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0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能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33
1
作者 袁小明 程时杰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的电力系统中,风力发电不同于常规发电的静态出力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给电力系统供电的充裕性及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带来新的重大挑战。各种储能装置由于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是改善常规发电静态出力特性及... 在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的电力系统中,风力发电不同于常规发电的静态出力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给电力系统供电的充裕性及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带来新的重大挑战。各种储能装置由于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是改善常规发电静态出力特性及风力发电动态响应特性的有效手段。文中阐述了应用储能装置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就目前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力发电 动态响应特性 静态出力特性 供电充裕性 运行稳定性
下载PDF
计及电转气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研究 被引量:194
2
作者 卫志农 张思德 +3 位作者 孙国强 臧海祥 陈胜 陈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601-4609,共9页
作为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同样受到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威胁。电转气技术的能量转换和时空平移特性为新能源消纳和负荷削峰填谷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一种削峰填谷模型,通过电转气和燃气轮机协调作用平滑电–气互... 作为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同样受到高渗透率新能源的威胁。电转气技术的能量转换和时空平移特性为新能源消纳和负荷削峰填谷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一种削峰填谷模型,通过电转气和燃气轮机协调作用平滑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净负荷曲线,并兼顾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算例采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电力网络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耦合系统,分析比较4种场景下的风电消纳能力、净负荷波动情况和系统运行成本,验证了电转气和该文所提削峰填谷模型能够有效平抑净负荷波动并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最后分析削峰填谷目标的经济折算系数对削峰填谷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 电转气 净负荷 削峰填谷 新能源消纳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22
3
作者 谢小荣 马宁嘉 +3 位作者 刘威 赵伟 徐鹏 李浩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以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即“双高”)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处在快速发展中,其动态行为和运行特性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功率–能量平衡面临重大挑战;而储能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满足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需求。... 以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即“双高”)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处在快速发展中,其动态行为和运行特性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功率–能量平衡面临重大挑战;而储能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满足系统多时间尺度平衡需求。从分析新型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功率–能量平衡的主要挑战出发,归纳常见储能技术的关键技术特征,探讨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梳理储能应用功能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趋势,提出一种适用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储能多目标协同调控方法,可望实现多时间尺度上功率–能量的高效平衡,为利用储能技术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挑战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 功率–能量平衡 多时间尺度
下载PDF
基于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功率平抑控制研究 被引量:118
4
作者 邱培春 葛宝明 毕大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针对光伏发电因光照强度与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发电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储能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抑制并网功率的波动。以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和并网逆变控制为基础,引入蓄电池储能系统,实现对发电功率削峰填谷、平抑的功能。光伏发电... 针对光伏发电因光照强度与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发电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储能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以抑制并网功率的波动。以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和并网逆变控制为基础,引入蓄电池储能系统,实现对发电功率削峰填谷、平抑的功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两级功率变换结构,以最小化逆变器容量,解耦最大功率控制与逆变并网控制。在逆变器直流母线上并接双向DC/DC变换器,对储能电池充放电予以管理。在功率平抑控制中,储能系统采用双环控制,内环控制储能电池电流,外环则分两种情况:1)电网正常时为功率外环;2)电网故障时为电压外环。系统不仅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和并网发电功能,还具有并网功率平抑功能。当电网因故障而断开时,系统将光伏发电能量储入蓄电池,提高了发电效率,确保了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对整个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跟踪 并网逆变 储能系统 功率平抑
下载PDF
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119
5
作者 严干贵 冯晓东 +5 位作者 李军徽 穆钢 谢国强 董效辰 王芝茗 杨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27-35,22,共9页
利用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对电网负荷"削峰填谷",减少日负荷波动幅度,可以缓解发电机组对负荷追踪调控负担,使电网具备更多向下调节容量来接纳风电。基于给定的负荷特性,分析储能系统配置容量与其改善负荷波动水平之间的关系,... 利用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对电网负荷"削峰填谷",减少日负荷波动幅度,可以缓解发电机组对负荷追踪调控负担,使电网具备更多向下调节容量来接纳风电。基于给定的负荷特性,分析储能系统配置容量与其改善负荷波动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储能系统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为约束,以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用于松弛调峰瓶颈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针对2010年某省电网接纳风电受限现状,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改善,分析了储能系统运行年限、投资成本对其容量配置的影响,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火电调峰 削峰填谷 风电接纳能力 运行年限 投资成本
