升高、血清β-EP及ENK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β-EP、EN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AWR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假电针组大鼠AWR评分、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有效缓解IBS大鼠内脏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和下丘脑β-EP、ENK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痛 大鼠 β-内啡肽 脑啡肽 天枢 上巨虚
下载PDF
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β内啡肽及脑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乃刚 郭长青 +3 位作者 孙红梅 李晓泓 吴海霞 许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外周和中枢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脑啡肽(enkephalin,ENK)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 目的通过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外周和中枢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脑啡肽(enkephalin,ENK)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加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给予针刀干预,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加电针组给予针刀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进行取材,分别检测血浆、肌肉、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兔血浆和肌肉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升高,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治疗组(针刀组、电针组、针刀加电针组)在治疗后,β-EP和ENK的含量均趋于正常,与模型组比较,肌肉中β-EP含量降低,下丘脑中β-EP及ENK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和电针对外周和中枢的β-EP和ENK均有良性的调节作用,针刀较电针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电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Β内啡肽 脑啡肽
原文传递
动脉壁脑啡肽的含量、存在部位及作用途径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树新 范谨之 王复周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1-248,共8页
用放射免疫法测得兔动脉的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样免疫活性物的含量(pg/mg组织湿重)分别为耳动脉38.99±17.29,134.67±8.11;肾动脉31.10±7.76,93.60±18.22,肠系膜动脉25.70+13.60,88.43±... 用放射免疫法测得兔动脉的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甲硫氨酸脑啡肽(M-ENK)样免疫活性物的含量(pg/mg组织湿重)分别为耳动脉38.99±17.29,134.67±8.11;肾动脉31.10±7.76,93.60±18.22,肠系膜动脉25.70+13.60,88.43±18.16。动物经注射交感神经末梢化学切割剂6-OHDA后,这三种动脉中L-ENK样免疫活性物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01);切除颈上神经节使支配耳动脉的交感神经溃变后,或离体耳动脉条受电场刺激后,脑啡肽(ENK)样免疫活性物的含量也都显著下降(P<0.001);但注射利血平则无明显影响,用荧光法测定培育动脉条的浴槽液中NE的含量,观察到ENK可抑制电场刺激所引起的NE的释放。结果提示,动脉壁的L-ENK和M-ENK存在于交感神经末梢中,它可因受电场刺激而释放,可能通过激活突触前膜阿片受体,减少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E,从而抑制动脉的收缩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放射免疫测定 动脉条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玉英 张宏伟 +2 位作者 赵青赞 任秀花 臧卫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21,262,共5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组、CCI假手术组、实验组和空质粒组。CCI组和CCI假手术组,用于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实验组和空质粒组分别于CCI术后...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组、CCI假手术组、实验组和空质粒组。CCI组和CCI假手术组,用于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实验组和空质粒组分别于CCI术后第15天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和空质粒pcDNA3.1(+)。测定各组注射质粒前后CCI模型鼠双后肢热痛阈(PWTL),观察纳洛酮对镇痛效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灌流液中脑啡肽(L-ENK)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结果:CCI术后7~33d,术侧PWTL明显低于对照侧。空质粒组注射前后热痛阈未见明显变化;与空质粒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后的第3天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PTWL升高),持续镇痛长达18d,且镇痛效应能被纳洛酮翻转。实验组脑脊液灌流液L-ENK含量显著高于空质粒组。与空质粒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脊髓背角NR2B阳性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能够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热痛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蛛网膜下腔注射 脑啡肽 NMDA受体2B亚单位 重组质粒pcDNA3.1(+)-hPPE
下载PDF
马钱子碱透皮贴剂镇痛实验研究及对大鼠脑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崔姣 许惠琴 陶玉菡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1)小鼠的镇痛实验采用电刺激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芬太尼组及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用电刺激法观察给药后20 min...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大鼠脑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1)小鼠的镇痛实验采用电刺激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芬太尼组及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药后,用电刺激法观察给药后20 min及1、2、4、8、10 h不同时间点小鼠痛阈值的变化;(2)大鼠的镇痛实验采用5-HT致痛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分别给药后30 min给予5-HT致炎,用足压痛法观察给药后1、2、4、8 h不同时间点大鼠致炎足的痛阈值的变化。(3)将另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组方法同前,给药后30 min分离大鼠脑功能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给药后大鼠脑内脑啡肽的含量的变化。结果马钱子碱贴剂能提高小鼠电刺激致痛的痛阈值,能提高5-HT致痛的大鼠镇痛率和大鼠大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结论马钱子碱透皮贴剂对小鼠电刺激和大鼠5-HT致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作用的机制与增加脑功能区脑啡肽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透皮贴剂 镇痛作用 脑啡肽
