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未来配电网优化规划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雪松 周旋 +5 位作者 李卓 周金辉 徐琛 陈冲 李正天 林湘宁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1,共7页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分析了未来能源互联网场景下配电网的特殊需求,提出未来配电网将发展为承担多能转换与利用的新型配电网,并给出未来配电网的基本构架,分析其能量流动形...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全球能源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分析了未来能源互联网场景下配电网的特殊需求,提出未来配电网将发展为承担多能转换与利用的新型配电网,并给出未来配电网的基本构架,分析其能量流动形态。在此基础上,构建考虑多能转换与存储设备成本构成及运行约束的配电网优化规划模型,在满足多能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对多能源接口设备与综合储能设备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可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与规划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配电网规划 能源交换器 电转气(P2G) 冷热电联供(CCHP)
原文传递
SH—E型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的在线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潘世维 蔡柏松 +1 位作者 张明 陆国强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9-41,共3页
原油交接点的含水测定,目前大部分沿用手工法和蒸馏法,2h采样,4h人工化验,采样不具有代表性,化验方法带有人为干扰。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了SH—E型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实现了原油含水量在线连续测定、瞬时显示、2h... 原油交接点的含水测定,目前大部分沿用手工法和蒸馏法,2h采样,4h人工化验,采样不具有代表性,化验方法带有人为干扰。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了SH—E型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实现了原油含水量在线连续测定、瞬时显示、2h取平均值打印,基本上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测出的原油含水率具有代表性。射频原油含水分析仪由射频法含水率测量传感器和以Z80单板机为核心的信号分析仪组成。射频法测量原油中的含水率是基于射频阻抗理论,由被测油水液对射频信号呈现的阻抗特性,反映含水率大小。该仪表具有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还有测量量程自动扩展、根据测量范围自动选择最佳精度的功能。通过一个多月的在线测量,与人工化验相比,仪表测量结果可信,与蒸馏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节约能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测量 含水分析仪
下载PDF
DFM-1抛光机声学部件设计及复合锉削工艺探讨
3
作者 马德通 王笃才 李福援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19,共14页
DFM-1型电脑复合模具抛光机可使模具光整加工效率提高1~10倍,表面粗糙度改善至 Ra 0.1μm 以下,尤其适用于模具型腔上一般的小孔、窄槽、狭缝及特形表面的光整加工。该机的声学部件设计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的换能器和三圆锥、圆柱复合聚能... DFM-1型电脑复合模具抛光机可使模具光整加工效率提高1~10倍,表面粗糙度改善至 Ra 0.1μm 以下,尤其适用于模具型腔上一般的小孔、窄槽、狭缝及特形表面的光整加工。该机的声学部件设计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的换能器和三圆锥、圆柱复合聚能器,设计思想新颖、结构轻便、工作可靠;利用该机开发的电解超声复合锉削工艺,综合地发挥了电解加工的高效率及超声波加工的良好表面质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光整 换能器 复合锉削 抛光机
下载PDF
织机长轴表面超声波光整技术的开发应用
4
作者 张艳芳 《纺织器材》 2012年第1期18-19,47,共3页
为了提高织机长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分析了宽幅剑杆织机后梁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对比分析了外圆磨床与豪克能超声波表面加工设备的投资成本、加工工艺及实施工艺,优化了投资方案,实现了绿色制造,开发应用了织机长轴表面超声波光整技... 为了提高织机长轴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分析了宽幅剑杆织机后梁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对比分析了外圆磨床与豪克能超声波表面加工设备的投资成本、加工工艺及实施工艺,优化了投资方案,实现了绿色制造,开发应用了织机长轴表面超声波光整技术。指出:用超声波光整技术代替磨削加工,可提高织机后梁表面粗糙度3级以上,且节约加工成本约50%;新技术不仅解决了宽幅织机长轴类零件的加工难题,而且可推广至很多轴类零件的加工,提升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后梁 超声波光整 冷塑性 换能器 绿色制造
下载PDF
对船舶大轴电流的检测研究
5
作者 陈聪 周骏 +2 位作者 杨涛 张民 龚沈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7,共3页
船舶大轴电流是产生船舶静电场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中提出通过测量大轴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从而推算大轴电流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模拟大轴电流 ,自制专用的磁性换能器 ,在磁芯充分饱和的条件下 ,通过提取输出信号中的二次谐波来获得船舶大... 船舶大轴电流是产生船舶静电场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中提出通过测量大轴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从而推算大轴电流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模拟大轴电流 ,自制专用的磁性换能器 ,在磁芯充分饱和的条件下 ,通过提取输出信号中的二次谐波来获得船舶大轴周围磁场数据 ,再由此推算出大轴电流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测量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轴电流 磁场 换能器 二次谐波
下载PDF
微波催陈白酒试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向阳 林丛笑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设计一套微波催陈白酒的试验装置 ,使酒的后熟贮存期缩短 ,确定了微波催陈白酒的工艺路线及控制参数。研究了该试验装置中能量交换器的设计 ,探讨了微波泄漏的可能部位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微波催陈 白酒 能量交换器 微波泄漏