下载PDF
风光气储互补发电的冷热电联供优化协调模型及求解方法 被引量:117
6
作者 熊焰 吴杰康 +1 位作者 王强 毛晓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616-3625,共10页
建立考虑不同费率结构和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储能互补发电的冷热电联供优化协调模型。考虑了冷能、热能和电能的联合供应以及电能和天然气具有不同的费率结构及其季节性差异。针对夏季和冬季费率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协调策略。夏... 建立考虑不同费率结构和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储能互补发电的冷热电联供优化协调模型。考虑了冷能、热能和电能的联合供应以及电能和天然气具有不同的费率结构及其季节性差异。针对夏季和冬季费率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协调策略。夏季采取减少峰值购电量来减少购电成本,而冬季则以保持联络线的功率稳定为约束。所构建的多种能源形式互补发电优化模型,采用冬、夏季典型负荷模型以及发电机三阶效率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模拟发电热效应;以购电和天然气的总成本作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包含冷热电负荷平衡、联络线功率及各设备出力特性等。采用NR-PSO算法对提出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迭代中后期的全局最优解邻域内重新进行搜索,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克服基本粒子群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弱、易产生早熟现象等缺点。以实例进行计算,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平抑清洁能源的波动性并实现多种电能完全消纳,显示了多种清洁能源互补发电的作用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清洁能源 风光气储互补发电 冷热电联供 费率结构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4
7
作者 丁明 田龙刚 +2 位作者 潘浩 张雪松 周金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共8页
为解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功率波动、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直流侧源荷比相对较大光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在蓄电池的平抑作用下,直流侧光伏发电以恒定的功率通过交流侧并入大电网,提高直流侧光伏利... 为解决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功率波动、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直流侧源荷比相对较大光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在蓄电池的平抑作用下,直流侧光伏发电以恒定的功率通过交流侧并入大电网,提高直流侧光伏利用率。孤岛运行时,蓄电池作为平衡节点,和双向AC/DC变换器一起维持整个系统的电压、频率稳定,并实现交、直流系统之间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案。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系统功率波动、并网运行向非计划孤岛运行切换、孤岛运行向并网运行切换进行了仿真验证,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有效平抑系统功率波动,维持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光伏发电 蓄电池储能 功率平衡
下载PDF
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中储能装置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14
8
作者 刘舒 李正力 +3 位作者 王翼 马瑞 陆丹 刘皓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4,共7页
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很难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若在微电网中配置合适容量的储能装置,并对其采取适当控制方法,不但可以平滑分布式发电的输出功率,而且可以达到对微电网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出了应用... 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含分布式发电的微电网很难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若在微电网中配置合适容量的储能装置,并对其采取适当控制方法,不但可以平滑分布式发电的输出功率,而且可以达到对微电网负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出了应用上下限约束法以及加权移动平均控制法,以满足微电网的接入要求为前提,以最小储能配置容量为目标,对混合储能装置进行容量优化配置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使分布式发电出力满足微电网要求,并可以实现对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分布式发电 优化配置 削峰填谷 平抑波动
下载PDF
大型并网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方案 被引量:108
9
作者 韩涛 卢继平 +3 位作者 乔梁 张浩 丁然 赵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为减少大型并网风电场输出功率不稳定给系统频率造成的较大影响,在Matlab平台中仿真了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变化的规律,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特性函数和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函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大型风电系统长时间稳定输出所需储... 为减少大型并网风电场输出功率不稳定给系统频率造成的较大影响,在Matlab平台中仿真了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变化的规律,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特性函数和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函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大型风电系统长时间稳定输出所需储能容量的方法,并用实际风电场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期为风电场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风电场 储能系统 储能容量 输出功率 频率稳定
下载PDF
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6
10
作者 桑丙玉 陶以彬 +2 位作者 郑高 胡金杭 俞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以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为例,分析了功率型和能量型混合储能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总结出混合储能拓扑结构选取的一般原则。基于二级低通滤波,提出根据频谱图确定滤波时间常数的混合储能控制方法,并考虑电池充放电功率限制,对滤波输出功率... 以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为例,分析了功率型和能量型混合储能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总结出混合储能拓扑结构选取的一般原则。基于二级低通滤波,提出根据频谱图确定滤波时间常数的混合储能控制方法,并考虑电池充放电功率限制,对滤波输出功率进行修正。用Matlab对算法平滑实际光伏出力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光伏并网联络线功率要求,并使电池充放电功率不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拓扑结构 低通滤波 平滑波动 功率限制