下载PDF
安氟醚麻醉诱导Fos蛋白与脑啡肽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加海 徐礼鲜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观察安氟醚麻醉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Fos蛋白与脑啡肽(ENK)的表达及共存情况。方法 成年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只,雌雄不拘,体重195~223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 目的 观察安氟醚麻醉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Fos蛋白与脑啡肽(ENK)的表达及共存情况。方法 成年SD大鼠(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只,雌雄不拘,体重195~223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吸入2%安氟醚2h,对照组不吸入麻醉药,其余条件同实验组。经左心室灌注生理盐水100ml洗去全身血液,继之灌注含4%多聚甲醛的0.1mol/LPB500ml,固定90min,取全脑和脊髓冰冻连续冠状切片,双标记免疫组化染色,低倍光镜下观察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高倍镜下观察鉴别Fos染色免疫阳性(FLI)细胞,ENK染色免疫阳性(ELI)细胞以及 Fos、ENK共同表达(FLI/ELI)细胞,计数神经核团一个高倍视野内的阳性细胞数目。结果对照组中,ELI神经元较多,FLI神经元少量、散在无规律地分布,FLI/ELI神经元极少见。实验组中可明显观察到ELI. FLI、FLI/ELI三种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额顶皮质、外侧隔核、杏仁核、海马CA1区、丘脑室旁核、丘脑腹外侧核、僵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上核、网状结构、脚间核、中脑中央灰质及脊髓背角等神经核团,这些核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氟烷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脑啡肽类 安氟醚麻醉
原文传递
褪黑素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昌喜 吴根诚 +1 位作者 许绍芬 陈崇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本文采用推挽灌流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 ,观察褪黑素 (melatonin ,MEL)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推挽灌流液中 β 内啡肽 (β Ep)、亮氨酸脑啡肽 (L EK)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MEL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结果显示 ,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 (i... 本文采用推挽灌流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 ,观察褪黑素 (melatonin ,MEL)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推挽灌流液中 β 内啡肽 (β Ep)、亮氨酸脑啡肽 (L EK)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MEL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结果显示 ,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 (ip)MEL 110mg/kg后 30~ 5 0min ,PAG灌流液中β Ep含量显著增加 ,而L EK含量未见显著变化 ;在推挽灌流同时用 5 0℃热水刺激甩尾法测定痛阈 ,可见ipMEL 110mg/kg后 40min ,大鼠痛阈显著升高。上述结果提示 ,MEL可促进PAG内 β Ep的释放 ,这可能是其发挥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Β-内啡肽 脑啡肽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海马内注射脑啡肽对细胞免疫功能及脑内IL-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阿敬 杨渝珍 +5 位作者 吴远明 谢虹 胡谋先 高娜 洪佳 孙材陇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8-354,共7页
本文研究了海马内微量注射脑啡肽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及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侧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或亮-脑啡肽各1μl(18mmol/L)能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脾淋... 本文研究了海马内微量注射脑啡肽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及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1)双侧海马内微量注射甲硫-脑啡肽或亮-脑啡肽各1μl(18mmol/L)能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而双侧海马内微注射脂多糖各1μl(50ng/μl)则起抑制作用。切除双侧肾上腺后,海马内注射脑啡肽仍可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浓度亮-及甲硫-脑啡肽(10 ̄(-10),10 ̄(-11)mol/L)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脾淋巴细胞,也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细胞增殖活性。(2)双侧海马内微量注射脂多糖各1μl(50ng/μl),于90min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到海马结构内IL-1α基因表达,而海马内甲硫或亮脑啡肽注射30min后再给予脂多糖,则未检测到IL-1αcDNA的扩增条带。上述结果表明,海马结构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中脑啡肽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结构IL-1α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脑啡肽 白细胞介素-1Α 基因表达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内PPD、PPE样阳性终末与PAG和PV共存神经元的联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鹏 李金莲 李继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3,T002,共6页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 (Vme)神经元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 (PAG)和小白蛋白 (PV)的共存关系 ,以及前强啡肽原 (PPD)样和前脑啡肽原 (PPE)样阳性终末与 PAG和 PV共存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和三重染色...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 (Vme)神经元内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 (PAG)和小白蛋白 (PV)的共存关系 ,以及前强啡肽原 (PPD)样和前脑啡肽原 (PPE)样阳性终末与 PAG和 PV共存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和三重染色技术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在 Vm e内可见大量 PAG样和 PV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吻尾方向上几乎在其全长出现 ,多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许多 PAG样阳性神经元同时呈 PV样免疫反应 ,双标细胞占全部标记细胞的 95 %以上。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 ,少量 PPD样或 PPE样阳性终末围绕在 PAG样和 PV样双重标记的 Vme神经元胞体周围 ,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 结论 在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 Vme向更高一级神经元传递的过程中 ,PV可能和谷氨酸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 Vm e神经元还可能接受中枢内强啡肽样和脑啡肽样神经终末对它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中脑核 强啡肽 脑啡肽 谷氨酸 小白蛋白 大鼠 PPD PPE PAG PV