下载PDF
上海某节能办公楼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鲁迪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10年第3期45-47,35,共4页
介绍了该节能办公楼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采用带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加无级调速无刷直流风机盘管系统及地板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对比分析了采用这些系统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地源热泵 带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 无级调速无刷直流风机盘管 地板送风
下载PDF
改善三套管蓄能型热泵系统供热性能的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曲德虎 倪龙 姚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127,共7页
为改善室外低温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性能,提出了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实验比较了三套管蓄能器单独供热、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以及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的运行稳定性及制热COP等供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 为改善室外低温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性能,提出了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实验比较了三套管蓄能器单独供热、联合空气源热泵供热以及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的运行稳定性及制热COP等供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可有效改善三套管蓄能器的供热性能,在太阳能热水温度为28℃,热水流量为300L/h的工况,机组蒸发温度为-2.8℃,制热COP为2.8,有效缓解了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中的供热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 制热COP 低温适应性
下载PDF
地能换热器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源德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6期41-43,共3页
阐述了地能换热器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套管式换热器优于U型管式换热器。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能换热器 套管U型管
下载PDF
三套管蓄能型热泵在非常定工况下的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德虎 倪龙 +1 位作者 姚杨 牛福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制定三套管蓄能型热泵在极端工况下的运行策略,验证其在运行状态下切换换热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一台2HP样机进行了室外高/低温及切换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干球温度38~43℃工况下,三套管蓄能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冷的COP为... 为制定三套管蓄能型热泵在极端工况下的运行策略,验证其在运行状态下切换换热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一台2HP样机进行了室外高/低温及切换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干球温度38~43℃工况下,三套管蓄能器与空气源热泵联合供冷的COP为2.8~2.4,较相同条件下的空气源热泵单独供冷COP高17%;在室外干球温度-17^-10℃工况下,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的COP为2.8,较相同条件下的空气源热泵单独供热COP高65%;样机在运行状态下切换换热器会造成运行参数的小幅度波动,但可于420 s内恢复稳定,证实了样机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套管蓄能器 非常定工况 稳定性 可靠性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的供热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德虎 倪龙 姚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78-2285,共8页
为改善空气源热泵及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低温适应性,对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太阳能热水温度或增大热水流量皆可提升系统的供热能效,在相同供热水流量和供热水温度条件下,相比空气源热泵或三套管蓄... 为改善空气源热泵及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低温适应性,对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太阳能热水温度或增大热水流量皆可提升系统的供热能效,在相同供热水流量和供热水温度条件下,相比空气源热泵或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新模式的制热功率可分别提高57%和13%,功耗可分别降低42%和41%。太阳能辅助三套管蓄能器供热模式可有效改善空气源热泵及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低温适应性,且运行过程稳定,能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 低温适应性 太阳能热水 制热COP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在不同地质岩性区的应用对比
12
作者 杨清 张滨山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结合冬冷夏热地区不同岩性地层地带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实例,对处于区域地下水文地质岩性条件不同的建筑物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空调采暖的投资成本、运行效果及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基岩出露的山区亦可以推广使用的结论。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综合传热系数k 埋管换热器 衰减速度 换热恢复速度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小璇 王凯 +6 位作者 李磊 张寒 马磊 姚志生 张伟 胡正华 郑循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2-656,共15页