下载PDF
基于钒电池储能系统的风电场并网功率控制 被引量:95
11
作者 毕大强 葛宝明 +1 位作者 王文亮 柴建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2-78,共7页
随着风力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其出口处增加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以有效调节并网功率。根据VRB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VRB荷电状态与端电压之... 随着风力发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其出口处增加新型环保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以有效调节并网功率。根据VRB的等效数学模型,分析了VRB荷电状态与端电压之间的变化特点,采用一级双向DC/AC变换器作为VRB储能系统的功率调节器,设计了相应的充放电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并对具有VRB储能单元的风电场并网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风速波动的情况下,采用VRB储能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平滑风电场输出的有功功率波动,并可为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支持,有效地改善了风电场的并网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电场 功率波动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下载PDF
基于供需能量平衡的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储能设备综合优化配置 被引量:99
12
作者 郑国太 李昊 +3 位作者 赵宝国 吴邦旭 霍现旭 唐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18,共11页
针对智慧城市背景下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热储能综合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从供需能量平衡角度出发,考虑电能替代和冷/热/电耦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模型?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侧的用能需求进行... 针对智慧城市背景下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热储能综合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不足的现状,从供需能量平衡角度出发,考虑电能替代和冷/热/电耦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设备的综合优化配置模型?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侧的用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典型场景。储能配置考虑典型日系统运行优化调度。以综合能源系统年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电/热储能综合配置优化模型。约束条件考虑了供需平衡?冷/热/电耦合、电能替代、设备安装运行等多种影响因素。优化变量为电/热储能设备的容量以及系统典型场景内设备调度值?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合理可行,在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考虑电能替代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可以降低储能配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供需能量平衡 冷/热/电耦合 储能配置 电能替代
下载PDF
储能在美国调频市场中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100
13
作者 陈大宇 张粒子 +1 位作者 王澍 牟镠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发展和大规模并网,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瞬时及精确功率控制能力在辅助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调频服务上得到开发和应用。文中借鉴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最新提出的调频市场补偿规则的基本框架以... 随着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发展和大规模并网,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瞬时及精确功率控制能力在辅助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为电力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调频服务上得到开发和应用。文中借鉴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最新提出的调频市场补偿规则的基本框架以及各电力市场的最新调频市场设计,针对中国调频服务管理和运行经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深化和改善调频市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调频服务 自动发电控制 电力市场
下载PDF
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电氢能源系统 被引量:97
14
作者 潘光胜 顾伟 +1 位作者 张会岩 邱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0,共10页
氢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在能源存储和利用中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并有助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文中提出一种以电和氢为能源载体的新型能源承载形式——电氢能源系... 氢作为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在能源存储和利用中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并有助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文中提出一种以电和氢为能源载体的新型能源承载形式——电氢能源系统。文中论述了发展电氢能源系统的意义,然后给出电氢能源系统的结构框架,并从发(制)、储、输、配、用等方面评述相关研究基础与关键技术。最后,从经济性分析、系统集成和近期实施路径3个方面对电氢能源系统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氢能源系统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储能 电制氢 燃料电池
下载PDF
风电并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15
作者 刘世林 文劲宇 +1 位作者 孙海顺 程时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153,共9页
储能技术是解决风电并网"瓶颈"问题,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扼要地分析了目前风电并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对各种储能技术及其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着重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风... 储能技术是解决风电并网"瓶颈"问题,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扼要地分析了目前风电并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对各种储能技术及其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着重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风电的低电压穿越(LVRT)、功率波动、调频控制、稳定性和经济运行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思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储能系统的数学建模、控制策略、位置及容量优化、运行经济性等问题作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关注的重点。将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储能技术改善风电并网运行特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储能技术 并网运行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下载PDF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89