下载PDF
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产毒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臧卫东 赵青赞 +2 位作者 王天云 柴玉荣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pENK)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携带该基因的高滴度产毒细胞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pENK基因,HindⅢ、ClaⅠ双酶切后,同相应双酶切的pLNCX2载体大片段连接,构建成pEN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 目的:构建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pENK)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携带该基因的高滴度产毒细胞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pENK基因,HindⅢ、ClaⅠ双酶切后,同相应双酶切的pLNCX2载体大片段连接,构建成pEN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然后用脂质体法将该载体转染PT67细胞,G418筛选,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与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LNCX2-pENK载体,获得8×108CFU/L的产毒细胞系。成功建立了携带pENK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产毒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脑啡肽 逆转录病毒载体 包装细胞系
下载PDF
脑啡肽和多巴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瑞云 高亚兵 +6 位作者 王德文 肖兴义 陈浩宇 吴小红 刘杰 徐龙河 胡文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脑啡肽和多巴胺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 ,于伤后 1、3、7、14及 30d活杀。取脑组织 ,经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研究脑震荡发生发展中脑啡肽和多巴胺的变化规...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脑啡肽和多巴胺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 ,于伤后 1、3、7、14及 30d活杀。取脑组织 ,经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研究脑震荡发生发展中脑啡肽和多巴胺的变化规律。结果 :体质量 10 0 g大鼠组出现典型的脑震荡临床表现 ,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收缩与扩张、脑组织淤血与水肿、神经元变性、凋亡与坏死。脑啡肽于伤后 1d表达增强 ,阳性部位见于大脑、小脑和海马区的血管内皮细胞胞质中 ;于伤后7d达高峰 ,阳性部位仍见于大脑皮层、海马区和小脑神经元中。 14d后表达逐渐减少 ,30d仍高于正常水平。多巴胺于伤后 7d ,在大脑、海马区、丘脑及小脑各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壁的表达明显增多 ,但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结论 :脑震荡后可出现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和坏死为主的病理改变。脑啡肽和多巴胺参与了脑震荡发生时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可能对脑血管损伤、血脑屏障功能和神经细胞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脑啡肽 多巴胺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大鼠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时不同脑区精氨酸加压素和亮氨酸脑咖啡肽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文 杜葵琴 +4 位作者 张永和 邢德君 计国义 赵凤章 张培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 本实验用大鼠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复制发热模型。观察发热反应及发热不同时相、不同胞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和亮氨酸脑啡肽(L-E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EP双相热时下丘脑组织AVP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和体温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VP含量与发热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体温升高有相关关系。而脑干和大脑皮质组织中AV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下丘脑组织、脑干组织中L-EK含量在双峰热的两个高峰期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脑干组织中L-EK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大脑皮质组织中L-EK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EP性发热时中枢的AVP和L-EK可能参与体温调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致热原 精氨酸加压素 脑啡肽
下载PDF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中枢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志雄 张荣宝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8-51,共4页
电刺激麻醉家免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能诱发心外膜电图ST段明显抬高。刺激腓深神经能抑制这种反应。P5平面横断脑干、双侧电解损毁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或在双侧rVLM微量注射脑啡肽抗体后,均能明显减弱腓深神经的抑制作用。以上... 电刺激麻醉家免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能诱发心外膜电图ST段明显抬高。刺激腓深神经能抑制这种反应。P5平面横断脑干、双侧电解损毁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或在双侧rVLM微量注射脑啡肽抗体后,均能明显减弱腓深神经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腓深神经能够抑制由rVLM诱发的心肌缺血反应。腓深神经的这种抑制效应可能有赖于中脑头端以上某些区域脑结构的完整,vPAG可能是这种抑制效应的中枢环节之一,延髓水平的脑啡肽可能参与这种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深神经 心肌缺血 延髓 腹外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