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地区地面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基于涡动相关法,于2013年1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利用三维超声风温仪和红外开路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在若尔盖高原一... 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地区地面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基于涡动相关法,于2013年1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利用三维超声风温仪和红外开路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在若尔盖高原一典型高寒草甸开展周年通量观测,以揭示其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地表能量通量各组分呈显著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年均值分别为94.5、21.0、51.8和1.2W×m^(-2)。非生长季感热稍占优势,生长季潜热占绝对主导地位,波文比全年平均值为0.70,能量平衡闭合率年平均值为0.77。辐射是感热通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潜热通量则受温度、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日蒸散量变化范围为0.12~5.09mm×d^(-1),全年平均值为1.82mm×d^(-1)。非生长季蒸散主要受土壤表面导度因子控制,生长季则由辐射主导,土壤和植被表面导度因子为次要影响因素。在季节尺度上,蒸散的变化取决于降水分布,全年降水和蒸散量分别为682.7mm和673.6mm,其中生长季分别占全年总量的84%和82%。6-7月降水匮乏抑制了蒸散,此时土壤储水成为蒸散的主要水源,从全年看,降水基本都以蒸散的方式返回大气。与青藏高原上同类观测研究相比,地表能量通量和蒸散都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但观测到的年平均波文比和年蒸散量最大,气温、降水、地表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结果。研究数据可作为地面验证资料,用于若尔盖地区陆面模式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卫星遥感反演资料的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能量交换 蒸散 涡动相关 若尔盖高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燃气锅炉排烟冷凝热回收技术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晓晖 刘大为 《工业锅炉》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通过对天然气烟气特性的分析以及对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冷凝式换热器就是增设在天然气锅炉尾部的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排烟中大量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从... 通过对天然气烟气特性的分析以及对冷凝式锅炉热效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将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冷凝式换热器就是增设在天然气锅炉尾部的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排烟中大量的能量加以回收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对几种不同结构型式的冷凝换热器的传热效果、烟气阻力以及腐蚀性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对比,对各种排烟余热回收技术进行了综合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余热回收 冷凝换热器
下载PDF
祁连山区风吹雪对积雪质能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弘毅 王建 郝晓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4-1090,共7页
风吹雪是山区积雪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祁连山区冰沟流域2008年积雪期观测数据,通过对风吹雪实地观测分析、风吹雪的发生概率、风吹雪迁移以及风吹雪升华等分析,从野外观测、计算模拟两个方面对祁连山区风吹雪质能过程进行了详... 风吹雪是山区积雪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祁连山区冰沟流域2008年积雪期观测数据,通过对风吹雪实地观测分析、风吹雪的发生概率、风吹雪迁移以及风吹雪升华等分析,从野外观测、计算模拟两个方面对祁连山区风吹雪质能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位于流域海拔较高处(海拔4 146m)的研究区垭口站,风吹雪现象较为显著,因之造成的积雪重新分布极为严重.垭口站风吹雪频发于冬季及初春融雪未发生时,积雪在风速作用下迁移量较大;而进入融雪期之后,因气温上升、雪面融化以及再冻结,风吹雪发生概率急剧减小.风吹雪在积雪升华中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积雪期,垭口站风吹雪升华估算值约占积雪升华(包括雪面升华)的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吹雪 积雪质能过程 祁连山区
下载PDF
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被引量:18
16
作者 滕吉文 杨辉 张雪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59-3176,共18页
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在力源作用下,呈大尺度的运动行为及其在整体运动中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部圈层耦合、介质与结构变异的物理-力学属性、深层过程和动力机制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动力学集成了当代众多相关学科和学科... 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在力源作用下,呈大尺度的运动行为及其在整体运动中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部圈层耦合、介质与结构变异的物理-力学属性、深层过程和动力机制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动力学集成了当代众多相关学科和学科交叉领域的高、新学科研究成果,它涉及到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和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综合集成与剖析讨论了该领域四个重要的基本科学问题,即:(1)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趋势和导向;(3)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4)地球内部物质运移的力源机制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壳、幔结构 物质与能量交换 深层过程动力机制 方向和任务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复杂地形区不同天气状况下陆气能量交换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娟 李跃清 +1 位作者 蒋兴文 高笃鸣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7-791,共15页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已有大气陆面—边界层研究工作多集中于不同下垫面,很少有对复杂地形区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四个野外试验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高原复杂地形区不同下垫...