16
作者 叶季蕾 薛金花 +2 位作者 王伟 吴福保 杨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明确,对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全面调研和分析,可反映当前储能的发展水平、在电力系统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未来储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或...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明确,对储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全面调研和分析,可反映当前储能的发展水平、在电力系统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未来储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或区域)级的电力系统特性,从负荷特性、电源结构和未来新能源的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各国对储能技术的需求;对国内外的储能技术本身的发展、成本特性、在电力系统中的示范应用进行了调研,对近期储能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出了建议,为寻找适合我国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及应用路线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电源结构
下载PDF
储能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85
17
作者 程时杰 李刚 +1 位作者 孙海顺 文劲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电气工程学科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论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能发挥的作用,讨论了目前几种常用储能技术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储能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了作者及华中科技大学在储能技术及其应用方面...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电气工程学科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论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能发挥的作用,讨论了目前几种常用储能技术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储能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了作者及华中科技大学在储能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电力安全 微型电网 节能 超导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5
18
作者 张建成 黄立培 陈志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设计了用于电力系统的飞轮储能(FES)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储存能量的飞轮、支撑飞轮的轴承、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异步电动/发电机和微控制器控制的电能转换系统。研究了FES系统中异步电机动态过程仿真计算问题,提出了VVVF逆变器控制的异... 设计了用于电力系统的飞轮储能(FES)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储存能量的飞轮、支撑飞轮的轴承、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异步电动/发电机和微控制器控制的电能转换系统。研究了FES系统中异步电机动态过程仿真计算问题,提出了VVVF逆变器控制的异步电机动态数值模型,给出了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FES系统加速储能过程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FES系统加速储能试验和与电网同步运行控制试验,给出了试验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运行控制 电力系统 仿真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85
19
作者 丛晶 宋坤 +2 位作者 鲁海威 高晓峰 肖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9,共7页
该文综述了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讨论储能技术对含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的重要意义;其次系统地比较目前各种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阐述了多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种储能技术的特性,总结了不... 该文综述了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讨论储能技术对含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的重要意义;其次系统地比较目前各种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阐述了多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各种储能技术的特性,总结了不同储能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用范围。然后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采用多种储能技术协调配合的、具有大容量、快响应能力的复合多元的综合储能技术。最后指出优化配置多种储能电源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储能技术 风力发电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可平抑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波动的储能电站调度策略 被引量:86
20
作者 刘皓明 陆丹 +3 位作者 杨波 姚艳 叶季蕾 薛金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13-3223,共11页
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需要解决其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消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波动的集中式储能电站实时调度方法,包括配电系统实时调度和储能电站站内功率分配双层结构。实时调度层通过不... 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需要解决其并网引起的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消纳高渗透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功功率波动的集中式储能电站实时调度方法,包括配电系统实时调度和储能电站站内功率分配双层结构。实时调度层通过不断更新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和负荷需求的预测值,计及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容量和次数约束,对集中式储能电站进行实时调度,以消纳配电网有功功率差额波动;功率分配层根据储能电站各电池组性能参数和运行工况,以储能电站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并充分考虑下一时段可调度的总充放电容量,对上层调度指令进行实时优化分配,保证储能电站积极地响应调度。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两层调度方案平抑了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波动,使得联络线功率波动峰谷差由13 MW降低到5 MW左右,降低了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大大提高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并在保证储能电站调度末期荷电量尽量接近于调度初期荷电量的同时,优化了储能电站的运行状态,降低了储能电站的运行成本,既满足了储能电站循环调度的要求,又提高了储能电站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分布式光伏 功率波动 消纳 实时调度 调度指令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