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已有大气陆面—边界层研究工作多集中于不同下垫面,很少有对复杂地形区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四个野外试验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高原复杂地形区不同下垫面的陆—气能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站向下短波辐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地形较陡的北坡阔叶林站感热通量远大于其他3个站点;下垫面植被覆盖最多的南面麦田站潜热通量最大。各站能量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天时,感热通量和净辐射明显大于阴雨天,而潜热通量随天气状况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环境比不同天气条件对于感热通量的影响更显著;不同地形阴雨天时对于潜热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当南亚季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到林芝地区时,该地区以阴雨天为主,反之则以晴天为主。林芝地区地—气通量的月内变化明显受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复杂地形区 不同天气状况 陆-气能量交换 下垫面
下载PDF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导向和思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滕吉文 白武明 +5 位作者 张中杰 杨顶辉 杨辉 刘财 韩立国 张雪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13-1936,共24页
大陆动力学是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大尺度运动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与其在整体运动中深部圈层耦合、介质与结构变异的物理—力学属性、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层动力过程和机制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动力学集成了当代众多高、新学科技领域... 大陆动力学是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大尺度运动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与其在整体运动中深部圈层耦合、介质与结构变异的物理—力学属性、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深层动力过程和机制的一门边缘科学.地球动力学集成了当代众多高、新学科技领域和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它涉及到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和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它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综合集成与剖析讨论了该领域五个重要的基本科学问题,即:(1)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国际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发展动向;(3)中国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状况;(4)当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导向和战略思考;(5)地球动力学研究在我国的实现和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结构 大陆动力学 物质与能量交换 圈层耦合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三套管蓄能型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可行性实验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灵艳 倪龙 +3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姜益强 周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8-1172,共5页
分析了三套管蓄能型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的特点,并建立了实验台来验证这一新型系统的可行性。实验台主要对系统的关键部件,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蓄、释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在直膨蓄冷模式时COP可达2.0~2.8,在蓄能... 分析了三套管蓄能型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的特点,并建立了实验台来验证这一新型系统的可行性。实验台主要对系统的关键部件,三套管蓄能换热器的蓄、释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系统在直膨蓄冷模式时COP可达2.0~2.8,在蓄能供热模式时COP可达3.00~3.75,同时蓄释的供热模式时系统COP可达3.31~3.45,实验结果证明三套管蓄能型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是可行的,可以在多种模式下高效、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套管蓄能换热器 热泵集成系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LNG蓄能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健 赵钟波 +2 位作者 张恒 葛鹰 陆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67,共5页
液化天然气(LNG)只有在汽化后才能被充分利用,在汽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蓄能腔的蓄能换热器来利用这些冷能,利用ICEPA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热仿真分析,探究其换热及蓄能性能。同时,本文优化设计了工艺流程,使质量... 液化天然气(LNG)只有在汽化后才能被充分利用,在汽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蓄能腔的蓄能换热器来利用这些冷能,利用ICEPA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热仿真分析,探究其换热及蓄能性能。同时,本文优化设计了工艺流程,使质量流量为30 kg/h的LNG能够满足3 k W的空调连续工作1.5 h,由此,蓄能换热器将LNG冷能的储存和转换集中在同一个设备内,提高了冷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ICEPAK 蓄能换热器 热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